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周,我写了一篇数学小童话,内容是小猪要烤3个蛋挞,烤箱每次最多放两个,蛋挞烤熟需要20分钟。用常规的方法来烤需要40分钟才能全部烤完。小猪想出了一个方法,先把A、B两个蛋挞放进去烤10分钟,然后取出A,把还未烤的C放进去,再烤10分钟,取出已经烤了20分钟的B,把A重新放回烤箱与C-起再烤10分钟。小猪最终用30分钟烤完了3个蛋挞。
我自认为写得很棒,可老师给我写的评语却是:理论上是这样,实际上真的带着疑问,我决定亲自试一下。妈妈帮我准备了6个蛋挞,我把它们平均分成A、B、C三组(如右图)。
我先把A组和B组放入预热好的烤箱里。定时10分钟,定时器“嗒、嗒、嗒”的走着,我动也不动地守在烤箱旁,生怕错过了时间。“丁零零……”时间到,我把已烤了10分钟A组的两个蛋挞取出来,C组的两个放进去与已烤了10分钟的B组的一起烤(如左下图)。我发现烤了10分钟的A组蛋挞皮已微微泛黄,表层的蛋液已凝结,用筷子轻轻戳了下,里面還是糊状(如右下图)。
又一个分钟过去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烤箱,一股香味扑鼻而来。取出B组蛋挞,把刚才取出来的A组蛋挞重新放进去与C组蛋挞一起烤10分钟。
此时的B组蛋挞的外皮已变成了金黄色,并且一层层地膨胀开来,表面油光黄亮(如右图)。芯是黄色的,上有几块褐色的斑点,就像点缀在上面的花朵,刚取出来时,内芯鼓得高高的,像一个小山丘,只不过很快就塌陷了。
隔着烤箱的玻璃,我看到C组蛋挞鼓起的“小山丘”越来越高(如右图),而A组蛋挞却一点也未鼓起来。
随着定时器欢快的呜叫,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我小心翼翼地取出蛋挞,发现C组的蛋挞与刚才出炉的B组蛋挞表面都有褐色的斑点,而A组蛋挞没有,且A组蛋挞的外皮比B组、C组的颜色稍浅,表皮也没有完全膨胀开(如下图)。
“都是烤了20分钟,A组蛋挞为什么会不熟?”我不解地问。
妈妈帮我分析原因说:“蛋挞烤熟除了时间要达到温度也要达到,B组和C 组的蛋挞是连续烤的,温度基本没变化;而A组蛋挞在外面凉了10分钟,再放 到烤箱里要重新升温,这也需要时间,所以要想烤熟要多于20分钟才行。”
“原来如此!”“快来尝尝你的劳动成果吧!”
我尝了一口,外皮又酥又脆,内芯又软又甜,美味极了。而我的心也像抹了 蜜一样甜呢,虽然蛋挞没有像我童话里写的那样都烤熟了,但是我懂得了实践 出真知!
我自认为写得很棒,可老师给我写的评语却是:理论上是这样,实际上真的带着疑问,我决定亲自试一下。妈妈帮我准备了6个蛋挞,我把它们平均分成A、B、C三组(如右图)。
我先把A组和B组放入预热好的烤箱里。定时10分钟,定时器“嗒、嗒、嗒”的走着,我动也不动地守在烤箱旁,生怕错过了时间。“丁零零……”时间到,我把已烤了10分钟A组的两个蛋挞取出来,C组的两个放进去与已烤了10分钟的B组的一起烤(如左下图)。我发现烤了10分钟的A组蛋挞皮已微微泛黄,表层的蛋液已凝结,用筷子轻轻戳了下,里面還是糊状(如右下图)。
又一个分钟过去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烤箱,一股香味扑鼻而来。取出B组蛋挞,把刚才取出来的A组蛋挞重新放进去与C组蛋挞一起烤10分钟。
此时的B组蛋挞的外皮已变成了金黄色,并且一层层地膨胀开来,表面油光黄亮(如右图)。芯是黄色的,上有几块褐色的斑点,就像点缀在上面的花朵,刚取出来时,内芯鼓得高高的,像一个小山丘,只不过很快就塌陷了。
隔着烤箱的玻璃,我看到C组蛋挞鼓起的“小山丘”越来越高(如右图),而A组蛋挞却一点也未鼓起来。
随着定时器欢快的呜叫,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我小心翼翼地取出蛋挞,发现C组的蛋挞与刚才出炉的B组蛋挞表面都有褐色的斑点,而A组蛋挞没有,且A组蛋挞的外皮比B组、C组的颜色稍浅,表皮也没有完全膨胀开(如下图)。
“都是烤了20分钟,A组蛋挞为什么会不熟?”我不解地问。
妈妈帮我分析原因说:“蛋挞烤熟除了时间要达到温度也要达到,B组和C 组的蛋挞是连续烤的,温度基本没变化;而A组蛋挞在外面凉了10分钟,再放 到烤箱里要重新升温,这也需要时间,所以要想烤熟要多于20分钟才行。”
“原来如此!”“快来尝尝你的劳动成果吧!”
我尝了一口,外皮又酥又脆,内芯又软又甜,美味极了。而我的心也像抹了 蜜一样甜呢,虽然蛋挞没有像我童话里写的那样都烤熟了,但是我懂得了实践 出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