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作文教学既是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又是对学生进行多种心理活动的综合训练,更要升华为一种创造力的培养以及人格完善的教学,小学生学好作文对于整个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更好地落实语文新课标。
【关键词】语文新课标 素材来源 写作技能。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作文教学既是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又是对学生进行多种心理活动的综合训练,更要升华为一种创造力的培养以及人格完善的教学,小学生学好作文对于整个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更好地落实语文新课标。
目前小学生的写作状况令人担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是一大难题,令我们小学语文老师头疼。学生在写作文时感觉无话可说、无词可写、无情可抒、无事可叙,有的干脆到处乱抄,或者直接抄袭范文,简直就是作文令人惨不忍睹,令我们语文老师束手无策,一些语文教师急功近利,要求学生背范文,不会写可以炒,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究其原因有二,首先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缺乏写作的源泉,没有丰厚的生活积累,一到作文课学生抓耳挠腮、苦思冥想、胡乱编造,或抄袭例文,学生很难写出令人满意的文章来,不真实的脱离生活脱离感情的文章是很难感人的。原因之二是不知如何下笔,缺乏写作知识与写作训练。针对以上两点写作文难的原因,我认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让学生逐步积累素材、掌握方法、训练成熟。
一、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投入生活、投入自然,养成感悟美好生活、欣赏大自然、感悟世间美好感情的良好习惯。这样在写作文时就有了生活源泉,才会有事有物可写,感情才会油然而生真挚感人,不至于枯燥索然。调查发现小学生课余时间除了作业之外,他们其他大多数时间就是宅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看一些质量不高纯粹误人子弟的小漫画,好像离开这些东西他们的心就没了着落似的,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另外,如果父母带他们出去,在车上一路的风景不知道去看,而是玩父母的手机自得其乐。这些导致了小学生缺乏生活素材,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有意识的与家长结合,在平时的生活中要给与合理的引导。老师可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们写出来,比如日记,周记等。
二、名家同伴的写作阅读
根据不同年级孩子的接受能力合理推荐课下阅读书目,比如优秀的童话故事,名人传记,改编的儿童版名著等等。另外好的作文素材书也可以推荐给学生,里面包括多种有用的素材,历史的、科技的等等。并制定详细的读书计划,之后可以简单写一写主要内容或者是感想之类,可与家长结合进行。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人的直接经验来自于生活实践,人的间接经验主要来自于阅读体验。作家二月河没有生活在清朝年间,可是他却写出了著名的《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等优秀作品。他对康熙、雍正、乾隆的了解和认识主要是从阅读中得来的。由此可知,阅读也是写作的源泉,可称之为写作的第二源泉。当前多数版本语文教材中,写作专项练习仅仅是围绕写什么,没有与写什么配套的阅读。尽管每单元前面是阅读的课文,后面是专项写作,可是大多数前面的阅读课文和本单元的专项写作关系不大,甚至没关系。我们教师可以让学生读名篇之后进行专项练习,选取名家作品让学生去读、去悟。每次写作选取的名作,都和本次作文在内容上或者写法上紧密相连。鲁迅说过,优秀作品都在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写”,都很值得学习。选取名作的目的是为本次写作服务,让学生思考名家是如何写此类文章的,起到示范启发作用。除了设有名作赏读外,可设同伴作品。同伴作品就是相同年龄的学生所写的同类的作文。同伴作品主要让学生感受同龄学生是如何写与本单元同类的作文。有了名作赏读和同伴作品感悟,学生就会在选材、写法、语言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迁移性收获,真正为每一次写作奠定基础,把阅读这一写作的基础落到了实处。
三、提前安排写作来源
每次写作文之前安排材料收集或生活体验,如写《我的爸爸》,在写前的导语提示中仅仅是“了解一下你的爸爸,想想你爸爸是怎样的一个人”等内容。面对这样的写前活动提示,学生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去了解自己的爸爸,单凭想是很难准确地认清爸爸是怎样的一个人的。学生写前生活体验不到位,生活感受不充分,就会影响学生的写作质量。高效的作文课程应该能给学生具体丰厚的生活体验。具体的生活体验就是在给学生创设写前活动体验内容,要操作性强、具体。丰厚的生活体验就是要学生在写前,对本次作文内容有丰富的体验感受,确保写学生作文时有内容可写。还是以写《我的爸爸》为例,在写前活动提示中,除了启发学生思考回忆爸爸做过的事以及爸爸的性格品质等内容,还应提示学生在写作前参与以下活动:选一个熟悉自己爸爸的人,对他进行一次专访,通过他了解你爸爸是怎样的一个人;周末用一天或一晌的时间观察你爸爸的行踪,看看爸爸都做了哪些事情,引起你哪些思考;和你爸爸进行一次不少于20分钟的访谈,把你想了解的内容和爸爸沟通。学生参与了以上活动后再写《我的爸爸》,就会感到写作原来并不难,就会感到写作就是表达真情实感的活动,就会感到写作就是生活的需要。
