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高血糖素与糖尿病不同阶段的研究进展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yuqi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糖尿病是内分泌科常见疾病,尤其中老年患者,发病率日益增高。近年来,研究发现胰高血糖素与糖尿病不同阶段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且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高度重视。本文则对胰高血糖素与糖尿病不同阶段的关系研究做一综述。
  关键词:胰高血糖素;糖尿病;不同阶段;研究
  现阶段,糖尿病已被公认为是一种双激素疾病,且认为其发病与胰高血糖素相关。但学者对于胰高血糖素在糖尿病发病中的研究并不全面,其研究大多为短期研究,缺乏长期跟踪调查。因此,为了弄清胰高血糖素与糖尿病不同阶段的关系,特对近年来学者的研究成果给予综述,以望对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1、胰高血糖素与1型糖尿病不同阶段的关系
  早期研究中,1型糖尿病就存在胰岛功能异常现象。近几年来,国外学者也纷纷对1型糖尿病与胰高血糖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Arbelaez[1]学者选择1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的空腹血糖<6.1 mmol/L、餐后2 h血糖>11.1 mmol/L,且胰岛细胞抗体呈现阳性,均给予葡萄糖服用,进行耐量试验。经过研究发现,1型糖尿病患者空腹、糖负荷后的胰高血糖素并未得到有效控制,甚至在早期已出现α细胞功能的异常。对于胰高血糖素与病程长度的1型糖尿病患者的关系也进行了研究。众多学者[2-4]通过研究发现,一定病程的1型糖尿病患者在空腹或餐后都存在较高的胰高血糖素,表明不仅存在β细胞功能缺陷,而且还有α细胞调节缺陷。对这一现象进行调查分析[5-6],得到1型糖尿病患者在自身免疫过程中,使得α细胞发生改变,进而降低了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弱了其分泌作用,使得糖符合后血糖升高。
  2、胰高血糖素与2型糖尿病不同阶段的关系
  2型糖尿病也称之为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40岁左右发病,约占糖尿病患者的90%[7]。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所产生的胰岛素能力并未完全丧失,甚至部分患者体内产生过多胰岛素,但其效果较差,需要通过一些口服药物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8]。已有学者[9]通过选取37例糖耐量异常的绝经妇女做研究对象,对分泌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的能力进行评估,通过调查发现,糖耐量异常的绝经妇女胰岛功能已基本失调,其空腹胰岛素水平得到升高,而胰岛素分泌量得到下降。这表明:糖耐量异常患者自身存在胰岛素抵抗,进而导致糖尿病发展。由于糖耐量异常的原发胰岛功能存在缺陷,进而缺乏β细胞功能及自身胰岛素,加大了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减弱了α细胞对血糖的抑制作用,升高了胰高血糖素的水平。这一研究结论已得到众多学者[10-11]的一致认同。
  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原因中胰高血糖素是其重要因素,并得到学者的认同。Calanna学者[12]通过选取小鼠做实验研究,均注射胰高血糖素,注射后可提高空腹血糖量,降低了小鼠糖耐量。但也有学者得出了相反的结论[13],餐后血糖仅仅受到胰岛素的调节,且胰高血糖素在生理范围内而起作用。通过学者临床证实,2型糖尿病患者有较高胰高血糖素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学者[14]通过老鼠离体实验中,在高血糖环境下,反常分泌高水平的胰高血糖素,且两者的关系呈现“U“型,当血糖水平升高时,则出现反常的高胰高血糖素。另一学者[15]通过研究发现,胰岛素对胰高血糖素有着调节作用,通过老鼠α细胞功能的研究,得到在IR条件下,胰岛素对胰岛α细胞的胰高血糖素起到减弱作用,进而较高的胰高血糖素症。我国学者孙晔子[16]通过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三组,对三组患者空腹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水平给予检测,得到三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水平均高于正常健康者。且在糖尿病的发病早期,尽管β系统代偿得到增加,但α细胞中有IR,使得胰高血糖素也得到增加。并且随着糖尿病疾病的不断发展,胰高血糖素水平也得到增加。到糖尿病患者晚期,其功能日益衰竭,使得胰高血糖素水平得到下降,但与正常健康者相比,仍有较高水平。
  3、小结
  综上所述,糖尿病是内分泌科常见疾病,通过研究发现,糖尿病在不同阶段,都具有较高的胰高血糖素水平,伴随疾病发展整个过程。在今后的研究中,应不断拓展胰高血糖素在体内与体外的研究,进而为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依据。
  参考文献:
  [1]Arbelaez,A.M.,Xing,D.,Cryer,P.E. et al.Blunted glucagon but not epinephrine responses to hypoglycemia occurs in youth with less than 1 yr duration of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J].Pediatric diabetes,2014,15(2):127-134.
  [2]汪开琳.糖尿病患者胰高血糖素与血糖水平关系的研究[D].广东医学院,2013.
  [3]Guzman-Perez,A.,Pfefferkorn,J.A.,Lee,E.C.Y. et al.The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a potent glucagon receptor antagonist with favorable physicochemical and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 as a candidate for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Bio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2013,23(10):3051-3058.
  [4]汪开琳, 梁干雄. 胰高血糖素与不同程度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海南医学, 2013, 24(19):2884-2886.
  [5]Tschuor, F.,Zini, E.,Schellenberg, S. et al.Remiss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in cats cannot be predicted by the arginine stimulation test.[J].Journal of Veterinary Internal Medicine,2011,25(1):83-89.   [6]刘鑫, 赵世华, 石萍等. 1型糖尿病病人胰高血糖素和C-肽水平变化及意义[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3, (4).
