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之后的王先谦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ey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1年发生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也是清季民初许多士绅生命历程中的分水岭。革命前,他们是地方上的学界翘楚、意见领袖,革命后,则僻居一隅,几乎失语。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这些历史人物1911年之后情况的了解十分有限,相关研究也因此呈现出前热后冷的不平衡现象。比如清末民初著名的湘籍人物王先谦,目前学术界对他的研究就主要集中在其学术思想和湖南维新运动期间的守旧主张两个方面,对于他在辛亥革命之后的情况,则笼统地以“埋头著述”一语概括之。
  2012年,岳麓书社出版的五卷本《湖南省博物馆藏近现代名人手札》之第三册中,披露了五十一通1911—1914年间,王先谦僻居平江时,写给管家马福的手札,均为1986年岳麓书社版之《葵园四种·虚受堂书札》所未收。内容涉及其晚年生活起居、银钱往来、刻印书籍等多个方面,文字直白,多为口语,为学术界提供了了解辛亥革命后王先谦思想主张与学术活动的第一手资料。
  一
  或许是由于和湖北临近的地缘因素,当10月10日晚,驻扎武昌的清朝新军举行起义后,湖南很快就得到了消息,根据王先谦的说法,当时长沙城内“人心动摇,讹言四起”,士绅纷纷避走。他自己也于当月19日启行,赴长沙以北约三百余里的平江县。初抵平江时,他的生活十分困顿,曾“数日三移居”,一度甚至无米下炊,“问邻家乞得半升”,直到这一年的12月底,才在平江北乡的烟舟苏家完全安顿下来。
  王先谦之所以选择在此时避走平江,固然有躲避战火的因素,但主要还是由于其对武昌起义以及此后建立的民国政权的不认同。在得知清廷停止永平秋操,从各地调集部队赶往武昌时,他写下了一首无意中透露自己政治立场的诗:“汉江联翩起六师,更将何策驭蛮夷?茫茫世事真难料,扰扰浮生岂足悲……”此时,身为汉人的王先谦似乎忘记了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清朝统治者曾长期是中原儒生眼中的蛮夷,反而视主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汉族革命者为蛮夷。
  正是由于对革命的这种不认同,使得避居平江的王先谦犹如惊弓之鸟。他在信中多次叮嘱马福不可对外泄露自己的行踪,“我家一切事,不可教人晓得,总莫对人说实在话”,“此后莫说我住在平江,只说已赴上海,要紧”,表现出对新政权的极度恐惧。由于王先谦赴平江时,家人中仅有二妾同行,他的正室及儿子、媳妇等都还留在长沙,他于是多次叮嘱马福留意时局,遇有不测,立即保护家人出城:“倘遇急,他非所论,总以照护太太出城为第一要著”,“如太太肯来平江最好,若不肯,著少奶奶偕宋姨太太先行(夹注:免累赘太太,此层要紧),留三少爷(夹注:切莫在外闲游)伴太太镇住家里,看势头说话,一见不对,速即来平。”
  王先谦虽然避走平江,不奉民国正朔,但却密切留意着当时湖南地方政局的发展态势。他多次要求人在长沙的马福为其打听时事,寄送报纸,“闻本省都督已换熊希龄,不知真假,汝可打听实在告我”,“近日有报,不论满汉,寄我看。闻瞿中堂(指瞿鸿禨——引者注)、余大人屋被兵占住,果否?”王先谦还曾对时政发表意见,认为“自治局如此消弭也好,当今之世,一狼虎横行之世也”。这些都表明,这位当年湖南维新运动中著名的保守派士绅领袖,虽已淡出历史舞台,但仍保持着对时局的观察力。
