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研究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624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审视各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进程,我们不能不承认进一步尊重和保护个体利益是一种日益发展的世界趋势。然而,在近现代刑事诉讼的发展历史中,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和利益曾一度被漠视或淡化,其诉讼地位被边缘化,甚至完全失去了独立的诉讼品格而被国家或社会所取代。值得庆幸的是,随着被害人学理论研究的深化和被害人权利运动的发展,强调被害人在诉讼过程中的全面参与,加强对被害人的权利保障,并对被害人和被告人权利予以适当平衡,已经成为各国刑事诉讼法发展的普遍趋势。关注、研究被害人诉讼地位、诉讼权利及其保障,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应当成为刑事诉讼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刑事诉讼 刑事被害人 诉讼权利
  一、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概念
  由于被害人概念本身的跨学科性,想要以一个统一的概念表达被害人的完整内涵是不严谨和不科学的,应当将被害人置于一个特定视野下予以分析、抽象,力求得出较为科学和完整的被害人概念。在刑事诉讼中,单单从实体角度理解和界定被害人,不能凸现出实体法和诉讼法中被害人的差异;仅从程序角度解读被害人又不能充分揭示被害人的内涵。介于此,应当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对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概念加以界定,揭示出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特殊地位。
  笔者认为,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界定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广义上,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是指自身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并有权参与刑事诉讼的诉讼参与人。在刑事诉讼中,根据不同的情况,被害人可能以不同的身份呈现出来: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自诉案件的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部分成立反诉案件的反诉人。狭义而言,被害人仅仅指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就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外延来看,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和其他团体。本文中的被害人以广义上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为讨论和研究的范围。
  二、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中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诉讼权利
  1.被害人诉讼权利整体考察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对被害人权益的保护,其范围是相当广泛的。根据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害人享有的诉讼权利主要包括:
  ⑴控诉权
  控诉权是刑事诉讼被害人诉讼权利中最重要的内容。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⑵参与诉讼程序权
  程序参与原则是贯穿刑事诉讼始终的基本原则。按照程序参与原则,被害人作为与刑事诉讼结局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理所当然应当享有参与诉讼的权利。
  ⑶知情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害人有被告知不立案及其原因,被通知开庭的地点和时间,获取不起诉决定书、判决书的权利。被害人只有获得这些诉讼信息或资料,才能有针对性地行使自己的诉讼权利。在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侦查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告知被害人其享有的诉讼权利,并依法就被害人的申诉、请求等做出答复。
  ⑷请求获得赔偿的权利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部分,被害人对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有异议的,可以就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⑸其他诉讼权利
  除了上述权利外,被害人还享有其他一些诉讼权利,例如:提出异议权、申诉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二百零三条和第二百零四条);获得帮助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二条、第四十条);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条),等等。
  2.不同诉讼程序中被害人的诉讼权利
  ⑴公诉案件中被害人的诉讼权利
  公诉案件被害人的诉讼权利是改善和提高被害人诉讼权利的主要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八十六条、一百四十五条、一百五十五条、一百六十条等规定了公诉案件被害人的诉讼权利。这些权利对保障公诉案件被害人的权益具有重大意义。
  ⑵自诉案件中被害人的权利
  1996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时,立法者扩大了自诉案件的范围和自诉权人的范围。与公诉案件被害人相比,自诉案件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地位体现得更加充分,其诉讼行为直接导致刑事诉讼程序的启动或者终止,并享有对一审未生效判决、裁定提出上诉的权利。对于自诉案件的前两类,即:“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被害人还享有同被告人自行和解和撤回自诉的权利。
  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权利
  我国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是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解决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的诉讼程序。附带民事诉讼的性质首先是一种民事诉讼,所以被害人理所当然的享有民事诉讼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所享有的诉讼权利,如:处分权、请求法院采取诉讼保全措施的权利等。
