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教学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f2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教育总目标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这一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教学三方面任务的有效完成,即: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對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
   启发式教学即为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旨在引导学生真正进入认识过程所采用的诱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教学方式。“启发”一词最早源于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一句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就是积极思考问题,但还处在想而不懂得时候;“启”就是指导学生进行正确地思考;“悱”即指极力想表达而又表达不清楚的状态,而指导学生去正确地表达就叫做“发”。显然,孔子在告诉我们当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时候,教师应及时地加以启示和开导,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在欧洲,作为教学模式的启发式教学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表述的“理想教育”模式以及苏格拉底的“谈话式”教学法都为启发式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其后,十七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于1632年写成的《大教学论》中阐述了有关启发式教学的相关理论(但还未正式提出这一概念),他的核心主张即为:凡是未被彻底领悟的东西,都不可能通过熟记的方法领会。接续了夸美纽斯的思想,十八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进一步指出,教学应集中提高智力,而不是泛泛地增加概念。基于前辈教育家的理论基础,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在其《普通教育学》中正式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概念,并且,他还于此提出了五段教学法的概念,即:预备、提炼、比较、概括和应用。此后的德国民主教育家第斯多惠、瑞士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皮亚杰、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等人也分别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及《教育过程》等著作中从心理学、教育学角度对启发式教学进行过间接地叙述。最终,在以上众多教育家相关理论的沉淀和积累中,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体系在欧洲得以形成。
   在这一体系中,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即为:既发挥教师施教的主导作用,又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即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和支配地位,这就是说,在教学活动中,决定教什么和如何教,决定培养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学生而是教师。但教学过程除了教师教的活动以外,还包括学生学的活动。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指导是学生学好的外因,而学生的积极思维和灵动性则是学生学好的内因。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体现于此。因此就教师的“教”而言,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启发学生正确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这就是德国民主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的学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成的大厦,而是促使他去做砌砖的工作,同他一起来建造大厦,教他建筑” 。
   在笔者所从事的器乐辅导教学中,就一直尝试使用启发式教学方式,比如让学生练习复调作品时,先给学生讲复调是由单声音乐发展而来的,和主调的关系是怎样的,然后让学生倾听两类作品,体会它们的不同,并让学生在一个单旋律上用简单的手法加入几个低音,构成简单的奥尔加侬复调,然后与学生分声部视奏作品,再互换声部演奏,让学生体会声部的关系。建立起复调的思维,这样就极大的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对启发式教学实质的认知,我们不难看出,启发式教学无疑具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究其根本,这种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启发式教学是学生真正掌握科学知识的最重要的条件。南宋教育家朱熹说的好;“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去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积极地开动脑筋,学生才有可能真正掌握科学知识,教学才能收到切实的效果。其次,启发式教学是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把它应用于实践的必备条件。由上述的教学范例我们可以得知,只有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才能够使学生真正理解知识,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并将它们应用于实践。我国宋代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就曾说过,在学习中“思之深”,才能“取之固”。最后,启发式教学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基本条件。众所周知,学生的观点、信念、行为和习惯并非自然或自发形成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和掌握规律的结果。因此,只有在教师的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才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理想远大、品德高尚的人。
