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颁布给初中英语教学带来新的思路和启发,本文从课堂教学的文化性和情感投入、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以及学习方式的变革这三方面来探究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英语教学中的能力培养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 文化意识 任务型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形成必须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课程标准更强调教学活动中人的因素,以人为中心,把学生放在一个根本的重要位置上,从根本上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策略,形成自主发展的学习习惯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那么如何遵循课程标准并在英语课堂中渗透这种以课程标准为指南的能力培养的思想。笔者从以下几方面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究。
一、课堂教学的文化性
随着Internet的普及,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的融合,英语的日益国际化;“地球村”已经变为现实。那么在小小课堂中展现这种文化意识。已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并不仅指听、说、读、写的技巧还包括语言会话能力和语篇能力。文化因素始终存在于语言学习之中。文化是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化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也有益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开阔视野,能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我认为可以利用有文化特色的实物或图片开展教学活动,提高课堂的文化性。它的益处在于:(1)可促进学生深入了解目标语言文化,更好地进行不同文化的对比;(2)可以借助实物图片来加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并增强他们的阅读能力。
如在上BookⅢ L30中的圣诞节一课中就可用圣诞袜和圣诞老人的图片或下载一段英语国家的人们如何庆祝圣诞节的场景做成课件来上课就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可以鼓励学生使用英语并创造合适的机会与外国友人增进友谊,分享文化。
二、课堂教学的情感投入
人本主义学习观认为:人的学习应当是一种自发的和有目的塑造自我的、愉快的学习过程。课堂教学需要师生的情感投入。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生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全球意识。学生有对自己、对英语学习及其文化,有着积极向上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到英语学习的效率,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初中阶段英语学习的失败会导致学生今后高阶段英语的学习困难重重。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去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从而达到提高英语能力的目的。
三、任务型英语教学
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思路是近20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新的发展形态。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任务型学习中的任务与真实生活中的任务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教师应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课程标准》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教师应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全面参与,积极思考、自主学习、亲自实践。师生角色在任务型教学中是不同的,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沟通信息、解决问题。教师应扮演助学者、组织者和监督者等多种角色,有时还要在活动中充当学生的伙伴。
笔者认为列举、排序、分类、比较、故事链、信息差、解决问题、作决定以及观点交换等任务较适合在初中课堂中运用。如在上BookⅢ L10环境保护一课中,笔者就设计了一个表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人们对环境的所作所为来填写表格,从而达到理解和深化课文的目的。
这种活动不仅课堂教学中可以进行,也可以延伸到课堂以外的学习活动之中。如果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来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个性展现才能,就可达到培养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方式的变革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要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我们的基础教育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我们今天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这也对当前英语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者。在过去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中,基本上是灌输——接受,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笔者认为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英语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各种价值观的整体发展,达到提高英语能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我们初中英语教学中能力的培养也将会有一个崭新的面貌。
参考文献:
《英语课程标准》
《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
《浙江省基础教育新课程》
【关键词】新课程 文化意识 任务型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形成必须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课程标准更强调教学活动中人的因素,以人为中心,把学生放在一个根本的重要位置上,从根本上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策略,形成自主发展的学习习惯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那么如何遵循课程标准并在英语课堂中渗透这种以课程标准为指南的能力培养的思想。笔者从以下几方面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究。
一、课堂教学的文化性
随着Internet的普及,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的融合,英语的日益国际化;“地球村”已经变为现实。那么在小小课堂中展现这种文化意识。已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并不仅指听、说、读、写的技巧还包括语言会话能力和语篇能力。文化因素始终存在于语言学习之中。文化是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化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也有益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开阔视野,能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我认为可以利用有文化特色的实物或图片开展教学活动,提高课堂的文化性。它的益处在于:(1)可促进学生深入了解目标语言文化,更好地进行不同文化的对比;(2)可以借助实物图片来加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并增强他们的阅读能力。
如在上BookⅢ L30中的圣诞节一课中就可用圣诞袜和圣诞老人的图片或下载一段英语国家的人们如何庆祝圣诞节的场景做成课件来上课就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可以鼓励学生使用英语并创造合适的机会与外国友人增进友谊,分享文化。
二、课堂教学的情感投入
人本主义学习观认为:人的学习应当是一种自发的和有目的塑造自我的、愉快的学习过程。课堂教学需要师生的情感投入。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生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全球意识。学生有对自己、对英语学习及其文化,有着积极向上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到英语学习的效率,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初中阶段英语学习的失败会导致学生今后高阶段英语的学习困难重重。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去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从而达到提高英语能力的目的。
三、任务型英语教学
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思路是近20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新的发展形态。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任务型学习中的任务与真实生活中的任务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教师应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课程标准》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教师应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全面参与,积极思考、自主学习、亲自实践。师生角色在任务型教学中是不同的,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沟通信息、解决问题。教师应扮演助学者、组织者和监督者等多种角色,有时还要在活动中充当学生的伙伴。
笔者认为列举、排序、分类、比较、故事链、信息差、解决问题、作决定以及观点交换等任务较适合在初中课堂中运用。如在上BookⅢ L10环境保护一课中,笔者就设计了一个表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人们对环境的所作所为来填写表格,从而达到理解和深化课文的目的。
这种活动不仅课堂教学中可以进行,也可以延伸到课堂以外的学习活动之中。如果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来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个性展现才能,就可达到培养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方式的变革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要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我们的基础教育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我们今天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这也对当前英语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者。在过去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中,基本上是灌输——接受,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笔者认为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英语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各种价值观的整体发展,达到提高英语能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我们初中英语教学中能力的培养也将会有一个崭新的面貌。
参考文献:
《英语课程标准》
《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
《浙江省基础教育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