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人生轨迹因单相思而改变

来源 :凤凰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_w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讲述人:钟明阳,男,1964年毕业于成都某大学机械制造专业,现已退休。
  1964年的夏天阳光明媚,虽然离“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已经不远,但校园里的生活还基本正常。当时的大学教育注重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锻炼,毕业前的一年中我们基本是呆在工厂里实习,和工人师傅们一样上班下班,业余时间,同学们则以异乎寻常的热情在讨论着自己今后的分配去向。6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身上那种可以燃烧一切的激情,那种情感,与当时如火如荼的政治教育有关,也与当时我们热爱阅读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类革命读物的影响分不开。
  大家都在积极争取到最艰苦的边疆去,有的同学还像当时电影中那样用鲜血写了决心书。我的一位姓杜的女同学就是其中之一,她发誓要到最艰苦的新疆去,她在班会上慷慨陈词的情景让我联想起《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后来我选择到新疆去工作的最深层次原因就与她有关。
  


  那时候的大学生在学校里是严禁谈恋爱的。学校校规里明文写着“在校学生谈恋爱者退学”。这件事在许多同龄人当中都是禁忌话题,即使几个男同学私下聚在一起,也从不谈。但不谈并不代表不想。比如我对杜同学,就是这样一种奇怪的感觉。每当我看到她或听到她的声音,都会莫名其妙地脸红心跳。这可能是青春期的男女们都会有的自然反应。但在当时,我却感到恐惧,好像心中藏着—个天大的秘密,随时会被人戳破一样。因为害怕被人看穿,我故意不去想。有时甚至故做漠然地与她保持距离,偶尔还会和她唱唱反调,抬抬杠。但我越是这样,越是难受。我发现:有些事情,你越是想忽略它,它越骚扰你。忽略这个举动本身,就是在加深记忆。
  填写分配志愿表时,我默默地站在人群中,偷偷看杜同学的分配去向。她填的是新疆克拉玛依,那里好像正在开发油田,急需人才。我悄悄把那个对我来说还十分陌生的地名记下来,到厕所里偷偷填到表格上。我们俩成为当时班上仅有的两个到克拉玛依去的人。宣布时,我们相视而笑,一种心照不宣的共享秘密感涌上心头。
  因为有了这共同的去处,我们开始找到了相同的话题,有时还会在一起讨论行程和准备的情况。克拉玛依那个遥远的地方,成了我们口中最频繁的词语。我感觉她对那个地方比我熟悉得多,看来是做好一切思想准备的,对此,我非常佩服。毕业典礼之后,我和杜同学作为赴边疆支援国家建设的典型被送去参加各高校巡回讲演。杜同学口才好,每到一处都能掀起一次赴边疆的报名热浪,而我,则远远地站在台上,像欣赏一幅画一样看她。
  后来,我们辗转来到克拉玛依,并在那里扎根生活了四十多年。在去克拉玛依的路上,我一直自以为是以特别的身份与杜同学保持着友好的交流。我们在车上唱看笑着,憧憬着未来。
  其实,像很多美丽的梦都是建立在一厢情愿的狂想上那样,我和杜同学最终没走到一起。她到克拉玛依的目的,是来和她相爱的人结婚,那个男的比我们高两个年级,他们是当时学校里少有的那种“地下工作”式秘密恋爱的人。因为他们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到位,我也稀里糊涂地来到边疆,并丢开了自己的专业。但我不遗憾,也不后悔,因为在这里,我也遇到了我的妻子,一个美丽而善良的女人。
  不管怎么样,我的人生,是被那一场朦胧而滑稽的单相思改变了方向。事过多年,我偶尔还会问自己:假如当初的大学没有那么严格禁止谈恋爱的校规,大学里谁跟谁谈恋爱都不是什么秘密,我还会选择到新疆去吗?那我的生活又该是怎么样的呢?