  [7]Hopkins,N.D.,Cuthbertson,D.J.,Kemp,G.J. et al.Effects of 6months 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 treatment on endothelial function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J].Diabetes, obesity &; metabolism,2013,15(8):770-773.
  [8]Curkendall,S.M.,Thomas,N.,Bell,K.F. et al.Predictors of medication adherenc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Current medical research and opinion,2013,29(10):1275-1286.
  [9]徐琳,肖正华,陈定宇等.2型糖尿病患者胰高血糖素及生长抑素功能变化分析[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6(7):628-631.
  [10]Minze,M.G.,Klein,M.S.,Jernigan,M.J. et al.Once-weekly exenatide: An extended-duration glucagon-like peptide agonist for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Pharmacotherapy: The Journal of Human Pharmacology and Drug Therapy,2013,33(6):627-638.
  [11]徐涛, 石梅, 邱云霞等. 胰高血糖素与2型糖尿病及糖调节异常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14, (12).
  [12]Calanna,S.,Christensen,M.,Holst,J.J. et al.Secretion of glucagon-like peptide-1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es of clinical studies[J].Diabetologia: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Diabetes and Metabolism = Organ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Diabetes (EASD),2013,56(5):965-972.
  [13]Forst,T.,Pfützner,A..Pharmacological profil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ixisenatide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Expert opinion on pharmacotherapy,2013,14(16):2281-2296.
  [14]Cardiovascular safety and glycemic control of 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s for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pairwise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J].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2012,98(3):386-395.
  [15]孟梅.胰高血糖素与2型糖尿病[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3,33(2):160-164.
  [16]孙晔子, 王粹芳, 崔世维. 胰高血糖素在 2 型糖尿病发展中的作用[J]. 山西医药杂志, 2008, 37(12): 1119-1121.
其他文献
消化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  出血后再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历海清 刘卫 唐郡 合肥解放军第105医院 安徽合肥 230031  摘要:目的:对在利用消化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次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随机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选出236例病历,对患者中出现再出血情况的患者进行统计,将其作为再出血组;将治疗后未出现再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支原体检测结果及其药敏试验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泌尿生殖道标本资料。结果:①支原体感染共计11例,其中Uu阳性6例,Mh阳性2例,Uu +Mh阳性3例;②Uu对林可霉素的耐药率为83.3%,对环丙沙星、壮观霉素和诺氟沙星的耐药率均为50.0%,Mh对罗红霉素、交沙霉素、阿奇霉素、司帕沙星、壮观霉素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均为50.0%,Uu+Mh对林可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疝气小切口经外环口高位结扎术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6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8例男性疝气患儿,患儿行小儿疝气小切口经外环口高位结扎术。结果:本术试手术操作时间平均为28.47±2.26min,手术切口平均1.4±0.3cm平均住院天数在6.4±1.2d,术后出现阴囊血肿患儿1例,于术后1周内吸收,经术后24个月随访,无复发患者。结论:小儿疝气小切口经外环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应用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脑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86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实行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根据试验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康复训练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78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及一般康复指导。康复组除按常规治疗护理外,还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结果:两组在疼痛程度、行走功能、关节活动度的比较,康复组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显著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期刊
骨恶性肿瘤非常少见,只占人类全部肿瘤的0.2%【1】,虽然其病因学基本不清楚,且临床表现及体征又无明显特征性,但由于骨组织在X线上有显著高分辨率的特征,且X线可全面直观地显示骨肿瘤的大小、部位、骨质破坏范围,能观察轻微的骨膜反应。因而骨肿瘤在X线的资料为临床提供不可替代的初诊资料,这不仅是影像科的医师要掌握的诊断技术,也是骨科医师必须掌握的基本诊断技能,此外骨肿瘤独特的影像资料也是病理诊断医师需要
期刊
摘要: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己逐步代替传统的开腹手术,国际各医学研究中心通过大量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证实其具好良好的疗效,本文将回顾分析以往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以预测。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手术 ; 研究进展  直肠癌是近年来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开腹手术是治疗直肠癌的经典方法,但是自1990年Jocobs[1]进行第一例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后,腹腔镜治疗结肠癌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数据的搜集,进行分析聚焦超声消融治疗胰腺癌的疗效,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4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受过聚焦超声消融治疗的胰腺癌患者50例,通过JC型聚焦超声消融治疗系统进行胰腺癌的治疗,不同程度的胰腺癌患者通过不同频率的聚焦超声进行治疗,观察胰腺癌患者体内所呈现的影像变化以及胰腺癌病症治疗情况,根据胰腺肿瘤消融体积评价聚焦超声的疗效,并分析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炎症因子、内皮素-1在单纯性肥胖儿童中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5-10岁单纯肥胖儿童45例作为肥胖组,另选取我院体检的正常儿童55例作为正常组。测定2组患者BMI指数、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炎症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等指标。结果:肥胖组儿童的BMI、TC、TG高于对照组正常儿童(P<0.05),而肥胖组中炎症因子(TNF-α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照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病理性骨折的优劣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一2014年9月诊治的250例胸腰椎病理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成A组(经皮椎体成形术组)124例和B组(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组)126例,记录6个月随访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一般情况,观察治疗前后患者MDS、VAS评分等指标。 结果:治疗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