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各行各业广泛使用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实践教学成为大学计算机课程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熟练操作计算机。本文将在对大学计算机实践教学管理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大学教学;计算机课程;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1-0268-02
大学计算机实践课程,要求在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基础上,熟悉系统、软件硬件、网络计算、系统安全维护、多媒体软件应用等实践操作技术,鉴于目前存在的实践教学管理问题,我们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以提高实践教学管理的实用性。
1 大学计算机实践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教学资源的不足,大学计算机实践教学管理较为笼统,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目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主要问题:
1.1 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衔接问题
大学计算机教学,理论课程占了很大的一部分,而实践课程没有建立在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存在严重的脱节问题。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教学顺序是先理论后实践,前者的课程数多于后者,而且教学的地点不一样,学生很难将理论课和实践课自然地衔接起来,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实践课程附属于理论课程,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譬如Office办公软件的教学,先让学生学习一大堆的理论知识,然后再开展实践教学,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1.2 忽视了学生的专业需求
大学计算机实践教学并没有针对学生本身的专业需求,而是“一视同仁”地开展同类教学,譬如艺术类、文秘类、金融类、国贸类等专业的学生,教学内容基本一致,譬如艺术类的学生要求掌握photoshop、flash等多媒体软件,在现实教学当中,将有限的课程放在理工科数据库、算法和软件工程的内容学习上,而艺术类的学生并不要求掌握这些实践知识。
1.3 学生计算机基础不一致
大学计算机实践教学课程的开展,忽略了不同学生计算机基础不一致的问题,在开展课程的时候,某些大学生因为之前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因此对相关的知识和操作一知半解,甚至全然不知,而大学计算机实践教学课程的内容统一和进度统一,要求学生适应统一的教学安排,因此个体差异和教学统一模式的矛盾,影响了实践课程开展的有效性。
2 大学计算机实践教学问题解决策略
结合以上提到的计算机实践教学问题,要求计算机教学除了要突出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还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解决以上提到的教学问题,具体的解决策略如下:
2.1 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
大学计算机教学要突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离的模式,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强调在实践教学当中理论应用,而理论教学要为实践教学奠定基础,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交叉开展,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和实践检验理论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做好课前的预习、准备工作,以便在课堂学习当中有的放矢,提高教学的效果。而且具体教学实施过程当中,教师和学生要充分互动,在实践中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抓住理论,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每堂实践课程之后,学生要完成详细的实验报告,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在实践课程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提出新颖的观点,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主动求知和创新的精神。
2.2 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施教
计算机实践应用,要求学生掌握操作方法后,可以学以致用。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掌握要求和标准各不相同,学校在计算机实践教学课程当中,要区别性看待不同专业的学生,以便学生走出校门后从事工作所需,譬如师范类的学生,计算机的实践课程应该偏向于教学软件的操作;工科类的学生要偏向于模型类计算机知识;艺术类的学生要偏向于制作类的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专业发展和专业未来的考虑,始终是实践教学的难点所在。笔者将其进行了如下总结:首先是非计算机的师范类学生,学习的重点应该是多媒体工具的应用,包括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培训,而计算软件工程等内容的学习可以适当减少,其他的计算机实践知识可以选择性学习;其次是非计算机专业的理工科学生,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公式编辑软件、硬件、数据库、专用几何图绘制软件、软件工程、程序设计等;再次是非计算机专业的文科生,要加强办公自动化的软件学习,以及多媒体软件的应用学习等。总之,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实践课程具有不同的掌握要求,学生要结合专业的发展方向,为不同专业的学生量身定制可行性较高的教学计划,这样才有可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2.3 采用分级教学的模式
计算机实践教学具有级别性的专业化需求,即没有计算机基础的学生,基本没有办法直接跨越到更高层的实践学习。这一点可以根据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学习兴趣和特长等,进行分班教学:首先是教学内容的分级,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多个阶段,初级的学习具有先导性作用,基本了解计算机学科及其分支的内容,中级学习是根据教学要求掌握常见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等,高级学习是数据库、编程语言、专业软件等的学习,通过教学内容分级学习,能够让没有计算机基础的学生有一个适应过程。其次是分级学生,在开展计算机实践教学之前,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摸底考试,以充分了解学生基础知识的薄弱和水平的高低等状态,然后让学生自主选课指导,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基本情况、兴趣、专业等选修不同等级的计算机教学级别,而选择同一级别的学生,接受集中式地教学,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原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之上,更加有针对性地展开学习,这样不仅能够节省了更多的教学资源,而且可以缩短学生学习的时间。以上的教学当中,需要建立在学校投入更多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而教师同样需要以更多的教学精力和教学实践,方可满足计算机实践教学的需求。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教学资源的不足,大学计算机实践教学管理较为笼统,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目前存在理论课和实践课脱节、忽视学生专业需求、学生计算机基础不一致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且影响了实践课程开展的有效性。因此,计算机实践教学除了要求计算机教学除了要突出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还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因材施教、分级教学等方法,这样才能够全面提高学生计算机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景晶.浅谈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包装世界,2010,(6):48-49.
[2]何静媛,朱征宇.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2):25-27,46.
