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市场经济异常活跃的今天,每一个行业的发展都与其它行业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汽车行业也不例外。作为制造业中的大头行业,汽车行业的发展与石油、广告、金融等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 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1、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时间并不算长,和发达国家比较起来,虽然某些核心技术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取得的成绩还是可圈可点的。总体来说,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优势和劣势并存。
1.1、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优势
(1)劳动者成本低
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者数量相关,长期以来,我国的劳动者成本偏低。据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各省最低工资标准已出台,均不超过2000元,上海也只有1820元。作为制造业的汽车行业,其零部件的制造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就使得我国汽车生产的成本偏低,与消费者的购买力相适应。
(2)国内需求量大
在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消费基础。首先,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由原来的温饱型消费转向为享受型消费,再加上汽车生产技术的成熟,汽车的售价越来越便宜,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有能力购买汽车。其次,近几年,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限制国家单位购买国外品牌的汽车,使得自主品牌有了更大的市场。
表1 近几年我国汽车年销量
1.2、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劣势
(1)核心技术依赖进口
虽然我国汽车行业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我们起步晚,在不断追赶发达国家的过程中,忽视了对核心技术的开发。目前,我们很多核心技术依然从发达国家引进,所以,我国一直被视为汽车制造大国,而不是汽车制造强国,不能真正拥有核心技术,就不能改变这种现状。
(2)缺乏自主品牌
放眼全球,很多发达国家都拥有在世界占据主要市场的汽车品牌,如德国的大众、美国的福特、日本的丰田等,长期以来,这些品牌霸占着世界市场。反观我国,很多汽车都是购买别国的品牌进行生产,尽管是中国制造,却不是自己的品牌。即使有长城、吉利这样的自主品牌,但影响范围还不是很广。据悉,目前中国市场上有2/3的汽车是外国品牌。
表2 我国轿车中自主品牌和国外品牌情况比较
2、行业内竞争强度
随着近几年国内汽车消费的快速增长,尽管现在厂商很多,但是国内70%以上的市场份额销量前五名的几家大公司,中国四大汽车厂商(上汽、一汽、东风、长安)拥有全国62%的市场。所以说,中国汽车行业的竞争,既是分散的又是集中的。
2.1、规模效应仍不明显
30年前,中国的汽车产量14万辆,轿车产量只有3000辆,轿车对于家庭或者个人来说只能算作是奢侈品。30年后,中国的汽车产量已经突破了888万辆,其中54%的份额属于轿车。
按照经济学的规律,汽车作为资本密集型的行业需要规模效应,只有大规模的集群发展才会形成规模优势,才会降低每辆汽车的成本,提高单车利润。
中国汽车产业格局多、散、乱的局面严重阻碍了汽车产业发展。汽车行业要求集群化发展,追求规模效应的特点又使得分散经营的缺点暴露无遗,促进汽车产业整合,是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在国内,基本每一个省市都会有自己的整车生产企业或是零部件企业,而汽车行业要求集群化发展、追求规模效应的特点又使得这些分散经营的缺点暴露无遗。
2.2、政府积极参与整合之路
不同于国外厂商的整合,中国汽车的整合之路,政府无疑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上南合作的顺利进行,政府作为积极的“幕后推手”功不可没。其实,2000年的时候,国家便有了国内车企整合做大做强的思想,而政府也希望到2010年能够培养2至3个年产百万辆规模的企业集团。
政府之所以积极参与整合之路,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中国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当然是其重要的考量因素,而中国过度分散的汽车厂商分布无疑是不健康的,大量的过度投资和重复建设,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而且很多厂商在盲目投资之后的收益并不令人乐观。另一方面,各个厂商的经营状况令人担忧,由此而带来的国家税收损失也将是巨大的。
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远离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一味依赖政策的力量培育汽车产业的整合是不现实的,这更应该是个市场化的过程,是企业在市场机制下自主决策和选择的结果。
3、行业发展前景
3.1、市场需求仍是汽车产销量的增长的重要因素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使人民生活水平己开始进入小康阶段。当家用电器充分普及后,居民的消费重点将转向大额的住房和汽车。自2000年以来,我国的GDP年增长率均保持在8%以上,虽在短期内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但随着国家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出台,在我国的宏观经济中,长期的、持续的趋势是不会改变:而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未来城市化水平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大家的出行都将拥有不同的提高,所以汽车对于居民的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大,而汽车的消费将会成为日后居民消费的又一大热点。
虽然我国的汽车工业己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我国的汽车人均拥有量却依旧持低,到2010年末,我国汽车的保有量为7,802万辆,还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3.2、加大对核心技术的开发力度
