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解构主义的服装设计研究与应用
——以日本设计师为例
陈先芹,曾思艺
摘 要 解构主义是对艺术风格的一种探索,深受设计师们的追捧,尤在时尚设计领域表现最为突出,结合解构主义的视角,运用现代主义的语汇,可以颠倒、重构传统的基本设计原则。从服装的面料、廓形和结构入手,分别以日本设计师三宅一生、川久保玲及山本耀司的作品为例,分析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并总结规律进行现代服装解构的设计与实践。通过实例着重探讨日本设计师在服装设计中对解构主义的表述,从而进一步将其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中。
关键词 日本设计师;解构主义;服装设计
引用本文格式 陈先芹,曾思艺.基于解构主义的日本服装设计研究与应用[J].创意设计源,2020(3):48-52.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Fashion Design Based on Deconstruction
——Taking Japanese Designers as an Example
CHEN XIANqin,ZENG SIyi
Abstract Deconstructionism is an exploration of artistic style, which is highly sought after by designers,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fashion design. It combines the perspective of deconstructionism and uses the vocabulary of modernism to reverse and reconstruct traditional basic design principles. Starting from the fabric, silhouette and structure of the clothing, taking the works of Japanese designers Miyake Miyake, Rei Kawakubo and Yoshimoto Yamamoto as examples, the application methods of deconstructionism in clothing design are analyzed, and the design and practice of modern clothing deconstruction are summarized. Through examples, it focuses on the expression of deconstructionism by Japanese designers in fashion design, so as to further integrate into modern fashion design.
Key Words Japanese designer; deconstruction; fashion design
一、解构主义的背景
解构主义,在正统的现代主义准则和尺度标准上,继承现代观点的词汇语义,通过倒置、消解、再组合种种语汇之间的联系,从根本逻辑上否定基本的关于美学、力学、功能的传统设计原则。它着重个体及部分本身,而不崇尚在看似统一的表象下拼凑出完整的意义。解构主义是对艺术风格的一种探索,自出现以来在设计界掀起了一阵热潮,深受设计师们的追捧,尤在时尚设计领域表现最为突出。
解构主义起源很早,20世纪80年代代表一種设计风格最早融于建筑设计,继而被服装设计师熟知并运用[1]。从语言的角度切入,思索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的思辨态度,体现为结构的断层、离散和消解。若只是对“解构”从字面意义上进行剖析,可以发现,其中“解”字理解为“解开、分解、拆卸”;“构”字则为“结构、构成”,它们合在一起则理解为“解开之后再构成”[2]。解构主义从美学、力学、功能等方面对传统意义做出了否定,因而生发出全新的含义。解构主义弥漫于一个研究领域,并不局限于一种方法论。换句话说,这不是一个技术应用,而是一个意识,它把整个研究项目作为批评精神的哲学[3]。
它是一种故意破坏的设计手法,同时又是精心而有意的。因为每一次的解构,都会创造出新的结构,打破人们头脑中固有的概念。
服装领域,解构主要体现在对服装外部轮廓、内置结构及细节部位的再次设计,也囊括面料、色彩、图案、款式等方面。对外部造型的解构,往往是通过改变服装的外部轮廓线,进而创造出不同于传统型的新廓形;对内部结构的解构,表现在对零部件比如领口、袖子、口袋、下摆等的夸张变形,同时,结构线及省道的创新设计也常被应用。不同的设计师运用的解构手法各异。
二、三宅一生在服装设计中对面料的解构
(一)解构面料的意义
服装面料是服装构成的重要元素,是服装设计中的物质保证,是人体与服装之间的交流媒介,不同的面料元素,会形成各类服装风格,同时也会在人体与服装之间构成不同的空间比例,即服装呼吸感与透气感的表述。解构服装面料既是对织物面料的重新改造,也包含了对人体空间的深邃洞察。黑格尔曾将服装喻为 “走动的建筑”,该话道出了服装与建筑之间的空间联系,服装就像建筑一般能为人体带来蔽护,“时装设计师有时需要像建筑设计师一样来思考”[4]。三宅一生对人体结构的了然于心,使他如“织品雕塑家”一般,以独特的面料和解构思维来构筑时装的“建筑造型”,他认为服装设计是不关乎流行的,因此毕生都在尝试用不同的面料和解构手法设计出最舒适也最便捷的服装。(见图1)