  二
  整理著述并加以校勘出版,是王先谦1911年后所进行的一项主要活动。避居平江期间,他整理校勘的书籍除了其自著的《五洲地理志略》、《诗三家义集疏》、《虚受堂文集》、《葵园自订年谱》等外,还有其父的遗作——《诗义标准》。
  翻开这批新披露的手札,可以很直接地感受到王先谦急于将著述出版的焦急心情。他将刊刻著述看成是自己的“第一要事”,多次要求马福提醒刻印店加快进度,手札中多次出现“速催”、“速催得来”等字样。但是作为管家的马福对此却似乎并不理解,他对王先谦书籍的保管并未十分尽心,对其急于刊印书籍的焦急心情也予以敷衍,这些都引起了后者的不满。王先谦曾以难过的口吻责备道:“平江回去书箱,如何存在祠堂,并不运回?也不告我。锁皆靠不住,你岂不是安心丢我的?即令一天不全运回,每日零星运回,才是道理。想起这些事,心中实在难受。”他曾计划利用长沙家中大、小花厅的戏台印书,但马福却回复说没有地方。对此,王先谦先是言辞激烈地历数马福对其刻印书籍之事的敷衍:“二月我回来,你就买纸买墨,我走了,你就丢开一边。你从平江回去,就说匠人被学堂占了,要等放暑假。放了暑假,又说我无房子,你害我有何益处?”然后语气一转,近乎哀求地说道:“如今《诗义标准》、《五洲地图》要分起赶印,《诗义》完后,接印《地志》,只要此事办得好,我就感你的情。”
  事实上,王先谦此时之所以急迫地想要将包括其父遗作在内的著述刊行于世,多少也与其1911年前后人生境遇的变化有关。虽然学术界一般都将王先谦视为晚清湖湘学术的代表人物,但他从来都不是一个只埋首撰述的学者。王先谦早年入江西布政使李桓幕,中进士担任官职后多次上疏议论时政,尤以光绪十一年国子监祭酒任内请停三海工程,光绪十四年江苏学政任内弹劾权监李莲英,言人之所不敢言,最为有名。光绪十五年致仕回湘后,他虽然远离了首都的政治中心,但却因相继主讲长沙思贤讲舍、城南书院两大书院,并在光绪二十年起担任岳麓书院山长长达十年,隐然成为清季湖南传统知识分子的领袖。在戊戌年间湖南的维新运动中,王先谦与叶德辉等人作为守旧派的代表摇旗呐喊,风云一时。甚至可以说,以学术研究闻名后世的王先谦,在某种程度上实际上是游走于学术与政治两极之间的人物。但是,王先谦的政治生命却在清王朝行将就木之际的1910年戛然而止。这一年的农历三月,他因在长沙爆发的抢米风潮中“梗议义粜”,被清廷“降五级调用”。一年后,武昌起义爆发,清朝统治宣告结束,本就被视为守旧劣绅的王先谦在政治上已无望再有任何作为。因此,著书立说就在事实上成为他在1911年后的唯一选择和精神寄托。仔细阅读这一时期王先谦写给马福的手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其通过刊布著述以扬名后世的用意。他曾明白宣示自己刊印著述的目的并非为了赚钱:“我意只求流通,不在赚钱。”“《诗义》、《地志》两书,所以急于开印,《诗义》系老太爷遗著,意在流传广远,使海内共知。《五洲图志》,现在世界所无之书也。他人有志无图,有图无志,我费数年心力,幸而成书,若不印行,此心不甘,亦太可惜。故我亟亟如此,并非把钱不当数也。”   三
  王先谦曾在自订年谱中这样形容自己1911年之后的生活:“衰年少事,无所营求,惟把书度日而已。”此句固然道出了其辛亥革命后淡出政治舞台,以整理著述为主的生存状态,却并非其全部生活的完整写照。事实上,辛亥革命后,王先谦虽然僻居一隅,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却并非完全不食人间烟火。从手札中披露的情况看,1911年后,年过七十的王先谦还是其家中许多具体事务的掌管者。在处理这些家庭事务的过程中,他头脑清晰,思路敏捷,某些时候甚至还很精明。
