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瞿宣颖(1894—1973),字兑之,号蜕园,湖南善化(今长沙)人。晚清相国瞿鸿禨之子,中兴名臣曾国藩外孙女婿(瞿妻为曾纪芬之女聂其璞)。瞿宣颖自幼从湘籍名宿王闿运、王先谦学,深通文史,后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攻习外文。他是一位通才型的人物:善诗,陈三立称其“抒情赋物,悱恻芬芳,而雅韵苍格,阶苏窥杜,无愧健者”;精四六体,有《中国骈文概论》传世;工掌故,成书《杶庐所闻录》、《养和室随笔》;于风俗、职官、方志等有深湛的研究,著有《人物风俗制度丛谈》、《两汉县政考》、《方志考稿》;书法、画作亦可观;又通晓多种语言文字,名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即由其译出。但是这位才华横溢、本应在学术界占有一定地位的学者却始终被遮蔽,颇令人感慨。
作为传统文化与道德捍卫者的吴宓乐于与世家子弟结交,他对义宁陈氏一门就极为推崇,对同为名门之后的瞿宣颖也评价奇高:“兑之博学能文,著述宏富,又工书法,善画山水及梅花。合乎吾侪心目中理想的中国文人之标准,兼治西籍,并娴政事。其于学,则邃于史,掌故精熟。”吴、瞿二人有过不错的交往,时间主要集中于1930年至1937年,及1964年两个时段。
1911年秋,辛亥革命爆发,清华学校停课,学生四散。到沪投奔父亲的吴宓于次年初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与瞿宣颖做了几个月的校友,但是彼此并不认识,《吴宓自编年谱》写道:“如初未相识之瞿宣颖、刘麟生等,至1930年后,各有著作,以文学成为知交,乃追论昔年同学之谊焉。”1920年左右,吴宓先后为瞿宣颖担任主撰兼总编辑的《民心周刊》杂志投过《世界近史杂记》、《余生诗话》、《红楼梦新谈》等稿件。留学哈佛大学时,吴宓还与前往美国考察实业的聂云台(瞿之妻兄)有过交流。
1930年1月6日,吴宓到叶企孙宅午餐,遇上瞿宣颖,这是二人的第一次正式晤面。1月12日,吴到黄米胡同八号瞿宅拜访,并在日记中记录:“近纳交瞿君,可为《文学副刊》撰稿也。”当时吴宓主编了《学衡》、《大公报·文学副刊》两份刊物,故常向同好索取稿件。几天后,瞿诗《曾重伯先生诗述》就在《大公报·文学副刊》第一百零六期刊出。曾重伯即曾广钧,曾国藩长孙。吴宓对曾国藩钦敬有加,曾说过:“宓之本心,实欲植立中心,取得一贯之精神及信仰,而成为光明端正、内质诚而外活泼之人物。所模仿者,为安诺德,为白璧德,为葛德,为曾文正。”读到曾国藩手书日记时,他也有所感发:“以后作日记,宜注重修省之事,而略其馀。苟有寸进,则亦曾公之赐也。”吴宓数次将曾广钧之诗选登在《学衡》杂志上,并加以模仿,如曾在某诗后注明:“近读曾重伯先生诗,故日间诸作颇有学步之处云。”1929年11月,曾广钧逝世,吴宓撰写了《环天诗人(曾广钧)逝世》发表在《大公报·文学副刊》第一百零三期。
1月26日,吴宓又受邀到黄米胡同赴宴,客人为曾广铨、汤涤、李宣倜、曹经沅、陈封可、叶公超等,因多诗人画家,宴毕乃咏赋挥毫。2月16日,吴宓与叶公超在东兴楼宴客,到者有瞿宣颖、袁同礼、杨振声、金岳霖、熊佛西、张奚若、冯友兰等二十一人。
2月20日,吴宓将《学衡》杂志第七十一期送到瞿宅,该期登载了瞿宣颖《曾敬诒(广铨)先生六秩寿颂》、《曾重伯先生挽诗四十韵》两篇作品。在后一首诗中,瞿氏细细地述说了他与曾广钧的师友情谊,吴宓为该诗作有“编者按”,并从形式方面作了评价:“此诗即仿环天诗人之体,五言排律,今人为之者殊寡,以读书少而学不足也,然宓甚喜此体。”当时,《学衡》杂志因经费拮据,已是勉强刊行,编辑者内部又矛盾重重。虽然经梁启超等到中华书局说情,其境遇仍不容乐观。吴宓也不得不向友人及出版社寻求帮助。2月24日,吴宓约瞿宣颖到清华大学,谈及为《学衡》募款之事,“下午2-4在宓室中谈。瞿君谓在津见章士钊等,愿代募小款,捐助《学衡》。因再请瞿君与章君商说,拟宓暂缓赴津会晤云。四时半,送瞿君乘汽车去。”筹款似乎并无结果,查阅《学衡》杂志刊列名单及《吴宓日记》,计有王幼农、高幼农、黄学勤、陈寅恪、叶恭绰、汪兆璠、金毓绂等人出资,而无章士钊或瞿宣颖。
