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师素质发展的对策浅析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q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轉变教育思想观念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容易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尤其是对于高校体育教师来说这种影响更加明显。很多教师在教学的时候经常强调,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核心地位,要求学生做的最多的就是机械性质的反复模仿。通过严格的课堂纪律和规定来规范和约束学生的行为。忽视了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而在真正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一些高校的体育教师也往往容易仅注重教学大纲的要求,忽视大学生的真正需求和大众的流行趋势,经常导致“体育教学内容不被学生所接受”的现象发生。
  这就要求我们高校的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要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思想,体现学生的真正需求,要把教育和人的幸福、人的自由、人的尊严与人的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以全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来影响学生、培养学生、教育学生。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要遵守“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整体教学指导思想,注重学生整体价值的发展,树立全面的学生观,从而有效和全面的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学生应该是整个教学的活动的主体,我们任何形式的体育教学都不能脱离这一主线。也只有围绕这一主题所展开的相关教学活动才是有意义的。
  二、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要指导我们实践操作的。而仅仅依靠教学观念的转变来转变整体的教学现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从教师的整体素质出发,不断的提高和完善自己,从而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实践提供保障和支持。
  教师要走职业化的发展之路,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对于高校体育教师而言,更应该发展职业化,更加具有时代意义和历史意义。相关学者和教育家的观念证实: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与学生成长的好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此,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要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为责任,为建设一支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队伍而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我们要继承和坚持,教师职业所赋予我们的敬业和奉献精神。针对我们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特殊性,以学生为本,结合我们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并实施。加强教师在职培训的组织管理。根据需要对体育教师在职培训做出长期计划和短期安排,建成、健全在职教师培养的完整管理体制。其次,采取多种形式的在职培训。培训工作应根据具体情况,本着少花费、见效快的原则。.同时,我们还应该及时的掌握当前的形势变化和需要,要与时俱进,使我们的职业道德修养得到不断的提升和完善。
  三、提高创新教育的能力
  随着创新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创新成为了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主旋律。因此,这就对我们整体的体育教师队伍提出了要求,要求我们以创新的思维和能力武装我们的头脑。作为培养我们高校体育教师创新能力的客体因素——人格和情感应该是我们注重培养和加强的重点之一。因为,人格和情感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掌控力。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效仿的对象,因此这方面的能力必须要加强。
  我们高校体育教师,在安排布置高校体育教学课程的过程中,要主要整体教学环境的营造。一个充满温馨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整体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提高达成。我们教师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要转变教学的主体,弄清楚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学习环境的优化提供基础和依据。
  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这需要我们体育教师掌握一定的方法来刺激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创新能力从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来看,是存在一定规律可以遵循的。渴求的创新意识是发展创新能力的前提,兴趣是发展创新思维的动力,爱好是发展创新能力的导师,好奇是发展创新能力的起点而个性心理是思维指导行为的中间传导者。体育教学的特点之一,便是能激发起学生渴求、兴趣、爱好、好奇心等心理素质。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思维,进行个性心理训练培养他们良好的创造性心理和创新心理活动。
  参考文献:
  [1] 张劲松.新《纲要》与提高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素养的研究[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4(8):118-119.
  [2] 薛继升.更新教育观努力培养面向21世纪高素质的高校体育教师队伍[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1).
  [3] 何莉莉.对广西中学体育教师素质评价体系的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6(12):116-12l.
  [4] 鲁琦.对安徽省中学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5).
  [5] 罗睿,李申,雷卫平.21世纪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结构认知[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4).
其他文献
一、拓展训练教学评价的定义及评价方法  美国学者布鲁姆在《教育评价》中指出:“评价乃是系统搜集证据以确定学习者实际上是否发生了某些变化,确定学生个体变化的数量或者程度。”拓展训练教学评价是对训练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其实质是通过测量,全面、系统的收集数据,以确定参训对象通过训练发生的思维和行为的变化[1]。  拓展训练教学评价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即量化评价方法和质性评价方法[2。在教学评价中不能割
期刊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职院校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好。根据高职学校的办学目標,学生的就业目标是高级技术工人,需要从事具体的体力劳动,因此具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尤其重要。如果采用整齐划一的教学方法,对于不同基础的学生来说,很难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方法,是把体育教学呈“多维”状态开展,让不同的学生都能体会到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带来的乐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层次的体育
期刊
2011年11月1日本应是NBA(美国篮球职业联赛)第66个赛季的开赛日子,这个被视为职业体育运营模版的联赛却因为“停摆”而陷入僵局之中,在主要问题BRI(篮球相关收入)上劳资双方始终无法达成一致,停摆对于劳资双方、球迷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不仅涉及到了老板、球员之间的薪金收入,也极大的挫伤了广大球迷的热情,连锁式的波及了诸如球员、工作人员、官方工作人员的失业浪潮,停摆风潮的持续使得大批NBA球
期刊
一、前言  面对新课改的不断推行,现有体育教学面临着重要的问题和挑战。已有研究表明新课程带来了新的变化,陈旧、落后的体育教学思想受到挑战,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逐渐成为主流,从而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法等发生了新的变化,本文通过问卷的调查了解现在历城区普通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并对历城区普通高中现状进行系统的调查与客观分析,从而提出适应当前历城区普通高中学校体育教学发展趋势的普通高
期刊
一、心理训练的定义  所谓心理训练就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运动员的大脑进行系统的训练,其目的是为了使运动员在紧张、激烈的训练或比赛中获得必要的心理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进而学会在训练或比赛中控制和调节自己的不良心理状态,它也是运动心理学中与运动竞赛联系最为密切的内容之一。  二、心理训练的重要性  心理训练是根据比赛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青少年运动员身心施加影响,以增强其心理定性,发展和完善篮球运
期刊
本文认为,在体育教学中不能单纯地从技术教学上来解决这些问题,而应该在教学中加强讲解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通过心理训练与技术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使学生掌握技术动作与健身的目的。  一、胆怯心理产生的原因  体操中的跳跃具有较高的锻炼效用,经常进行跳跃练习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掌握超越障碍的实用技能,在教学中老师首先遇到的并不是技术上的难题,而是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即学生在学习过程
期刊
踝关节扭伤,一种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也是关节扭伤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当人们在行走、疾跑、落足踩空或从高处坠落时,足外缘着地,可引起踝关节周围韧带过度牵拉扭伤,甚至部分撕裂,严重者可合并外踝撕脱性骨折。  一、损伤机制  踝关节扭伤的发病机制与它的解剖特点有关。由胫骨下关节面胫腓骨内外踝关节面与距骨滑车关节面构成关节囊的前后壁薄而松弛,外侧韧带包括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均较薄弱。距骨滑车的
期刊
21世纪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发展经济必须依托知识创新,未来社会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知识创新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是教育能否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的竞争。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必须认真探索,积极研究,精心设计,把学生引入一个多思、多问、多变的广阔的思维空间,开发智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体育教学与学校的其他学
期刊
一、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界定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是指学生在学校体育活动中,所造成的学生实质性的人身伤害或死亡后果的事故。这里所谓的学校体育活动不仅包括体育教学课,还包括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1]。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2条明确规定了学生伤害事故的范围: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
期刊
一、美育的概念、功能和体育教学的联系  (一)美育的概念和功能  所谓美育,是指以一定的美学理论指导人们的审美实践活动,培养人们健康的审美观念理想,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二)体育教学具有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条件  体育教学与其它学科的教学活动一样,在教学中也要做到“教学做合一”、“知行合一”,因而体育教学必然具有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条件和效能,这是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