要想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最佳的途径就是加大对核心技术的开发力度,攻克诸如发动机等难题,注重产品的性能。首先,国家应该加大对汽车科研项目的扶持力度,在资金、政策上进行支持。其次,作为生产汽车零部件的企业,应该对自己的产品进行革新。再次,应该成立汽车核心技术研发小组,为其提供最好的环境和设备供其进行技术开发。 3.3、新能源汽车成为政策重点支持的发展方向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2001年,新能源汽车的研发项目被列入国家的“十五”期间“863”的重大科技课题,并且规划出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为目标的战略。
而近年来,我国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方面取得了重大的发展,自主研制的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的完整的汽车产品先后诞生: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客车则实现了规模性的示范:纯电动汽车实现批量出口:而燃料电池轿车的研发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改造现有的生产能力,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的产能。而随着能源价格的持续增长和对节能环保要求的不断提升,使新能源汽车将进入快速增长的时期。首先,要考虑新能源汽车的造价,不能成为昂贵的工艺品一样让人欣赏,要具有实用性。其次,要谨慎选择新能源的类型,像国外推崇的粮食能源就不适合我国的国情,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可利用耕地匮乏的国家,而应该选择太阳能这样的新能源。
3.4、加大国产汽车“走出去”的步伐
自主品牌想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坚持“走出去”的策略,如果满足于国内市场就只能是闭关自守。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的先例,一步一步走向国际市场。也可以像吉利汽车那样,先对国外品牌进行收购,让吉利的品牌先让人熟知也不失为一条可行的途径。此外,还要运用合理的营销策略,如冠名一些世界知名赛事等。
总之,在当今世界,汽车已越来越成为强国的支柱产业,成为国家之间经济博弈的筹码。中国自1956年第一辆汽车诞生以来,汽车制造业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风风雨雨,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我们的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比较起来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一点也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在当今,汽车行业的发展与其它行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本文就是从中国汽车发展的现状出发,结合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为中国汽车的发展提出有效的策略。
参考文献:
[1]石静.我国汽车金融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
[2]刘志.我国汽车行业技术创新合作机制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
[3]雷海艳.浅谈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2:89-90.
[4]王宛秋,刘璐琳,孙大伟.关于我国汽车行业规模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2,10:23-29.
【关键词】 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1、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时间并不算长,和发达国家比较起来,虽然某些核心技术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取得的成绩还是可圈可点的。总体来说,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优势和劣势并存。
1.1、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优势
(1)劳动者成本低
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者数量相关,长期以来,我国的劳动者成本偏低。据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各省最低工资标准已出台,均不超过2000元,上海也只有1820元。作为制造业的汽车行业,其零部件的制造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就使得我国汽车生产的成本偏低,与消费者的购买力相适应。
(2)国内需求量大
在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消费基础。首先,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由原来的温饱型消费转向为享受型消费,再加上汽车生产技术的成熟,汽车的售价越来越便宜,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有能力购买汽车。其次,近几年,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限制国家单位购买国外品牌的汽车,使得自主品牌有了更大的市场。
表1 近几年我国汽车年销量
1.2、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劣势
(1)核心技术依赖进口
虽然我国汽车行业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我们起步晚,在不断追赶发达国家的过程中,忽视了对核心技术的开发。目前,我们很多核心技术依然从发达国家引进,所以,我国一直被视为汽车制造大国,而不是汽车制造强国,不能真正拥有核心技术,就不能改变这种现状。
(2)缺乏自主品牌
放眼全球,很多发达国家都拥有在世界占据主要市场的汽车品牌,如德国的大众、美国的福特、日本的丰田等,长期以来,这些品牌霸占着世界市场。反观我国,很多汽车都是购买别国的品牌进行生产,尽管是中国制造,却不是自己的品牌。即使有长城、吉利这样的自主品牌,但影响范围还不是很广。据悉,目前中国市场上有2/3的汽车是外国品牌。
表2 我国轿车中自主品牌和国外品牌情况比较
2、行业内竞争强度
随着近几年国内汽车消费的快速增长,尽管现在厂商很多,但是国内70%以上的市场份额销量前五名的几家大公司,中国四大汽车厂商(上汽、一汽、东风、长安)拥有全国62%的市场。所以说,中国汽车行业的竞争,既是分散的又是集中的。
2.1、规模效应仍不明显
30年前,中国的汽车产量14万辆,轿车产量只有3000辆,轿车对于家庭或者个人来说只能算作是奢侈品。30年后,中国的汽车产量已经突破了888万辆,其中54%的份额属于轿车。
按照经济学的规律,汽车作为资本密集型的行业需要规模效应,只有大规模的集群发展才会形成规模优势,才会降低每辆汽车的成本,提高单车利润。