3月21日,吴宓到北河沿五十七号拜访曾广铨,未遇。两天后,瞿宣颖陪曾广铨之子曾约农回访,叙谈甚洽,并言及了艺芳女校的办学宗旨及过程。该校由从伦敦大学留学归来的曾宝荪(曾广钧之女)与曾约农于1918年在长沙创办,培育了不少人才。吴宓对致力于教育的曾宝荪极佩服,将其兴学之道与自己的办刊之路联系起来,为此赋诗一首,曾氏后来亦予奉和。
1930年8月5日,吴宓拜访了瞿宣颖,“谈及拟另出周刊,推行《学衡》主张及理想,而求浅近通俗”。吴宓编辑《学衡》杂志到该月中旬停止,自七十五期后交付胡稷咸续编,但吴氏想创办其他刊物延续自己的文化理想及学术观念。
1930年9月,因情感问题而心力交瘁的吴宓开始了访学欧洲的旅程,在其1931年1月27日日记中有一条与瞿氏相关的记录:“瞿宣颖(兑之)君为马古烈君撰《周公》一文,及小剪一柄,均遗失于此旅馆中,忘记携带。文失至为可惜。”马古烈即Georges Margouliès,又称马古礼,法国籍白俄罗斯汉学家。在巴黎期间,吴宓曾数次拜访马古烈,纵谈中国文化。可见,马古烈与瞿宣颖也有过学术交流。1931年5月,瞿宣穎执笔编定了曾纪芬自订年谱,吴宓为之评价道:“崇德老人聂曾纪芬,于1931年辛未岁(时年八十,又为曾文正公诞生百二十年纪念)——述其一生之经历(附感想),命其子婿瞿宣颖笔记之,编为《崇德老人八十自订年谱》……序二:则瞿宣颖所撰骈文《寿颂》也。此书,承瞿君赠宓一部,宓夙认为研究中国近世历史与文学者,所必备之参考书也。”
由于《吴宓日记》从1933年8月到1936年7月缺失,这段时间二人的来往不甚明了,只能通过其他一些资料进行补述。1933年,为了纪念其师王闿运百年诞辰,瞿宣颖撰写了《王湘绮先生诞生百年纪念小言》,载录于《大公报·文学副刊》第二百六十六期。同庚(生于1894年)的他们还计划在该年偕同刊印《四十诗集》。吴宓在1934年出版的《空轩诗话》中设有“瞿兑之”条,摘录了《曾重伯先生挽诗四十韵》,以及《辛壬咏史诗》二十四首,后面这组诗歌论及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淞沪会战”的社会现状,深得吴氏赞赏,他曾请瞿宣颖以锦笺写就,供其玩读。 1935年9月15日,应学海书院之聘,瞿宣颖前往广州讲学。临行前,吴宓赠诗《送瞿兑之赴粤主讲广州学海书院》:“北潜已有沉渊志,南徙应知泛海心。福地琅环云外起,仙山楼阁梦中寻。道存苦作孤擎柱,情毁犹伤众口金。琼岛秋阴如此好,久居远别事难任。”既有离别时的难舍,也为瞿氏能到别处宣传共同的文化理想而欣慰。瞿宣颖复作《乙亥仲秋将之岭南留别北都友好,袖呈雨生兄饯席,乞正和》:“朔土风干苦秋热,欲驾艨艟犯涛雪。离亭置酒不成欢,中年厌客难为别。一从边塞奏清笳,城阙荒芜阅岁华。渐见防秋逼河洛,何止新亭泣永嘉。桃源孰是神仙地,蹈海谁能见秦帝。曳足还堪炎瘴乘,低头差免黄尘翳。士彦难携海上家,霍原非复山中计。承平文物重南邦,却访仪征旧讲堂。两戒河山思霸略,五噫忧愤在文章。明知桑海多流转,劳者聊须歌自遣。松桂家山讵可寻,藤阴故事犹应恋。北客于今二十年,南行初过雁峰边。后夜丰宜门外月,照余旅鬓益苍然。”该诗又载《中和》月刊1943年第二期,题目改为《将之岭南留别北都同好》。次年春,瞿宣颖回到北京。该年7月,吴宓亦收到学海书院的导师聘书,可能为瞿氏所荐。
1936年8月26日,吳宓在东兴楼招宴,客为缪凤林、许寿裳、瞿宣颖、浦江清四人,席散后,吴宓单独与瞿氏略谈。
1937年2月21日,“(吴宓)4-5至大佛寺牛排子胡同一号宅,访瞿宣颖(兑之),进洗沙元宵、炒面、炒年糕等点心。宓年年来兑之宅食此,而岁月不居,恋爱无成,今犹为无家之客,老已倏至,于是宓心又大伤悲!兑之出示近作《上源驿行》,藉史事以咏西安事变。诗甚典重,故佳。又谈时局,不悉记”。吴宓离婚后独居清华,逢年过节,朋友们会招呼他到家里聚餐,他多年来都在瞿家过元宵节。关于《上源驿行》,吴宓在为《顾亭林诗集》中《李克用墓》一诗加注时曾提及:“亭林此诗盖以郑成功比李克用,而伤郑经云不能为李存勖也。郑成功殁于康熙元年,此诗作于次年春,适当成功殁后(成功年三十九而殁)。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西安事变后,瞿宣颖君(兑之)作《上源驿行》,用史事甚合。”由此也可看出吴宓对“西安事变”的态度。