所有材料都有自己的特殊属性和适用范围[5]。服装依托于面料而存在,因此面料在服装设计中是极其重要的。面料的选择决定了一件服装的基调,我们既可以通过对常规面料进行改造,也可以直接选用非常规面料进行重组设计。人工合成物料、塑料、金属、木材、玻璃、橡胶、羽毛、石材等都可以用于面料改造,除此之外,重构原有面料也属于一种解构手法[6]。 (二)面料的灵活运用
三宅一生擅长将西方流行元素融入其设计中,作品非但没有被“西化”,反而更彰显了东方民族的服饰文化魅力[7]。在服装材料的选择上,他打破了高级时装及成衣的固定思路,采用日本宣纸、针织棉布、白棉布、亚麻等各种各样的材料,通过独特的解构手段演绎出了丰富的面料肌理效果,并将传统的本土织物与现代科技技术进行碰撞,不断创造出新奇的服装织料,令人惊叹。在他看来,服装面料不存在任何限定,世间存在的一切事物都可以用于服装的设计及面料改造中,也因此被人们称为“百料魔术师”。他擅长用黑、灰及暗色调进行创作,其设计中运用的晦涩色调饱含浓郁的东方韵味。
三宅一生时常运用贴、绣、印、拼合、热压、编织、系结等特殊方法,把相同或不同材质的面料添加拼贴到一块面料上,形成具有立体层次的肌理效果。他也常常用抽纱、镂空、印染、后处理等手法改变面料本身的特性,使其呈现无规律、无指示的设计效果。他思考服装之于人的微妙关系,于是设计了多款褶皱面料,不穿的时候可以随意揉卷,再次打开穿着时也无需干洗熨烫,真正让服装回归了舒适和自由的状态,料改造,除此之外,重构原有面料也属于一种解构手法[6]。
(二)面料的灵活运用
三宅一生擅长将西方流行元素融入其设计中,作品非但没有被“西化”,反而更彰显了东方民族的服饰文化魅力[7]。在服装材料的选择上,他打破了高级时装及成衣的固定思路,采用日本宣纸、针织棉布、白棉布、亚麻等各种各样的材料,通过独特的解构手段演绎出了丰富的面料肌理效果,并将传统的本土织物与现代科技技术进行碰撞,不断创造出新奇的服装织料,令人惊叹。在他看来,服装面料不存在任何限定,世间存在的一切事物都可以用于服装的设计及面料改造中,也因此被人们称为“百料魔术师”。他擅长用黑、灰及暗色调进行创作,其设计中运用的晦涩色调饱含浓郁的东方韵味。
三宅一生时常运用贴、绣、印、拼合、热压、编织、系结等特殊方法,把相同或不同材质的面料添加拼贴到一块面料上,形成具有立体层次的肌理效果。他也常常用抽纱、镂空、印染、后处理等手法改变面料本身的特性,使其呈现无规律、无指示的设计效果。他思考服装之于人的微妙关系,于是设计了多款褶皱面料,不穿的时候可以随意揉卷,再次打开穿着时也无需干洗熨烫,真正让服装回归了舒适和自由的状态,川久保玲的艺术设计主张表现在时装发布会上那些黑的、大的、方的曾被普遍误认为是预示灾难的服装。在第一场个人的服装秀上,她就以一首狩猎的哀歌打破了传统,并且特意将模特的形象进行丑化,化上古怪的妆容并故意营造乱蓬蓬的发型,这场出其不意的时装表演秀引起了设计界的全民轰动。随后,她尝试用具有弹性的人造丝面料进行设计,以交叉堆叠的缠绕方式,在服
装上堆起了一个个大的鼓包,仿佛是模特身上起的泡。有时还将棉、厚的帆布、人造丝等面料进行有意识的捆绑,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服装廓形概念。甚至,她把解构邮票贴在待完成的纸样和服装上,以时装艺术家的角度发起了解构主义运动。她的这一灵感,影响了几乎一个世纪的时装设计师[10]。
川久保龄透过服装向我们展示了别样美的可能性和生活态度。她常常会在身体的一些部位加垫各种填充物,从而形成奇怪的鼓包凸起和令人匪夷所思的外轮廓线,彻底改变了服装的固有形态。也或许,对于川久保玲来说,廓形这一概念从来就不存在。而在2019春夏系列中,川久保玲回归了成衣设计,一反以往的夸张形变,保留了服装的基本款式特征,却一样极具颠覆性。以黑色为主色调,融入报纸、个性印花、塑料流苏等设计xxx元素,以解构主义的立体裁剪手法展示,将一度向外的造型设计转为向里的内容设计。看似基本的服装廓形,却隐约透露出叛逆和生命的沧桑之感。
尽管她的设计在最初会受到人们的讥笑讽刺,得不到认可,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也渐渐发现,在那些看似破裂而潦倒的布块背后,在千奇百怪的廓形之中,蕴藏着她对自我以及这个社会的深度审视。流行是全方位的,百货商场中的服装千篇一律,难免让人产生审美疲劳,而解构主义的应用,让服装的廓形重焕生机,唤起人们对服装本身及着装意义的探索。
四、山本耀司在服装设计中对结构的解构
(一)解构思想的表意
山本耀司的服装设计作品无论从外在表现形式或是内在的精神内涵上,都具有一种独特的感召力,观念基于东方,却又与西方的设计理念相互融合。他厌烦循规蹈矩,拒绝对称,反对大众对流行趋势的盲目跟风,在他眼里完美是一种扭曲的现世追求,因此他总是沉浸于破坏时尚。山本耀司就是这样一位让人琢磨不透的反时尚革命者。他坚持追求一种新的设计思维方式,拒绝既定的价值观、公约、普遍被接受为标准,因而他的设计作品多表现为融合、不平衡、未完成、消除和没有意图。
山本耀司是一个改变时尚的人,也改变了许多女性的穿衣方式。他的解构思想不仅体现在新意的结构和裁剪中,更在于他改变了服装的既有观念以及女性化服装的表现内容和方式。从解构的思维出发,不但消解了服装对于身体的依附性,而且提出了新的认识角度,服装也可以是独立于人体而存在的部分,同时人体本身的表现性具有多元化的特点[11]。解构在服装上的外在表现往往源于设计师内在思想的深刻传达。
