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实现从“教阅读”走向“教生活”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fang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所提倡的教学理念是关注学生生活,根据学生生活的不同层面,立足于他们的生活实际,构建学生的认知观、人生观、生活观以及价值观。从“教阅读”走向“教生活”是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更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生活
  
  有幸聆听了温州市广场路小学潘旸老师的讲座《从“教阅读”走向“教生活”》后,让我对语文阅读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阅读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生命体验过程,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在讲座中,潘老师从教阅读讲起,再讲到教生活,用生动的实例、深入浅出的理论为我们讲述了语文阅读和生活的密切关系,给我们的阅读教学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应以社会生活这个大舞台为基准,实现语文知识与社会、与生活的接轨,最终形成开放、愉悦的语文课堂。以下是本人对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实现从“教阅读”走向“教生活”的几点认识。
  一、利用生活例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对学生来说,生活是阅读的主阵地,特别是生活中随时发生的一些新闻事件。例如,2011年10月6日苹果公司的缔造者斯蒂夫·乔布斯辞世。因此,无论从新闻、报纸还是广播等到处都是有关乔布斯与苹果公司的新闻,这也成为吸引小学生眼球的材料。于是我在语文课上以乔布斯为例子,讲他和苹果的关系,一下子激起了学生们的兴趣。接着,我给学生们提出了任务,让学生们通过网络、书籍、报纸等收集有关乔布斯与苹果公司的材料。到了第二节课,学生们就搜集到了乔布斯的很多材料,特别是乔布斯的一些名言:成功没有捷径。你必须把卓越转变成你身上的一个特质。最大限度地发挥你的天赋、才能、技巧,把其他所有人甩在你后面。高标准严格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将会改变一切的细节上;成就一番伟业的唯一途径就是热爱自己的事业。如果你还没能找到让自己热爱的事业,继续寻找,不要放弃。给自己一个培养自己创造力的机会,不要害怕,不要担心……这些材料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了阅读能力的培养,而且还丰富了学生们的思想。此外,学生们在进行了上述有关乔布斯的阅读材料的阅读后,我还对学生们提出了写作要求,让学生以乔布斯的启示为主题进行自由写作,学生们都积极地投入到写作中去,又锻炼了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可谓一举两得。
  二、利用读诗、品诗,让学生体验感受生活
  1. 读诗
  小学生的思维模式仍然接近于儿童,因此可以让他们阅读语言优美、流畅、且口语化的儿童诗,这种诗歌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易于儿童模仿和阅读。例如《四季的脚步》,这首诗歌描写了四季的变换,其优美的语言、欢快的节奏,非常适合小学生诵读。诗歌分为四节,分别描写了春夏秋冬来临时的变化,并用简洁、凝练的语言概括出了四季气候的主要特征,极富感染力与表现力。如诗中 “叮咚、知了、刷刷、呼呼”等拟声词的运用,“悄悄”的反复使用,以及押韵的诗尾,都使整首诗歌处在循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明快节奏中,赋予了诗歌无限的音乐美、韵律美。诗中拟声词和叠词的重复使用,也非常直观地传达给学生客观世界的声音和节奏,无形中拉近了学生与诗歌的距离,使他们在身临其境中切身体会诗歌的美妙意境。
  2. 品诗
  面向儿童的诗歌一般都以创造鲜明生动的诗歌形象为主,意在促使儿童在具体形象的画面中直观感受诗歌的表现情境。例如《听听,秋的声音》这首诗,针对小学生思维倾向于具象性的特点,将黄叶、大雁、秋风、蟋蟀等能够表现秋天特色的典型事物描写出来,变抽象为具体,弥补了学生对“秋”这一抽象概念的模糊认知。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这就是儿童诗歌的魅力所在,它能够借此紧紧抓住小读者的心,吸引他们继续往下读。因此,一首好的儿童诗歌,一般都会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来诠释抽象、模糊的概念,促使学生通过对具象性事物的感知来体会诗中的意境,也就是说,意象性是儿童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
  此外,优美的意境往往是通过形象化的艺术描写,将主观与客观交融为一体,从而创造的一种具有浓郁情感的艺术氛围,读者在这种氛围中不但能切身体会到诗歌的魅力,还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儿童本身就是最富于联想和想象的,他们总是用自己的想象来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的世界中,一切都是诗化的,如会笑的花儿、会唱歌的鸟儿、会说话的鱼儿等,因此,诗歌正好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更有助于儿童发挥自身的童真童趣,并在教师的引导下,领悟丰富多彩的诗歌意境,体会诗歌的曼妙优美。
  三、让学生在“写”中,体会生活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又反过来膨胀了阅读需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做到读写并重,以此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学生的实际生活是写作的主要源泉,生活中的任何事物、事件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
  1. 经常亲近大自然
  大自然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中蕴涵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比如一草一木、一鸟一虫、一山一水,都可以拿来当成写作的原型。作为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亲近大自然、接触大自然,使他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寻找灵感、感悟生活。在小学生的潜意识中,万物皆有灵,他们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我们要利用儿童的这一认知特点,引导他们学会捕捉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表象细微,但感受深刻”的事物。
