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小学英语的开设,中考及高考制度的改革以及时代的发展,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学也开始受到重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但是,不可忽视的是,相当一部分农村学生学习效果欠佳,最终成为学困生。这种状况制约了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了义务教育的整体水平,也有悖于素质教育的要求。根据多年在农村初中教学的实践,笔者认为:造成农村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原因很多。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笔者的认识。
一、农村英语学困生的成因
学困生是指智力与感官正常,但学科学习效率低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学科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
(一)内部原因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大多学科困生自控能力差,上课不愿听讲,甚至违反纪律,不能坚持学习;作业照抄,平时贪玩,经不起诱惑,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学困生考试屡考屡败,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内心深处一般都很自卑,缺乏学习信心。心理上敏感、脆弱,易形成挫折感,导致学科学习缺乏自信心。
3.学习方法策略运用不当。学困生往往是课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了事,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遇到探索性问题时,经常不知所措,分析综合的能力较差。
4.依赖心理强。上课依赖教师,作业依赖同学,把学科学习的希望寄托在教师和同学的身上。
(二)外部原因
1.小学阶段的基础差。有些学生从小学直接升到初中学习,成绩并不合格,加之未处理好小学与初中的知识衔接,导致新旧知识的断链。
2.社会和家庭的原因。社会和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由于游戏厅、网吧、大量的不良影视作品等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吞噬学生纯净的心灵,造成学生厌学、弃学等。
3.突发事件的影响。如父母离异、生病、去世等突发事件,致使学生学习中断及心灵遭受重创,使学生出现心理偏差,造成学习困难。若不及时从思想上解决,会导致这部分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4.没有较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农村学校没有较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学生要学好英语这门语言肯定是相当难的。
二、教育教学对策
(一)教育对策
1.帮助学困生克服自卑心理和戒备心理。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往往与他们情感及意志薄弱有密切关系。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树立人本主义的学生观与教育观,尊重学困生的情感与人格,挖掘非智力因素,用期望的春风融化覆盖在他们心灵中的冻土,从而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和戒备心理。
2.减轻学困生的逆反心理。我们应注意借助师生双方的心理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运用疏泄的方法,深入了解前因后果,主动接近他们。通过谈心疏通思想,才有可能解开他们的思想疙瘩,澄清是非,并通过做好班级学生、家长工作,形成团结、友爱、互助的学习生活环境,减轻学困生的逆反心理。
3.解除学困生的厌学心理。对于厌学的心理,我们可以通过调查,了解产生厌学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愉快教育、成功教育,讓学生获得一定的学习成功感,变厌学为乐学,促进学困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4.建立学困生个案。根据各类学生情况,建立档案,有的放矢,达到教学效果。
(二)教学对策
1.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与窍门,帮其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如教给学生循环记忆法、演练技能等,使他们首先树立起信心。
2.要使学生不断看到成绩,看到进步,不断强化“心理优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成绩在上升,逐步就有了信心,就有了学习积极性。有了积极性,就肯学习。肯学习,成绩必然会提高。成绩进步了,心理优势就得到加强,形成良性循环。
3.实施分层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了便于向学习困难者施教,可根据班上学困生所占的比例来实施分层教学。
4.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对学困生进行鼓励性评价。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避免用一把尺子衡量,只从分数高低对所有学生进行分等。对学困生,应按他们的实际进行激励性评价,使评价有利于他们的发展进步,有利于发展学困生的某些长处。
5.抓好学困生的课外个别辅导。课外辅导是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解决他们在堂上存在的困难。
总之,学困生现象是学习过程中一类不可避免的问题,是一个值得认真探索和研究的紧迫课题。关注这一现象,势必就有相应的策略,这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与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农村英语学困生的成因
学困生是指智力与感官正常,但学科学习效率低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学科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
(一)内部原因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大多学科困生自控能力差,上课不愿听讲,甚至违反纪律,不能坚持学习;作业照抄,平时贪玩,经不起诱惑,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学困生考试屡考屡败,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内心深处一般都很自卑,缺乏学习信心。心理上敏感、脆弱,易形成挫折感,导致学科学习缺乏自信心。
3.学习方法策略运用不当。学困生往往是课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了事,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遇到探索性问题时,经常不知所措,分析综合的能力较差。
4.依赖心理强。上课依赖教师,作业依赖同学,把学科学习的希望寄托在教师和同学的身上。
(二)外部原因
1.小学阶段的基础差。有些学生从小学直接升到初中学习,成绩并不合格,加之未处理好小学与初中的知识衔接,导致新旧知识的断链。
2.社会和家庭的原因。社会和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由于游戏厅、网吧、大量的不良影视作品等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吞噬学生纯净的心灵,造成学生厌学、弃学等。
3.突发事件的影响。如父母离异、生病、去世等突发事件,致使学生学习中断及心灵遭受重创,使学生出现心理偏差,造成学习困难。若不及时从思想上解决,会导致这部分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4.没有较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农村学校没有较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学生要学好英语这门语言肯定是相当难的。
二、教育教学对策
(一)教育对策
1.帮助学困生克服自卑心理和戒备心理。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往往与他们情感及意志薄弱有密切关系。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树立人本主义的学生观与教育观,尊重学困生的情感与人格,挖掘非智力因素,用期望的春风融化覆盖在他们心灵中的冻土,从而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和戒备心理。
2.减轻学困生的逆反心理。我们应注意借助师生双方的心理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运用疏泄的方法,深入了解前因后果,主动接近他们。通过谈心疏通思想,才有可能解开他们的思想疙瘩,澄清是非,并通过做好班级学生、家长工作,形成团结、友爱、互助的学习生活环境,减轻学困生的逆反心理。
3.解除学困生的厌学心理。对于厌学的心理,我们可以通过调查,了解产生厌学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愉快教育、成功教育,讓学生获得一定的学习成功感,变厌学为乐学,促进学困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4.建立学困生个案。根据各类学生情况,建立档案,有的放矢,达到教学效果。
(二)教学对策
1.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与窍门,帮其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如教给学生循环记忆法、演练技能等,使他们首先树立起信心。
2.要使学生不断看到成绩,看到进步,不断强化“心理优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成绩在上升,逐步就有了信心,就有了学习积极性。有了积极性,就肯学习。肯学习,成绩必然会提高。成绩进步了,心理优势就得到加强,形成良性循环。
3.实施分层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了便于向学习困难者施教,可根据班上学困生所占的比例来实施分层教学。
4.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对学困生进行鼓励性评价。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避免用一把尺子衡量,只从分数高低对所有学生进行分等。对学困生,应按他们的实际进行激励性评价,使评价有利于他们的发展进步,有利于发展学困生的某些长处。
5.抓好学困生的课外个别辅导。课外辅导是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解决他们在堂上存在的困难。
总之,学困生现象是学习过程中一类不可避免的问题,是一个值得认真探索和研究的紧迫课题。关注这一现象,势必就有相应的策略,这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与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