(二)结构的分解与重构
山本耀司曾说:“服装可能是人类最后的一个手工艺文化,即使一根线,也要注入生命。”于是他不断尝试在线与线的交织中构建新的服装结构,在他的作品中,没有一条线是多余的,每根缝线都给服装注入了最根本的生命力。对服装结构的全新解构,一次次挑起了女性对着装方式的逆反神经,具有极大的趣味性。1980年代初,西方正盛行强调女性柔美曲线的紧身服装,而山本耀司首次出展巴黎发布会,带来的却是一系列游牧民族服装,融合羊毛材质的自然粗犷,以及具有象征意义的黑色,轰动一时。1999年,山本耀司再次为观众上演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诗意的秀,堪称他的巅峰之作。精湛的裁剪手法,简洁而具有品味的服装结构,让人感动而充满趣味性的婚纱设计,向人们诠释了另一种含义的优雅与美。前卫的理念,巧妙的解構手法,让模特可以随时从暗袋里掏出一双拖鞋踉跄穿上,慌忙中尽显浪漫与俏皮。模特也可以随时脱下蕾丝手套,掀去头顶的白纱,摇身变为一名自由浪漫的女性,不受婚礼约束。 为达到服装整体的效果,山本耀司将解构主义应用于对服装内部结构及零部件的改造和创新设计,摈弃“综合”的概念而拥抱“分解”,即使一颗纽扣,也经过精心设计(见图2)。例如,一件普通的上装由前片、后片、袖子和领子组成,而在解构思想中,我们可以对其中的任何一个零部件进行拆分和重组,然后对每一个小的部分进行针对性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必须学会把 “1+1=2” 的观念转变为“ 2=1+1”。将设计重心从整体性的服装转移到细节部分,也就相当于把全部的意识和感受形式投入于细微之处的揣摩[12]。
五、以日本设计师为例的解构主义服装设计实践
从三宅一生对面料的探索、川久保玲对廓形的解构到山本耀司对结构的分解与重构,都无一例外得展现了解构主义的服饰风格。将传统的服装结构大胆摈弃,采用创意的表现手法,使服装获得全新的生命力和时尚气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张力。不同的解构手法,传达了设计师对于服装和生命意义的不同理解。通过对三宅一生、川久保玲和山本耀司三位日本設计师的作品解读,结合东方禅意观念,将解构主义思想融入日常服装设计中,进行一系列“看似无形,却疏而不散”的创新设计。表面上来看,服装设计里的解构手法只是摈弃了循规蹈矩的设计,拆解了再组合,但其过程旨在将一切归为初始状态,以全新的角度思索着装的方式与意义。
(一)灵感来源
本系列设计以“無”命题,考究日本设计师的设计手法,将古老的东方哲学与解构思想融合。山水印染,交相呼应。苍翠山峦掩映于层层雾霭之中,青绿点翠,烟雨朦胧,勾勒出一派新的景致。古人圣贤曾从山水中走来,也将背影隐匿于山水之中,静默无言,仍留下一世情怀。反观现代生活,熙攘喧闹,偌大城市难觅一抔静土。以自然元素为灵感,融汇圣贤的隐士情怀,以期关怀当代都市人敏感而脆弱的内心。服装作为人体的第二皮肤,伴随着人体的呼吸而起伏,不知不觉中早已融入了每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和气息。诗和田野从不在远方,极致的宁静乃隐于市,独善其身而自得其乐,愿每一个人都能善待自己,包容他人,就像服装那样无言关怀着每一个孤独的肉身。
(二)解构思想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1.形的解构
乃象形,形可言声,形可传意,在服装设计中形即造型。形的确立直接奠定了设计的基调,将山峰外轮廓线进行解构,提取出纤柔而有力的线条,融入服装轮廓的设计线中。蜿蜒曲折的山脉与天相连,与水相接,掩映于落日余晖。大雁自南而飞,寻觅家归。船帆远游,错落成行。无一例外得在天地之间连成了一条又一条美丽的曲线,弯曲之中尽显自然的拙朴与浑厚。
2.色的解构
将自然中山川、绿林、雾霭、夕阳等元素的色彩提炼出来,进行消解、重构设计。靛蓝、鹅黄跳跃而出,形成新的色彩语言,为服装设计注入时尚元素。大自然是亲切而带有暖意的,来自自然界的色彩同样能带给服装温和的视觉语言,将天地间的柔情溶解于日常服装的一针一线中。轻重缓急,是江河湖海川流的足迹;深浅不一,是辽远天际谦逊的个性;浓淡相衬,是广袤杉林包容的色彩。
3.意的解构
常言道,意不可言传。即指说不清而道不明的内心感受,往往细腻而感怀。一块普通的布料经设计师之手,而成为了立体的服装。服装二字的意义可深可浅,往浅了说不过是遮寒蔽体的寻常物件,往深了说,其中的千丝万缕便无以言语。所谓时装,是将不可言传的东西用最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艺术[13]。自然的无声与广博,深邃与智慧,常被楼宇林立的都市给遗忘,殊不知自然才是承载万物的根基和土壤。因此,以解构的手法,将繁复的俗世杂念拆解,折回到最初的本心与和善。体现在服装上,乃简约流畅的线条,朴素大方的面料,淡雅宜人的色彩。
(三)系列效果图设计
融汇古老哲思,创造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的轻便服装。整体采用缠绕、扣结、披挂的着装方式,避免了拉链、扣子等物件,既为了着装舒适,同时也是为了避免繁复的设计,崇尚简约。领部多为不对称设计,同时对驳领进行了改造设计,打破传统的领型模板,融入解构思想,也渗透了禅意中“变化”的意味,使服装充满趣味感、设计感。大身采用具有一定垂感却不厚重的麻料,色彩选用深蓝、清灰,辅以鹅黄,搭配以轻薄的纱质面料,行走间,衣摆飘逸,层叠相映,有行云水墨的韵味。整个系列有领、无领,有袖、无袖,长款、短款,交相呼应,每件服装既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却又能很好地融入整体之中,传达了“有无相生”的思想。(见图3)