   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说的好:“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换言之,即好的教学方法,学生不是听了懂,而是想了懂;不只是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这样的一个优秀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也许启发式教学显然是一个不断对教师的能动性提出诘问的教学方式,针对一位教师而言,顺利实现启发式教学方式不仅要求教师深入地转钻研教材,更要深入地了解学生,做到采用多样性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多层次的启发。但只要每位教师“心向往之”,必能直臻此境。
  
   参考文献:
   [1]李文奎,王立功编著.外国教育名著述评[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
   [2]顾明远主编.实用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作者单位:辽宁省沈阳市群众艺术馆)
其他文献
长期居住在拥挤嘈杂的城市里,听腻了大街小巷软绵无力的流行曲,心烦时老会回想起故乡绿树葱茏、山花烂漫的旷野里,耳畔不时飘过那高亢、悠长,如柔水般漫过草坪花地滋润心田的“花儿”来。因为,我与“花儿”有着千丝万缕难以割舍的联系,便时时牵动着我无尽思念的情愫。   “花儿”,亦名“少年”,是青海农村里特有的山歌。家乡人用“花儿”来命名山歌,就具有了形象的美、色彩的美、神韵的美、气味的美,是最绝了的形容词
期刊
离开沙漠已经多年了,现在回想起来,爱恨交加相互纠结,无法让人轻言忘却。   曾经生活在大大小小的沙丘中,想甩都甩不掉,那时心生过怨恨和恐惧。那种怨恨和恐惧产生于沙粒击打脸上引起的痛苦中,产生于被风沙围困在家里的无奈中,产生于那一碗清水中沉淀在碗底的沙粒间,也产生于沙暴掀飞帐篷的惊恐和无奈中。除去这些怨恨和恐惧,细细想来,沙漠中留下的欢笑和感悟却更让人铭记在心。   沙漠中的水塘是孩子们学习游泳
期刊
没有文化,历史上不会有永存的事物。  历史和文化是地域的灵魂,是一个族群集体的记忆,是无形的根,无价的宝。  当下,正当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刻,却遭遇了现代精神的缺失,这已经是尽人皆知与不容回避的事实。  而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最精致也是最重要的精神现象,正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中溃不成军,处于坚难的境地。尽管如此,有良知的知识精英们仍然在坚守着。  每个地域有其不同的文化环境和文化传统。乐都处在黄土
期刊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 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九歌》是楚人祭祀的古曲,在屈原之前就已经存在,屈原依原曲填了新词。《山鬼》是屈原的《九歌》十一首诗中
期刊
湟源,是一片古老神秘的土地。岁月悠悠,人文更新,沉淀了一份十分深厚的文化资源,博大精深,经纬天地,令人惊叹。其中的酒文化是湟源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色独具,值得评说。   湟源酒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产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黄帝时代。《战国策·魏记》载:“昔者帝女命仪狄作酒,禹饮而甘之。”晋江统著《酒诰》曰:“酒之所兴,肇之上皇。”这些带有传
期刊
党已九十高龄   全党同庆   举国欢腾   共举杯   同饮尽   功高寿高志亦高   百岁待启程     历经艰难险阻   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走长征   驱日寇  
期刊
我院自2008年2月开始正式应用清华大学开发的“清华教育在线”综合教务管理系统以来,其带给我们在教务管理乃至教学过程都产生了深远的变革。分析教务管理系统在我院的应用状况,总结使用经验,发现应用过程中尚待解决的问题,对于建立与教务管理系统相适应的工作流程、管理制度,完善组织职能,提高教务管理效率,进一步深化我院教务管理乃至教学信息化,促进我院持续进行教学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教务管理系统在
期刊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如何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课程设置更为完善,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应当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优秀的教材、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这些都要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去组织实施。可以说,教材是前提和基础,教学方式方法是重点,教师则是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关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实施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期刊
文章介绍了《翻译批评中的语料库方法——用Wordsmith工具分析的两个译本》译文的主要内容,并且从选题意义、论证方式与效果以及文中存在的其他问题等方面对该文进行了评论与分析。   一、引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张升君、文军在2008年6月第8卷第2期的《外国语言文学研究》(Research in Foreign and Literature) 上发表了《翻译批评中的语料库方法
期刊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年)出生于维也纳一个有着良好教养的富有的犹太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是经营纺织的成功的商人,母亲是金融世家之后。1899年,茨威格中学毕业考上了维也纳大学,学习德国文学和法国文学,1903年获得博士学位。他常周游欧洲各国,遍访各国文艺界名士,与罗丹、法朗士、罗曼·罗兰等来往密切。这是一个充满着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的时代,“一个太平的黄金时代”,“世界显得美丽而又合理,就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