四、精要有用的写作知识
现行多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作文课程部分很少有作文知识学习,即使有,也是很零散。写作是一门学问,一项能力,它有自身知识的结构组成。令人遗憾的是,像作文审题、立意、构思、选材、行文、修改等程序性知识,像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写景文等文体性知识,像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表达方式知识等在语文教材或者作文课程里竟然看不到。没有以上写作基本知识的课本或课程,还能称为科学的作文课程吗?精要有用的写作知识,不仅包括静态的陈述性知识,还包括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精要”,是写作中必须掌握的知识,“有用”是写作中对写作能力提高有益的知识。精要有用的写作知识应当在作文课程里体现,尤其倡导在写作实践中学习写作知识。以后各位老师可以试着让学生把写作知识贯穿于各类写作之中,让学生学会每类作文的写法。
五、当堂写作练习
目前多数语文老师在作文课上的流程是:老师讲评上次写作——老师指导本次写作——学生写作。这样的作文课流程,老师是课堂的主角。课堂上作文,学生完不成就拖延到课下,再接着写。这种现象长期存在,慢慢地就会有一大批学生不愿写作文,怕写作文。高效的作文课程应当有一种思想贯穿始终,让每个学生学会快速作文,让每个学生当堂完成作,好的写作实践课最常用的双课时八环节流程是:培思——命题——写作——讨论——评议——批改——反思——总结。当堂激活学生思维,当堂写作,当堂讨论,当堂评议,当堂批改,当堂反思,当堂总结。以上作文流程主要环节是学生写作、学生讨论、学生评议、学生批改、学生反思,教师只起到点拨引导作用,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传统的作文课流程相比效果好得多。
总之,以上是我对当前小学生大多数不会写作文,我们语文老师对学生作文课头疼无策的一些针对性看法,试想,我们既让孩子有了写作的来源,又让孩子掌握了写作方法,再经过写作训练,不愁学生们不会写作了。让小学生学会写作文,对整个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更好地落实语文新课标。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标》2011版
[2]雷连云.《小学生怎样写好作文》,《语文学刊》[J],2015(2)
【关键词】语文新课标 素材来源 写作技能。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作文教学既是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又是对学生进行多种心理活动的综合训练,更要升华为一种创造力的培养以及人格完善的教学,小学生学好作文对于整个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更好地落实语文新课标。
目前小学生的写作状况令人担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是一大难题,令我们小学语文老师头疼。学生在写作文时感觉无话可说、无词可写、无情可抒、无事可叙,有的干脆到处乱抄,或者直接抄袭范文,简直就是作文令人惨不忍睹,令我们语文老师束手无策,一些语文教师急功近利,要求学生背范文,不会写可以炒,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究其原因有二,首先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缺乏写作的源泉,没有丰厚的生活积累,一到作文课学生抓耳挠腮、苦思冥想、胡乱编造,或抄袭例文,学生很难写出令人满意的文章来,不真实的脱离生活脱离感情的文章是很难感人的。原因之二是不知如何下笔,缺乏写作知识与写作训练。针对以上两点写作文难的原因,我认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让学生逐步积累素材、掌握方法、训练成熟。
一、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投入生活、投入自然,养成感悟美好生活、欣赏大自然、感悟世间美好感情的良好习惯。这样在写作文时就有了生活源泉,才会有事有物可写,感情才会油然而生真挚感人,不至于枯燥索然。调查发现小学生课余时间除了作业之外,他们其他大多数时间就是宅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看一些质量不高纯粹误人子弟的小漫画,好像离开这些东西他们的心就没了着落似的,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另外,如果父母带他们出去,在车上一路的风景不知道去看,而是玩父母的手机自得其乐。这些导致了小学生缺乏生活素材,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有意识的与家长结合,在平时的生活中要给与合理的引导。老师可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们写出来,比如日记,周记等。