1937年9月14日,著名诗人陈三立在北平逝世,与陈氏有通家之好、姻亲之谊的瞿宣颖到长椿寺送殡,悲赋《哭散原丈》五首:
示疾始数日,奔哭嗟已迟。灵床荐乾糒,飒飒起素帷。举首见画像,平昔深衣姿。循行升屋处,更怀燕居时。庭中草树色,日晴露方滋。灵爽未云远,语笑犹然疑。去日日以少,来日谁能知。料公乘风马,俯为陆沉悲。
夙秉冲和德,不改贞固性。韬精罄千觞,温克验齐圣。观书略章句,操翰屏弦檠。理趣任自然,襟韵澹逾静。霜华气常澄,露竹月交映。衰暮遘豺虎,忧伤损天命。茫茫墋黩交,遽失天地正。
诸郎及诸孙,苕颖俱绝诣。谢庭见古风,愔愔琴书致。传经人共羡,世泽长不坠。乔松蟠涧壑,欎欎厚根器。因悲槐堂客,神理尤殊异。一暝十三年,驱狸先入地。
觵觵中丞公,我祖昔同举。穆穆纪群交,声磬叶二父。往往宦辙同,湘州适所部。浩浩龙汉动,煦濡快一聚。哀哀丘吾泣,暮春岁维午。公来执生刍,老泪滴清醑。俯对藐诸孤,恳欵屡诏语。今来瞻素旐,此景宛再睹。父执行已尽,鲜民痛徒茹。
平生爱士心,片善必相假。后生稍识字,成器赖陶冶。弱岁弄柔翰,窃妄希风雅。荏苒壮逮衰,兹事且复舍。销忧暂理咏,有作辄促写。断句每在口,养醇躬愈下。生负九方皋,长作虺颓马。
瞿诗情感深挚,堪称佳作。陈寅恪向吴宓表达过对这组诗的认可,“寅悟言,散原丈挽诗,以瞿兑之宣颖所作为最工,惜宓未得见”。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为保存中国的读书种子,北方各高校陆续南迁,清华大学等撤往长沙组成临时大学。11月,即将离开北平的吴宓与王荫南、陈寅恪、钱稻孙等话别,也提到了瞿宣颖,“曾往返瞿宣颖(兑之)二次,皆中道以他事受阻,未及话别”。1938年1月,逗留长沙的吴宓曾致函瞿宣颖。3月30日,吴宓得瞿宣颖复函,并记录:“瞿君去年读全史一过,作有《燕都览古诗》(七绝)四百余首,《读诸史诗》(五绝)百余首。极思读之。”
不料,滞留北平的瞿宣颖在胁迫之下担任了伪北大监督、伪北平国立编译馆馆长等职。吴宓对此肯定是知晓的,二人基本上断绝了来往。1942年末,曾纪芬在上海逝世,吴宓在12月31日记中淡淡一笔:“是日,聂云台之母聂太夫人曾纪芬女士在沪寓逝世。”只字未提瞿宣颖。
吴宓与瞿宣颖之侄瞿同祖也有交往,但给吴留下深刻印象的似乎是瞿妻赵曾玖,他多次在日记中称赞赵氏的美丽外貌。
1949年后,瞿氏寓居沪上,孤独潦倒,靠写作、校稿过活;吴宓则困守西南,在一次次运动中煎熬续命,他们之间的交流是通过书信完成的。
1953年7月1日,吴宓收到瞿宣颖信函及《癸巳花甲生日诗》油印稿。瞿氏借诗述怀,不免愁苦哀伤。或许是为了避嫌,吴宓一直未予回复。
1954年,学界掀起批判《红楼梦》研究的浪潮,矛头直指胡适,虽然吴宓一直将胡视为文化再造的对手,但这场运动也让他痛苦不堪,他在11月19日日记中写道:“今日上午九时,中国作家协会重庆分会、重庆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为批判俞平伯之《红楼梦》研究(在古典文学研究中,用马列主义观点驱除胡适派之资产阶级唯心论之斗争),在重庆新民街三号文联会所召开座谈会。此运动(据重庆市宣传部长任白戈报告)乃毛主席所指示发起,令全国风行,特选取《红楼梦》为题目,以俞平伯为典型,该文学界、教育界中又一整风运动,又一次思想改造,自我检讨而已。宓自恨生不逢辰,未能如黄师、碧柳及迪生诸友,早于1949年以前逝世,免受此精神之苦。”11、12月中,吴宓赋《岁暮怀人诗》六首怀念黄节、瞿宣颖、俞平伯等师友,其中纪怀瞿氏之诗为:“最爱辛壬书扇诗,元金兴灭又今时。落花敢望春常在,六十咏怀盼远贻。”可见,吴宓虽未与瞿宣颖联络,但却始终心系之。 1964年初,吴宓计划出游拜访好友。1月21日,他写信给陈序经,告知将到广州探视不慎膝部受伤的陈寅恪,再从广州转道上海。1月24日,吴宓给瞿宣颖去函,告知有到沪相访之意。瞿宣颖很快复函。2月10日晚,吴宓“作航函与陈寅恪夫妇,告缓期三月初到广州,祈告知陈序经副校长。附录瞿兑之来函二段”。3月2日,吴宓作长函答瞿宣颖,并记下了瞿氏近况:“君为上海中华书局特约编辑。已成《刘梦得集笺校》数十万言,付印。又有《补书堂诗录》六卷,待刊。”
