浅谈中学生对语文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kycaro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它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因此,语文课程很重要,而它的重要性又在语文课堂上可以实现。一节语文课堂成功与否,要从学生如何突破重点、对核心知识的理解与作用以及学生活动参与度等方面观察。如果学生在这几个方面表现得特别棒、反映特别好,则说明这一节语文课堂是成功的。
  【关键词】中学语文;综合素养;突破重点;核心知识;参与度
  语文在各个学科中扮演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语文知识学得好不好,关系到学生的理解能力。一节语文课的成功与否,最关键要看学生对课堂知识点是否理解与掌握。如何判断学生是否已掌握教师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就要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与反映。下面,笔者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浅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一、学生如何突破重点
  一节语文课的重点内容就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只要学生突破了重点,那么学生就基本掌握了该节课的内容。如何知道学生是否突破了重点,我们就要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了。比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的《湖心亭看雪》这篇简短而内涵丰富的文言文,这篇课文的重点内容:通过湖心亭看雪,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笔者首先细心观察学生的反应,如果学生对这个问题兴致勃勃,有话要说,那么,说明学生已经理顺并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对这个问题有了初步的感知。
  《语文课程标准》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改革基本理念之一。”因此,笔者把学生分成几个讨论小组,每个小组指派一个组长带领各自的组员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交流,然后总结出对问题的看法。在小组讨论过程中,笔者观察学生们在讨论过程中的态度以及对问题的看法。此外,笔者通过观察学生是否围绕课文内容进行讨论,来判断学生有没有掌握了重点内容。与此同时,笔者也会在旁边倾听他们的发言,并适当加以点拨、引导。当学生们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懂得联系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与年号,以及结合课文内容来理解文中作者的感情时,说明学生已经初步突破了课文的重点内容了。各小组长收集好本小组成员的答案,与班上的同学一起交流、共享。对于一个问题的理解,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只要不偏离轨迹,多种看法也无妨,只要符合课文内容,接近作者的情感,那么,这个看法就是可行的。通过这个环节,学生是否突破了课文的重点内容,教师已经是心中有数了。
  二、对核心知识的理解与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初中阶段的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是否能用自己的语言去理解、表达所学的知识;自己是否能够用这一知识点去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是否做到把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去。是否掌握课堂知识,特别是核心知识,就要看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情况如何。以《湖心亭看雪》为例,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作者通过写在寒冷的天气到湖心亭看雪,表现了作者孤独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作者为何而孤?为何而愁?这实际上是一种怎样的情怀?这个问题的提出,重新提起了学生的兴致,使学生陷入思考中去。这好比往平静的湖面扔去一块小石头,激起一层层涟漪,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而笔者则在一旁指导、提示。如果学生能够品味出作者的故国之思、乡土之情,并把这种情怀联想到家国情怀,那么,说明学生已经懂得把核心内容迁移作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而笔者会作进一步的指导:“这种家国情怀正是作者的爱国表现。”进而引导学生明确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在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
  三、课堂上学生活动参与度
  每一节语文课堂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努力。教育心理学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教学方法都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而教师是协调学与教的过程中各个因素的协调员。”教师要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引起他们学习、思考、探究的欲望。每当教师提出问题的时候,学生是否积极思考问题,既是决定这节课成败的关键,也是体现学生对课堂知识是否掌握以及对问题的理解程度的关键。而这些,需要看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看他们是否对问题感兴趣?有没有认真倾听?是否积极主动参加活动?比如,《湖心亭看雪》,笔者通过“课前预习,课堂练习”的模式来授课。在分析、理解课文的重点词、句前,笔者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文,要求学生先对课文大意有初步感知。这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在课堂上,笔者对课文的重点词句进行梳理时,比如,“拏、白、客此”等,以及重点句“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等,让学生在黑板上对课文的重点词句进行抄写。这个环节,由于大部分学生课前按照笔者的要求对课文进行预习,因此,大部分学生积极、踊跃举手来完成此道练习。但是,部分学生由于基础比较薄弱,以及与个人吸收知识能力较低,对此环节不怎么感兴趣,没有举手上来完成练习,甚至个别学生在课堂上走神。但是经过笔者的提醒,最后也集中注意力到课堂上来。从学生参与课堂问题的思考与练习的积极性,可以看出学生是否喜欢做学习的主人、喜欢表达自己的看法。基础较好的学生还把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与理解延伸到其它方面,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语文课堂上的教学,只要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兴趣盎然,参与学习活动积极性高,兴趣浓厚,师生、生生互动好,对问题的探究与解决也就变得简单了。