(四)系列款式图设计
本系列设计包括“O”型、“H”型、“X”型,整体采用宽松的廓形,一是为了着装的舒适感,使人体在服装包裹的空间里感到自由,也契合东方禅意里空的韵味。廓形简约,线条流畅,腰部袢带的设计给整体造型增添了几分灵动感,并对宽大的廓形进行收腰,突显腰身的曲线变化。
有无相生,是千百年来古人流传下来的哲学思想。有与无,可以相互转化。有无之间,全凭个人。渴望呼唤麻木而沉迷物质的世俗奴隶,回到生活最本真的模样,回归本心。本系列设计以解构主义为依托,承载了禅学韵味,旨在创造出简约时尚的服装。倡导舒适的着装体验,寻找身体与衣物的空间距离和呼吸感,思索解构与服装及服装与生命的微妙涵义。
结语
服装,自古以来与人维系着亲密而特殊的联系。追溯远古,人们着衣或是为了御寒蔽体,或是出于遮羞等原因,而如今,服装的涵义已被层层拓延。解构主义作为一种艺术风格,在服装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也是源于服装本身表意的多元性。三位日本设计师的解构作品,无论是从面料、廓形,还是结构方面,均以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设计视角,对服装进行分解重构与设计再造,打破固有形态的单元化秩序观念,从而使服装呈现出多样化的设计造型,赋予服装新的理解力和感受力。同时融入了东方的美学观念和人生哲思,使服装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有温度有态度的亲密物件,富含禅意韵味。解构主义与服装设计的碰撞,实则是创新思维与固有物件的融合,它消解的不只是一件上衣,一个袖笼,抑或一个裙摆,而是古板的思想和狭隘的偏见。每一件被解构的服装,都象征着一个突破与创新。每一位擅长使用解构思想的服装设计师,都在试图冲破这个社会制定的条条框框,以期推翻刻板形象创造新奇。而以解构主义的视角探析服装,其实就是在不断拓展我们对服装以及自我的认知。 参考文献
[1]王春燕.解构主义风格服装中的线形表现及应用[J].丝绸,2015,52(02):51-55.
[2]赵丹妮.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OL].北方文学(下旬),2017(03):155.[3]Norah Campbell. Regarding Derrida: the tasks of visual deconstruction[J].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s and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12,7(1).
[4]劉庆海.从建筑到时装解构主义的罗曼史——浅谈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0 (03).
[5]Ning Zhang. The Application of Deconstruction Method in Knitted Garment Design[A]//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i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Results of 201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Art Design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Art Design)[C].Information Technology & Industri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2016:6.
[6]赵丹妮.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OL].北方文学(下旬),2017(03):155.
[7]陆平.论解构手法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艺术表现[J].林区教学, 2013(12):33-34.
[8]刘元风,胡月.服装艺术设计[M].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124-135;176-177.
[9]刘睿.解构主义服装风格研究[J].福建轻纺,2017(11):52-54.
[10]尤志华.服装设计与解构主义[J].美术大观,2007(07) .
[11]王受之.世界时装史[M].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12]赵辉,王群山.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山东纺织经济, 2011(09).
[13]湖南人民出版社.做衣服[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4.
