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的爱在世上是存在的

来源 :情感读本·道德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mk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条件的爱在这世上是存在的,却未必是来自血缘、来自亲密。
  1
  桂生,是我的爷爷。八月桂花开的时候出生,所以叫桂生。在他六十岁的时候,气管炎已经到了咳嗽咳血的地步,家人觉得他可能差不多了。结果,他自己戒烟戒酒,活到了八十一岁,修成正果。
  桂生出身贫家,又是家中幼子,无人照料。年少得天花,虽保住性命,却落下一脸麻子,因此找不到媳妇,做了很久的光棍。后来,奶奶带着父亲从无锡县城嫁过来,才算成了家。他心满意足,不久还生添了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儿。可祸从天降,爱女三岁时得脑膜炎,未能医好而早夭。那年代的瘟疫频发,医疗条件难以应付,人只能听天由命,爷爷自己如是,爱女也如是。他终身少言寡语,低微求存,莫不与此相关。
  爷爷好学聪明,也乐于助人,农工、木工、电工、无线电工、发电工、水利工,他样样精通,却没上过学堂,全凭好奇自学。因为能干,人民公社期间被选为小队长,到文革时候就变成了“当权派”,被人批斗。他从此看透了人情冷暖,不问世事,埋头干活。但只要谁家有难找他,他都乐意帮忙。
  村里有一阵子经常停电,几经争取,村民凑钱购置了一台水力发电机,全权交给了爷爷管理。不负所托,他很快就摸熟了那台有个大铁轮的硕大机器。晚上一停电,漆黑一片,全村的狗都吠起来了。爷爷一个人拿着手电筒出门。不多久,家家户户就重新亮起了奶黄色的灯光。
  给全村补给电灯,又到处帮人东修西补,在我心目中爷爷简直就是全村子的大英雄,但他却时常闷闷不乐,也见不到村民对他有什么尊崇的敬慕。母亲告诉我,原来,村里人常在背后指指点点,说爷爷没有后代,父亲并非他的亲生儿子。这样的指控,犹如皇位后继无人,是致命却无法抵抗的。这个小小的村子,扛着大大的礼教,带给我们一家人巨大的压力。
  母亲对我说,“只要你爷爷不把你父亲、不把我们当外人,那些小人的闲言碎语就伤害不到我们。”
  虽然不善言辞,爷爷却善于用行动来表达。那时候家里拮据,但每天不改,爷爷都会从市集买回豆浆、油条,外加一个苹果,带给他的孙子吃。母亲以此为证,认定爷爷对我们好,铭记在心底,对他格外尊敬。
  2
  其实,不止是好,爷爷对我的疼爱,简直到了溺爱的地步。
  母亲常挂在嘴边的例子,是小时候我做错事被父母训斥,爷爷从不赞成责罚,但却也不懂如何争辩,有好几次他将饭桌掀翻,以示抗议。有一次,因为好奇,我拆散了爷爷最心爱的无线电收音机,零件散落一地,他见到,不仅没有责骂,还展示给我看组装修复的过程。
  读小学时,早上五点半就要起床赶路,走去镇上的学校,冬天太冷怕起不来,我就会和爷爷一起睡,他起得早,可叫醒我。而且,爷爷照例会到镇上的茶馆,吃酒喝茶听评弹,我可以趁机跟着一起去。
  小镇离家远,步行要一小时,要走过田间小路,穿过一片坟地,要经过三条河、三个村。赶过冷风凛冽的早路,我跟爷爷终于来到茶馆。一碗香喷喷的葱油拌面端上来不够,再要一笼小笼包子,我吃得满心欢喜。在闹哄哄、热腾腾的茶馆里,一男一女端坐八仙桌两端,手抱琵琶,拉开嗓子,酥浓的苏州话一唱一和,飞来飞去,绕梁萦耳。
  评彈是爷爷一生的所爱。茶馆里吃老酒时听,干活时打开收音机听,连睡觉也听着入睡。
  对我而言,一大早跟爷爷去茶馆听评弹的记忆,像一枚再也寄不出去的秀美邮票,珍藏在记忆的抽屉。
  3
  从高中开始,我就离家在学校过寄宿生活。每次放假回家,爷爷都去车站早早等我,接到我,也不多说什么,径直用三轮车帮我把行李载回家。到了返校时,他再把行李早早拉到车站,等我上车后才离开。
  我们的交谈通常很简单,他问,“在学校吃得好不好?学得好不好?”我答:“都很好。”他说,“那就好。”
  到我工作有了收入,过年时给他一封红包,他听力衰退时给他买过一个助听器,这是作为孙子唯一给他的回赠。
  4
  爷爷的过世,相当利落,但在他看来却拖泥带水。
  有一天早晨,母亲发现爷爷的三轮车还停在家门口,也就意味着爷爷没去茶馆。母亲觉得奇怪,到房里探望,爷爷躺在床上,因为脑溢血,奄奄一息。母亲立刻叫人送去医院急救。医生说,再晚一会儿就救不回来了。
  可醒来后,爷爷生气地说:“为什么要把我救醒?本来就这么干干脆脆走,多好啊!何必要再来医院受苦。”
  话虽如此,急救后,爷爷多活了三个月,全家人陪着他走最后一段路。我从外地赶回去,见他最后一面。仿佛有感应,在我回去的第二天,爷爷就过世了。亲戚都说,爷爷是等我回去见最后一面才肯走。
  在农村的习俗里,人的自然离世,是不吃不喝三日,最后排泄一次就是临走的征兆。照例,亲人也最后一次为他洁身送別,尽最后的孝道。
  我最后见到的爷爷,面容清瘦,皮包骨头,说话咿咿呀呀,眼睛偶尔微微睁开,手指颤动比划。可在家人为爷爷洁身挪动身体时,我看到的身体仿若有光泽。就在一剎那,有一种窥见灵魂闪烁的触动。死亡并非传闻中那般的恐怖,是生命完成的最后一步。
  5
  爷爷桂生让我懂得,无条件的爱在这世上是存在的,却未必是来自血缘、来自亲密。不幸的事情不断发生,不如意再无法逆转,也可以不信人间只信人。