  那段被青春血液所激荡起来的激动,却如刚刚发生时那样清晰地映照在我的眼前……
其他文献
“我喜欢旅行,没有太多原因和理由,就像很多人喜欢没事在家睡觉,很多人喜欢对看墙壁发呆一样。”初见到王遇时,这位现任Corporate Express的亚太区首席代表刚结束了在柬埔寨的假期,浑身还散发着南亚阳光的味道。    行走在发现中    喜欢旅游,从行走中获得快乐和感悟。王遇去过的地方很多,他说每次都能从中找到快感。  “如果去到一个新的城市,我更喜欢多元文化的城市,举个例子来说巴黎和阿姆斯
期刊
我喜欢这条船,因为它承载着太多的梦想与坚持;  我喜欢这座城市,因为它与广州冥冥中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我喜欢在这座城市中生活的人,因为他们心中有一股永不磨灭的激情与胆量……    邂逅哥德堡    2001年初,因为领导的安排,我接受了一个拍摄哥德堡号重返广州纪录片的任务。那时的我,对于哥德堡唯一的了解就是它是一条船,同时也是一座瑞典城市。所以,我只是把这件事当作一项普通的工作去完成,完全没有
期刊
讲述人:李钰  圣约翰大学作为老上海历史最悠久的一所大学,其学生大多是上海滩名流世家的公子,以及江浙、安徽等周边地域的望族子弟。因此圣约翰的大学生活始终洋溢着优雅的贵族气息,深受其他大学艳羡。  我出身于上海滩纺织业“资本家”家庭,20世纪30年代考入圣约翰大学,大学期间深受该校浓厚“运动风气”的影响,热爱运动,十分喜欢网球、体操等运动项目。毕业前的一段时间,课程已基本结束,网球等运动便成为毕业生
期刊
这是一个地位很高的城市,在国内,上海的综合实力之高,是任何一个城市都难以相比的。上海就是一个品牌,一个高档的品牌。吃大白兔奶糖很有面子,戴老三件之一的上海手表很有面子,穿中山装很有面子,带女朋友去上海吃哈根达斯很有面子,到上海求职、工作和生活也很有面子。  上海滩,夜上海,情与仇,就因为上海,都能成为一种高度;  旧唱片,老照片,怀旧,就因为上海,都能成为一种高度;  咖啡,酒吧,外滩,小资,就因
期刊
讲述人:朱 凤 男  毕业的关键词,我认为就两个字:疯狂!2004年美国电影《The Girl Next Door》(《邻家女孩》)说的是个太贵族的毕业故事,相比之下,我们当年经历的,就算是个草根式毕业了。  有道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寝室一帮8个爷们,用行动对这句古语进行含意拓展。老子我都要毕业了,还管什么形象!  从字面上理解,第一,我们从初夏起便不再穿除拖鞋以外的任何鞋——球场上除外。能
期刊
提起那次疯狂的毕业旅行,晓祯说,那是个不错的回忆。  说到毕业旅行的疯狂,晓祯说,青春不要留白。    骑机车自助环岛游    大学毕业旅行要去哪里,同学们讨论了很久。  在台湾,毕业旅行的风气由来已久,每个人从小学开始,甚至从幼稚园“毕业”时,都会有一个毕业旅行在等待着他。因此到了大学,毕业旅行失去了新鲜感。坐着游览年,从一个地点出发,在某个景点“到此一游”,然后打道回府,想到这样的旅行不免令人
期刊
我在拉萨的一个旅馆的留言本上看见过这样一句话:“要看得穿光阴,挥霍得起生命,忘记‘时间宝贵’这个词句,才有资格做一个拉萨旅馆里的常客。”这句话大概已道出了藏式旅馆的不凡之处。这样的旅馆里的人生,与慢生活合二为一,倒成为了时下的潮流。    藏式旅馆,回家般的温暖      关于藏式小旅馆,西藏旅游局的一份文件中有这样的表述:“这部分宾馆历史悠久,大多位于老城区,交通极其便利,有固定的客源和民族特色
期刊
2005年10月2日,哥德堡号正式扬帆启航了。经西班牙加的斯港、巴西北部的累西腓,绕过非洲好望角、印度洋,再到澳大利亚的弗里曼特尔和印尼雅加达,预计2006年7月抵达中国广州。整个航线与260年前一样,往返共计35000多海里,耗时达两年左右。我很幸运,从始至终亲眼目睹了这条古船是如何绕了大半个地球,从瑞典走来,从远古走来,从人们魂牵梦萦的期盼中走来。海上的日子,大部分都是单调而乏味的,而最让人兴
期刊
10多年前,我从北卡莱罗纳大学毕业,当时北卡的中国留学生并不多,相互之间也比较熟悉,连同从台湾、香港,甚至新加坡等地区的留学生一起,大中华区的留学生常聚在一起,既抒发思乡之情,也抒发对美国生活的向往。  毕业前的一段时间,这种聚会就更多了。我们几乎每周都会抽时间去一家名叫“唐堂”的中餐厅吃中餐。餐厅的老板是东北人,藏有正宗的高梁酒,大陆去的留学生比较能喝,边喝还边唱《饮酒歌》,而台湾、香港等地的学
期刊
一对大学时代的恋人,因男生毕业之夜的出轨而最后分手。毕业是怎样的一个焦躁期,毕业的那天晚上发生了什么?当年的男生和女生分别撰文,回忆毕业那晚的“一夜情”。  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参加了学校的“人才工程”预备队,要被分配去边远地区支教。虽说只需要去一年便可以回校读研,但看着同学们一个个光鲜地签到外企,或者出国,心里总不是滋味。但幸好,当时我女朋友杰美很理解我,她总安慰我说:“一年就一年吧,不回来也无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