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桓英:我的目标就是彻底战胜麻风病

来源 :人民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co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芝嘎拉村桃花沟。林芝地区的桃花是高原桃花,很多地方山脚桃花盛开,山上则是雪峰。 视觉中国 供图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历来是备受歧视的、致残的“不治之症”。1970年,李桓英在中国流调现场第一次见到了麻风病患者,便暗下决心,立志要攻克令人闻风丧胆的麻风病。几十年来,李桓英不断优化治疗方案,缩短疗程,消除歧视。她解决了该领域的重大策略和技术上的关键问题,为中国政府制定控制和消灭麻风病的整体规划,为全球实现消灭麻风病目标的可行性提供了重要依据,做出了重大贡献。
李桓英,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2021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李桓英“时代楷模”称号。
  李桓英,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员。1921年8月,李恒英出生在北京。她先后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和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而后成为世卫组织首批官员。37岁那年,她从海外回到祖国的怀抱,随后投身麻风病的治疗与防治,不断破解麻风病关键难题。95岁时,她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如今百岁的她,仍奋战在麻风病防治的第一线。

当初回国就是为了帮助祖国的同胞


  李桓英在世界卫生组织任职7年,被派往亚洲、美洲的许多国家,为防治性病等疾病在贫穷落后地区的蔓延做出了努力。1957年工作期满,世界卫生组织主动提出与她续签合同,被她婉言谢绝,并瞒着家人,只身一人绕道伦敦,几经周折,于1958年从莫斯科回到了祖国。时年37岁的她,回到阔别多年的北京,被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膚性病研究所工作,开展“梅毒螺旋体制动试验”“麻风抗原检测”等研究。
  1970年,李桓英来到江苏省的一个麻风村考察,在这里,她第一次见到麻风病人。由于当时没有治疗麻风病的有效药物,最人道的处理,是把他们赶到一个偏僻的地方,任其自生自灭。这一幕刺痛了李桓英:“我当初回国就是为了帮助祖国的同胞!”
1980年,李桓英(左二)在广西北海,慰问麻风病人及家属
1994年10月,在第11年联合化疗科研追踪监测期间,李桓英(右三)乘坐独木舟过河检查患者康复情况。

李桓英决定,攻克麻风病。


  1978年,李桓英调到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任研究员。从此,57岁的她将全部精力奉献给麻风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她将国外先进的治疗方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率先开展了服药24个月就停药的短程联合化疗和消灭麻风病的特别行动计划,解决了麻风病的治疗难题,为数以万计的麻风病患者解除了疾苦。
  1996年,李桓英又率先在国内开展消除麻风运动,首次提出了麻风病垂直防治与基层防治网相结合的模式,被称为“全球最佳的治疗行动”,促进了麻风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要想搞事业,就别怕付出


  为了中国麻风病防治事业,高龄的李桓英积极向世界卫生组织申请到上百万美元防治经费,长期奔波在云、贵、川贫困边远地区,7个地州、59个县镇,几乎每一个村寨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在深入麻风病区的途中,由于山高路险,道路崎岖,李桓英曾经4次遇险,两侧锁骨和肋骨都摔断过。1989年李桓英去四川西昌,汽车翻越雪山时突然打着滚掉进了十几米深的山沟里,等她苏醒过来,雪地上留下一大片殷红鲜血,她两侧锁骨和3根肋骨骨折,头部外伤缝了7针,大家都劝她好好休养,她却缠着厚厚的绷带、打着石膏就继续投入了新的工作。艰苦与危险没能阻挡李桓英前行脚步,她豪爽地说:“要想搞事业,就别怕付出。若要计较,就什么也干不成。”
  1998年,第十五届国际麻风会议在北京召开。在这次具有纪念现代麻风防治100周年特别意义的大会期间,李桓英被推选担任本次大会的轮值执行主席。会上,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第七届麻风病专家委员会8位专家之一的李桓英,做了《在云南实施麻风病防治特别行动计划的报告》,博得与会1000多名中外专家长久热烈掌声。世界卫生组织官员诺丁博士紧紧握着李桓英的手说:“全世界麻风病防治现场工作,你是做的最好的。”

