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申论考试反思高校应用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2825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务员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理解、抽象概括、综合分析、书面表达等综合能力的测试。申论考试中暴露出考生对社会问题关注不够、抽象概括能力不强、综合分析能力较差、应用写作水平偏低等问题,反映了高校应用写作教学存在的不足。高校应用写作为适应社会需求,必须加强《申论》课程建设,将《申论》纳入必修课程;加强应用文阅读训练,增强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加强写作训练,拓展实训空间,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写作素质,满足社会对公务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公务员考试 申论 应用写作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公务员考试越来越热门,从而被称为“中国第一考”,每年参加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考生,大多数是高等院校的毕业生。从申论考试的结果来看,考生在申论考试中普遍暴露出抽象概括能力较差、综合分析能力偏低、应用写作水平不高、政务语言的驾驭能力不强等弱点。因此,探讨申论考试的设计原理和特点,找出申论考试中存在问题的症结,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应用写作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写作素质,满足社会对公务人才的需求,使应用写作课程建设适应社会发展,是高校应用写作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1 申论考试的设计原理及实质
  申论是虚拟行政行为,其答题要求就是模拟机关日常工作来设计的,以行政机关领导对下级的发问、追问和要求下级去论证这三个工作流程为基础设计出“三论”,即首先概括材料提供的基本事实向领导汇报;然后对材料中反映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供领导参考或者对方案的有效性、可行性进行分析;最后结合材料进行论证写一篇文章代机关领导立言。这事实上是行政机关一个完整的公务活动的三个流程,即汇报工作、草拟方案、写作文稿。在这三个流程中,每一个流程都有具体的要求,随着公务员考试命题的不断完善,申论要求的发问、追问、交拟也越来越结合实际,越来越需要考生能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特别是领导对下级的追问,从申论要求上看,数量上可能不只追问一个问题,有时可能要追问二至三个问题。追问的内容也越来越宽泛,对下级的素质要求和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考生在应答申论时,要联系公务员工作实际,紧扣国家公务员在日常工作中时时要针对实际问题分析论证,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处理意见,并对所提出的方案进行论证,有时还要写出书面材料。申论的写作,可以说是机关日常工作流程的一个缩影,它把对考生的文字阅读能力、政策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政务处理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考察融为一体,因此,申论测试的实质就是挖掘考生身上的“准公务员”潜能的一种能力测试。
  2 考生在申论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
  申论考试重点在于考察考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在考试中,考生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暴露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对社会问题关注不够。在近几年的申论考试中,给定材料字数大概是4000~8000字左右,内容涉及政治、法律、经济、教育、管理等各方面知识,要求考生在40分钟的时间内,把材料读完,并正确理解材料的主要内容。据测算,一个大学毕业生,如果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正确的阅读方法,在40分钟的时间里面,应该可以阅读完8000字左右的非专业性材料。即使稍慢一点,也应该在60分钟的极限时间内完成资料的阅读,但是仍有不少考生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资料阅读。从表面上看,这是阅读速度和阅读方法的问题,从深层次上看,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考生的知识面窄,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关注不够,对给定材料不熟悉,同时又缺乏正确的阅读方法,不能迅速抓住材料的主旨,在阅读环节浪费了大量时间,从而影响了申论的整体得分。
  第二,抽象概括能力不强。申论的第一写要求概括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或概述其主要内容。很多考生没有明确材料所反映的基本事实,未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各个材料的要点,更不要说分辨这些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加以整理、归类,最后归纳概括出全部材料共同表现的主要问题了。虽然第一写的分值不高,但第一写是申论获得高分的关键所在,它是后面两写的依据和根本。这不仅反映出关心时事不够,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缺乏深刻的认识和分析,更反映出考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不强。
  第三,缺乏综合分析能力。申论的第二写,要求考生以公务员的身份对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或者对给定方案、对策进行有效性分析,这一写是对应考者解决处理问题能力的考察。但公务员考试要求应考者在30岁以下,而30岁以下的考生大部分都是走出校园没几年的大学毕业生,缺乏机关工作经验,解决处理这些问题无从下手,因此,近几年的申论考试则在材料中给出了大量的参考性建议和可借鉴的做法,这些可参考性建议和做法暗含在给定材料中,只要考生认真分析、甄别、提炼、整合就能找出相对比较可行的对策。但却有很多考生无中生有、空发对策或提出不切实际的解决方案。这些现象表现出考生政策水平不高、工作能力不强的弱点,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更体现了考生缺乏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
  第四,书面表达能力偏弱。公务员的本职工作就是办文、办会、办事,尤其是办文,上情下达、下情上报都需要以公文的形式来实现,作为基层公务人员每天都要和各种文件打交道,公文写作能力是从事公务员工作的基本能力,因此,从事机关公务工作应当熟练掌握行政公文及事务文书的写作。申论试题的三写都能考察考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第一写和第二写侧重说明文和应用文写作能力的考察,第三写侧重考察考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近几年的申论第三写还要求考生写成公文,不仅要紧密结合给定资料的主要问题,有理有据、稳密有序地深入申述、论证自己所提出的对策建议,还必须正确选用公文文种,符合公文写作的格式规范 ,使用准确、简练、朴素、庄重、得体的公文语言等等。因此,这一部分是对考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全面检验。但从申论考试的答卷看,考生在立意、谋篇、布局、语言表达、文字书写方面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错别字、病句比比皆是;文不对题、结构混乱的文章也屡见不鲜。有相当多的考生未能掌握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应用文体的写作特点和规律,甚至使用文学写作的表现手法,或凭空杜撰、玩弄词藻等等,这些都体现了考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欠缺。
