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骊歌

来源 :大视野iLOOK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N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自台湾桃园的郭轩妤,是独立首饰设计品牌Le Groove的设计师,她所在的这个公司运营方式挺特别,不像一般盈利的企业单位,身为基督教徒的设计师们会把祷告和教会的服务都列为公司的必需,所以她们常常将教会活动放在首位,有时会暂停一切工作全心参与。郭轩妤说:“因此,我们也创作了一系列的福音饰品,提供给基督徒们有多一点的饰品选择,到目前为止,福音类的饰品相当受青睐。”
  明快的颜色是郭轩妤一直坚持的设计基调,让人第一眼就能感受到热情、活泼的青春气息,而她设计的首饰,也多以产自台湾的原木为材料。在大众眼里,木料给人的印象大多刻板、单调,所以郭轩妤偏爱使用鲜明的对比色,让作品看起来更加生动、有活力,并具有时下的流行色彩。这让她的作品颇受年轻人喜爱,因为即便只穿一件简单的T恤,也能搭配出属于自己的风采。


  郭轩妤喜欢用花朵元素进行创作,优雅的玫瑰、神秘的紫罗兰、灿烂的五月珍珠花……在她看来,设计中的“花朵”象征着一切美好的事物,是大自然中最美的存在,无论是沙漠里的一朵小花,或一整片的花海,都能让她非常感动。而之所以说郭轩妤的设计“接地气”,更因为很多食物和生活中的有趣细节也经常光临她的创作舞台。早餐系列首饰主要由草莓吐司、一块小蛋糕、“噢!荷包蛋”、花生糖等饰品组成,受到台湾歌手卢广仲的歌曲《早安!晨之美》影响,整个食物系列的构想来自人们每天都要吃的早餐,郭轩妤希望借此提醒大家:吃早餐才会有活力,才能活出精彩人生。


  别看这些首饰的造型简单利落,它们的制作过程并不容易。实木本身具有的独特性,不同于木屑压制的密度板或夹板那样容易塑形,而它又不像金属那般坚硬、耐摔,稍不留心就会破损或留下划痕,但郭轩妤仍然坚持使用这种具有生命力的材质。所以,她的每一款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纯手工作品。而在设计过程中,郭轩妤也力求独树一帜,她每次碰到的难题都是木料与木料之间的串联方法,“这件事其实很有趣,因为在画设计草图的过程中所想象的和实际做出
  来的样子往往会有一些差距”。就像“燃烧吧!火柴棒”这款项链,一开始她只想让它有一条一条向下垂坠的感觉,结果制作完成后根本不是原来所想象的状态,最后只好接受它串联之后的结果,“其实并不是没有卖相,只是颠覆了原本的设计想象而已,但出乎意料的是,它竟成了Le Groove最热卖的商品之一”。
  “生活化、接近大自然”,是郭轩妤设计思路中的两大关键词,“除了这些会让人会心一笑的饰品以外,我还喜欢简单的几何造型,并且用木头打底再去做活泼的配色,让设计能有一定的特色和辨识度”。郭轩妤坦言Le Groove这个原创设计品牌并没有太大的野心,就像她的设计一样,简单轻松、不需要过多揣摩,能给生活带来一点小幽默和小惊喜,便是最棒的成就感。“当我的作品能够带给人们一点小小的快乐,哪怕只是说了一句‘好可爱’,都会让我觉得我设计这些东西好值得。”