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李桓英全身心投入麻风病防治事业,至今孑然一身。百岁高龄的她在麻风病防治领域已经取得了常人难以超越的成绩,可是仍然精神矍铄地奋斗在麻风病防治研究第一线,为的就是早日实现彻底消灭麻风病的理想。她说:“我国虽然基本上消灭了麻风病,但还没有彻底消灭,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她带领麻风病研究课题组的同志进入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开展麻风病早期诊断、耐药基因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在麻风病传播链的研究、麻风病高发区预防措施的研究以及麻风病基因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新的成果,为彻底消灭麻风病而不懈努力。
  2005年,以李桓英命名的“北京市李桓英医学基金会”成立,每年都选派一批优秀的中青年科技人才到国外访问学习。目前,已经选送200余人赴国外进修学习,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医学人才。
  2016年9月,第19届国际麻风大会在北京召开。李桓英荣获首届“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当月,95岁高龄的李桓英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2016年12月,李桓英与医院年轻的医务工作者一起庄严宣誓,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她说:“现在的我虽即将进入期颐之年,但不愿余下的日子在闲暇时光中浪费掉。在岗位上继续奋斗、为老百姓办实事是我应该做的,对于彻底战胜麻风病,我做的还远远不够。只要我不是医院工作的累赘和包袱,我还愿意继续工作,还愿意为麻风病患者服务,我的目标就是彻底战胜麻风病。”
其他文献
在林芝市工布江达县的一座村子中,一位工人在用传统的机械织布。 摄影 Cecile Zehnacker  为了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进农业农村地区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创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改善农村生活条件,2017年,中国提出乡村振兴战略。  西藏察隅县竹瓦根镇的龙古村,通过推进农村人畜分离整治工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龙古村设置了专门的牲畜养殖区,修建了从村民生活区到牲畜棚的村道。冬季村民圈
期刊
身着民族服饰的焦阿诺布一家人。焦阿诺布一家在林芝经营着一家纺织公司和一个茶室,延续着家庭的传统。 摄影 Cecile Zehnacker65  西藏林芝市工布江达县有座太昭古城,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那一时期,松赞干布建立了吐蕃王国,他与唐朝结立盟约,并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位于今天中国西南部的太昭古城,还曾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驿站。历史上的太昭十分繁华,运输茶叶和其他货物的商队都会在太昭停留,不同民
期刊
2021年8月23日,习近平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尚海纪念林察看林木长势。8月23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北省承德市考察。 摄影 谢环驰/新华社  从创造奇迹的塞罕坝,到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再到枝叶关情的村庄社区,这是今年习近平的第9次国内考察。  八月的塞罕坝,林海苍翠连绵。8月23日下午,习近平首先考察了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塞罕坝机械林场。林场始建于1962年。
期刊
领导人气候峰会聚焦加强国际合作  2021年4月22日晚,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共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之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勇于担当,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
期刊
中国西藏自治区的林芝地区风景秀丽,原始生态环境保存完好,高山牧场水草丰茂,被誉为“东方瑞士”,是中国有名的旅游胜地。鲁朗镇是林芝市一座依山傍水的小镇,为推进生态旅游和环境保护试点项目建设,当地新修了一条公路。2017年,在对口支援政策和政府优惠政策的帮助下,鲁朗镇完成了旧貌改造,焕然一新。现在的鲁朗配备了先进的教育和医疗等服务设施,极大改善了人民生活,已经成为生态旅游模范小镇。  鲁朗藏语意为“龙
期刊
2021年8月8日,日本东京,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新国立竞技场举行。 东方IC 供图  2021年8月8日晚,第三十二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日本东京举行。  16个日夜,205个国家(地区)奥委会代表团及难民代表团、约1. 1万名运动员情同与共、奋力拼搏,共有65个代表团获得金牌、93个代表团获得奖牌。一届关于突破、传奇的奥运会  对于中国体育代表团而言,本次中国奥运军团勇夺3
期刊
位于西藏雪域高原上红山之巅的布达拉宫,是西藏地区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堡式建筑群,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古代宫殿。202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70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实现和平解放。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制度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极大改善,城乡面貌今非昔比。 摄影 普布扎西/新华社  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
期刊
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前夕,拉萨大桥通车。 摄影 茹遂初/人民画报翻身农奴怀着喜悦的心情积极参加选举,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 本刊资料  以和平解放为起点,西藏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奋进,贯彻执行《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十七条协议》),有力维护了国家主权、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进行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百万农奴翻身解放、当
期刊
癸巳年十一月十八(局部)丙烯纸本 176cm×97cm,2013大雪三候荔挺出  走进位于北京城区的四季艺术生活馆的一间画室,一张大木画桌几乎占据了整个房间,桌上整齐地叠放着徐冬冬一大摞尚待装裱的美术作品:一张张六尺中国古老宣纸上,源自西方的丙烯颜料在纸面上留下了或清新淡雅、或绚烂奔放、或浑厚苍劲的一幅幅画面。徐冬冬介绍,这是他自2013年开始,用八年时间完成的抽象画新作—《四季》组画开篇之作《二
期刊
在北京朝阳大悦城的楼宇间的空地间,几名身着潮流服饰的青年人脚踏滑板,时而高高跃起,时而快速滑动,几个惊险动作不时引起围观者的惊呼。  被青年人热衷的滑板运动,其实是海洋冲浪文化的衍生品。人们希望能在陆地上体验冲浪的快乐,所以缩短了冲浪板,装上轮子,在街头巷尾“冲浪”。逐渐,滑板演变成一种街头文化,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国开始流行。滑板运动从骨子里透着冒险、自由与激情, 更被滑爱好者们视为一种生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