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课程标准来看英语教学中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02132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颁布给初中英语教学带来新的思路和启发,本文从课堂教学的文化性和情感投入、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以及学习方式的变革这三方面来探究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英语教学中的能力培养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 文化意识 任务型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形成必须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课程标准更强调教学活动中人的因素,以人为中心,把学生放在一个根本的重要位置上,从根本上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策略,形成自主发展的学习习惯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那么如何遵循课程标准并在英语课堂中渗透这种以课程标准为指南的能力培养的思想。笔者从以下几方面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究。
  一、课堂教学的文化性
  随着Internet的普及,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的融合,英语的日益国际化;“地球村”已经变为现实。那么在小小课堂中展现这种文化意识。已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并不仅指听、说、读、写的技巧还包括语言会话能力和语篇能力。文化因素始终存在于语言学习之中。文化是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化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也有益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开阔视野,能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我认为可以利用有文化特色的实物或图片开展教学活动,提高课堂的文化性。它的益处在于:(1)可促进学生深入了解目标语言文化,更好地进行不同文化的对比;(2)可以借助实物图片来加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并增强他们的阅读能力。
  如在上BookⅢ L30中的圣诞节一课中就可用圣诞袜和圣诞老人的图片或下载一段英语国家的人们如何庆祝圣诞节的场景做成课件来上课就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可以鼓励学生使用英语并创造合适的机会与外国友人增进友谊,分享文化。
  二、课堂教学的情感投入
  人本主义学习观认为:人的学习应当是一种自发的和有目的塑造自我的、愉快的学习过程。课堂教学需要师生的情感投入。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生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全球意识。学生有对自己、对英语学习及其文化,有着积极向上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到英语学习的效率,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初中阶段英语学习的失败会导致学生今后高阶段英语的学习困难重重。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去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从而达到提高英语能力的目的。
  三、任务型英语教学
  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思路是近20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新的发展形态。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任务型学习中的任务与真实生活中的任务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教师应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课程标准》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教师应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全面参与,积极思考、自主学习、亲自实践。师生角色在任务型教学中是不同的,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沟通信息、解决问题。教师应扮演助学者、组织者和监督者等多种角色,有时还要在活动中充当学生的伙伴。
  笔者认为列举、排序、分类、比较、故事链、信息差、解决问题、作决定以及观点交换等任务较适合在初中课堂中运用。如在上BookⅢ L10环境保护一课中,笔者就设计了一个表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人们对环境的所作所为来填写表格,从而达到理解和深化课文的目的。



  这种活动不仅课堂教学中可以进行,也可以延伸到课堂以外的学习活动之中。如果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来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个性展现才能,就可达到培养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方式的变革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要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我们的基础教育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我们今天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这也对当前英语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者。在过去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中,基本上是灌输——接受,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笔者认为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英语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各种价值观的整体发展,达到提高英语能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我们初中英语教学中能力的培养也将会有一个崭新的面貌。
  参考文献:
  《英语课程标准》
  《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
  《浙江省基础教育新课程》
其他文献
常常听人们说:“只有付出自己辛勤的汗水,才会有金秋丰硕的果实。”这话乍一听起来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仔细一想,欠科学。光付出汗水,不讲究方法,付出最大的劳动力也是枉然的。我们不妨从生物学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日本早稻田大学曾经做了一次试验,将两粒相同品种的西红柿种子进行不同生长环境的试验,一粒按照常规的方法,种在普通的泥土,施以普通的化肥与农家肥;一粒种植在采光充足,温度适宜的玻璃暖房的大水盆里,并根
期刊
科学地、合理地布置作业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理念、新大纲,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整体效益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合理的布置作业呢?笔者在此浅谈两种方法。  一、要根据每节课的教学重点来布置作业  以语文课为例,布置作业时要看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主要是教生字、词呢,是分析课文呢,还是讲解写作特点?布置时,要紧紧围绕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有时着重训练学生解题技能,有时着重解决学生存在的共性错误问
期刊
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所以,重视开发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阅读是人类通过文字符号获得信息的方式和过程。阅读教学的任务就
期刊
开头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它处于文章的显要部位,因而具有重要的作用。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文章成功的一半。”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也说明了一篇文章的开头至关重要。若考场上议论文的开头能有“龙头”或“凤首”之感,最突出的效果是吸引阅卷者,给阅卷者留下好的印象。但在高考实际过程中,考生用于写作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通常在45分钟左右)。因此,学会一些好的开头方法,以备应试时迅速择优使用,是十分必要的。现
期刊
时下,在教育教学中,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张扬学生的个性特征,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充分展示“以人为本”的教学已成为当今教育的重中之重。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学生个体之间是存在差异的,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都有所不同,所以在教学中,在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对于全体学生的整体发展也是不可忽视的。因而在教育教学中,就需要教师科学地引导,努力创设探究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逐渐转变,在探究中
期刊
习作是学生思想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习作更是孩子们对大千世界中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的真实写照,是每个学生内心的真情流露,为了扎实地打好每个学生的习作基础,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习作个性培养的。  一、按着从说到写的顺序进行训练  语言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和书面两个方面。学生的写要在说的基础上进行。为什么呢?因为儿童的语言发展,是口头语言先于书面语言
期刊
办公室里贴着“教师的五种精神”,我会时不时地和自己进行对照,无意中会想想哪些做到了,哪些没做到,哪些需要做得更好,这也许是潜移默化的作用吧。成人尚且如此,何况好奇心极强的孩子们!利用这种无意注意,我便在教室里张帖标语,来鼓励、教育、引导学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在教室里写标语也许很常见,但是能让它在特定的时间发挥特有的效果,这就需要在“时”和“效”上下功夫,要让它应“时”而生,又能使它应“时”而
期刊
【摘要】本文以教学实践经验,阐述了“教法”与“学法”的辩证关系,学生具备的学习方法、本领、技巧、能力,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学生的学习才能由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接受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设计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教师才能由知识技能的占有者、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帮助者。课堂上才能出现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  【关键词】教法 学法    在强调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
期刊
鲁迅小说《祝福》的主人公祥林嫂是一个悲剧人物。她的特点可以用一个“悲”字来概括,悲惨的命运伴随了她的一生,最后又在悲惨中死去。作者为了突出她的“悲”,把她置身在周边的人、景、物、事之中,通过反衬来实现。  标题“祝福”的反衬。小说的内容是叙写祥林嫂悲惨的一生,即使将小说标题改为“祥林嫂”,也符合小说的内容。“祝福”一词,《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解释为:“我国某些地区的旧俗,除夕祭祀天地,祈求
期刊
新课程评价改革激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也能在一个相当宽松的环境下获得知识。新课程评价改革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探索的习惯。作为教学评价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作业批改,面对新课程对评价的要求,不再用“正确”、“错误”作为定论,而是关注思维过程,学习态度。如何在数学作业批改中有效地发挥评价功能呢?  一、主体的多元  新课程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让学生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