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研究生理论基础、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学术水平的重要手段,学位论文的质量是衡量研究生学位授予质量的重要标志。 但是,近几年,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位论文质量有下滑趋势。本文就目前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从研究生招生、培养和管理三个方面,探讨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有效途径。
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1.选题不当
有些论文选题缺少新意,缺乏前沿性、先进性和开拓性;有些论文的题目太大,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根本不可能做到深入研究;有些论文题目又太小,没有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无法展开论述。
2.理论深度不够
有些论文研究内容涉及面广,但多是泛泛描述,理论深度不够;对前人工作的综述不够全面,缺乏必要的分析;对所研究的问题分析不透彻,研究不足或对数据分析不够深入,重点不够突出,尤其是缺乏实证研究,一些新方法、新模型(或理论)缺乏验证。
3.创新性不够
有些论文只做一般的介绍,写些人所共知的知识,不能提出新观点、新方法,结论与科研成果不能突破前人;有些论文虽然提出了新的方法,但是缺乏与其他方法的全面比较,导致很难看出自己创新的程度。
4.写作不规范
问题较多的是中英文摘要用词不当,参考文献的引用及图表标注不规范,表符、图号混乱;还有些论文文字表达不够准确,错别字较多,文章整体结构不够严谨等。
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对策
1.确保研究生生源质量是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基础
(1)加大招生宣传的力度
要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加强招生宣传的力度,加强与国内知名大学的协作,争取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1]。近几年,我院教师利用讲学、开学术会议、项目合作、交流等机会先后到国防科技大学、西工大、湖南大学、湘潭大学等著名大学进行招生宣传,效果十分显著,仅以2007年为例,在全国硕士生报名人数降低的情况下,我院报名人数反而增加了近100人。
(2)制定周密的复试方案
研究生入学考试内容主要倾向于基础的学术知识和理论等知识性的内容,这无法考核考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因此,在研究生复试中应加强这方面的考核,制定严格的研究生复试方案,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差额复试比例。为此,我院成立了专门的复试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周密的符合计算机学院特点的研究生复试方案,本着复试方案要透明、复试成绩要量化、差额原则要明确等原则,精心组织了专业综合考试:包括计算机硬件基础、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和离散数学五部分内容;英语听力、口语考试;综合知识测试及政审,通过一系列严格的考察,最终确定了复试合格名单。
(3)做好硕博连读、提前攻博选拔工作
实行硕博连读、提前攻博是选拔优秀学生的有效途径。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可以比较全面地考核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科研工作的连续性。如我院对硕博连读的学生要求其是推荐免试硕士生或入学英语考试成绩在60分以上,并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末课程基本结束时,由学科带头人组成五人左右的资格考试委员会对其进行博士资格考试,考试通过者方可取得博士生资格,否则将转按硕士生培养。
2.重视研究生培养是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
(1)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导师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思想观念等综合素质对研究生的影响贯穿于整个学位论文的始终[2]。要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首先要把好导师遴选关,严格研究生导师的遴选条件,选拔出有一定科研实力、科研课题的导师并对其进行培训。其次要加强导师梯队建设,实行集体指导制度。要选好学科带头人,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导师梯队,形成合理的研究生指导小组,充分发挥群体优势,加强指导作用,以集体智慧拓宽研究生的思路,启发研究生思维,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最后要建立有效的导师激励制约机制。要把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与导师出国、参加学术交流、申报课题等挂钩,实行奖惩制度,促使导师重视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2)修订培养方案,培养科研能力
培养方案是研究生整个培养过程中重要的指导性文件,是研究生培养最基本的质量标准。及时修订培养方案,合理设置研究生课程体系,要求、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并规定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公开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以此来培养研究生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掌握开展科研创造活动的能力[3]。
(3)增强研究生创新意识
创新性是评价学位论文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学校要鼓励研究生参加科研活动,建立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设立研究生科技创新奖学金,用于奖励研究生在学年内完成的且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利、科技发明和专著等,以此来促进研究生学位论文整体水平的提高。
3.加强研究生过程管理是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保障
(1)建立严格的开题报告制度
建立严格的开题报告制度是做好学位论文开题工作,保证研究生顺利完成论文的前提。首先要加强对学位论文选题的指导,实行导师负责与学科部共同参与相结合的方法[4]。其次要对开题报告的内容和写作要求进行统一和规范。最后要严格开题报告的答辩、审查与评估工作,严格把关、不能走形式,开题报告不合格者,专家组应指出其问题所在,并与导师协商、要求其在限定的时间内重新开题,否则不能进入论文课题的实施阶段。此外,在每学期开题工作结束后两周内,应随机抽取全部开题报告的10%送交外校专家进行评审,评审未通过的,需进行重新开题[5]。
(2)完善中期检查制度