  三、现行法律规定的被害人诉讼权利在实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被害人的控诉权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
  1996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规定法院受理“公诉转自诉案件”有一个前提条件,即“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课以被害人较重的举证责任,而被害人却往往欠缺这种能力,被害人的起诉并不必然具有启动审判程序的效力。立法没有真正确立解决被害人“告状难”问题的可行方案和具体操作程序,在很大程度上,被害人在诉讼程序中仍然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2.知情权的虚化
  我国刑事诉讼法关于被害人知情权方面的规定存在以下一些缺陷:①法律仅仅作了原则性规定,内容不完整,且只强调对结果的告知;②缺乏程序保障;③保障被害人知情权的配套措施不完善。
  3.被害人的主张权、请求权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地保障   被害人的主张权、请求权是其参与诉讼权利的具体体现。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九条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案件时应当听取被害人和被害人委托人的意见,第一百六十条规定在法庭审理的过程中被害人可以对证据和案件的情况发表意见并相互辩论,但这些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并没有得到良好地执行。
  4.获取赔偿的权利得不到保障
  我国在解决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问题时多采用一次性给付的方式,且以被告人诉讼当时的赔偿能力为限。当被害人遇到被告人无力赔偿其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无法从被告人处获得赔偿时,法律也没有规定补偿措施。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被害人参与诉讼的积极性。
  5.获取法律帮助欠充分
  虽然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了被害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帮助其进行诉讼,但是,立法对被害人诉讼代理制度规定得过于简单。有学者对我国现行的被害人委托代理制度进行了严厉批评,称其“科学性不足是显而易见的,具体表现大致有:1.缺乏保障性;2.缺乏一致性;3.缺乏操作性;4.缺乏全面性;5.缺乏系统性;”。
  6.某些重要诉讼权利的缺失
  被害人缺失的诉讼权利包括:公诉案件的被害人没有直接上诉的权利;被害人不享有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刑事被害人缺少获取法律援助的权利;国家补偿制度的缺乏,等等。
  四、加强和完善被害人诉讼权利及其保障的几点构想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已经明确地将被害人列为刑事诉讼当事人的范围,并赋予了被害人有关诉讼权利。要使被害人成为名副其实的当事人,应当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被害人诉讼权利,确保被害人充分参与诉讼,有效参与诉讼,注意被害人保障与被告人保障的平衡。笔者就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完善思路:
  1.取消被害人对“公诉转自诉案件”的起诉权,建立司法审查制度
  现行公诉转自诉制度未能达到预期的立法效果,被害人就该类案件所享有的起诉权利虚化;又不能不对检察机关的不起诉裁量权予以制约以保障被害人的控诉权利。因此,可以从自由裁量权的角度思考完善我国的不起诉制度,全面认识检察机关自由裁量权的积极意义和可能被滥用的倾向,在相互冲突的价值间寻求平衡。鉴于此,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德国的“强制起诉制度”和日本的“准起诉制度”,建立司法审查制度,对我国现行的公诉转自诉制度予以改造。
  2.加强和切实保障被害人的知情权
  对有关诉讼信息的知情权是被害人的重要诉讼权利,也是被害人行使其他重要诉讼权利的前提条件。为了加强和切实保障被害人的知情权,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完善:
  ⑴被害人有权知道其享有的诉讼权利,在司法实践中,很多被害人法律知识匮乏,对自己享有的诉讼权利认识不清,错失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大好机会。
  ⑵具体明确地规定被害人享有知情权的事项,包括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各个诉讼阶段中案件进展的情况。
  ⑶被害人知情权受到侵犯后,被害人享有要求义务机关予以补救的权利,义务机关首先应当积极采取措施予以补救,若不能补救则被害人可以要求赔偿。
  3.加强和完善被害人获取法律帮助的权利
  根据我国刑事司法现状,应当从两个方面加强和完善被害人获取法律帮助的权利:
  ⑴为保障被害人有效参与诉讼,刑事诉讼法赋予了被害人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
  ⑵建立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法律援助制度。我国的刑事法律援助工作起步较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律援助也刚刚起步。在这个过程中,立法者不应该遗忘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对被害人的法律援助应当随着被告人法律援助制度建立完善的同时在刑事法律援助体系中得以确立。
  4.加强和完善被害人获取赔偿的权利
  ⑴赋予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既有现实的合理性,也顺应了加强我国公民人权保障的趋势和被害人权利保护的国际标准。我国应当对现行刑法、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予以修改,从立法上赋予被害人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与民事立法的规定相一致以实现国家法制的统一。
  ⑵根据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长期潜逃不能归案时,即使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其有犯罪事实,刑事追究也无法启动或继续,也就不可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得不到任何赔偿。鉴于此,应当允许被害人在特定的情况下提起独立的民事诉讼以保障其获得赔偿。
  ⑶确保赔偿判决有效执行。人民法院所作的赔偿判决是一种“权利宣告”,确保判决的执行,使被害人能将判决书中宣告的赔偿实实在在地拿到手中,是保障其合法权益的又一关键步骤。