——以日本设计师为例
陈先芹,曾思艺
摘 要 解构主义是对艺术风格的一种探索,深受设计师们的追捧,尤在时尚设计领域表现最为突出,结合解构主义的视角,运用现代主义的语汇,可以颠倒、重构传统的基本设计原则。从服装的面料、廓形和结构入手,分别以日本设计师三宅一生、川久保玲及山本耀司的作品为例,分析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并总结规律进行现代服装解构的设计与实践。通过实例着重探讨日本设计师在服装设计中对解构主义的表述,从而进一步将其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中。
关键词 日本设计师;解构主义;服装设计
引用本文格式 陈先芹,曾思艺.基于解构主义的日本服装设计研究与应用[J].创意设计源,2020(3):48-52.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Fashion Design Based on Deconstruction
——Taking Japanese Designers as an Example
CHEN XIANqin,ZENG SIyi
Abstract Deconstructionism is an exploration of artistic style, which is highly sought after by designers,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fashion design. It combines the perspective of deconstructionism and uses the vocabulary of modernism to reverse and reconstruct traditional basic design principles. Starting from the fabric, silhouette and structure of the clothing, taking the works of Japanese designers Miyake Miyake, Rei Kawakubo and Yoshimoto Yamamoto as examples, the application methods of deconstructionism in clothing design are analyzed, and the design and practice of modern clothing deconstruction are summarized. Through examples, it focuses on the expression of deconstructionism by Japanese designers in fashion design, so as to further integrate into modern fashion design.
Key Words Japanese designer; deconstruction; fashion design
一、解构主义的背景
解构主义,在正统的现代主义准则和尺度标准上,继承现代观点的词汇语义,通过倒置、消解、再组合种种语汇之间的联系,从根本逻辑上否定基本的关于美学、力学、功能的传统设计原则。它着重个体及部分本身,而不崇尚在看似统一的表象下拼凑出完整的意义。解构主义是对艺术风格的一种探索,自出现以来在设计界掀起了一阵热潮,深受设计师们的追捧,尤在时尚设计领域表现最为突出。
解构主义起源很早,20世纪80年代代表一種设计风格最早融于建筑设计,继而被服装设计师熟知并运用[1]。从语言的角度切入,思索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的思辨态度,体现为结构的断层、离散和消解。若只是对“解构”从字面意义上进行剖析,可以发现,其中“解”字理解为“解开、分解、拆卸”;“构”字则为“结构、构成”,它们合在一起则理解为“解开之后再构成”[2]。解构主义从美学、力学、功能等方面对传统意义做出了否定,因而生发出全新的含义。解构主义弥漫于一个研究领域,并不局限于一种方法论。换句话说,这不是一个技术应用,而是一个意识,它把整个研究项目作为批评精神的哲学[3]。
它是一种故意破坏的设计手法,同时又是精心而有意的。因为每一次的解构,都会创造出新的结构,打破人们头脑中固有的概念。
服装领域,解构主要体现在对服装外部轮廓、内置结构及细节部位的再次设计,也囊括面料、色彩、图案、款式等方面。对外部造型的解构,往往是通过改变服装的外部轮廓线,进而创造出不同于传统型的新廓形;对内部结构的解构,表现在对零部件比如领口、袖子、口袋、下摆等的夸张变形,同时,结构线及省道的创新设计也常被应用。不同的设计师运用的解构手法各异。
二、三宅一生在服装设计中对面料的解构
(一)解构面料的意义
服装面料是服装构成的重要元素,是服装设计中的物质保证,是人体与服装之间的交流媒介,不同的面料元素,会形成各类服装风格,同时也会在人体与服装之间构成不同的空间比例,即服装呼吸感与透气感的表述。解构服装面料既是对织物面料的重新改造,也包含了对人体空间的深邃洞察。黑格尔曾将服装喻为 “走动的建筑”,该话道出了服装与建筑之间的空间联系,服装就像建筑一般能为人体带来蔽护,“时装设计师有时需要像建筑设计师一样来思考”[4]。三宅一生对人体结构的了然于心,使他如“织品雕塑家”一般,以独特的面料和解构思维来构筑时装的“建筑造型”,他认为服装设计是不关乎流行的,因此毕生都在尝试用不同的面料和解构手法设计出最舒适也最便捷的服装。(见图1)
