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班级建设管理的理念创新与实践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engwuxu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是高校的基本教学组织和基本育人单位,是大学生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集体和基础平台。目前,如何进一步深化高校的班级建设和管理,已受到广大学生思政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笔者结合高校学生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的具体实践,对这一课题予以思考与探讨。
  
  一、坚持育人为本,创新班级建设管理的理念与体制
  
  1.确立整合班级骨干力量的队伍建设新理念
  以班级为基础,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班集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力量;整合凝聚全班学生干部队伍,努力发挥学生骨干在班级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坚持育人为本,培养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与素质等,既是高校班级管理的重要理念,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原则。
  高校班级中的学生干部具有多元性的特点。其中既有班委会、团支部的组成人员,也有班、团小组组长和学生宿舍的寝室长,还包括有班内一部分在学校或院(系)等学生组织任职的干部。这些学生干部虽然职务不同,但都属该班学生干部中的一员,都是学生群体里的骨干力量。班主任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将他们纳入该班的全体学生干部序列实行统一管理和指导。譬如,可以实施学生干部任职情况通报制,即班主任对各类学生干部的任职岗位和职务变动情况在班内作适时的通报。建立班级全体学生干部例会制,由班主任定期召集全体学生干部会议,通报班级重大事项,部署班级重点工作。举办学生干部学习会,加强对全体骨干的教育和培训。建立学生干部交叉任职制,即根据实际需要,对部分干部实行不同层次之间的职务交叉兼任。目的是既让校、系学生干部及时了解、支持和参与班级的工作,促使其更好地联系群众,在班级中更好地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又使全班学生及时了解校、系干部的任职情况,便于大家配合支持他们的工作,同时让参加例会的班团小组组长、寝室长,及时得到班主任、班委会、团支部的工作指导与支持,以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心,促进组、室工作的开展。其结果是有利于班主任加强对全体学生干部的考察培养,以便做到统筹管理、分类指导,全面、客观、公正地做好学生党建和各类评优、推优等工作。实践中,这些班级管理理念与方法均颇具实效,对于充分提升高校班级全体学生干部的能力与素质,促进他们更好地团结、带领全班学生加强班集体的建设、不断增强班级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2.建立健全班团小组基础组织的班级管理新体制
  高校班级不仅建有班委会和团支部,而且应健全其基础组织——班小组和团小组,这既是进一步完善班团组织建设的基本管理体制,也是夯实班团工作基础的重要措施。
  班、团小组是班团组织系统中最小的基础单位。一个班级的班团小组是否健全,是否团结和谐,是否运行正常,是否具有生机和活力,反映了班级的整体建设成效和管理水平。实践证明:班级建立班、团小组,有利于划小班级的基本管理单位,健全组织系统,夯实育人基础;有利于增强小组成员的团组归属感与团队荣誉感;有利于引入竞争机制,开展各类竞赛型的班团活动,促进班级工作的有效开展,从而全面加强高校班集体的建设和管理。
  组建班、团小组应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在班主任指导下,由班委会、团支部集体决定。班、团的组别名称可分设,而组成人员及主要负责人可以合二为一。班级一般可设4-6个小组,每组以8-10人为宜。分组时,一般应兼顾男女生比例、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住宿生与走读生等诸多因素的相对平衡。
  
  二、坚持德育为先,创新班级学生思政工作的机制与方法
  
  传统的学生思政工作偏重于教育灌输、纪律约束的方式,而面对当代的大学生,传统工作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怎样才能坚持德育为先,创新学生思政工作的机制;如何引导大学生在班集体中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摆正民主与集中、个人与集体、自由与纪律的相互关系;怎样促使大学生努力实现“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的基本育人目标等等,已成为当前高校班级建设和管理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要进一步提高高校班级管理的能效和水平,就应在启迪、引导学生的民主意识,维护学生的民主权利方面;在建立、拓展学生的民主管理渠道,使“民主集中制”原则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得到正确的运用方面;在创新、激活班级思政工作机制与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创新。
  激活高校班级思政工作机制,需要确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原则,并作为班级各项工作的突破口,以充分调动广大学生民主参与班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公平”即要求机会均等,班主任对全体学生应做到一视同仁、平等相待,给每一个学生个体的成长发展以公平、均等的机会;“公正”即要求教育者做到时时、事事出于公心,办事公道、说话公正、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公开”即要求班级实行班务公开和团务公开,使得全体学生在公开的班务、团务中,及时地最大限度地获得知情权,行使参与权,以全面履行一个大学生和青年团员的基本民主权利。
  实行“班级工作周点评”制,即由班主任或班级主要负责人,每周以召开全班短会的形式,及时通报与点评班级一周来开展的主要工作及有关事项,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倾向,明确下阶段工作任务等。这种点评式的班级短会,往往以其“重点突出、鲜活生动、及时公开、扬优抑劣”的特色而受到大学生的欢迎。
  建立“班级工作月公告”制。即由班委会、团支部将每个月的班级主要工作(活动)的安排在月初用书面形式进行公布。“月公告”制度既可强化班级工作的计划性,并起到告示全班、动员全体的作用,还具有强化民主监督,促进班级工作目标的实现与完成以及提高班团组织威信等诸多效能。
  开设“班级工作公告栏”。“公告栏”是班级建设的重要园地,是班团工作的信息窗口,是班务、团务公开的公示载体。“公告栏”可将班级需要公示、公告的重要事项予以及时的公布,诸如学期考试成绩优秀榜、课堂考勤纪律汇总表、班级月工作(活动)安排表、班级(小组)各项竞赛活动评比榜、寝室卫生评比榜、各类评优公示榜、班费使用情况通报等等。
  在深化高校班级建设、管理的科学实践中,坚持探索和运用“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原则,必将有效地拓宽学生的民主管理渠道,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群体关心班级建设、参与班级管理、维护班级形象与荣誉,促进大家齐心协力地创建文明、和谐的高校班集体。
  
