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ben83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学是一门严格的精密科学,不少学生表现了浓厚的兴趣,但同时也有一些同学感到学习的困难,这就更加突出了初中阶段培养学生兴趣、能力的重要性。下面,就浅谈我对物理教学中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物理问题情境,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认识物理现象是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和出发点。在初中阶段,必须重视物理现象的教学,学生在物理环境中通过观察实验对物理事实、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产生清晰而明确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如果在教学中对某现象、原理一带而过,不作深入的研究,学生往往三言两语完成作业,教师大笔一挥就不了了之。这样一来就会把本来生动丰富的知识变成枯燥难懂的材料,使学生觉得单调乏味,学生只能学到一些僵死的结论。所以必须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发散思维。例如:用马德堡半球模型演示大气压强的存在,首先抽气后由学生表演,四个学生费了很大的力气都无法使两个半球分开,然后教师悄悄地打开阀门,轻轻一拉两个半球就分开了。这样一来让学生产生思维想象,伴随教师的指引进行推理得出结论:大气压强存在,而且很大。
  二、以实验为中心进行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实验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演示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传统的演示实验却往往是按着教师提出问题——教师演示——得出结论这样一个公式化的过程进行。然而我觉得这种方法病弊很大,最明显的是:当教师演示时,学生的任务就是“看”,限制了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坐在后面的学生有的观察不清楚,课后印象不深,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我设想改变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学,探索以实验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即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去发现规律掌握知识,以便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力,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三、通过“质疑”与“问难”增强能力
  从本质上说,初中学生的学习过程需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四个阶段,而教师提出的问题往往取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前两个阶段,这就桎梏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再者,教师的提问不一定就是学生学习本课所需解决的问题,容易导致教与学的脱节;更重要的是,这种一问一答的方式只是一种机械的、被动的“应答性”行为,与我们所需要培养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探索性”行为的学生是背道而驰的。当然,我们并不一概反对教师提问,而是说我们在设计提问的时候,想想如何把教师的“提问”转化到学生的“质疑”上去?能不能在课堂上有意识地激发学生主动质疑问难?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新的知识。
  例如:在上“大气压强”时我们不妨问:大气有没有重量?这个问题似乎很简单,一个“有”或“无”便回答了。虽然学生的大胆猜想有对有错,但是由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加上恰当的小实验,才能理解明白。我们用天平称排球充气、排气时的重量,就不难证实学生的猜想,知道空气有重量。
  四、运用“反馈”达到强化效果
  课堂的教学反馈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对教师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另一方面是教师对学生的反馈,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在这对教与学的矛盾中,教师应处主导地位,课堂教学的反馈要求迅速、及时,需要教师运用智慧,随机应变,因势利导。例如我们在上《力》的过程中可进行课堂反馈:
  师:课本上举出坐在船上的人用浆撑岸时,船离岸的现象说明了什么性质?
  生:说明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生:既然有力的作用,那么岂不是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师:当然,若选人和船作为一个整体定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什么?
  此时有的学生说施力物体是人而受力物体是船,有的说施力物体是人和船而受力物体是岸等。通过同学们的争论及老师的指引,因为人和船作为一整体,故我们不难找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了。目前课堂的教学反馈不是一概肯定,就是全盘否定,实际上学生的回答不一定全对,也不一定全错,教师应仔细倾听学生的意见,及时地肯定正确或纠正错误。特别要注意就着学生的回答,进一步启发、诱导,让他们在积极的思维中相互补充,求异求佳。
  上面几点是我个人的肤浅见识,然而在当今的初中物理教学还需要我们继续探讨。
  参考资料:
  1、阎金铎、因世昆主编:《初中物理教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
  2、王道俊、王注澜主编:《教育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
其他文献
时下,在教育教学中,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张扬学生的个性特征,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充分展示“以人为本”的教学已成为当今教育的重中之重。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学生个体之间是存在差异的,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都有所不同,所以在教学中,在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对于全体学生的整体发展也是不可忽视的。因而在教育教学中,就需要教师科学地引导,努力创设探究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逐渐转变,在探究中
期刊
习作是学生思想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习作更是孩子们对大千世界中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的真实写照,是每个学生内心的真情流露,为了扎实地打好每个学生的习作基础,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习作个性培养的。  一、按着从说到写的顺序进行训练  语言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和书面两个方面。学生的写要在说的基础上进行。为什么呢?因为儿童的语言发展,是口头语言先于书面语言
期刊
办公室里贴着“教师的五种精神”,我会时不时地和自己进行对照,无意中会想想哪些做到了,哪些没做到,哪些需要做得更好,这也许是潜移默化的作用吧。成人尚且如此,何况好奇心极强的孩子们!利用这种无意注意,我便在教室里张帖标语,来鼓励、教育、引导学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在教室里写标语也许很常见,但是能让它在特定的时间发挥特有的效果,这就需要在“时”和“效”上下功夫,要让它应“时”而生,又能使它应“时”而
期刊
【摘要】本文以教学实践经验,阐述了“教法”与“学法”的辩证关系,学生具备的学习方法、本领、技巧、能力,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学生的学习才能由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接受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设计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教师才能由知识技能的占有者、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帮助者。课堂上才能出现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  【关键词】教法 学法    在强调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
期刊
鲁迅小说《祝福》的主人公祥林嫂是一个悲剧人物。她的特点可以用一个“悲”字来概括,悲惨的命运伴随了她的一生,最后又在悲惨中死去。作者为了突出她的“悲”,把她置身在周边的人、景、物、事之中,通过反衬来实现。  标题“祝福”的反衬。小说的内容是叙写祥林嫂悲惨的一生,即使将小说标题改为“祥林嫂”,也符合小说的内容。“祝福”一词,《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解释为:“我国某些地区的旧俗,除夕祭祀天地,祈求
期刊
新课程评价改革激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也能在一个相当宽松的环境下获得知识。新课程评价改革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探索的习惯。作为教学评价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作业批改,面对新课程对评价的要求,不再用“正确”、“错误”作为定论,而是关注思维过程,学习态度。如何在数学作业批改中有效地发挥评价功能呢?  一、主体的多元  新课程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让学生和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颁布给初中英语教学带来新的思路和启发,本文从课堂教学的文化性和情感投入、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以及学习方式的变革这三方面来探究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英语教学中的能力培养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 文化意识 任务型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形成必须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
期刊
从初中到职高,是学生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是从一个学习阶段上升到更高的一个学习阶段的过程。其中,既有知识上量的变化,也有掌握知识方法上质的飞跃。开始,大多数学生会感到新奇、兴奋、情绪高涨,继而感到困扰、无所适从,兴趣剧减。这一阶段的化学学习和教学,会出现一些困难。如何从掌握知识的方法上、技能上加以引导、辅助,是能否使学生顺利过渡并适应技校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知识量上
期刊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它是从生活中产生并且与生活密不可分的,但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是人类几百年来积累的间接经验,它具有较多的抽象性,而中学生的思维还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要使学生理解地接受、消化抽象的数学知识,仅凭目前课堂上教师的口耳传授是不可能让学生真正理解的。在课堂上教师应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更能有效地加强学生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
期刊
在华夏五千年的文明中,沉淀了许许多多感动人心的美德故事,传承至今,已成为社会主义伦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独特思想的原动力。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把精力主要集中在物质生活的提高上,却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精神空虚、表现堕落。例如: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贪污腐败者越来越多,社会冷漠,缺少良知,因精神空虚吸毒贩毒的越来越多,暴力事件时有发生……严峻的形势告诉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