所有材料都有自己的特殊属性和适用范围[5]。服装依托于面料而存在,因此面料在服装设计中是极其重要的。面料的选择决定了一件服装的基调,我们既可以通过对常规面料进行改造,也可以直接选用非常规面料进行重组设计。人工合成物料、塑料、金属、木材、玻璃、橡胶、羽毛、石材等都可以用于面料改造,除此之外,重构原有面料也属于一种解构手法[6]。 (二)面料的灵活运用
三宅一生擅长将西方流行元素融入其设计中,作品非但没有被“西化”,反而更彰显了东方民族的服饰文化魅力[7]。在服装材料的选择上,他打破了高级时装及成衣的固定思路,采用日本宣纸、针织棉布、白棉布、亚麻等各种各样的材料,通过独特的解构手段演绎出了丰富的面料肌理效果,并将传统的本土织物与现代科技技术进行碰撞,不断创造出新奇的服装织料,令人惊叹。在他看来,服装面料不存在任何限定,世间存在的一切事物都可以用于服装的设计及面料改造中,也因此被人们称为“百料魔术师”。他擅长用黑、灰及暗色调进行创作,其设计中运用的晦涩色调饱含浓郁的东方韵味。
三宅一生时常运用贴、绣、印、拼合、热压、编织、系结等特殊方法,把相同或不同材质的面料添加拼贴到一块面料上,形成具有立体层次的肌理效果。他也常常用抽纱、镂空、印染、后处理等手法改变面料本身的特性,使其呈现无规律、无指示的设计效果。他思考服装之于人的微妙关系,于是设计了多款褶皱面料,不穿的时候可以随意揉卷,再次打开穿着时也无需干洗熨烫,真正让服装回归了舒适和自由的状态,料改造,除此之外,重构原有面料也属于一种解构手法[6]。
(二)面料的灵活运用
三宅一生擅长将西方流行元素融入其设计中,作品非但没有被“西化”,反而更彰显了东方民族的服饰文化魅力[7]。在服装材料的选择上,他打破了高级时装及成衣的固定思路,采用日本宣纸、针织棉布、白棉布、亚麻等各种各样的材料,通过独特的解构手段演绎出了丰富的面料肌理效果,并将传统的本土织物与现代科技技术进行碰撞,不断创造出新奇的服装织料,令人惊叹。在他看来,服装面料不存在任何限定,世间存在的一切事物都可以用于服装的设计及面料改造中,也因此被人们称为“百料魔术师”。他擅长用黑、灰及暗色调进行创作,其设计中运用的晦涩色调饱含浓郁的东方韵味。
三宅一生时常运用贴、绣、印、拼合、热压、编织、系结等特殊方法,把相同或不同材质的面料添加拼贴到一块面料上,形成具有立体层次的肌理效果。他也常常用抽纱、镂空、印染、后处理等手法改变面料本身的特性,使其呈现无规律、无指示的设计效果。他思考服装之于人的微妙关系,于是设计了多款褶皱面料,不穿的时候可以随意揉卷,再次打开穿着时也无需干洗熨烫,真正让服装回归了舒适和自由的状态,川久保玲的艺术设计主张表现在时装发布会上那些黑的、大的、方的曾被普遍误认为是预示灾难的服装。在第一场个人的服装秀上,她就以一首狩猎的哀歌打破了传统,并且特意将模特的形象进行丑化,化上古怪的妆容并故意营造乱蓬蓬的发型,这场出其不意的时装表演秀引起了设计界的全民轰动。随后,她尝试用具有弹性的人造丝面料进行设计,以交叉堆叠的缠绕方式,在服
装上堆起了一个个大的鼓包,仿佛是模特身上起的泡。有时还将棉、厚的帆布、人造丝等面料进行有意识的捆绑,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服装廓形概念。甚至,她把解构邮票贴在待完成的纸样和服装上,以时装艺术家的角度发起了解构主义运动。她的这一灵感,影响了几乎一个世纪的时装设计师[10]。
川久保龄透过服装向我们展示了别样美的可能性和生活态度。她常常会在身体的一些部位加垫各种填充物,从而形成奇怪的鼓包凸起和令人匪夷所思的外轮廓线,彻底改变了服装的固有形态。也或许,对于川久保玲来说,廓形这一概念从来就不存在。而在2019春夏系列中,川久保玲回归了成衣设计,一反以往的夸张形变,保留了服装的基本款式特征,却一样极具颠覆性。以黑色为主色调,融入报纸、个性印花、塑料流苏等设计xxx元素,以解构主义的立体裁剪手法展示,将一度向外的造型设计转为向里的内容设计。看似基本的服装廓形,却隐约透露出叛逆和生命的沧桑之感。
尽管她的设计在最初会受到人们的讥笑讽刺,得不到认可,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也渐渐发现,在那些看似破裂而潦倒的布块背后,在千奇百怪的廓形之中,蕴藏着她对自我以及这个社会的深度审视。流行是全方位的,百货商场中的服装千篇一律,难免让人产生审美疲劳,而解构主义的应用,让服装的廓形重焕生机,唤起人们对服装本身及着装意义的探索。
四、山本耀司在服装设计中对结构的解构
(一)解构思想的表意
山本耀司的服装设计作品无论从外在表现形式或是内在的精神内涵上,都具有一种独特的感召力,观念基于东方,却又与西方的设计理念相互融合。他厌烦循规蹈矩,拒绝对称,反对大众对流行趋势的盲目跟风,在他眼里完美是一种扭曲的现世追求,因此他总是沉浸于破坏时尚。山本耀司就是这样一位让人琢磨不透的反时尚革命者。他坚持追求一种新的设计思维方式,拒绝既定的价值观、公约、普遍被接受为标准,因而他的设计作品多表现为融合、不平衡、未完成、消除和没有意图。
山本耀司是一个改变时尚的人,也改变了许多女性的穿衣方式。他的解构思想不仅体现在新意的结构和裁剪中,更在于他改变了服装的既有观念以及女性化服装的表现内容和方式。从解构的思维出发,不但消解了服装对于身体的依附性,而且提出了新的认识角度,服装也可以是独立于人体而存在的部分,同时人体本身的表现性具有多元化的特点[11]。解构在服装上的外在表现往往源于设计师内在思想的深刻传达。