3月7日、8日、10日、11日,吴宓分四次笺注了瞿宣颖《癸卯(1963年)续花生日诗》六首,并立刻函寄。3月13日,瞿宣颖也航函吴宓,附诗两首,一为《得雨僧书空邮却寄》:“雨僧书来盈两纸,读了无殊对面时。不见仍能通梦寐,见时翻恐太矜持。性情各具终难变,颜鬓全非不用疑。来日穿云度三峡,开函君亦睹吾诗。”一为《示宴池并柬雨僧》:“君耽山谷倔强句,我爱乐天闲适吟。献可替否乃所愿,是丹非素宁吾心。雨僧论诗得悬解,能辨空际微妙音。东吴万里船已具,惟我与尔相需深。”几天后,收到信件的吴宓为其作按语,认为“此二诗,乃率而作成,似七律又似七古,非佳制”。这段时间,吴宓还将1945年3月上海太平书局出版的瞿氏著作《人物风俗制度丛谈甲集》读完了。
3月19日,吴宓接到瞿宣颖书函及诗稿五篇,其中,作于1950年夏的七古长篇《海上赠西园王孙(溥侗)》模仿王闿运《圆明园词》,叙论清末朝局,将清室的覆灭归罪于慈禧。诗歌有自序,也有青萝散人的笺注,但吴宓认为它们就是瞿宣颖自作的,就如同王闿运《圆明园词》序、注也是自作,却将序托名为长沙徐树铭所撰。其他几首诗为:周链霞《癸卯花生日诗,和蜕园六首》,瞿宣颖《链霞同坐听歌,并以和花生日诗见示,赋谢》七律四首,陈兼与《和蜕园花生日诗(癸卯)》六首,瞿宣颖《链霞兼与都和我花生日诗,再叠韵奉酬》六首。可见,瞿宣颖晚年与周链霞、陈声聪等有密切来往。
5月13日,吴宓又接到瞿宣颖来函,“云‘近亦患病,无彻底疗法,只有静养,一切任之’。深望宓‘不爽东游之约,为暮年一快聚耳’。又有二三诗史上问题请于寅恪,嘱宓顺便代为一叩,蜕再写上”。几个月来,吴宓两次充当了瞿宣颖与陈寅恪之间的信使。1964年6月,陈寅恪作《赠瞿兑之》七绝四首,当与此有关。
8月2日,吴宓作长函致瞿宣颖,“总复其1964年3月11日长函及《海上赠西园王孙(溥侗)》及《癸卯花生日》和诗”。吴宓原定的出游计划为武汉→广州→上海→北京→西安→成都,费时一个多月,打算拜访刘永济、何君超、陈寅恪等,但是后来取消了,他自己给出的理由是“觉此行之劳苦急迫,有退缩之意”,“夕阅今日《重庆日报》美军侵入北越国,东南亚之战事已开始,遂更有怯止之心”。8月9日,吴宓函告瞿宣颖,“出游取消”。
1965年5月,瞿宣颖致信吴宓,告知好友凌宴池逝世,得此噩耗的吳氏在日记中留下了一段感慨:“年来宓无端忽梦生存之某亲友,辄为不祥之征,数日前,未晓,忽梦赵紫宸,尚未及验。若宴池,则未尝梦见,胡遽长别。1947宓到沪‘竟迷海市两难逢’。1964年三次出游不成,知必留遗恨事,尤忧寅恪兄,乃不意却在宴池身上也。”瞿信还附有《宴池凌君挽诗》及叙记,后者尤其值得玩味:“重三日醵饮,君忽面余谓,余蓄长髯后,颇似乎师曾,但面较狭耳。此后曾未再见,故有首四句。余等每长谈必语及师曾,可征其怀旧之笃。生前诗稿已写定,属余参酌。其子已备在海外制铅椠矣,惜未及亲睹其成……”凌宴池认为瞿宣颖蓄长髯后,形似陈寅恪之兄陈师曾。凌氏与陈师曾为至交,二人早年结识于日本,后在北京与汤涤、姚茫父共组“四宜社”。
很快,时代的狂流将瞿宣颖与吴宓都击倒了,让他们在耄耋之年仍无法摆脱肉体与精神的苦痛。1968年,瞿宣颖卷入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的“六人反革命集团案”,据钱伯城在《十年噩梦今似醒》中回忆,这个案件完全是由造反派“逼供”出来的,堪称造反派制造冤案的一大杰作,他详细地叙说了整个过程:
造反派猜测某几个中老年编辑,平时闲谈,可能会涉及“中央首长”——特别是关于江青的闲话,先“各个击破”,分别找他们个别谈话,给以恐吓性的警告,譬如说:“我们已经掌握材料(其实根本没有),你有污蔑中央首长的言论(不说哪一个首长,也不指出说过哪些话),已经有人交代(根本没有),现在就看你了(以虚套实,使对方心慌意乱)。罪行是客观存在(一口咬定实有其罪),就看你的态度如何(这句话是历代政治运动中都用过见效的,不过“文革”时用得更为广泛),是不是老实交代(不坐实罪名)。党的政策你是懂的(其实谁也不懂),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现在给你时间,你去好好考虑吧(暂放一马,使对方寝食不安,神疲力尽,胡乱承认)!”