  3 加强高校应用写作改革,适应社会需求
  申论考试虽然已进行了将近10年,但在高校的应用写作教材中,很少有申论这一文体,目前尚未有高校编写过一本系统规范的《申论》教材,更没有开设《申论》这门课程。这些都表明了高校应用写作课程设置滞后,与社会需求脱节,因此,应加快申论课程建设,加强高校应用写作教学改革,解决考生在申论考试中暴露的问题,使高校写作课程学以致用、服务社会,满足社会对公务人才的需求。
  第一,开设《申论》课程或将其纳入必修课程。虽然从八十年代起应用写作就逐步走入高校殿堂,成为一些文科院校的专业基础课,但由于对基础课重视不够,许多高校应用写作课一直是选修课,课时也相对较少。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种蜻蜓点水式的选修学习,无法真正使学生提高写作能力,选修的学习形式也使学生轻视应用文写作,最终导致学生写作素质弱化,在《申论》考试中考生各方面能力表现偏差的事实就是极好的证明。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调整和完善课程设置,在各专业中开设应用写作课程,并把《申论》纳入必修课程,增加课时,通过严格、系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二,加强应用文阅读训练,增强社会认知能力。应用写作是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而写的,内容涉及诸如行政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经济、法律等相关常识,如果学生没有相应的认知能力,面对实际问题就会茫然,无法做出合理的逻辑分析、判断和推理。为避免学生在写作中陷入“无米之炊”的尴尬, 应用写作课应加强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培养。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学习、阅读相关专业方面的文章、报纸、规章制度和各种法规性文件, 从具体案例中使学生了解国家政策及相关行业现实工作的有关情况, 在虚拟的矛盾情境中分析问题并按现有规定提出解决办法, 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各种文种的使用环境和写作技巧。通过大量的阅读,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应用写作的基本规律, 掌握应用文的语言特点,逐步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第三,加强写作训练,拓展实训空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在校生来说,他们缺乏生活阅历和社会阅历,尤其是某一专业方面的工作经验,几乎等于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偏低。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分析研究阅读中遇到的社会热点问题, 评议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把应用写作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鼓励学生到机关、企事业单位搜集素材,参与社会写作实践,可以使学生从社会生活中汲取各方面的知识,了解各行业的工作特点,了解现存的问题和利用国家政策解决的办法, 了解处理问题的途径和程序,写出真实、典型的应用文,达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目的,真正提高学生的办文、办事能力。
  通过这些形式的教学改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会逐步加强,写作能力也将随之提高,综合素质也会得到提升,这样才能使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服务社会需求,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绍英,韦茂斌.《申论》考试给高校写作教学的警示及对策刍议[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9).
  [2]李迎新.应用写作要重“应用”[J].写作,2007(13).
  [3]郭玲.关于应用写作教学实践的思考[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8(3).
  [4]钟品妍.高职学生应用写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08(4).
  [5]李毅坚.高职《应用写作》课程若干问题的思考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8(14).
其他文献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和叶绿素仪测定4个番茄品种的植株在不同水分处理下土壤含水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叶绿素含量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番茄植株
《纽约时报》公司终于被卷进持续五年的免费报纸浪潮。1月4日,该公司宣布,向《波士顿都市报》注资1650万美元。《波士顿都市报》作为在波士顿地区发行的免费报纸,2004年总收
中国嘉德二○一二年首场拍卖—嘉德四季第二十九期拍卖会于二○一二年三月二十六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强势收槌,本次拍卖会共推出了“中国书画”“瓷器、家具、工艺品”
特效技术在电视节目制作中是非常重要的概念。文章针对适应现代电视节目快节奏制作,针对后期制作中常遇到的的问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方案,既制作简单又别具艺术个性,为电视节
利用声表面波技术以一种集成的方法实现了一种把声-光和电-光效应结合起来的新型器件,这种器件具有独特的优点.尤其是该器件允许有一种附加的信息输入端口,从而在光学信号处
离子敏场效应晶体管ISFET是一类正在发展中的微型化学传感器。它既具有离子选择性电极相似的功能,又具备微电子器件的重要特征,因而是一类极有前途的、富有生命力的器件。目
教育视阈中的主体间性研究是我国主体教育研究的新视角,也是当前教育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问题.它的提出不仅使我们对教育主体的理解获得了新的突破,也使我们在处理教育活动中主
2000年是股市大发展的一年,2001年股指是否能继续盘升,需要提前研究可能影响股市的6件大事。 一、国家“十五”计划出台,如何影响股市? 国家“十五”计划当中,至少有两个方面可能影响股市的
摘要奖学金作为学校等给予学生的一种奖励或补助,在激励学生认真学习或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等方面起到了巨大激励作用。各类奖学金频繁设立已是各类学校的常见现象。本文从经济学视角对奖学金所包涵的经济学原理做出简要分析并对奖学金激励制度进行效率分析,最后提出奖学金设置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奖学金 价格歧视 信息不对称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奖学金按性质可分为资助型和奖优型奖学金。资助型奖学金
《老子》首章总共有五句 ,句句都被人作了歪曲的解释。纠正此章的讹误 ,对研究《老子》很有必要 The first chapter of “Lao Tzu” has a total of five sentences, all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