  语文课堂的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备课、悉心引导、耐心启发的同时,也离不开学生在课堂上的好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學习表现,可得知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程度,以及是否掌握课堂的重点内容。如果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且学得开心,学有所成。那么,一节有成效的语文课堂就实现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陈建伟.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阅读策略单元课文和单元习作两者相辅相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单元习作教学是紧扣单元主题,精选话题内容,以着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培养学生表达自信为目的的教学活动。笔者将从以下方面对单元习作教学策略进行初步探索。  一、聚焦阅读策略单元课文,为单元习作奠基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而阅读策略单元课文就
本报综合消息 7月16日,广州市首届美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决赛在广州市执信中学和美术中学举行。比赛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广州市执信中学和广州市铁一中学承办。  此次比赛内容包括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两部分,设置幼儿园组、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中职组和特殊教育组6个组别。经过各区各校初赛、市复赛的层层选拔,在全市近千名美育教师中,选出75名美术、书法类教师,79名音乐、舞蹈类教师进入决赛。  在执信中学进行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为了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语文这门学科的乐趣,其前提是要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其策略是:导入情境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情境教学,以变抽象难懂为具体易懂;幽默语言,以调动课堂气氛;肯定与表扬,以点燃自信的火花。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只有做到以上这些,才能使课堂教学“活”起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教学艺术;“活”的教学  一、引言  语文是一门承载
【摘要】转化和关爱“学困生”是班主任工作之一,那么如何对“学困生”进行教育,达到转化的目的呢?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对“学困生”的教育策略:一是尊重 引导;二是宽容 信任;三是激励 互助。  【关键词】班主任;“学困生”;教育策略  作为班主任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希望所任教的学生都遵守纪律、成绩良好,得到大家的认可。但是,“学困生”的存在是个无法避免的客观现实,这些“学困生”往往成为了任课老师的“
本报综合消息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8月11日,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梅州)项目启动暨授牌仪式在梅州市教育局三楼视频会议室召开。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党委委员、教学教材研究室主任曾令鹏,梅州市教育局局长彭旭,梅州市教育局副局長李杏玲出席学科教研基地项目启动暨授牌仪式。省级学科教研基地负责人张书良、戴璇、郑建河、陈启南,梅州市教师发展中心各学科教研员以及学科教研基地的核心团队成员共40余人参会。会
近日,教育部、国家卫健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把适龄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作为当前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合理规划接种节奏和接种进度。  教育部印发紧急通知,部署做好当前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各地教育部门要立即启动疫情应急机制、稳妥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涉疫情省份教育部门要严格落实信息日报制度。  近日,教育部等四部門联合印发通知,面向各
【摘要】树立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我想应该从身边的本土文化着手,看得见、听得着,就在身边真实存在的事物普遍是比较容易产生共鸣与认同的、。因此在本人选择了醒狮这样一种文化艺术形式作为教育教学的内容,将之运用于美育课堂来进行德育的实践。  【关键词】德育;文化自信;立德树人;醒狮  一、引言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
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作为人文性的课程,它反射出来的是整个社会对性别问题的观念和态度。因受长期传统封建思想的侵染,语文课程文化中存在着性别偏见,教材中男作家多于女作家,男角色多于女角色,男女角色都根据男主女从、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传统定型加以描述,从课程标准的制定到教材的编写和审定,到教师的解读,最后到学生的理解,性别问题贯穿于语文教育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层面,性别
本报综合消息 8月7日-8日,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研究2021年度(上半年)立项专题培训会议在线上召开。本次线上培训会议特别邀请了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朱晓燕和辽宁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徐世贵进行主讲。  朱晓燕主要围绕“如何从小问题到小课题”主题作了精彩的分享,并且结合已有的优秀教育课题研究案例,条分缕析,让教师对小课题的选题和立项的方法有了直观深入的认识。  徐世贵分别在“小课题研究的方法
在11月23日至24日举办的全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论坛上,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出席开幕式并作主旨报告。他以《明确方向,抓好落实——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题,提纲挈领地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指明目标。  扎实做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各项任务  首先,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各项任务作深入剖析。其次,大力解决教师能够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问题。  如何让教师下得去乡村?一是加大公费师范生培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