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当今的初中数学教学目标不单纯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培养,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积极的探究思考,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数学教学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8-0129-01
传统的教学理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成绩,以考试成绩、名次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在此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中占据着主导位置,大多采取“一言堂”的授课形式,从而忽略了学生的地位及感受,以至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极其薄弱。这不仅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同时也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从而大大降低了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已经成为当今数学教师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自主学习法的意义
首先,数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其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应变能力以及思考能力等等。数学的学科学习不要求死记硬背,被迫的进行知识的学习,而是需要在教师的授课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积极的思考,课后练习时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内容应用于实践,从而在练习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进一步巩固。这样的学科性质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自主学习方法,拥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使学生成为课堂的参与者、主导者。其次,自主学习法的应用是当今教育的需求。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在参与的过程中窥探问题的本质,将知识牢记于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是发散思维的过程,自己进行动脑思考,不仅能够实现思维能力的锻炼,同时还能够提升应变能力。再次,应用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知识更新也随之加快,再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只有拥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洪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自主学习法的应用,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法应用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升学生参与意识
自主学习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基础上,而传统教学中教师高高在上的地位及威严的形象,只是单方面的进行知识的传授,师生关系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失去了参与与思考的权利,只能被动的接受来自教师的灌输,因此无法实现自主学习。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学生要想实现自主学习,首先要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从而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与教师之间是平等的,从而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提升,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与教师开展互动,积极进行知识的构建。此外,师生之间应建立起畅通的情感沟通渠道,有了情感的互动学生才能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思维更加的活跃,更有利于认知活动的开展。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与乐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学习。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由学生的生活体验及感知着手,创设贴近学生生活情境的学生熟悉的数学问题,进而启发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从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这样能够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的实用性,提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同时在生活中遇到相关的问题时学生能以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例如,在学习了相似三角函数知识后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如何测量大树的高度?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思考测量方法。学生开始发散思维进行积极的思考,有些学生甚至能夠想到老师都想不到的情况。如,有学生提出树高可以采用勾股定理,树不高就可以采用竹竿;还有学生提出天气好,有太阳可以考虑影子与树的关系等等。学生想出了多种方法,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可能出现跑题现象,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充分的实现了自己思维的发散,绞尽脑汁积极的思索与探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了自主学习的目的。
3.采取小组合作探究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在进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应把握好自主学习的内涵。自主学习,不代表学生不与外界交流,闭门造车,否则将事与愿违。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生生互动教师引导的模式开展学习。小组合作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有两点优势:第一,由于初中生处于生长发育的特殊时期,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心理上渴望来自同伴的欣赏,在意同伴的目光,而小组合作顺应了初中生青春期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为其搭建了一个相互沟通的平台。第二,由于学生之间在学习能力及知识掌握情况等方面有所差异,他们在独立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疑惑,而在小组合作中能够促使他们之间不同观点的碰撞,进而使学习更加的高效。例如,学习《数据分析》这一章时,教师可以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方式,使各个小组进行组内探究,探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特点及优缺点,同时举例来说明,证明自己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能够促进每名学生积极的参与,通过生生之间的探讨,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听取他人的见解,进而深化自主学习。
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充分进行学生自主学习潜能的挖掘,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独立思维能力的开发。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应用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主动探究的意识,从而促进数学素养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庆芳.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J] .新课程学习,2016(21).
[2]关晓宇.探究初中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法[J] .教育研究,2015 (12).
作者简介:
赵芳(1987-),女,汉族,本科,宁夏西吉人,工作单位:宁夏灵武市第四中学,任教初中数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数学教学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8-0129-01
传统的教学理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成绩,以考试成绩、名次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在此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中占据着主导位置,大多采取“一言堂”的授课形式,从而忽略了学生的地位及感受,以至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极其薄弱。这不仅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同时也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从而大大降低了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已经成为当今数学教师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自主学习法的意义
首先,数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其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应变能力以及思考能力等等。数学的学科学习不要求死记硬背,被迫的进行知识的学习,而是需要在教师的授课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积极的思考,课后练习时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内容应用于实践,从而在练习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进一步巩固。这样的学科性质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自主学习方法,拥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使学生成为课堂的参与者、主导者。其次,自主学习法的应用是当今教育的需求。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在参与的过程中窥探问题的本质,将知识牢记于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是发散思维的过程,自己进行动脑思考,不仅能够实现思维能力的锻炼,同时还能够提升应变能力。再次,应用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知识更新也随之加快,再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只有拥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洪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自主学习法的应用,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法应用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升学生参与意识
自主学习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基础上,而传统教学中教师高高在上的地位及威严的形象,只是单方面的进行知识的传授,师生关系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失去了参与与思考的权利,只能被动的接受来自教师的灌输,因此无法实现自主学习。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学生要想实现自主学习,首先要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从而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与教师之间是平等的,从而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提升,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与教师开展互动,积极进行知识的构建。此外,师生之间应建立起畅通的情感沟通渠道,有了情感的互动学生才能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思维更加的活跃,更有利于认知活动的开展。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与乐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学习。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由学生的生活体验及感知着手,创设贴近学生生活情境的学生熟悉的数学问题,进而启发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从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这样能够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的实用性,提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同时在生活中遇到相关的问题时学生能以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例如,在学习了相似三角函数知识后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如何测量大树的高度?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思考测量方法。学生开始发散思维进行积极的思考,有些学生甚至能夠想到老师都想不到的情况。如,有学生提出树高可以采用勾股定理,树不高就可以采用竹竿;还有学生提出天气好,有太阳可以考虑影子与树的关系等等。学生想出了多种方法,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可能出现跑题现象,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充分的实现了自己思维的发散,绞尽脑汁积极的思索与探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了自主学习的目的。
3.采取小组合作探究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在进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应把握好自主学习的内涵。自主学习,不代表学生不与外界交流,闭门造车,否则将事与愿违。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生生互动教师引导的模式开展学习。小组合作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有两点优势:第一,由于初中生处于生长发育的特殊时期,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心理上渴望来自同伴的欣赏,在意同伴的目光,而小组合作顺应了初中生青春期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为其搭建了一个相互沟通的平台。第二,由于学生之间在学习能力及知识掌握情况等方面有所差异,他们在独立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疑惑,而在小组合作中能够促使他们之间不同观点的碰撞,进而使学习更加的高效。例如,学习《数据分析》这一章时,教师可以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方式,使各个小组进行组内探究,探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特点及优缺点,同时举例来说明,证明自己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能够促进每名学生积极的参与,通过生生之间的探讨,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听取他人的见解,进而深化自主学习。
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充分进行学生自主学习潜能的挖掘,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独立思维能力的开发。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应用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主动探究的意识,从而促进数学素养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庆芳.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J] .新课程学习,2016(21).
[2]关晓宇.探究初中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法[J] .教育研究,2015 (12).
作者简介:
赵芳(1987-),女,汉族,本科,宁夏西吉人,工作单位:宁夏灵武市第四中学,任教初中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