  王冰摘自“腾讯大家”
其他文献
对宋春风而言,沈桃花便是这样一份无法开封的礼物,她能做的,不过是努力把自己变成有资格收到礼物的那个人,仅此而已。  1  宋春风第一次见到沈桃花的时候,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一身白底黑边的老土校服,一双不知道哪个年代的胶底布鞋,厚厚的黑框眼镜,表情肃穆得像是从十九世纪穿越而来的修女……宋春风郁闷了,自己虽然在半个月内成功气走两任同桌,却迎来了一个“外星人”,得不偿失啊!  “你是谁啊?”宋春风的语气
期刊
这一代留守儿童从小没有感受到别人的关爱,也不知道怎么给予别人关爱,我们谈何国家的未来和祖国的希望?  卢佳雁把父亲告上了法庭,只是因为他从来没有回来陪过自己。  很难说这个小女孩儿的愿望是简单还是复杂。走上法庭的时候她7岁,在一个没有父亲的世界里留守了整整7年。她出生的第15天,父親赵兵伟离开了,丢下句“要去找活”,从此再无音讯。诉诸法律几乎是她走出困境的最后一条路。  在卢佳雁长大的贵州毕节威宁
期刊
用一个词安置你 用一片叶珍藏你  用仅有的一个怀抱接纳你  用蝶舞 蛙鸣和知了的羁旅收容你  义水河畔 柳烟连接乡愁  瘦竹的春天远了  石凳上留下的,还会留给更多的人  我要用双手解开河面的风  用一片民间的瓷冷却七月的躁动  我的挥舞草帽与锄头的父亲  在七月的民间 享受恬静与温馨  父亲不说话 乡村的七月不说话  向下,汗滴禾下土  土地,是父親的碑文  是七月的情人 身体的版土里  七月横
期刊
我不知道你离世前对这个世界的印象如何,可我希望你还是那个热爱生活的伯公,希望你去到的世界能温柔待你。  亲爱的伯公:  在天堂的你还好吗?最后一次见你时我还是个小学生,转眼我已经18岁了。印象中,你似乎一直是个不幸的人,可你却过出了“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态度。是啊,你始終热爱着生活,即便生活欺骗了你。  你是一个聋哑人,与世界隔着一堵墙。这堵墙不仅隔着声音,更隔着快乐。  小时候的我
期刊
我在遇到了一个又一个充满善意的人之后,我也在学习释放善意,学习理解,学习懂得,学习去给别人一点点力所能及的帮助。  我一个人带着孩子乘坐高铁出门,这已经是第二次了。  尽管上车之前已经想到了种种细节问题,可是心急火燎地上了火车之后,我还是遇到了诸多不便。  若两个人一起带孩子,两个座位再塞上一个孩子是不成问题的,但一个人,就一定要抱着他,辛苦倒在其次,孩子觉得不舒服,难免就动来动去,会影响到别人。
期刊
乞讨虽然应该得到怜悯,但我想说的是,善行也应该得到保护。强索他人所有,这是对善心的威胁。  龙应台是台湾著名的女作家,曾担任“台湾文化部部长”,在读者中拥有很高的人气。龙应台心地善良,特别是面待那些弱势群体时,她总会伸出援手去帮助对方。  一年,龙应台和一位慈善人士一同去参加一个座谈会,当她们准备乘坐地铁时,看见前面的台阶上正伏着一个老年乞丐,对方可怜的样子让龙应台顿生同情之心,她立即上前几步,掏
期刊
婆婆仿佛在说:既然你们希望我好好的,那我就好好的吧。老头子,我假装你还在,假装你还陪着我。可我真的笑不出来了……  1  婆婆的父親原是当地的首富,她从小是养尊处优的闺阁小姐。可是好景不长,4岁那年,土匪把家中的金银细软洗劫一空,一家数十口人悉数被杀。她和姐姐因睡在最里面,所以幸免于难。后来,她们被接到亲戚家寄养。  婆婆说,她19岁之前的命,不是自己的,都是别人给的。只有嫁给公公,她才是真正地活
期刊
只要具有责任和担当,改错什么时候都不算晚。人生,就是在一点点自我修补中不断完美起来的。  康德拉·希尔顿15岁那年,利用学校放暑假去当送报员,一是积攒钱为上正规高中做准备,二是借此将自己改造成一名有文化有修养的绅士。就在上班后不久,他却做了一件极不光彩的事情,竟使自己在不安和自责中度过了几十年。那天,他骑了一匹马,在送报途中撞到了一个年轻人,那人倒在地上一时爬不起来,希尔顿吓坏了,确认四周没人后,
期刊
在让位仪式上,上皇要将剑、璽、内侍所移交给新的天皇。这事想起来都让人感到凄凉无比。新院退位的那年春天,曾作了一首和歌咏道:  庭闲诸役散,  花落人未扫。  众臣工忙于新天皇的冗杂事务,无人再去参拜上皇的御所,不免有孤清寂寞之感。这种时候,最可以显见人心。  程建摘自《文苑》
期刊
【本文系美国投资家查理·芒格在南加州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这位90岁高龄的老人,作为巴菲特一生中的最佳搭档,在过去的45年里,创造了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投资纪录。】  我非常幸运,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  拥有这种精神的人会在生活中能够赢得许多东西,不只是金钱和名誉,还有尊敬,以及与他们打交道的人的信任。  另外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可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