同时,造反派还在出版社内安置高音喇叭,每隔几分钟就对准牛棚喊一次话,不许他们回家,而是聚合在毛泽东塑像前不断地交代,然后依据这些所谓的罪行与言论将他们被定为“现行反革命”,瞿宣颖判得最重:有期徒刑十年,被关入上海提篮桥监狱,直至1973年瘐死狱中。而晚年备受摧残的吴宓也于1978年在寂寞与哀鸣中逝世。
作为传统文化与道德捍卫者的吴宓乐于与世家子弟结交,他对义宁陈氏一门就极为推崇,对同为名门之后的瞿宣颖也评价奇高:“兑之博学能文,著述宏富,又工书法,善画山水及梅花。合乎吾侪心目中理想的中国文人之标准,兼治西籍,并娴政事。其于学,则邃于史,掌故精熟。”吴、瞿二人有过不错的交往,时间主要集中于1930年至1937年,及1964年两个时段。
一
1911年秋,辛亥革命爆发,清华学校停课,学生四散。到沪投奔父亲的吴宓于次年初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与瞿宣颖做了几个月的校友,但是彼此并不认识,《吴宓自编年谱》写道:“如初未相识之瞿宣颖、刘麟生等,至1930年后,各有著作,以文学成为知交,乃追论昔年同学之谊焉。”1920年左右,吴宓先后为瞿宣颖担任主撰兼总编辑的《民心周刊》杂志投过《世界近史杂记》、《余生诗话》、《红楼梦新谈》等稿件。留学哈佛大学时,吴宓还与前往美国考察实业的聂云台(瞿之妻兄)有过交流。
1930年1月6日,吴宓到叶企孙宅午餐,遇上瞿宣颖,这是二人的第一次正式晤面。1月12日,吴到黄米胡同八号瞿宅拜访,并在日记中记录:“近纳交瞿君,可为《文学副刊》撰稿也。”当时吴宓主编了《学衡》、《大公报·文学副刊》两份刊物,故常向同好索取稿件。几天后,瞿诗《曾重伯先生诗述》就在《大公报·文学副刊》第一百零六期刊出。曾重伯即曾广钧,曾国藩长孙。吴宓对曾国藩钦敬有加,曾说过:“宓之本心,实欲植立中心,取得一贯之精神及信仰,而成为光明端正、内质诚而外活泼之人物。所模仿者,为安诺德,为白璧德,为葛德,为曾文正。”读到曾国藩手书日记时,他也有所感发:“以后作日记,宜注重修省之事,而略其馀。苟有寸进,则亦曾公之赐也。”吴宓数次将曾广钧之诗选登在《学衡》杂志上,并加以模仿,如曾在某诗后注明:“近读曾重伯先生诗,故日间诸作颇有学步之处云。”1929年11月,曾广钧逝世,吴宓撰写了《环天诗人(曾广钧)逝世》发表在《大公报·文学副刊》第一百零三期。
1月26日,吴宓又受邀到黄米胡同赴宴,客人为曾广铨、汤涤、李宣倜、曹经沅、陈封可、叶公超等,因多诗人画家,宴毕乃咏赋挥毫。2月16日,吴宓与叶公超在东兴楼宴客,到者有瞿宣颖、袁同礼、杨振声、金岳霖、熊佛西、张奚若、冯友兰等二十一人。
2月20日,吴宓将《学衡》杂志第七十一期送到瞿宅,该期登载了瞿宣颖《曾敬诒(广铨)先生六秩寿颂》、《曾重伯先生挽诗四十韵》两篇作品。在后一首诗中,瞿氏细细地述说了他与曾广钧的师友情谊,吴宓为该诗作有“编者按”,并从形式方面作了评价:“此诗即仿环天诗人之体,五言排律,今人为之者殊寡,以读书少而学不足也,然宓甚喜此体。”当时,《学衡》杂志因经费拮据,已是勉强刊行,编辑者内部又矛盾重重。虽然经梁启超等到中华书局说情,其境遇仍不容乐观。吴宓也不得不向友人及出版社寻求帮助。2月24日,吴宓约瞿宣颖到清华大学,谈及为《学衡》募款之事,“下午2-4在宓室中谈。瞿君谓在津见章士钊等,愿代募小款,捐助《学衡》。因再请瞿君与章君商说,拟宓暂缓赴津会晤云。四时半,送瞿君乘汽车去。”筹款似乎并无结果,查阅《学衡》杂志刊列名单及《吴宓日记》,计有王幼农、高幼农、黄学勤、陈寅恪、叶恭绰、汪兆璠、金毓绂等人出资,而无章士钊或瞿宣颖。
3月21日,吴宓到北河沿五十七号拜访曾广铨,未遇。两天后,瞿宣颖陪曾广铨之子曾约农回访,叙谈甚洽,并言及了艺芳女校的办学宗旨及过程。该校由从伦敦大学留学归来的曾宝荪(曾广钧之女)与曾约农于1918年在长沙创办,培育了不少人才。吴宓对致力于教育的曾宝荪极佩服,将其兴学之道与自己的办刊之路联系起来,为此赋诗一首,曾氏后来亦予奉和。
1930年8月5日,吴宓拜访了瞿宣颖,“谈及拟另出周刊,推行《学衡》主张及理想,而求浅近通俗”。吴宓编辑《学衡》杂志到该月中旬停止,自七十五期后交付胡稷咸续编,但吴氏想创办其他刊物延续自己的文化理想及学术观念。