  5.建立有条件的国家补偿制度
  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是指被害人在遭受犯罪侵害后,由国家给予被害人经济补偿的一种机制。给刑事被害人以必要的抚慰和补偿,是社会经济发达、社会文明、民主、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刑事被害人人权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确立国家补偿制度不仅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全,而且有利于提高民众对司法的信赖,提高公民的守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而且它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充分保障人权的重要参数。
  (作者单位:621000四川省绵阳广播电视大学)
其他文献
识字教学是儿童学习文化,掌握知识的奠基工程,决不是低层次的简单劳作——仅仅教儿童孤立地识字。教师要注意结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以灵活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巩固识字教学的成果。实践告诉我们,识字趣为先。  一、游戏法  爱做游戏是小学生的共性。在教学中,我们可将游戏融于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效果。如:编儿歌。儿歌琅琅上口,生动有趣,一旦记住便永久
期刊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我们经常都可以碰到一些早恋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得不恰当的话,除了给当事者留下一些阴影,还会对整个班级的学生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在处理这样的问题时一定要把握好尺度。  在十多年的教学中,我也曾经遇见过这样的一个女孩:她在很多方面都很优秀。就因为这样,她获得了很多男孩子的青睐,其中有一个男生也是很优秀的。而这位女生,对同样优秀的那男生也有了好感。面临着要中考了,女生感到很苦恼,
期刊
激励学生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尊重他们的成功,特别是后进生的第一次成功。在后进生成功的时候得到教师的肯定与鼓励,将使他们对前景充满信心,从而获得自信。这样,后进生有了第一次成功,就会有第二次……  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会尊重后进生的成功,就会在后进生成功的时候给予及时、真诚的表扬。而表扬是一种方向性的暗示,后进生会在表扬中朝着教师指示的方向努力。后进生一旦努力了,他的学习成绩就会渐渐地进步,教师再及时予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教学改革中,我们一直强调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增加实验教学。然而,就整体而言,实验教学仍然是十分薄弱的环节,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由于受“应试”思想的影响,出现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倾向。  2.中学化学实验教
期刊
做作业是对已学知识的总结和巩固,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小学教师如果不布置家庭作业不利于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也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然而,农村小学教师布置家庭作业遇到一个棘手问题:家长要么不懂,辅导不了;要么太忙,没有时间辅导孩子;再次,大多数小学生自觉性太差,不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帮助学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家庭作业是每个农
期刊
【摘要】学生就是茫茫知识海洋中的船只,教师则是船上的舵手,想要船走的快,行的稳,舵手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合作 探究 舵手 情景教学  上周有两位同事上了先导课,课题都是鲁迅先生的《祝福》,他们不同的授课方式,让我颇有感触。  第一位教师执教的时候,是把电影教学和学生的思考结合起来。他先让学生自行预习,然后再看电影《祝福》,最后来这节先导课。上课以后他让学生讲述祥林嫂的故事,讲述的过
期刊
幼儿园的内部工作环境对于幼儿教师教学动机的价值取向、动机强度、持续时间都有十分重耍的影响。幼儿园管理者要优化管理。为教师创设宽松的人文环境,鼓励教师多方交流,运用有效的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幼儿教师工作的主体性,即最大限度地挖掘教师的发展潜能,促使幼儿教师在专业成长  一、营造宽松的人文环境,加强幼儿园文化的人性化构建  1.幼儿园管理者要全面、发展、辩证地看待教师,把握每位教师的个性特点  幼儿园管
期刊
双胞胎刘龙刘虎的存在已经明显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学,我们几乎难以想象9岁的孩子可以有如此几乎是惊天动地的破坏力。他们会在上课的时候把老鼠往女同学的衣领里塞,会在下课的时候把同学的书包扔进下水道,会溜进老师的办公室把当日的备课本用打火机点燃,会把同学打得头破血流……6次其中期末考试,24分,已经是他们的最高成绩,其中两兄弟总共吃过5个“鸭蛋”。惩罚的手段老师已经用尽,无奈地把家长叫来,开着超大越野车的
期刊
语文作为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四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读”是前提。朗读时,脑、眼、心、口协同并用,是一系列复杂的心智活动。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有益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技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一、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体会文章内涵  在教学中,应抓住感情朗读这一环节,指导学生朗读,使其深入体会文章的含义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朗读训练的重要环节。我们知道,有许
期刊
多少年来,一支粉笔,一本教本,就是山村小学教师的教学武器。就拿小学二年级语文来说,每学期有三、四百个生字,三十多篇课文,还有习作等等,如何才能让学生相对轻松愉快地掌握这些知识呢?教师单靠一支粉笔和一本教本肯定是难以胜任这份工作的。但实践证明,只要教师肯动手动脑,善于创新,在没有现代化教学工具的山区,也能够把语文课上精彩。  一、熟悉教材、拓宽知识面是上好语文课的前提  语文教学,是一个知识经验积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