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lt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主题学习”犹如和煦的东风,吹拂着山东潍坊大地,催生着教育百花园中的蓓蕾们竞相怒放。怒放的花蕾中,不仅有孩子,还有教师、家长,他们一起在大量阅读、亲子阅读中成长着,蜕变着……
  塑造一个全新的我(角色:教师)
  2011年9月,“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在我县已开展得如火如荼。那时我担任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我每天要求学生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以下简称《丛书》)的一个单元,在第二天的课前一分钟演讲时交流本单元的读书收获。由于自己没有仔细阅读《丛书》,在点评学生发言时,我有时文不对题,甚至张冠李戴,非常尴尬。怎么办呢?我决定把整套《丛书》带回家,利用业余时间和孩子们同步阅读。于是,我街不逛了,网不上了,步不散了,电视不看了,利用一切时间潜心阅读《丛书》。沙发旁,床头边,餐桌上,《丛书》触手可及。
  阅读还改变了我的教育行为。一天,孩子们在课前交流《浓浓师生情》时,我也被《藏在信里的天使》中老师的智慧所感动,也想做玛丽那样的老师。交流完毕,我开始检查学生的作业,当检查到秦江海时,他翻遍了书包也没有找到,便拿出了惯用的“招数”——挠了挠后脑勺说:“老师,我又忘了!”他已是好几次忘记带作业了,以前我都会狠狠地批评他,可是效果不大。受今天故事的启发,我轻轻地抚摸了他的头说:“没关系,老师知道你不是故意忘记的!你背课文速度很快,习作独树一帜,这说明你很聪明,记性不错。老师希望你能按时带回作业,你能做到吗?”他信心十足地看着我,郑重地说:“我能!”从此以后,他渐渐地改掉了忘记带作业的坏习惯。周五的习作课上,张志勇同学在《老师,我想对您说》中写道:“老师,在您的眼中,我不是个好学生,经常完不成作业,还惹您生气!要毕业了,您能原谅我吗?”我在旁边写道:“你为我们班建立的QQ群,方便了全班同学,你是最优秀的!这么优秀的你,怎么会战胜不了写作业这个‘小敌人’呢?”于是,他交作业的次数渐渐多了。班会课上,我表扬他们变了,学生却说:“老师变了!变得和善可亲,越来越会笑了!”听着学生稚气的赞美之词,我知道是“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推行的大量阅读荡涤了我的心灵,给予了我教学的智慧,使我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每两周读完一本《丛书》后的读书汇报会是孩子们的最爱。《亲情驿站》中一篇篇饱含深情的文章早已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孩子,他们争先恐后地走上讲台,用自己的真情诠释着人间真爱。看到这一幕,我早已泪光闪闪,不能自己,我请主持人给我一次机会。当满怀激情地朗读保加利亚童话《一滴眼泪》时,我深深地陶醉在燕子的母子情深中,脑海中浮现出年迈母亲的满头白发、卧病在床父亲的孤独无助,他们用乞求的眼光看着我……动物尚有舐犊之情,何况是人啊!而自己总是以工作忙为借口,一月回不了一次家,年过古稀的父母亲啊,我亏欠你们太多太多!从此我决定无论多忙,每周必须回家一次。于是,常回家看看成了我每周的“必修课”。我在语文教学的大量阅读中找回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拥有了更温暖的亲情!
  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我由—个不爱读书的人变成了“书痴”,由简单粗暴的教师变成了循循善诱的园丁,由只关注自己变成了追求真隋的孝顺女儿,是“语文主题学习”塑造了—个全新的我。
  书香伴我行(角色:学生)
  自从读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我悄悄地变了,生活中精彩的镜头一个连着一个,不信吗?您瞧!
  镜头一:与爱同行
  “哎呀呀,今天太阳怎么从西边出来了?我们家的‘小公主’变得这么勤快了!”我正在扫地,妈妈下班回来了,见我在干家务,惊奇地叫起来。“什么呀!”我表面装作很生气,其实心里美滋滋的。“宝贝长大了!以前可是叫都叫不动的!”我看见妈妈的脸上绽放着幸福和欣慰的笑容。
  镜头二:与宽容相伴
  同桌站在我身边,诚惶诚恐地说:“对不起,我不小心把你借给我的书撕破了。对不起,对不起……”我平静地说:“没关系。”同桌摸着我的脑门,一脸惊讶状:“咦,你没发烧吧?要是以前,你一定会暴跳如雷的!”“嘿嘿”,我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怎么用老眼光看人呢?《丛书》不是说过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同桌用看外星人的眼光看着我:“嘿嘿,你变成这样,我还不太习惯了呢!原来,读书真能改变一个人呀!”我拿起《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感激地望着它,是它教会了我宽容。我的笔端流淌出我的感受:你带着宽容与我同行!