1930年9月,因情感问题而心力交瘁的吴宓开始了访学欧洲的旅程,在其1931年1月27日日记中有一条与瞿氏相关的记录:“瞿宣颖(兑之)君为马古烈君撰《周公》一文,及小剪一柄,均遗失于此旅馆中,忘记携带。文失至为可惜。”马古烈即Georges Margouliès,又称马古礼,法国籍白俄罗斯汉学家。在巴黎期间,吴宓曾数次拜访马古烈,纵谈中国文化。可见,马古烈与瞿宣颖也有过学术交流。1931年5月,瞿宣穎执笔编定了曾纪芬自订年谱,吴宓为之评价道:“崇德老人聂曾纪芬,于1931年辛未岁(时年八十,又为曾文正公诞生百二十年纪念)——述其一生之经历(附感想),命其子婿瞿宣颖笔记之,编为《崇德老人八十自订年谱》……序二:则瞿宣颖所撰骈文《寿颂》也。此书,承瞿君赠宓一部,宓夙认为研究中国近世历史与文学者,所必备之参考书也。”
由于《吴宓日记》从1933年8月到1936年7月缺失,这段时间二人的来往不甚明了,只能通过其他一些资料进行补述。1933年,为了纪念其师王闿运百年诞辰,瞿宣颖撰写了《王湘绮先生诞生百年纪念小言》,载录于《大公报·文学副刊》第二百六十六期。同庚(生于1894年)的他们还计划在该年偕同刊印《四十诗集》。吴宓在1934年出版的《空轩诗话》中设有“瞿兑之”条,摘录了《曾重伯先生挽诗四十韵》,以及《辛壬咏史诗》二十四首,后面这组诗歌论及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淞沪会战”的社会现状,深得吴氏赞赏,他曾请瞿宣颖以锦笺写就,供其玩读。 1935年9月15日,应学海书院之聘,瞿宣颖前往广州讲学。临行前,吴宓赠诗《送瞿兑之赴粤主讲广州学海书院》:“北潜已有沉渊志,南徙应知泛海心。福地琅环云外起,仙山楼阁梦中寻。道存苦作孤擎柱,情毁犹伤众口金。琼岛秋阴如此好,久居远别事难任。”既有离别时的难舍,也为瞿氏能到别处宣传共同的文化理想而欣慰。瞿宣颖复作《乙亥仲秋将之岭南留别北都友好,袖呈雨生兄饯席,乞正和》:“朔土风干苦秋热,欲驾艨艟犯涛雪。离亭置酒不成欢,中年厌客难为别。一从边塞奏清笳,城阙荒芜阅岁华。渐见防秋逼河洛,何止新亭泣永嘉。桃源孰是神仙地,蹈海谁能见秦帝。曳足还堪炎瘴乘,低头差免黄尘翳。士彦难携海上家,霍原非复山中计。承平文物重南邦,却访仪征旧讲堂。两戒河山思霸略,五噫忧愤在文章。明知桑海多流转,劳者聊须歌自遣。松桂家山讵可寻,藤阴故事犹应恋。北客于今二十年,南行初过雁峰边。后夜丰宜门外月,照余旅鬓益苍然。”该诗又载《中和》月刊1943年第二期,题目改为《将之岭南留别北都同好》。次年春,瞿宣颖回到北京。该年7月,吴宓亦收到学海书院的导师聘书,可能为瞿氏所荐。
1936年8月26日,吳宓在东兴楼招宴,客为缪凤林、许寿裳、瞿宣颖、浦江清四人,席散后,吴宓单独与瞿氏略谈。
1937年2月21日,“(吴宓)4-5至大佛寺牛排子胡同一号宅,访瞿宣颖(兑之),进洗沙元宵、炒面、炒年糕等点心。宓年年来兑之宅食此,而岁月不居,恋爱无成,今犹为无家之客,老已倏至,于是宓心又大伤悲!兑之出示近作《上源驿行》,藉史事以咏西安事变。诗甚典重,故佳。又谈时局,不悉记”。吴宓离婚后独居清华,逢年过节,朋友们会招呼他到家里聚餐,他多年来都在瞿家过元宵节。关于《上源驿行》,吴宓在为《顾亭林诗集》中《李克用墓》一诗加注时曾提及:“亭林此诗盖以郑成功比李克用,而伤郑经云不能为李存勖也。郑成功殁于康熙元年,此诗作于次年春,适当成功殁后(成功年三十九而殁)。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西安事变后,瞿宣颖君(兑之)作《上源驿行》,用史事甚合。”由此也可看出吴宓对“西安事变”的态度。
1937年9月14日,著名诗人陈三立在北平逝世,与陈氏有通家之好、姻亲之谊的瞿宣颖到长椿寺送殡,悲赋《哭散原丈》五首:
示疾始数日,奔哭嗟已迟。灵床荐乾糒,飒飒起素帷。举首见画像,平昔深衣姿。循行升屋处,更怀燕居时。庭中草树色,日晴露方滋。灵爽未云远,语笑犹然疑。去日日以少,来日谁能知。料公乘风马,俯为陆沉悲。
夙秉冲和德,不改贞固性。韬精罄千觞,温克验齐圣。观书略章句,操翰屏弦檠。理趣任自然,襟韵澹逾静。霜华气常澄,露竹月交映。衰暮遘豺虎,忧伤损天命。茫茫墋黩交,遽失天地正。