  2. 真正走进生活
  生活与学生的学习密不可分,在儿童的生活中,处处包含写作的基因。其实,儿童的生活充满诗意,只是缺少发现诗意的眼睛而已,儿童自己并不清楚周围的生活中蕴藏了巨大的矿藏,因此需要教师的指导和点拨。例如,想让学生描写一首关于春天的诗歌,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到空旷的地方去放风筝,并引导他们从风筝上寻找春天的影子,有的学生说:“春天就在高高飞翔的风筝上,春天就在小朋友欢快的脚步上。”甚至有的学生还拓展思维,描写出这样的诗歌:“一个个尖尖的笋芽儿,是竹园的春天;一朵朵跳跃的浪花,是大海的春天;一只只舞动的蝴蝶,是花园的春天;一个个充满活力的脸庞,是我们的春天。”作为教师,当看到小学生写出这样的诗歌时,内心的自豪感应该是不言而喻的。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还有一个学生在下雨时这样写道:“雨点在树叶上溜滑梯,在地面上游泳,在天空中比赛跳高。”这些诗句不但富有情趣,且充满了诗意。可见,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就能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给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在蔚蓝的天空中高高地飞翔。
  3. 养成随笔记录的习惯
  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曾说过:“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可以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鱼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但是光有奇妙的联想和美好的体验,却没有养成及时记录的习惯,再美再好的情感体会也将稍纵即逝。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从小抓起,将培养学生及时、快速记录情感体验的习惯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总之,从“教阅读”走向“教生活”是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更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因此,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陆新宏.浅谈新课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J].吉林教育,2009(17).
  [2]董服相.倡导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摭谈[J].小学教学参考,2005
  (34).
  (乐清市柳市镇第十一小学)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乳腺疾病乳管内视镜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FVS-3000M型纤维乳管镜系统对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对可疑病例用活检针取组织活检或定位切除送病检确诊,对本组35
在指导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师素质的研究中,应有素质研究应居于核心地位。应有素质研究的已有内容可分为五个主要方面。已有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等
目的:研究细胞增殖相关的核抗原(Ki-67抗原)在正常大肠粘膜以及大肠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3例大肠癌、13例大肠良性肿瘤和13例正常粘膜的手术标本,
目的:检测p73 mRNA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p73基因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37例食管鳞状细胞癌肿瘤组织、癌
随着学科的不断交叉、综合和渗透,科研越来越需要不同的学科进行交流和合作。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是适应这一趋势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高校科研能力,推动高校科技创新非常行
展示型、交互型语文课堂的构建是多媒体应用作用的直接体现,所以,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多媒体应用课程的研究,通过恰当且有效地应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学生的语文
一首首动听的歌曲、一支支精彩的舞蹈不断迎来台下观众的掌声……10月22日,一场“依法治市”文艺盛宴在成都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北区三泰魔方科技园精彩上演,知法、用法、守法
就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太平”)也将迎来自己九十岁的生日。  2019年8月28日,中国太平旗下中国太平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太平控股”)在香港公布2019年中期业绩显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中国太平总保费达到1389亿港元;股东应占溢利67.44亿港元,同比增长29.5%;总资产达到8329亿港元,较上年末增长10.7%。  從1929
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是指在满足政府基本需要的前提下,按照规定的制度和机制,对货物、工程和服务项目的政府采购。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制约因素:法律法规制度以及相应的机制
问题行为是相对于学生正常行为而言的。邵瑞珍等人认为,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儿童在课堂上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在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是潜在的问题行为的发生者,但并不是所有的不正常的行为都是问题行为。那些暂时的、偶然的、学生能够及时自我调节的行为就不属于问题行为。只有那些经常表现出来、扰乱性较大的、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造成很大干扰,需要教师耐心、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