中国汽车产业格局多、散、乱的局面严重阻碍了汽车产业发展。汽车行业要求集群化发展,追求规模效应的特点又使得分散经营的缺点暴露无遗,促进汽车产业整合,是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在国内,基本每一个省市都会有自己的整车生产企业或是零部件企业,而汽车行业要求集群化发展、追求规模效应的特点又使得这些分散经营的缺点暴露无遗。
2.2、政府积极参与整合之路
不同于国外厂商的整合,中国汽车的整合之路,政府无疑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上南合作的顺利进行,政府作为积极的“幕后推手”功不可没。其实,2000年的时候,国家便有了国内车企整合做大做强的思想,而政府也希望到2010年能够培养2至3个年产百万辆规模的企业集团。
政府之所以积极参与整合之路,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中国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当然是其重要的考量因素,而中国过度分散的汽车厂商分布无疑是不健康的,大量的过度投资和重复建设,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而且很多厂商在盲目投资之后的收益并不令人乐观。另一方面,各个厂商的经营状况令人担忧,由此而带来的国家税收损失也将是巨大的。
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远离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一味依赖政策的力量培育汽车产业的整合是不现实的,这更应该是个市场化的过程,是企业在市场机制下自主决策和选择的结果。
3、行业发展前景
3.1、市场需求仍是汽车产销量的增长的重要因素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使人民生活水平己开始进入小康阶段。当家用电器充分普及后,居民的消费重点将转向大额的住房和汽车。自2000年以来,我国的GDP年增长率均保持在8%以上,虽在短期内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但随着国家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出台,在我国的宏观经济中,长期的、持续的趋势是不会改变:而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未来城市化水平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大家的出行都将拥有不同的提高,所以汽车对于居民的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大,而汽车的消费将会成为日后居民消费的又一大热点。
虽然我国的汽车工业己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我国的汽车人均拥有量却依旧持低,到2010年末,我国汽车的保有量为7,802万辆,还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3.2、加大对核心技术的开发力度
要想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最佳的途径就是加大对核心技术的开发力度,攻克诸如发动机等难题,注重产品的性能。首先,国家应该加大对汽车科研项目的扶持力度,在资金、政策上进行支持。其次,作为生产汽车零部件的企业,应该对自己的产品进行革新。再次,应该成立汽车核心技术研发小组,为其提供最好的环境和设备供其进行技术开发。 3.3、新能源汽车成为政策重点支持的发展方向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2001年,新能源汽车的研发项目被列入国家的“十五”期间“863”的重大科技课题,并且规划出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为目标的战略。
而近年来,我国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方面取得了重大的发展,自主研制的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的完整的汽车产品先后诞生: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客车则实现了规模性的示范:纯电动汽车实现批量出口:而燃料电池轿车的研发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改造现有的生产能力,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的产能。而随着能源价格的持续增长和对节能环保要求的不断提升,使新能源汽车将进入快速增长的时期。首先,要考虑新能源汽车的造价,不能成为昂贵的工艺品一样让人欣赏,要具有实用性。其次,要谨慎选择新能源的类型,像国外推崇的粮食能源就不适合我国的国情,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可利用耕地匮乏的国家,而应该选择太阳能这样的新能源。
3.4、加大国产汽车“走出去”的步伐
自主品牌想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坚持“走出去”的策略,如果满足于国内市场就只能是闭关自守。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的先例,一步一步走向国际市场。也可以像吉利汽车那样,先对国外品牌进行收购,让吉利的品牌先让人熟知也不失为一条可行的途径。此外,还要运用合理的营销策略,如冠名一些世界知名赛事等。
总之,在当今世界,汽车已越来越成为强国的支柱产业,成为国家之间经济博弈的筹码。中国自1956年第一辆汽车诞生以来,汽车制造业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风风雨雨,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我们的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比较起来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一点也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在当今,汽车行业的发展与其它行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本文就是从中国汽车发展的现状出发,结合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为中国汽车的发展提出有效的策略。
参考文献:
[1]石静.我国汽车金融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
[2]刘志.我国汽车行业技术创新合作机制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
[3]雷海艳.浅谈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2:89-90.
[4]王宛秋,刘璐琳,孙大伟.关于我国汽车行业规模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2,10: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