  三、坚持素质教育,创新班团活动的形式与内容
  
  新时期高校班级建设和管理必须拓展思路、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通过开展各类班团活动,坚持和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千方百计做好“育人”这篇大文章。
  班主任在指导班级开展班团活动时,要根据学校、院(系)的学生思政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及阶段性工作部署,结合班级实际,提出班级学期(月度)班团活动的指导性意见,悉心提炼班团活动主题和意义,丰富创新班团活动的形式与内容。班团活动应该集思想性、新颖性、品位性、实效性为一体,吸引大学生的广泛参与,努力实现寓教于乐,寓教于主题鲜明、形式丰富、有特色与新意的系列主题活动之中。
  班级开展班团活动需具有整体性、阶段性、系列性和多样性的特性。整体性即指班级班团活动的计划制定及方案设计,既要按照学校、院(系)的总体规划(计划)的意见要求,又要符合班级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整体布局要科学、合理。阶段性是指班团活动主题内容的确定应符合各个时间段的客观要求,即要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按照各个班级所处的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和特点作出相宜的安排。系列性是指班团活动主题内容的确定,须突出系统性和主题性。要根据素质教育的原则,充分挖掘活动内涵、提炼主题意义,创新设计系统的、特色鲜明的班团活动主题系列,注重活动的品位和实效,努力打造班级主题活动的品牌体系。多样性包含了班团活动应在形式、内容、方法、时空、举办组织等方面体现多样化和创新性。比如在形式上,既有思政教育型的系列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又有知识技能型的各种知识、技能系列竞赛活动,还可举办文体活动型的各类文娱、体育系列比赛活动等。在内容上,可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遵纪守法、道德修养等思想性教育主题予以系统安排,也可将文明礼仪、爱心奉献、形象塑造、人际交往等素养性美育内容作为必要补充。同时,班团活动的设计还应符合新颖性、实用性、趣味性、激励性等方面的要求,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贴近学生、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班团活动通常以班级内部举办为主,有些活动也可跨班、跨系联合举办,或者可邀请部分外班的师生共同参与,以进一步加强班际联谊、交流互补、开阔视野、扩大影响。通过丰富多彩的班团活动,能够引导和营造学生主动学习、勤奋学习、创新学习的良好氛围,有效优化高校的育人环境。
  学生是班团活动的主体,通过经常性的班团活动,能使他们得到多方面的实践体验和锻炼,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各种素质和技能。班团小组是班团活动的基础组织和中坚力量,要注重发挥班团小组承上启下的团队核心作用和竞赛激励作用。班团负责人既是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也是参与者,要努力发挥自身的带头示范作用。
  班主任应高度重视班级的班团活动工作,在活动计划制定、方案确定、过程参与、成效点评等方面予以精心指导,并且通过悉心探索班团活动的内在规律,总结提炼班团活动的实践经验,培育创建有特色、有影响、有活力、广受大学生喜爱与欢迎的校园班级文化。
  当前,各地高校正进一步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强以班主任(辅导员)为主体的学生思政工作者的队伍建设。我们要在深化班级建设和管理的实践中,探索高校班级的发展规律,创新高校班级的管理理念,努力开创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陈浩.德育为先: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喻芒清.大学生成才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06.
  [3]华长慧.宁波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集[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一、引言    1999年维什尔伦(Verschueren)在他的新作《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提出了“顺应论”,在一个全新的平台上去理解和解释语用学。按Verschueren的观点,语言的使用,归根结底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它是出于语言内部还是语言外部的原因”。语言的选择和语言的顺应是分不开的,两者是辨证
目的:探讨手用ProTaper镍钛锉预备弯曲根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需要根管治疗的100名患者的125个弯曲根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5个使用手用ProTaper镍钛锉以冠根向深入法预
2011年12月27日至29日,2011江西图书馆年会暨江西省图书馆学会年会在南昌召开,本文系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江西省文化厅厅长李玉英同志在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From D
“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与管理”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主要培养具有生产、制造、工艺与管理知识的高技能人才。随着电子类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推广应用,生产、工艺与管理的内涵和外延也日益在提升和扩大。为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满足就业和市场需要,本文依据学生职业成长规律与认知学习规律,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为主要手段,提出了一
目的 探讨卡托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与作用机理.方法 方便选取126例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该院接受诊疗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依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来说,营养与体育锻炼都是促进健康的重要因素。进入秋冬季节,为了增强大学生体质,促进身体发育和提高健康水平,必须注意锻炼与营养。营养构成机体组织的物质基础,体育锻炼可增强机体机能,两者合理配合相得益彰。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并配合营养代谢特点及营养补充,不仅可以调养肺气,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而且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    一、秋冬季节体育锻炼对大
简单介绍图书馆3.0的概念,并对图书馆1.0、图书馆2.0和图书馆3.0进行比较分析,阐述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图书馆3.0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分别论述如何构建以用
一、利用学生的直接兴趣激发正确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激励一个人去活动的心理原因,对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积极性的核心。在体育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多样的,但归纳起来,可分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两种,直接动机是体育活动直接联系的动机,它是以自己直接感兴趣的东西作为学习的动力。例如:在教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做多种游戏,一场激烈精彩的篮球赛在进行着,会使他们情不自禁产生一种学习要求,即直接的学习动机,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 )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对48例PTC 、22例甲状腺腺瘤、4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6例正常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