二、名家同伴的写作阅读
根据不同年级孩子的接受能力合理推荐课下阅读书目,比如优秀的童话故事,名人传记,改编的儿童版名著等等。另外好的作文素材书也可以推荐给学生,里面包括多种有用的素材,历史的、科技的等等。并制定详细的读书计划,之后可以简单写一写主要内容或者是感想之类,可与家长结合进行。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人的直接经验来自于生活实践,人的间接经验主要来自于阅读体验。作家二月河没有生活在清朝年间,可是他却写出了著名的《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等优秀作品。他对康熙、雍正、乾隆的了解和认识主要是从阅读中得来的。由此可知,阅读也是写作的源泉,可称之为写作的第二源泉。当前多数版本语文教材中,写作专项练习仅仅是围绕写什么,没有与写什么配套的阅读。尽管每单元前面是阅读的课文,后面是专项写作,可是大多数前面的阅读课文和本单元的专项写作关系不大,甚至没关系。我们教师可以让学生读名篇之后进行专项练习,选取名家作品让学生去读、去悟。每次写作选取的名作,都和本次作文在内容上或者写法上紧密相连。鲁迅说过,优秀作品都在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写”,都很值得学习。选取名作的目的是为本次写作服务,让学生思考名家是如何写此类文章的,起到示范启发作用。除了设有名作赏读外,可设同伴作品。同伴作品就是相同年龄的学生所写的同类的作文。同伴作品主要让学生感受同龄学生是如何写与本单元同类的作文。有了名作赏读和同伴作品感悟,学生就会在选材、写法、语言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迁移性收获,真正为每一次写作奠定基础,把阅读这一写作的基础落到了实处。
三、提前安排写作来源
每次写作文之前安排材料收集或生活体验,如写《我的爸爸》,在写前的导语提示中仅仅是“了解一下你的爸爸,想想你爸爸是怎样的一个人”等内容。面对这样的写前活动提示,学生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去了解自己的爸爸,单凭想是很难准确地认清爸爸是怎样的一个人的。学生写前生活体验不到位,生活感受不充分,就会影响学生的写作质量。高效的作文课程应该能给学生具体丰厚的生活体验。具体的生活体验就是在给学生创设写前活动体验内容,要操作性强、具体。丰厚的生活体验就是要学生在写前,对本次作文内容有丰富的体验感受,确保写学生作文时有内容可写。还是以写《我的爸爸》为例,在写前活动提示中,除了启发学生思考回忆爸爸做过的事以及爸爸的性格品质等内容,还应提示学生在写作前参与以下活动:选一个熟悉自己爸爸的人,对他进行一次专访,通过他了解你爸爸是怎样的一个人;周末用一天或一晌的时间观察你爸爸的行踪,看看爸爸都做了哪些事情,引起你哪些思考;和你爸爸进行一次不少于20分钟的访谈,把你想了解的内容和爸爸沟通。学生参与了以上活动后再写《我的爸爸》,就会感到写作原来并不难,就会感到写作就是表达真情实感的活动,就会感到写作就是生活的需要。
四、精要有用的写作知识
现行多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作文课程部分很少有作文知识学习,即使有,也是很零散。写作是一门学问,一项能力,它有自身知识的结构组成。令人遗憾的是,像作文审题、立意、构思、选材、行文、修改等程序性知识,像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写景文等文体性知识,像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表达方式知识等在语文教材或者作文课程里竟然看不到。没有以上写作基本知识的课本或课程,还能称为科学的作文课程吗?精要有用的写作知识,不仅包括静态的陈述性知识,还包括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精要”,是写作中必须掌握的知识,“有用”是写作中对写作能力提高有益的知识。精要有用的写作知识应当在作文课程里体现,尤其倡导在写作实践中学习写作知识。以后各位老师可以试着让学生把写作知识贯穿于各类写作之中,让学生学会每类作文的写法。
五、当堂写作练习
目前多数语文老师在作文课上的流程是:老师讲评上次写作——老师指导本次写作——学生写作。这样的作文课流程,老师是课堂的主角。课堂上作文,学生完不成就拖延到课下,再接着写。这种现象长期存在,慢慢地就会有一大批学生不愿写作文,怕写作文。高效的作文课程应当有一种思想贯穿始终,让每个学生学会快速作文,让每个学生当堂完成作,好的写作实践课最常用的双课时八环节流程是:培思——命题——写作——讨论——评议——批改——反思——总结。当堂激活学生思维,当堂写作,当堂讨论,当堂评议,当堂批改,当堂反思,当堂总结。以上作文流程主要环节是学生写作、学生讨论、学生评议、学生批改、学生反思,教师只起到点拨引导作用,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传统的作文课流程相比效果好得多。
总之,以上是我对当前小学生大多数不会写作文,我们语文老师对学生作文课头疼无策的一些针对性看法,试想,我们既让孩子有了写作的来源,又让孩子掌握了写作方法,再经过写作训练,不愁学生们不会写作了。让小学生学会写作文,对整个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更好地落实语文新课标。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标》2011版
[2]雷连云.《小学生怎样写好作文》,《语文学刊》[J],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