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人的美食:棕榈汁和蝴蝶蛹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dezhufangchu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喝“刚果亚”
  
  在中非,你驱车奔驰在“国道”上,极目之处尽是绿色屏障,高大的乔木遮天蔽日,茂密的灌木丛纵横遍布。这热带森林广袤、深邃而神秘,是中非人的生命之源。
  当你车过岔路时,你常会看到三五成群的男男女女聚在高大浓密的芒果树下。地上放着一只只塑料桶和玻璃罐,里面装着淡乳色的液体,这就是中非的土酒——“刚果亚”。这是中非人最爱喝的热带饮料,上至达官显贵,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喜好。因此,“刚果亚”到处可见,几乎是逢村即有。
  这土酒是怎么来的呢?它就是热带森林的恩赐之物。只要你,一个外国人进入这种“酒肆”场合,当地人就会十分热情地请你喝酒,跟你聊天。你问他这酒怎么做的,他就会领你进入丛林让你看个究竟。我跟着他在昏暗的树林中转悠,到一处开阔处,只见一排棕榈树倒在地上。这树干形如胡萝卜,根段粗大,树梢细小,树根头被开了个缺口,缺口处楔入一根白色小木棍,树内便不断渗出乳白色的液体,它顺着小木棍滴入塑料筒内。塑料筒内有一两块什么树皮,使白色液体不断冒泡,等流满一筒或几筒就提出来出售。原来这酒是用热带棕榈树汁,经一种树皮发酵而成。棕榈汁纯正甘甜,经发酵又有些酒劲。所以中非人有几个钱时,常聚在树荫下痛饮。一到周末,城里有钱的人到乡下玩,常是行一路饮一路,喝得双眼发红,舌头发硬,仍不罢休。
  
  吃“希尼”
  