(二)结构的分解与重构
山本耀司曾说:“服装可能是人类最后的一个手工艺文化,即使一根线,也要注入生命。”于是他不断尝试在线与线的交织中构建新的服装结构,在他的作品中,没有一条线是多余的,每根缝线都给服装注入了最根本的生命力。对服装结构的全新解构,一次次挑起了女性对着装方式的逆反神经,具有极大的趣味性。1980年代初,西方正盛行强调女性柔美曲线的紧身服装,而山本耀司首次出展巴黎发布会,带来的却是一系列游牧民族服装,融合羊毛材质的自然粗犷,以及具有象征意义的黑色,轰动一时。1999年,山本耀司再次为观众上演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诗意的秀,堪称他的巅峰之作。精湛的裁剪手法,简洁而具有品味的服装结构,让人感动而充满趣味性的婚纱设计,向人们诠释了另一种含义的优雅与美。前卫的理念,巧妙的解構手法,让模特可以随时从暗袋里掏出一双拖鞋踉跄穿上,慌忙中尽显浪漫与俏皮。模特也可以随时脱下蕾丝手套,掀去头顶的白纱,摇身变为一名自由浪漫的女性,不受婚礼约束。 为达到服装整体的效果,山本耀司将解构主义应用于对服装内部结构及零部件的改造和创新设计,摈弃“综合”的概念而拥抱“分解”,即使一颗纽扣,也经过精心设计(见图2)。例如,一件普通的上装由前片、后片、袖子和领子组成,而在解构思想中,我们可以对其中的任何一个零部件进行拆分和重组,然后对每一个小的部分进行针对性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必须学会把 “1+1=2” 的观念转变为“ 2=1+1”。将设计重心从整体性的服装转移到细节部分,也就相当于把全部的意识和感受形式投入于细微之处的揣摩[12]。
五、以日本设计师为例的解构主义服装设计实践
从三宅一生对面料的探索、川久保玲对廓形的解构到山本耀司对结构的分解与重构,都无一例外得展现了解构主义的服饰风格。将传统的服装结构大胆摈弃,采用创意的表现手法,使服装获得全新的生命力和时尚气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张力。不同的解构手法,传达了设计师对于服装和生命意义的不同理解。通过对三宅一生、川久保玲和山本耀司三位日本設计师的作品解读,结合东方禅意观念,将解构主义思想融入日常服装设计中,进行一系列“看似无形,却疏而不散”的创新设计。表面上来看,服装设计里的解构手法只是摈弃了循规蹈矩的设计,拆解了再组合,但其过程旨在将一切归为初始状态,以全新的角度思索着装的方式与意义。
(一)灵感来源
本系列设计以“無”命题,考究日本设计师的设计手法,将古老的东方哲学与解构思想融合。山水印染,交相呼应。苍翠山峦掩映于层层雾霭之中,青绿点翠,烟雨朦胧,勾勒出一派新的景致。古人圣贤曾从山水中走来,也将背影隐匿于山水之中,静默无言,仍留下一世情怀。反观现代生活,熙攘喧闹,偌大城市难觅一抔静土。以自然元素为灵感,融汇圣贤的隐士情怀,以期关怀当代都市人敏感而脆弱的内心。服装作为人体的第二皮肤,伴随着人体的呼吸而起伏,不知不觉中早已融入了每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和气息。诗和田野从不在远方,极致的宁静乃隐于市,独善其身而自得其乐,愿每一个人都能善待自己,包容他人,就像服装那样无言关怀着每一个孤独的肉身。
(二)解构思想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1.形的解构
乃象形,形可言声,形可传意,在服装设计中形即造型。形的确立直接奠定了设计的基调,将山峰外轮廓线进行解构,提取出纤柔而有力的线条,融入服装轮廓的设计线中。蜿蜒曲折的山脉与天相连,与水相接,掩映于落日余晖。大雁自南而飞,寻觅家归。船帆远游,错落成行。无一例外得在天地之间连成了一条又一条美丽的曲线,弯曲之中尽显自然的拙朴与浑厚。
2.色的解构
将自然中山川、绿林、雾霭、夕阳等元素的色彩提炼出来,进行消解、重构设计。靛蓝、鹅黄跳跃而出,形成新的色彩语言,为服装设计注入时尚元素。大自然是亲切而带有暖意的,来自自然界的色彩同样能带给服装温和的视觉语言,将天地间的柔情溶解于日常服装的一针一线中。轻重缓急,是江河湖海川流的足迹;深浅不一,是辽远天际谦逊的个性;浓淡相衬,是广袤杉林包容的色彩。
3.意的解构
常言道,意不可言传。即指说不清而道不明的内心感受,往往细腻而感怀。一块普通的布料经设计师之手,而成为了立体的服装。服装二字的意义可深可浅,往浅了说不过是遮寒蔽体的寻常物件,往深了说,其中的千丝万缕便无以言语。所谓时装,是将不可言传的东西用最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艺术[13]。自然的无声与广博,深邃与智慧,常被楼宇林立的都市给遗忘,殊不知自然才是承载万物的根基和土壤。因此,以解构的手法,将繁复的俗世杂念拆解,折回到最初的本心与和善。体现在服装上,乃简约流畅的线条,朴素大方的面料,淡雅宜人的色彩。
(三)系列效果图设计
融汇古老哲思,创造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的轻便服装。整体采用缠绕、扣结、披挂的着装方式,避免了拉链、扣子等物件,既为了着装舒适,同时也是为了避免繁复的设计,崇尚简约。领部多为不对称设计,同时对驳领进行了改造设计,打破传统的领型模板,融入解构思想,也渗透了禅意中“变化”的意味,使服装充满趣味感、设计感。大身采用具有一定垂感却不厚重的麻料,色彩选用深蓝、清灰,辅以鹅黄,搭配以轻薄的纱质面料,行走间,衣摆飘逸,层叠相映,有行云水墨的韵味。整个系列有领、无领,有袖、无袖,长款、短款,交相呼应,每件服装既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却又能很好地融入整体之中,传达了“有无相生”的思想。(见图3)