在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撰写进行到一半时应由研究生部统一对研究生的论文写作进行一次中期检查。研究生要按照学校的要求写出比较详细的检查报告,论文检查小组要对论文撰写工作进行严格认真的检查和评议,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以便学生据此改进自己的论文工作,对于论文工作存在问题比较多的研究生,应建议或要求研究生延期毕业和进行论文答辩[6]。
(3)加强论文评阅与答辩工作
为了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应建立学位论文评阅专家库,积极推行“双盲”评阅。同时答辩审查应严格把关、不能走形式,要实行答辩委员论文质量保证负责制[7]。答辩委员会的评价要严格公正,对学位论文质量不合格者,责其重新修改后再答辩,保证有一定的淘汰率。答辩后,答辩委员要在学位论文上签字,如果通过答辩的论文受到质疑,除了研究生和导师以外,答辩委员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4)实行“双盲”抽检、“秋后算帐”制度
为了督促学院和导师重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切实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研究生部对于已授予学位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实行“双盲”再审查制度。抽检比例控制在15%~20%之内,抽检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通报,对于连续在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中硕士学位论文不合格的硕士研究生导师,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后应暂停招生或取消其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实践证明,通过连续5年的学位论文抽检,我院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总体上有了提高。
总之,随着研究生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的问题会不断出现的,我们只有不懈努力,不断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才能不断提高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从而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霍明虹.加强研究生学位质量管理的几点措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1):7-9.
[2] 王春知.保证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过程管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4):88-89.
[3] 任玲.关于提高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思考及对策[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172-173.
[4] 廖薇,梁晓珍,陈媛.加强过程管理,提高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22(4),86-87.
[5]姜晶玲.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证措施的思考与实践.中国高等教育.2005(22),37-38.
[6]溥纯芝.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保障制度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6):57-60.
[7] 王建民,楚红丽.扩招中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控制与提高——以北京市全日制统考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3,24(5):66—70.
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1.选题不当
有些论文选题缺少新意,缺乏前沿性、先进性和开拓性;有些论文的题目太大,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根本不可能做到深入研究;有些论文题目又太小,没有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无法展开论述。
2.理论深度不够
有些论文研究内容涉及面广,但多是泛泛描述,理论深度不够;对前人工作的综述不够全面,缺乏必要的分析;对所研究的问题分析不透彻,研究不足或对数据分析不够深入,重点不够突出,尤其是缺乏实证研究,一些新方法、新模型(或理论)缺乏验证。
3.创新性不够
有些论文只做一般的介绍,写些人所共知的知识,不能提出新观点、新方法,结论与科研成果不能突破前人;有些论文虽然提出了新的方法,但是缺乏与其他方法的全面比较,导致很难看出自己创新的程度。
4.写作不规范
问题较多的是中英文摘要用词不当,参考文献的引用及图表标注不规范,表符、图号混乱;还有些论文文字表达不够准确,错别字较多,文章整体结构不够严谨等。
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对策
1.确保研究生生源质量是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基础
(1)加大招生宣传的力度
要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加强招生宣传的力度,加强与国内知名大学的协作,争取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1]。近几年,我院教师利用讲学、开学术会议、项目合作、交流等机会先后到国防科技大学、西工大、湖南大学、湘潭大学等著名大学进行招生宣传,效果十分显著,仅以2007年为例,在全国硕士生报名人数降低的情况下,我院报名人数反而增加了近100人。
(2)制定周密的复试方案
研究生入学考试内容主要倾向于基础的学术知识和理论等知识性的内容,这无法考核考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因此,在研究生复试中应加强这方面的考核,制定严格的研究生复试方案,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差额复试比例。为此,我院成立了专门的复试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周密的符合计算机学院特点的研究生复试方案,本着复试方案要透明、复试成绩要量化、差额原则要明确等原则,精心组织了专业综合考试:包括计算机硬件基础、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和离散数学五部分内容;英语听力、口语考试;综合知识测试及政审,通过一系列严格的考察,最终确定了复试合格名单。
(3)做好硕博连读、提前攻博选拔工作
实行硕博连读、提前攻博是选拔优秀学生的有效途径。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可以比较全面地考核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科研工作的连续性。如我院对硕博连读的学生要求其是推荐免试硕士生或入学英语考试成绩在60分以上,并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末课程基本结束时,由学科带头人组成五人左右的资格考试委员会对其进行博士资格考试,考试通过者方可取得博士生资格,否则将转按硕士生培养。