  中国人常说“吃在广州”,因为广州人什么都吃。而中非人吃得更广更杂,什么飞禽走兽昆虫都吃。其中最令中非人着迷的叫“希尼”。
  “希尼”是什么?原来它是蝴蝶卵变成的。它浑身灰白色,头有点红,身子两边有一根根直的“须”,形如毛虫又如蜈蚣,身长约5 cm~8 cm,中非人称之为“希尼”,是他们最钟爱的美味佳肴。在蝴蝶繁殖季节,森林里出现大批的“希尼”。这时村村户户,不管男女老少,成群结队,个个提着塑料桶满载而归。有时在路上遇上这队伍,他们会拿下桶给人家看战果。掀开盖在桶上的芭蕉叶,满桶是蠕动爬滚的虫。他们回到家里,立即炊烟袅袅,先烧滚水,把虫烫煮,然后加些盐,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得津津有味。剩余部分就用火烤干,待日后城里人来收购。
  这一季节能延续一个月,人们天天钻林子,天天吃,天天卖。各处市场尽是成堆的黑色烤“希尼”。这时,阿拉伯人的牛肉摊,常因无人问津而不得不暂时封刀歇业。可见中非人对“希尼”的嗜好到了何种地步。这股“希尼”食潮,直到“希尼”渐少,黑人也抱着肚子说:沙代巴(不行了),才渐渐平息。
  这“希尼”可能如同我国的蚕蛹一样极有营养。中非人没有精美的食品,也不具备高超的烹调技术,但是他们热爱自然,亲近自然,是那广袤而神秘的森林滋养了他们,给了他们乌黑发亮的皮肤、雪白的牙齿和健壮的体魄。
其他文献
深弓脊背,一顶破旧的安全帽,一身不配套的衣衫鞋袜……不了解他真实身份的人从旁经过,总忍不住发出怜悯和感叹。认识或了解内情的人却知道,老人的内心,比世间一般衣冠楚楚的人的内心更平静、更满足、更幸福。十几年来,他靠捡破烂资助了数十名孩子上学。    老人名叫王英兆,今年82岁,是郴嘉铁路一名退休职工。  住在郴州市时,每天天刚亮,王英兆老人都会赶在别的拾荒者之前来到垃圾堆放点,用变形的手颤颤巍巍地捡起
期刊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彻底改变了“人活70古来稀”的传统观念。现在的老年人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虽从工作岗位退下来,但是他们并未就此享天伦,而是谋求再次就业发挥余力,实现自己老有所为的人生价值。    最容易就业的群体    各类高级工程师、医生、财会、技术人员退休后成为抢手货,就业容易而且工薪高;其次是社会交际广,群众威望高的人也成为保险公司、中介部门各类销售公司争相
期刊
现实生活中,一些胆小的人听到“蛇”这名字,都会避开,更不愿意去看见和遇到它。但是,如果当你真正处在热带雨林山区、黑夜行走在充满着杂草和森林的战场,即使胆大的人,提起毒蛇,他的心里都会发怵的。因为除了明显的敌人外,毒蛇无疑就成为了隐形的敌人。二者合起来,必然使战场更加危机四伏了。  可是战斗在亚热带寸草森林的士兵们,在猫耳洞里除了自己外,同时还要与四大害(蛇、老鼠、苍蝇、蛆)相处在一起,经常看着蛇吃
期刊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是唐朝著名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寥寥数语,便将西塞山的优美景色与诗人的闲情逸态刻画出来,让人在千载之后犹回味无穷。西塞山就在湖州,它好像蕴有天然的韵律,只待诗人来此,眼遇神交,即可谱出隽永的歌声。  西塞山迥脱凡尘的山水,赋予湖州以持久的文化内涵,为湖州开辟出一条高雅的文化之路。诸多文人学士行走其上,脚步从容而扎实,神情超
期刊
老伴虽年逾花甲,却依然爱美,好打扮,喜欢追时尚、赶潮流。说句心里话,她1.7米的高挑身材,不显老态的容貌,再穿上有个性的服饰,还是颇吸引人眼球的。每每与她走在一起,我都感到很自豪,太能满足我的虚荣心了。老伴也很喜欢听别人的赞美,特别是一些年轻女性的溢美之词:“阿姨,您真会打扮!”“阿姨,您青春常驻!”“阿姨,你真会保养!”“阿姨,你真漂亮!”……常常让她找不着“北”。  她越听夸赞,买衣服越勤,三
期刊
纵观中国上下5000年,在历朝历代中都有成千上万的太监,暂且不去说他们的忠奸好坏,但他们都有一套超乎常人的厚黑心术,懂得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真是无所不能,有甚者更是权倾朝野,独揽大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盘点一下历史上站在权力巅峰的七位太监吧!    赵高(秦)  太监宰相第一人    赵高原本是赵国贵族的后裔,后被掠到秦国,父子先后被阉。少年赵高饱尝人间辛酸,入宫后暗下决心必要复
期刊
可以上网、可以在线看电影,冲着诱人的“互联网功能”,胡老太太夫妇为新房子专门买了台37英寸的国产品牌互联网电视,但用了一个星期,互联网电视一点也没让他们感到上网的快乐。    看集电视剧卡得想睡觉    胡老太太把电视机放在卧室,她和老伴试了试,电视自带影视库里有几十部电视剧和电影。胡老太太想看电视连续剧《上海上海》,但第一次看,她就大失所望了。刚进入《上海上海》的点播界面,选了一集,屏幕上的进度
期刊
“文革”期间我去邢台,走出火车站,天还不亮,肚子饿了,径直走进路边一家饭馆,只有馒头小米粥。服务员胸前戴像章,不苟言笑,一本正经。我凑上去问:“馒头热乎吗?”他答:“为人民服务。”抬抬眼皮又放下。我又问:“米汤多少钱一碗?”他答:“为人民服务。”还是抬抬眼皮又放下。后面排队的人小声说:“这是要你对语录呢!”  我恍然大悟,整整衣帽:“斗私批修,馍馍热乎吗?”他放下眼皮:“学习雷锋,刚刚出锅。”又问
期刊
受宠若惊    一个知名的犹太钢琴家在维也纳伯爵府举行音乐会。掌声平息后,伯爵和蔼可亲地走到钢琴家身边说:“我听过鲁宾斯坦……”  犹太钢琴家受宠若惊,连忙鞠躬。  伯爵继续说下去:“我也听过赛尔金……”  钢琴家又鞠躬,腰弯得更低。  伯爵终于把他的这句话讲完了,“……可没有一人像您这样大汗淋漓!”    这是给你的汤    格雷先生到澳门旅游,住在一个小客店里。客店主人很吝啬,每天给的饭食很少
期刊
阳澄湖大闸蟹闻名天下,鲜盖百味。有人问:是谁最早吃着这个鲜头,成为天下第一食蟹人? 巴城镇流传下来一则岁月悠远的民间传说,可以满意回答。  相传几千年前,人类的祖先已经在江南的陆地上定居栖息,从事捕捞水产和农垦耕作,一代又一代含辛茹苦地创建出一个鱼米之乡。由于江南地势低洼,雨量充沛,经常易闹水灾。有时虽然丰收在望,可是,江湖河泊里却冒出了许多爱朝亮光爬行的“甲壳虫”,双螯八足,形状凶恶,可闯进稻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