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学校教师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的问题及应对

来源 :职教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yR87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加强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既是内在要求,也是外部条件。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对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有了新的要求,下企业实践,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都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必要途径。针对目前职业学校教师下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了保障企业生产能效、规范学校管理和协同校企发展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教师企业实践服务;校企协同发展
  现代学徒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于2014年提出的一项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1]它是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建立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双向挂职锻炼、联合技术研发、专业建设的激励制度和考核奖惩政策”。笔者结合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情况,就学校教师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工作做粗浅的分析。
  一、教师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积极性不高
  一是现代学徒制中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生产和技术服务的工作强度和技术要求远远高于教学,且得不到与之匹配的回报;二是教师对于自身专业技术和工作经验没有信心,担心工作生产中出现失误,无法承担相应的企业损失;三是企业对教师专业能力和工作态度不信任,教师在企业得不到重视信任,导致教师在情感上不愿付出;四是教师要兼顾教学和企业实践服务,在时间上无法完全匹配企业的工作生产实践,尤其在团队实践中无法配合团队时间,正真地融入团队和企业。
  (二)企业配合度不高
  企业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有限的资源完成利益的最大化,许多企业虽然能够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養,但是多数企业对教师工作态度和能力的还是不够信任,导致多数企业认为容纳教师实践和技术服务所消耗的资源与其产出不成正比。多数企业对教师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配合度不高,许多企业不愿接纳教师下企业,或不让教师真正参与实践生产,以此来控制教师对企业资源的消耗。很少企业能够用战略的眼光看待现代学徒制中教师队伍的技术成长和支持带来的长期利益。
  (三)政府支持度不高
  政府对于现代学徒制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在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方面的作用缺位,对合作企业和教师补偿奖励无足,没有出台专门的教师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鼓励政策,没有开放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兼职取薪政策。政府在现代学徒制培养方面的规章制度不健全,校企双方权益、职责不明确,导致教师下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流于形式。
  二、教师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问题的成因
  (一)教师意愿与企业意愿对立
  目前,中职类学校教师来源较为单一,多数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职业学校任教,缺乏职业实践和工作经历,专业技能无法胜任现代学徒下的专业教学。[2]教师下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实践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实用性,同时深入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提升校企合作培养的匹配度。但企业都是以营利为第一要务,多数企业希望实践和提供服务的教师是技术熟练的骨干教师,可以节约成本提高能效,从而创造利润。
  (二)企业诉求与学校诉求对立
  企业的运行必须基于产出高于投入,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培养,并提供场地、设备、技术人员等资源,期望能有稳定的人力资源输入和高精尖的技术服务作为回报。但目前多数学校的师资有限,在短时间无法提供企业需要的高精尖的技术服务,而更趋向于先借助企业资源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来满足学校自身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需求。
  (三)政府期望与校企期望对立
  政府积极倡导和推行现代学徒制,是希望企业和学校能够在合作中协同发展,学校为企业输送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服务,企业为学校培养人才提供实践平台和企业资源。但是企业和学校处于自身利益和运行的考虑,没有政府出台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很难在共同育人方面保持长久的合作。
  三、促进教师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一)保障企业生产能效
  1.获取政策性补偿奖励。学习研究政府对于企业积极参与现代学徒培养的优惠政策,为企业获取政策性补偿奖励提供证明材料,加强与教育部门和政府部门的联系,积极促成更多校企合作企业优惠政策的出台。
  2.参与实践创造利润。进一步优化细化学校现代学徒实践机制,健全学校教师企业实践服务的制度,激励和监督教师的实践服务,从思想认识、工作态度和专业能力三个方面,开展专业教师的培训学习,通过做实做好企业实践前置培训,保障实践服务的教师具备基础岗位能力,以胜任企业的实践生产工作。提高企业对教师的工作态度和专业能力的信任度,让教师真正参与生产,创造利润。
  (二)规范学校管理
  1.健全考核管理制度。学校应对教师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建立考核管理制度,规定教师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的实践的时间、工作量和工作要求,明确教师实践和企业服务的具体内容、工作方式。学校应把教师在企业实践和提供技术服务纳入教师参与现代学徒制工作的一部分,统一考核换算工作量,考核指标要贴合企业工作实践,简单明了可量化,并重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激发教师的服务积极性。学校应设立职能部门专门管理考核教师的企业和技术服务,做好整体管理和阶段检查以及最后的考核工作,保障教师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的整个流程各环节顺利实施和完成。
  2.做好实践前置培训。在教师下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前,学校应沟通企业明确教师实践岗位、实践内容,以及完成该项目教师应具备的基础专业能力,了解企业的作息时间、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要求等。根据企业提供的信息,对实践教师提前进行企业相关规章制度的学习,并对照实践项目和企业要求进行专业能力的自我鉴定,对于缺失的专业基础能力如软件操作,以教师自主学习教研室辅导监督的形式进行提前培训。确保教师进入企业就能正真参与项目胜任岗位工作,融入企业和工作团队。   3.提高补偿和奖励。学校对于参与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的教师,除了正常考核和工作量的计算,应设立额外的奖励,奖励在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中表现优秀的教师,奖励不应局限于物质、经济奖励,更应注重精神荣誉奖励,尤其是联合企业、行业协会的校外荣誉,充分激发教师的荣誉感,提高教师的行业影响力。
  (三)协同校企发展
  1.转变企业实践服务形式。常见的教师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的形式,主要是教师自主联系企业,利用假期参与企业实践,学校难以真正管理监控,实践和技术服务的质量往往不高,不受企业欢迎。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教师下企业实践和服务,以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为核心的,必须提升教师实践服务质量,消除校企之间的对立达到互利共生协同发展,转变传统的教师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的形式。
  (1)挂职式实践服务。学校派遣专业骨干教师,进入企业在固定職位进行全日制挂职实践,挂职期间不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时间为3个月以上。企业根据挂职教师的专业和能力安排岗位,教师与企业员工履行相同的工作职责享受企业发放的待遇(具体薪酬由企业根据教师的能力和贡献确定),学校保留教师在校时职位,正常发放工资。通过这种形式,企业可以获得自己稀缺的技术服务,组建自己的技术团队,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和管理领导能力,达到协同发展,互惠互利。
  (2)兼职式实践服务。教师在兼顾学校教育教学的同时,在固定时间或者在企业需要时进入企业进行实践和技术服务,在时间和企业薪酬待遇方面没有固定要求。这种形式的实践服务,可适用于年轻教师下企业学习提升业务能力,或骨干教师对企业某些项目进行技术支持、指导。这种形式的实践服务企业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和学校教师协商实践服务的时间和待遇,企业可以控制消耗和产出比,学校可以在不影响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养,扩大社会影响力。[3]
  2.深化企业实践服务内容。在传统的教师下企业实践中,企业多将教师安排在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岗位,往往无法发挥教师在教育管理、科研和技术创新方面的特长和潜力。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教师企业实践和服务,一方面企业要提高教师实践和技术服务的能效,另一方面学校要提高师资队伍的业务能力,培养技术拔尖的骨干教师,这都需要深化教师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内容。企业应该将教师放在核心技术、技术研发、管理培训岗位,让教师在实践服务中不断提升,最后反哺企业,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提供更优质的技术服务。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Z].教职成〔2014〕9号,2014-08-25.