(四)系列款式图设计
本系列设计包括“O”型、“H”型、“X”型,整体采用宽松的廓形,一是为了着装的舒适感,使人体在服装包裹的空间里感到自由,也契合东方禅意里空的韵味。廓形简约,线条流畅,腰部袢带的设计给整体造型增添了几分灵动感,并对宽大的廓形进行收腰,突显腰身的曲线变化。
有无相生,是千百年来古人流传下来的哲学思想。有与无,可以相互转化。有无之间,全凭个人。渴望呼唤麻木而沉迷物质的世俗奴隶,回到生活最本真的模样,回归本心。本系列设计以解构主义为依托,承载了禅学韵味,旨在创造出简约时尚的服装。倡导舒适的着装体验,寻找身体与衣物的空间距离和呼吸感,思索解构与服装及服装与生命的微妙涵义。
结语
服装,自古以来与人维系着亲密而特殊的联系。追溯远古,人们着衣或是为了御寒蔽体,或是出于遮羞等原因,而如今,服装的涵义已被层层拓延。解构主义作为一种艺术风格,在服装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也是源于服装本身表意的多元性。三位日本设计师的解构作品,无论是从面料、廓形,还是结构方面,均以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设计视角,对服装进行分解重构与设计再造,打破固有形态的单元化秩序观念,从而使服装呈现出多样化的设计造型,赋予服装新的理解力和感受力。同时融入了东方的美学观念和人生哲思,使服装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有温度有态度的亲密物件,富含禅意韵味。解构主义与服装设计的碰撞,实则是创新思维与固有物件的融合,它消解的不只是一件上衣,一个袖笼,抑或一个裙摆,而是古板的思想和狭隘的偏见。每一件被解构的服装,都象征着一个突破与创新。每一位擅长使用解构思想的服装设计师,都在试图冲破这个社会制定的条条框框,以期推翻刻板形象创造新奇。而以解构主义的视角探析服装,其实就是在不断拓展我们对服装以及自我的认知。 参考文献
[1]王春燕.解构主义风格服装中的线形表现及应用[J].丝绸,2015,52(02):51-55.
[2]赵丹妮.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OL].北方文学(下旬),2017(03):155.[3]Norah Campbell. Regarding Derrida: the tasks of visual deconstruction[J].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s and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12,7(1).
[4]劉庆海.从建筑到时装解构主义的罗曼史——浅谈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0 (03).
[5]Ning Zhang. The Application of Deconstruction Method in Knitted Garment Design[A]//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i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Results of 201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Art Design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Art Design)[C].Information Technology & Industri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2016:6.
[6]赵丹妮.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OL].北方文学(下旬),2017(03):155.
[7]陆平.论解构手法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艺术表现[J].林区教学, 2013(12):33-34.
[8]刘元风,胡月.服装艺术设计[M].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124-135;176-177.
[9]刘睿.解构主义服装风格研究[J].福建轻纺,2017(11):52-54.
[10]尤志华.服装设计与解构主义[J].美术大观,2007(07) .
[11]王受之.世界时装史[M].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12]赵辉,王群山.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山东纺织经济, 2011(09).
[13]湖南人民出版社.做衣服[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