  与许多学者给人专研学问、不治营生的刻板印象不同,王先谦很会持家,且不分巨细,事必躬亲。1911年后,他虽然避走平江,但长沙家中的一切大小事务仍均由其指示。如为佃户加佃前,王先谦要求家人先将详细清单开列寄来,由其亲自批加:“加佃钱一层,你可将佃户开一单来。某家旧系多少,某年某月加多少,寄来我批加。”友人的母亲去世时,他又写信给管家,亲自安排赙仪:“你回太太,要家中一个缐绉或宁绸幛,加一对烛送去(夹注:七八千文的人情)。”王先谦并不只是发号施令,他还经常追问管家对其指示的贯彻情况:“史老爷泥木工料,你仍收下。前属验收杉板,阁存楼上大门旁,门加锁,你办到没有?要回信。未办到,定要办到。”对于佃户拖欠的钱物,他更亲自督促管家催收:“去年糯米、鸡蛋,记未送来,如何不催?”王先谦这种对家庭事无巨细的操持在其安排罗姓师爷来平江一事上表现得尤为具体。他除了提醒管家,此次行程所需之二轿一担“即在省中平江码头雇人,较为合算”外,连罗师爷旅途中饭食的安排也亲自指示,并以自己前次赴平江的经验命令管家:“由长至平客店饭菜价昂,而无可喫之物,我们行路,只炒豆豉肉丁一碗,随带酱菜。到店,屏去鱼肉,只用小菜一二样,又省钱又好喫,汝可在家替罗师爷安顿。”在为其妾宋氏聘请房中保姆时,王先谦更提醒管家马福,新保姆的薪资“前已出过贰千文,再多数百亦可”,但是,“她若肯来,便不要说”。作为一家之主的王先谦,可谓既勤俭又精明。
  四
  1923年,叶德辉应王先谦之子王湘阁之请,为其新近出版的王先谦《葵园四种》作《跋》时,曾用“循迹山林,罕与人世相接”一语形容辛亥革命后王先谦的情况。事实上,也正是由于这种共同的刻意低调,使得关于像王先谦这样的许多清季民初历史人物1911年之后情况的历史资料存世极少,限制了有关研究的进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这五十一通新披露的王先谦手札,是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其他文献
1787年制定的美国宪法,以“全体人民”的名义,建立了一种全新的联邦共和国:有一个中央政府,但权力受到极大限制;提到了联邦公民,却没有给出任何资格限定。谁能成为新共和国的成员,当时并不清楚。奴隶制的道德难题,使制宪者们无法兑现《独立宣言》中人人平等的承诺。毫无疑问,奴隶也是人,但在宪法中却成了自由人之外的“其他人口”,交由各州自行处置。  奴隶制问题是十九世纪上半期联邦与州权力冲突的焦点,最终引发
周有光(1906年— ),江苏常州人,原名周耀、周耀平,后以笔名“周有光”行世。1923年考入圣约翰大学? 1925年“五卅惨案”后,跟随师生脱离圣约翰另立光华大学。1927年从光华大学商科毕业,留校担任助教兼附中教师。1933年与“合肥四姐妹”之一的张允和结婚,与沈从文成为连襟。其后留学日本,1936年回国,任教于母校光华大学。抗战中任职于四川新华银行,后调入国民政府经济部农本局任重庆办事处副主
读过周实先生《性比天高》的饮食男女,都普遍认为老周的这部书是一本奇书。可在我看来,这哪里是什么奇书,简直就是一部天书嘛。所以我读了两遍,还不敢说读懂了。好歹咱也是读过几本书的人,水平哪能就这么低呢,居然面对一位当代作家写性的书就读不懂了,甚至对文体都发生了怀疑:这是小说吗?小说也能这样写?小说可以写成这个样子吗?小说的语言可以如此没头没尾的断句断章,像诗歌一样的起伏跌宕吗?小说的叙述结构可以被这样