2.重视研究生培养是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
(1)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导师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思想观念等综合素质对研究生的影响贯穿于整个学位论文的始终[2]。要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首先要把好导师遴选关,严格研究生导师的遴选条件,选拔出有一定科研实力、科研课题的导师并对其进行培训。其次要加强导师梯队建设,实行集体指导制度。要选好学科带头人,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导师梯队,形成合理的研究生指导小组,充分发挥群体优势,加强指导作用,以集体智慧拓宽研究生的思路,启发研究生思维,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最后要建立有效的导师激励制约机制。要把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与导师出国、参加学术交流、申报课题等挂钩,实行奖惩制度,促使导师重视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2)修订培养方案,培养科研能力
培养方案是研究生整个培养过程中重要的指导性文件,是研究生培养最基本的质量标准。及时修订培养方案,合理设置研究生课程体系,要求、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并规定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公开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以此来培养研究生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掌握开展科研创造活动的能力[3]。
(3)增强研究生创新意识
创新性是评价学位论文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学校要鼓励研究生参加科研活动,建立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设立研究生科技创新奖学金,用于奖励研究生在学年内完成的且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利、科技发明和专著等,以此来促进研究生学位论文整体水平的提高。
3.加强研究生过程管理是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保障
(1)建立严格的开题报告制度
建立严格的开题报告制度是做好学位论文开题工作,保证研究生顺利完成论文的前提。首先要加强对学位论文选题的指导,实行导师负责与学科部共同参与相结合的方法[4]。其次要对开题报告的内容和写作要求进行统一和规范。最后要严格开题报告的答辩、审查与评估工作,严格把关、不能走形式,开题报告不合格者,专家组应指出其问题所在,并与导师协商、要求其在限定的时间内重新开题,否则不能进入论文课题的实施阶段。此外,在每学期开题工作结束后两周内,应随机抽取全部开题报告的10%送交外校专家进行评审,评审未通过的,需进行重新开题[5]。
(2)完善中期检查制度
在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撰写进行到一半时应由研究生部统一对研究生的论文写作进行一次中期检查。研究生要按照学校的要求写出比较详细的检查报告,论文检查小组要对论文撰写工作进行严格认真的检查和评议,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以便学生据此改进自己的论文工作,对于论文工作存在问题比较多的研究生,应建议或要求研究生延期毕业和进行论文答辩[6]。
(3)加强论文评阅与答辩工作
为了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应建立学位论文评阅专家库,积极推行“双盲”评阅。同时答辩审查应严格把关、不能走形式,要实行答辩委员论文质量保证负责制[7]。答辩委员会的评价要严格公正,对学位论文质量不合格者,责其重新修改后再答辩,保证有一定的淘汰率。答辩后,答辩委员要在学位论文上签字,如果通过答辩的论文受到质疑,除了研究生和导师以外,答辩委员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4)实行“双盲”抽检、“秋后算帐”制度
为了督促学院和导师重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切实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研究生部对于已授予学位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实行“双盲”再审查制度。抽检比例控制在15%~20%之内,抽检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通报,对于连续在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中硕士学位论文不合格的硕士研究生导师,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后应暂停招生或取消其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实践证明,通过连续5年的学位论文抽检,我院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总体上有了提高。
总之,随着研究生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的问题会不断出现的,我们只有不懈努力,不断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才能不断提高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从而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霍明虹.加强研究生学位质量管理的几点措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1):7-9.
[2] 王春知.保证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过程管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4):88-89.
[3] 任玲.关于提高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思考及对策[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172-173.
[4] 廖薇,梁晓珍,陈媛.加强过程管理,提高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22(4),86-87.
[5]姜晶玲.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证措施的思考与实践.中国高等教育.2005(22),37-38.
[6]溥纯芝.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保障制度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6):57-60.
[7] 王建民,楚红丽.扩招中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控制与提高——以北京市全日制统考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3,24(5):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