  [2] 张学兵,陈玉兰.“政、企、校”共同破解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锻炼面临的问题[J].职业时空,2011(12):9-11.
  [3] 武俊梅.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实践与探索[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0(6):54-56.
其他文献
摘要 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成为学习新样态。与此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线教学的各种问题和不足也逐步显现出来,亟待教育工作者积极思考、主动应对。以盐城市经贸高级职业学校为例,从中职学校在线教学现状分析入手,提出在线教学质量监控应当遵循的原则,并对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及运行大胆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职学校;在线教学;质量监控;疫情防
期刊
摘 要:以目前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为导向,以建筑类专业五年制高职学生职业能力为研究内容,引入建筑类企业深度参与职业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采用访谈、问卷等方法开展调研和论证工作,完成符合建筑类企业实际需求的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工作,在校企合作视域下构建了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以促进建筑类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关键词:高职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筑类专业  基
期刊
摘 要:本研究采用调查法,对扬州市中职学校数学教师TPACK能力进行了调查,并与南通市中职学校数学教师的TPACK能力进行了比较,发现中职数学教师普遍存在TPACK能力不足问题。为此,研究者提出将中职数学教师TPACK能力建构融入到中职数学教改、教师专业成长以及提升教学有效性之中,同时,以中职数学教师的TPACK能力建构为抓手,建立、完善规避教师专业成长倦怠的机制,以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摘 要:《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是我国政府新近颁布的提高技术人才待遇的重要政策性文件。以政策内容条目为单元进行编码,以内容型激励理论对政策文本的激励性措施分析为视角,从职业选择、职业认同和职业发展的角度探讨技术人才政策对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影响。  关键词:技术人才政策;内容型激励理论;职业教育吸引力  基金项目: 2017年度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资助项目课题“政府引导下的产学研合作制度创新研
期刊
摘 要:继续教育是提升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举措,自主学习是中职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途径,而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效能、元认知监控和因果性归因等因素影响学习效果。中职教师只有根据自身学习特点,科学设定学习目标,采用灵活的学习策略和积极的自我评价,借助于外部良好的环境支持,才能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中职教师;自主学习;影响因素;促进策略  作者简介:荀大勇,男,高级讲师,
期刊
摘 要:社区教育政策执行是社区教育执行者采取相关措施有效转化社区教育政策内容,进而实现效果的过程。然而,社区教育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波动较大,导致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境。从分析社区教育政策的执行背景出发,分析了社区教育政策执行的相关概念,并基于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经典模型,从政策本身、执行机构、目标群体、政策执行环境四个子系统来分析有关社区教育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优化路径
期刊
摘 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技能应用为目标,需要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人才培养体系,其教育管理内涵与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具有高度的契合。以卓越绩效模式为模本,建立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卓越绩效模式的映射关系,探索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七维度”模式,提出远见卓识的领导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推动力,科学的培养方案是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向力,社会与市场的需求是培养应
期刊
摘 要:工匠精神,不仅仅是制造业的一种精神,如今已发展成为一种价值观,一种人文精神,一种发展理念,一种传承品质。因此,培育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不仅是时代之需、学前教育发展之需,也是中职学生专业发展乃至终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德国的工匠精神培育,源于其“双元制”的特色课程建设,学习和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经验,对于贵州省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摘 要:非遗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断代失传、工艺创新瓶颈等传承危机。职业教育作为传承非遗文化的有效途径和创新方式,在传承观念、传承主体、传承机制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传统学徒制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意蕴,如注重默会学习、充满人文关怀、学艺必精等。为此,梳理了传统学徒制的内涵与特点,提出从师生关系、课程开发、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发掘其对于职业院校传承非遗文化独特的养分与滋养。  关键词:职业院校;非物质文化
期刊
摘 要:思政课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保障。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对学生评教系统中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数据及教师背景性因素的探索,发现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整体较好,教师能够投入热情积极备课,教学态度认真负责,但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并且由于受学历、职称、企业经验、骨干教师、专兼职、任教课程等因素影响,教学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