  (山东省昌乐县西湖小学五年级1班张智涵)
  妈妈和孩子共成长(角色:家长)
  “宝贝,吃饭了!”我又一次喊女儿。“嗯。”女儿还是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声。“你到底在干什么?吃饭的时间就吃饭!”三番五次的吆喝,我已经失去了耐心。“妈妈,你不知道,可好看了!”女儿不情愿地坐在餐桌前。到底是什么文章这么吸引人?我好奇地看了看。哦,原来是《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人间真情》这本书。翻开书,我也被那感人至深的文章深深地吸引住了,一口气看完两个单元,反复地品味着父爱、母爱、友情、师情……一份久违的感动在心中荡漾开来,像大海的波涛此起彼伏,我感觉到它已走进我的心里,而我愿走进它的世界!放下这本书,我又拿起了《叶落虫鸣》……不知什么时候,女儿靠在我身边,我们俩如痴如醉地读了起来。君不入水,安知鱼之乐?我知道从今以后,女儿阅读的道路上,有我同行,不会寂寞!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难得跟女儿一起。除了周六周日,也就只有早晚饭时间了。女儿经常抱怨我不跟她玩,我也只有苦笑,母女之间似乎有些疏远了。可是自从我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之后,情况有了改变:我们常常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评价书中的人物,背诵书中的诗词……我们之间的话题不知不觉地多起来,谈人生,谈理想,谈自然,甚至谈论爱情……女儿有一次笑嘻嘻地说:“妈妈不再是‘古板老大妈’。而是‘时尚大朋友’了。”我听了女儿的“鉴定”,心里美滋滋的。“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一座心灵之桥,因为它,我们母女彼此靠近,心灵相通。
  (张智涵妈妈马桂庭)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是语文教师们苦苦寻觅的最佳实验,借助大量阅读,学生、老师、家长的心灵都无声地得到了滋养,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阅读让教师、学生拥有了源头活水。“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让我们坚信:阅读,不仅是一种学习行为,更是卓有成效的育人门径;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精神;不仅能开拓人的视野,更能改变人的一生。
其他文献
2013年6月6日,我在昆山国际学校上了一堂学科带头人展示课,内容是“阅读复习课之写人篇”,运用的教材是苏教版第十二册语文课本。  鉴于大部分学生怕写作怕做阅读理解题,我想从写人记叙文的阅读入手,带领学生一起回顾写人的课文,寻根求源,解开写人文章的密码,让学生在自信中增强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新课标提出小学高年级学生应“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期刊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选编的课文,大多是写各地节日民俗的。而在这几篇课文中,几乎都涉及了乡音乡情,“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以下简称“丛书”)八年级下学期第四册《俗世画卷》选取的文章基本都是名家书写民俗、乡土文化和乡音乡愁的,因此在备课中,教师整合丛书内容,精选了《俗世画卷》第六板块中《乡音乡情》里的四篇文章,确定为本节课教学的内容。  一、导入环节,课内文章带入丛书内容引出乡愁  多媒体播放《乡愁
期刊
《莫泊桑拜师》这篇课文就内容上来说,是莫泊桑为了让自己的文章写得更生动,拜福楼拜为师,三次向他求教,最后终于写出了不少有世界影响的名著。我在自己研读了课文之后,觉得除了要让学生了解莫泊桑拜师,前后三次求教的经过外;还应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掌握一些写作的技巧,如“仔细观察、抓住特点、善于表达”及“画家的手法”等。  思考之一:课时划分要合理  初次备课时,总在思考着应该把莫泊桑三次求教的经过作为一个完
期刊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名句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儿童成长,似一种特别的文化烙印,深深印在每一个人心中。毋庸置疑,唐诗以其凝练的文字和朗朗上口的节奏赢得孩子们的喜爱。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要求,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腹有诗书”,自己
期刊
《我和祖父的园子》摘自萧红的《呼兰河传》,初读之,感觉文字中透露出的是一种轻松闲适,活泼率性,爽朗纯真。昆虫是可爱的,庄稼是灵动的,种地劳作充满情趣,而祖孙俩的对话又充满了亲情爱意。对于作者来说,这已是一段定格在回忆中的美好画面,因此,笔触越是生动,情感愈加深沉。如何解味这个“园子”,我下了一番功夫。  一、由课题切入,想象“我和祖父的园子”  题目中的“园子”意义非同一般,它带给了萧红欢乐、幸福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努力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基于语文课程的这一特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语言特色、写作方法、能力训练,也就是说,在语文阅读教
期刊
什么是“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小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虽然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亲身体验为主要活动方式,但由于年龄、经验的限制,肯定要有个从扶到放的过程。六七岁的小学生正处在智力开发的最佳期,求知欲强,既具有丰富的情感,又善于形象思维,正是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无论从现代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看,还是从语文教育本身所承载的任务看,语文教学在注重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期刊
杜甫有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文素养的提高必须靠大量的语言积累,必须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我校于2009年选派优秀的语文学科班主任去山东潍坊了解、学习“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回来后,他们在自己的班级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验。经过一年的实验,学生的阅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课堂上教师们主要采用“精讲重读,积累拓展”的教学方式,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在老
期刊
一、比较感悟:突出词语教学的准确性  重点词语:紧急、焦急  师:仔细读读课文第二小节,找出这节中带有“急”字的两个词语。  生:“紧急”“焦急”。  师:这两个词语有什么不同呢?紧是什么意思?谁能用它再组个词?  生:紧张、抓紧、赶紧……  师:课文中什么事情很“紧急”,需要赶紧,抓紧?为什么这么“紧急”?  生:因为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  师:北方经常发生战争,想想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