诸郎及诸孙,苕颖俱绝诣。谢庭见古风,愔愔琴书致。传经人共羡,世泽长不坠。乔松蟠涧壑,欎欎厚根器。因悲槐堂客,神理尤殊异。一暝十三年,驱狸先入地。
觵觵中丞公,我祖昔同举。穆穆纪群交,声磬叶二父。往往宦辙同,湘州适所部。浩浩龙汉动,煦濡快一聚。哀哀丘吾泣,暮春岁维午。公来执生刍,老泪滴清醑。俯对藐诸孤,恳欵屡诏语。今来瞻素旐,此景宛再睹。父执行已尽,鲜民痛徒茹。
平生爱士心,片善必相假。后生稍识字,成器赖陶冶。弱岁弄柔翰,窃妄希风雅。荏苒壮逮衰,兹事且复舍。销忧暂理咏,有作辄促写。断句每在口,养醇躬愈下。生负九方皋,长作虺颓马。
瞿诗情感深挚,堪称佳作。陈寅恪向吴宓表达过对这组诗的认可,“寅悟言,散原丈挽诗,以瞿兑之宣颖所作为最工,惜宓未得见”。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为保存中国的读书种子,北方各高校陆续南迁,清华大学等撤往长沙组成临时大学。11月,即将离开北平的吴宓与王荫南、陈寅恪、钱稻孙等话别,也提到了瞿宣颖,“曾往返瞿宣颖(兑之)二次,皆中道以他事受阻,未及话别”。1938年1月,逗留长沙的吴宓曾致函瞿宣颖。3月30日,吴宓得瞿宣颖复函,并记录:“瞿君去年读全史一过,作有《燕都览古诗》(七绝)四百余首,《读诸史诗》(五绝)百余首。极思读之。”
不料,滞留北平的瞿宣颖在胁迫之下担任了伪北大监督、伪北平国立编译馆馆长等职。吴宓对此肯定是知晓的,二人基本上断绝了来往。1942年末,曾纪芬在上海逝世,吴宓在12月31日记中淡淡一笔:“是日,聂云台之母聂太夫人曾纪芬女士在沪寓逝世。”只字未提瞿宣颖。
吴宓与瞿宣颖之侄瞿同祖也有交往,但给吴留下深刻印象的似乎是瞿妻赵曾玖,他多次在日记中称赞赵氏的美丽外貌。
二
1949年后,瞿氏寓居沪上,孤独潦倒,靠写作、校稿过活;吴宓则困守西南,在一次次运动中煎熬续命,他们之间的交流是通过书信完成的。
1953年7月1日,吴宓收到瞿宣颖信函及《癸巳花甲生日诗》油印稿。瞿氏借诗述怀,不免愁苦哀伤。或许是为了避嫌,吴宓一直未予回复。
1954年,学界掀起批判《红楼梦》研究的浪潮,矛头直指胡适,虽然吴宓一直将胡视为文化再造的对手,但这场运动也让他痛苦不堪,他在11月19日日记中写道:“今日上午九时,中国作家协会重庆分会、重庆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为批判俞平伯之《红楼梦》研究(在古典文学研究中,用马列主义观点驱除胡适派之资产阶级唯心论之斗争),在重庆新民街三号文联会所召开座谈会。此运动(据重庆市宣传部长任白戈报告)乃毛主席所指示发起,令全国风行,特选取《红楼梦》为题目,以俞平伯为典型,该文学界、教育界中又一整风运动,又一次思想改造,自我检讨而已。宓自恨生不逢辰,未能如黄师、碧柳及迪生诸友,早于1949年以前逝世,免受此精神之苦。”11、12月中,吴宓赋《岁暮怀人诗》六首怀念黄节、瞿宣颖、俞平伯等师友,其中纪怀瞿氏之诗为:“最爱辛壬书扇诗,元金兴灭又今时。落花敢望春常在,六十咏怀盼远贻。”可见,吴宓虽未与瞿宣颖联络,但却始终心系之。 1964年初,吴宓计划出游拜访好友。1月21日,他写信给陈序经,告知将到广州探视不慎膝部受伤的陈寅恪,再从广州转道上海。1月24日,吴宓给瞿宣颖去函,告知有到沪相访之意。瞿宣颖很快复函。2月10日晚,吴宓“作航函与陈寅恪夫妇,告缓期三月初到广州,祈告知陈序经副校长。附录瞿兑之来函二段”。3月2日,吴宓作长函答瞿宣颖,并记下了瞿氏近况:“君为上海中华书局特约编辑。已成《刘梦得集笺校》数十万言,付印。又有《补书堂诗录》六卷,待刊。”
3月7日、8日、10日、11日,吴宓分四次笺注了瞿宣颖《癸卯(1963年)续花生日诗》六首,并立刻函寄。3月13日,瞿宣颖也航函吴宓,附诗两首,一为《得雨僧书空邮却寄》:“雨僧书来盈两纸,读了无殊对面时。不见仍能通梦寐,见时翻恐太矜持。性情各具终难变,颜鬓全非不用疑。来日穿云度三峡,开函君亦睹吾诗。”一为《示宴池并柬雨僧》:“君耽山谷倔强句,我爱乐天闲适吟。献可替否乃所愿,是丹非素宁吾心。雨僧论诗得悬解,能辨空际微妙音。东吴万里船已具,惟我与尔相需深。”几天后,收到信件的吴宓为其作按语,认为“此二诗,乃率而作成,似七律又似七古,非佳制”。这段时间,吴宓还将1945年3月上海太平书局出版的瞿氏著作《人物风俗制度丛谈甲集》读完了。