其他文献
台湾的海岸线四季分明,景色旖丽。我从小生活在海边,每次潮涨潮汐后,大海都会将海底的美丽生物卷到岸上来。儿时的我总是幻想长螺、海星、圆螺、海胆这些生物能在沙滩上漫步,然而长大后发现人类随意弃置的垃圾取代了精致美丽的贝壳,曾经丰盛的海洋资源变得稀少珍贵。于是,我就将脑海中的海洋元素融入设计中,提醒人们保护环境与爱护大地,永远珍藏这份儿时拾来的惊喜。  在KALKI’D这一系列办公生活杯垫中,我采用亲水
期刊
我是设计师Cherry,我一直认为在这样一个设计过度的时代,首饰更应该首当其冲。我和好朋友 Cloris联合创办了原创首饰品牌“Nonmoi”,这是一个法语词汇,与哲学有关,似我非我之意,我们希望“Nonmoi”的审美能够融合艺术元素,崇尚极简风格,带给女性自信与笃定。  在我们的设计中,不难看出对时间、空间、宇宙的思考,以及“我”的个人意识与哲学观点。我们采用原石、水晶、矿石等天然材料与铜、金、
期刊
我曾经研究过人类学。1978—1979年,我在加拿大James Bay1东岸的印第安人部落生活了差不多一年,和他们一起捕鱼、打猎,听他们讲自己的人生经历。几年前魁北克印第安文化博物馆的馆长发来一封邮件,让那段生活记忆扑面而来。连着好几天,那些人和事,一桩桩一件件,像过电影一样闪过脑海,我的眼眶也一次次湿润。后来,我和那个派我去James Bay的老教授用邮件聊了几个月的天,一起追忆往事。奇妙的是,
期刊
做自己,是件奢侈的事。无论你是追逐流行的消费者,还是单打独斗的设计师,在这个无限循环又反复重叠的生活圈中,“出淤泥而不染”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坚持忠于自己,诚实对话内心,对设计师王湘荧来说,这显得格外珍贵。香港人一直认为读不了书、没出息的人才会去搞艺术,而王湘荧认为这只是老一辈人传统的观念,她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设计不是拿来在社会阶层中论资排辈,而是让我们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  王湘荧15岁时出
期刊
首饰是女人的第二生命,这个人类情感的通关密语仿佛在透露她们的年龄和心事。在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设计学院珠宝首饰专业学习的李佳丽,以岁月在女人身上流逝的痕迹作为毕业设计的灵感,让首饰安静地散发着不同阶段的独特魅力。她通过白铜(镀金)、亚克力、碧玺、锆石、水晶等材料的混搭融合,把对女性成长的感悟蕴含其中,微妙的情感变化也是她在创作上追求的路线。  在这组名为“20·50·80”的项链饰品中,李佳丽用机
期刊
“首饰,如同我的日记,我用它记录着生活的点滴、旅行的感悟与成长的经历,它已经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了。”对首饰设计师段燕俪而言,首饰设计不仅能给她带来创造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好的首饰也能为生活增添色彩。段燕俪是中国美术学院首饰设计专业的第一届毕业生,她2012年被保送该专业继续深造,2013年被学校推荐到意大利米兰理工学院进行为期半年的交换学习。在她眼里,没有什么材料是不能用来做首饰的,材料本身也没有高低
期刊
“一盏东西”吊灯来自台湾KIMU原创品牌——“柒木设计”,创新的工艺设计和典雅的中式美感,一经推出,便获得不少关注。吊灯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既有西方工业设计的简洁、大方,又有东方素雅淡然的风情,设计师坦言,“我们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深受西方创意的影响,吊灯混搭了现代工艺和古时柔软的触感,融合传统和现代的 审美” 。  初看“一盏东西”,貌似与寻常吊灯无异,但仔细观察,它却是中国
期刊
上海泰康路上有一家神奇的买手店—— TASTESHOP,店主是一对“85 后”的年轻夫妻,男主人是位来自日本的时装设计师Yutaka Onozawa(小野泽丰),女主人是加拿大华裔摄影师Viko Wu(吴昊婧),一起工作的伙伴还有网站设计和平面排版的波兰平面设计师Pitor Zalewsk以及拥有丰富高端买手店市场营销推广经验的Emifor。和别的创意人士着力于单个的作品创作不同,TASTESHO
期刊
无论当代首饰的材质和类别怎么创新和分化,首饰和人的依附关系从来未曾改变。首饰如果脱离了人,它可以是一件独立的艺术品、雕塑,但终究已经不再是首饰了。所以在这样一段关系里,人们很自然的以为自己是处于主导地位的。但是,这种主导在任何时候都是绝对的吗?首饰设计师孙洁的作品——《首饰是行为的延伸》,就是从这个疑问开始的。  从作品的名字来看,孙洁似乎也肯定了人对于首饰的主导作用。其实,这也正是这组作品有意思
期刊
这是一个关于永生的故事,设计师刘骁将首饰创作的行为视作对自身的观察与体悟,而不断实践的过程、个人身体与内心的状态,以及对工艺技术的要求,这些都将随着自身的成长而变化和深入,并且体现在作品的面貌中。他的最新首饰系列作品“不死的符号”就是为了呈现这样一个诚实而严肃的精神状态,并且作品和自身还一直在相互映照和影响。  “不死的符号”整套作品由20个塑料片组成,从功能上来讲,都是一个个的吊坠,其形式来源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