[3]杨露.浅析高职高专院校的计算机教育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27(5):132-133.
关键词:大学教学;计算机课程;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1-0268-02
大学计算机实践课程,要求在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基础上,熟悉系统、软件硬件、网络计算、系统安全维护、多媒体软件应用等实践操作技术,鉴于目前存在的实践教学管理问题,我们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以提高实践教学管理的实用性。
1 大学计算机实践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教学资源的不足,大学计算机实践教学管理较为笼统,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目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主要问题:
1.1 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衔接问题
大学计算机教学,理论课程占了很大的一部分,而实践课程没有建立在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存在严重的脱节问题。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教学顺序是先理论后实践,前者的课程数多于后者,而且教学的地点不一样,学生很难将理论课和实践课自然地衔接起来,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实践课程附属于理论课程,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譬如Office办公软件的教学,先让学生学习一大堆的理论知识,然后再开展实践教学,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1.2 忽视了学生的专业需求
大学计算机实践教学并没有针对学生本身的专业需求,而是“一视同仁”地开展同类教学,譬如艺术类、文秘类、金融类、国贸类等专业的学生,教学内容基本一致,譬如艺术类的学生要求掌握photoshop、flash等多媒体软件,在现实教学当中,将有限的课程放在理工科数据库、算法和软件工程的内容学习上,而艺术类的学生并不要求掌握这些实践知识。
1.3 学生计算机基础不一致
大学计算机实践教学课程的开展,忽略了不同学生计算机基础不一致的问题,在开展课程的时候,某些大学生因为之前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因此对相关的知识和操作一知半解,甚至全然不知,而大学计算机实践教学课程的内容统一和进度统一,要求学生适应统一的教学安排,因此个体差异和教学统一模式的矛盾,影响了实践课程开展的有效性。
2 大学计算机实践教学问题解决策略
结合以上提到的计算机实践教学问题,要求计算机教学除了要突出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还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解决以上提到的教学问题,具体的解决策略如下:
2.1 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
大学计算机教学要突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离的模式,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强调在实践教学当中理论应用,而理论教学要为实践教学奠定基础,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交叉开展,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和实践检验理论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做好课前的预习、准备工作,以便在课堂学习当中有的放矢,提高教学的效果。而且具体教学实施过程当中,教师和学生要充分互动,在实践中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抓住理论,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每堂实践课程之后,学生要完成详细的实验报告,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在实践课程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提出新颖的观点,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主动求知和创新的精神。
2.2 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施教
计算机实践应用,要求学生掌握操作方法后,可以学以致用。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掌握要求和标准各不相同,学校在计算机实践教学课程当中,要区别性看待不同专业的学生,以便学生走出校门后从事工作所需,譬如师范类的学生,计算机的实践课程应该偏向于教学软件的操作;工科类的学生要偏向于模型类计算机知识;艺术类的学生要偏向于制作类的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专业发展和专业未来的考虑,始终是实践教学的难点所在。笔者将其进行了如下总结:首先是非计算机的师范类学生,学习的重点应该是多媒体工具的应用,包括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培训,而计算软件工程等内容的学习可以适当减少,其他的计算机实践知识可以选择性学习;其次是非计算机专业的理工科学生,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公式编辑软件、硬件、数据库、专用几何图绘制软件、软件工程、程序设计等;再次是非计算机专业的文科生,要加强办公自动化的软件学习,以及多媒体软件的应用学习等。总之,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实践课程具有不同的掌握要求,学生要结合专业的发展方向,为不同专业的学生量身定制可行性较高的教学计划,这样才有可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2.3 采用分级教学的模式
计算机实践教学具有级别性的专业化需求,即没有计算机基础的学生,基本没有办法直接跨越到更高层的实践学习。这一点可以根据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学习兴趣和特长等,进行分班教学:首先是教学内容的分级,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多个阶段,初级的学习具有先导性作用,基本了解计算机学科及其分支的内容,中级学习是根据教学要求掌握常见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等,高级学习是数据库、编程语言、专业软件等的学习,通过教学内容分级学习,能够让没有计算机基础的学生有一个适应过程。其次是分级学生,在开展计算机实践教学之前,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摸底考试,以充分了解学生基础知识的薄弱和水平的高低等状态,然后让学生自主选课指导,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基本情况、兴趣、专业等选修不同等级的计算机教学级别,而选择同一级别的学生,接受集中式地教学,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原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之上,更加有针对性地展开学习,这样不仅能够节省了更多的教学资源,而且可以缩短学生学习的时间。以上的教学当中,需要建立在学校投入更多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而教师同样需要以更多的教学精力和教学实践,方可满足计算机实践教学的需求。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教学资源的不足,大学计算机实践教学管理较为笼统,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目前存在理论课和实践课脱节、忽视学生专业需求、学生计算机基础不一致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且影响了实践课程开展的有效性。因此,计算机实践教学除了要求计算机教学除了要突出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还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因材施教、分级教学等方法,这样才能够全面提高学生计算机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景晶.浅谈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包装世界,2010,(6):48-49.
[2]何静媛,朱征宇.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2):25-27,46.
[3]杨露.浅析高职高专院校的计算机教育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27(5):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