3月19日,吴宓接到瞿宣颖书函及诗稿五篇,其中,作于1950年夏的七古长篇《海上赠西园王孙(溥侗)》模仿王闿运《圆明园词》,叙论清末朝局,将清室的覆灭归罪于慈禧。诗歌有自序,也有青萝散人的笺注,但吴宓认为它们就是瞿宣颖自作的,就如同王闿运《圆明园词》序、注也是自作,却将序托名为长沙徐树铭所撰。其他几首诗为:周链霞《癸卯花生日诗,和蜕园六首》,瞿宣颖《链霞同坐听歌,并以和花生日诗见示,赋谢》七律四首,陈兼与《和蜕园花生日诗(癸卯)》六首,瞿宣颖《链霞兼与都和我花生日诗,再叠韵奉酬》六首。可见,瞿宣颖晚年与周链霞、陈声聪等有密切来往。
5月13日,吴宓又接到瞿宣颖来函,“云‘近亦患病,无彻底疗法,只有静养,一切任之’。深望宓‘不爽东游之约,为暮年一快聚耳’。又有二三诗史上问题请于寅恪,嘱宓顺便代为一叩,蜕再写上”。几个月来,吴宓两次充当了瞿宣颖与陈寅恪之间的信使。1964年6月,陈寅恪作《赠瞿兑之》七绝四首,当与此有关。
8月2日,吴宓作长函致瞿宣颖,“总复其1964年3月11日长函及《海上赠西园王孙(溥侗)》及《癸卯花生日》和诗”。吴宓原定的出游计划为武汉→广州→上海→北京→西安→成都,费时一个多月,打算拜访刘永济、何君超、陈寅恪等,但是后来取消了,他自己给出的理由是“觉此行之劳苦急迫,有退缩之意”,“夕阅今日《重庆日报》美军侵入北越国,东南亚之战事已开始,遂更有怯止之心”。8月9日,吴宓函告瞿宣颖,“出游取消”。
1965年5月,瞿宣颖致信吴宓,告知好友凌宴池逝世,得此噩耗的吳氏在日记中留下了一段感慨:“年来宓无端忽梦生存之某亲友,辄为不祥之征,数日前,未晓,忽梦赵紫宸,尚未及验。若宴池,则未尝梦见,胡遽长别。1947宓到沪‘竟迷海市两难逢’。1964年三次出游不成,知必留遗恨事,尤忧寅恪兄,乃不意却在宴池身上也。”瞿信还附有《宴池凌君挽诗》及叙记,后者尤其值得玩味:“重三日醵饮,君忽面余谓,余蓄长髯后,颇似乎师曾,但面较狭耳。此后曾未再见,故有首四句。余等每长谈必语及师曾,可征其怀旧之笃。生前诗稿已写定,属余参酌。其子已备在海外制铅椠矣,惜未及亲睹其成……”凌宴池认为瞿宣颖蓄长髯后,形似陈寅恪之兄陈师曾。凌氏与陈师曾为至交,二人早年结识于日本,后在北京与汤涤、姚茫父共组“四宜社”。
很快,时代的狂流将瞿宣颖与吴宓都击倒了,让他们在耄耋之年仍无法摆脱肉体与精神的苦痛。1968年,瞿宣颖卷入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的“六人反革命集团案”,据钱伯城在《十年噩梦今似醒》中回忆,这个案件完全是由造反派“逼供”出来的,堪称造反派制造冤案的一大杰作,他详细地叙说了整个过程:
造反派猜测某几个中老年编辑,平时闲谈,可能会涉及“中央首长”——特别是关于江青的闲话,先“各个击破”,分别找他们个别谈话,给以恐吓性的警告,譬如说:“我们已经掌握材料(其实根本没有),你有污蔑中央首长的言论(不说哪一个首长,也不指出说过哪些话),已经有人交代(根本没有),现在就看你了(以虚套实,使对方心慌意乱)。罪行是客观存在(一口咬定实有其罪),就看你的态度如何(这句话是历代政治运动中都用过见效的,不过“文革”时用得更为广泛),是不是老实交代(不坐实罪名)。党的政策你是懂的(其实谁也不懂),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现在给你时间,你去好好考虑吧(暂放一马,使对方寝食不安,神疲力尽,胡乱承认)!”
同时,造反派还在出版社内安置高音喇叭,每隔几分钟就对准牛棚喊一次话,不许他们回家,而是聚合在毛泽东塑像前不断地交代,然后依据这些所谓的罪行与言论将他们被定为“现行反革命”,瞿宣颖判得最重:有期徒刑十年,被关入上海提篮桥监狱,直至1973年瘐死狱中。而晚年备受摧残的吴宓也于1978年在寂寞与哀鸣中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