瞿宣颖(1894—1973),字兑之,号蜕园,湖南善化(今长沙)人。晚清相国瞿鸿禨之子,中兴名臣曾国藩外孙女婿(瞿妻为曾纪芬之女聂其璞)。瞿宣颖自幼从湘籍名宿王闿运、王先谦学,深通文史,后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攻习外文。他是一位通才型的人物:善诗,陈三立称其“抒情赋物,悱恻芬芳,而雅韵苍格,阶苏窥杜,无愧健者”;精四六体,有《中国骈文概论》传世;工掌故,成书《杶庐所闻录》、《养和室随笔》
乡愁是空间上的思念回归故园,而怀旧则是时间上的想念重返过去。如果说怀旧是对永远失去的时代或往昔的留恋,那么乡愁则是意识到故园无从返回的怅惘和忧伤。乡愁和怀旧的共同点就在于对于那份失去了的地方和往事的思念和追忆中所显现的忧郁和伤感。乡愁犹如空中飘飞的雨点,点点滴滴落在大地上净化了时间的尘埃,人不过是延绵的时间中的一个碎片,一颗由时间剪落的尘埃;那些流亡者、风流人、怀旧者、过时的人、忆往昔者、洋插队者
与往事可以干杯,但积淀的历史传统智慧必须要继承。古典的理解因为文字和教育的断裂,让现代国人颇费脑筋。因而,稀有的可以解读古典的学者的作品对于我们理解古典思想似乎就不可或缺了。不久前,来美访学的胡晓明先生所赠《古典今义札记》(海天出版社2013年版)一书,就给我对中国古典思想和历史传统的理解补了一课,很有启发。下面就谈几点我阅读中很有感触的地方,作为与胡先生谈话,更准确第说是求教的继续。一、“祭如在
郁达夫曾说自己“不会做新诗”,又说过:“自从执笔写写东西以来,语体诗却绝对没有做过,并不是看不起语体诗而不屑作,实在是不会做,不敢做,却也不十分喜欢做。”说“绝对没有做过”语体诗(新诗),似乎太夸张了点,郁氏公开发表过的新诗也有一首,即《最后的慰安也被夺去》。除此之外,可以算新诗的还有他在1923年7月28日为《茑萝集》作的“献纳之辞”,以及1927年为《达夫全集》第一卷《寒灰集》作的一首“题辞”
治史贵在知人论世,亦难在知人论世,其所以难,是由于历史具有复杂性。历史的复杂性,不仅是由于历史情境的复杂,而且还由于侧身且活动于期间的人也非常复杂,尤其是他们的性格与心理。所以,法国年鉴学派创始人之一布洛赫,劝告自己的同行不要扮演任意褒贬死人的“阎王殿里的判官”。  布洛赫的感慨是深沉的:“我们对自己,对当今的世界,也未必有十分的把握,难道就这么有把握为先辈判定善恶是非吗?”可是,在我国史学界,却
一国民众在特定时期内对他国拥有怎样的形象一定程度上可被视为两国关系的“温度计”和“晴雨表”,而若将此形象于不同时期内的变迁轨迹彼此联结,不啻为一部简明的两国关系史,“阴晴圆缺”一目了然。  作为目前世界上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两个大国,中美关系不仅牵扯双方,同时也是国际关系大家庭中的重要一极,攸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而美国的中国形象变迁则多少能够说明两国双边关系的发展与走向。自1776年独立建国以来,
近年来,谈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文章、专著多了起来,其中刘宜庆的《绝代风流》以雅俗共赏的特色享誉书界,不仅专家学者愿意看,普通的读者见了也会买上一本抽空看看。初版上市后很快告罄,一年内便四次印刷,这样的销书盛况在时下书市里是不多见的。  说《绝代风流》雅俗共赏,首先,这不是一部通常体例的学术专著,却在随笔般灵活的叙述中表达了作者丰富的学术思想。作者从记述那个时期的大量史料中,撷取了许多西南联大校长、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