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从本位做起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unqiang6455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欣喜地发现,语文教学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谓姿态万千,异彩纷呈。由于名著阅读、古诗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在中考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教学在如火如荼的课改大潮中着实火了一把。单就授课形式来说,就有诵读、欣赏、点评等课型,很多老师也不惜将视频、音响、小品、辩论等搬入课堂,但实际的教学效果却并不十分理想。这不禁让人深思,到底什么才是阅读教学的本来面目?到底什么才是我们追求的阅读教学?
  黄厚江老师提出了本位阅读的教学理念,我非常赞同。也就是根据把握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等三个步骤进行阅读教学。下面谈谈我对本位阅读的几点思考。
  1.以文本理解为基础
  文本理解在阅读教学中有着重要位置。张志公先生说过一句很精辟的话:“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带着学生读进去,读出来。”这句话很有内涵,读进去就是读懂文本;读出来,就是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各种丰富的学习活动。阅读教学的实质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获得丰富积累,通过阅读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而这一切正是在学生理解文本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要真正理解文本,离不开对文本的尊重。文本作为我们的第一手资料,首先要对文本的意义进行准确把握。我们知道,文本的意义是被固化在具体的文字系统之中的。文本的意义应该是固定的,而且应该也是唯一的,尤其是经典文本。对文本要立足于“一元解读”,以“一元解读”为基础,对文本进行深入建构。其次,我们要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课堂出现了对“多元解读”的过热追捧,对“独特体验”的过分珍视,使一些课堂不免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出现了“脱离文本的旁逸斜出的创造性阅读”。比如:《范进中举》中学生解读出“范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著精神”“胡屠户解救范进的方法不科学,应该及时找医生”;《背影》中解读出“父亲违反交通规则,没有安全观念”“他这样辛苦为儿子买橘子是怕自己老了儿子不养他”;《愚公移山》解读出“愚公真愚,不搬家,不知环保,还让子孙跟着受罪……”。《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不仅承载着教会学生正确使用母语的任务,还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把好价值取向的舵,不能任由学生随意曲解。读者只有尊重文本,才可能理解文本,进而得出正确的理解。
  2.以学生阅读为主体
  新课程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教学自然也不例外。反观现今的阅读课堂,我们却明显感到阅读被淡化,很多阅读课已经“没有阅读”。试问,一节阅读课如果没有学生充分阅读,能叫阅读课吗?虽然很多老师的课堂讲得天花乱坠,分析得头头是道,但学生是听得晕晕乎乎。因为他们的阅读时间没有得到保证。很多“吝啬”的老师一节课才给学生5分钟的阅读时间。很多时候,学生连文本看一遍都还没看完,就被老师生硬地拉回他预先设计的教学轨道上去了。课堂上,如果学生能顺利地回答出老师的问题,那么皆大欢喜,如果不能,老师将会乐此不疲地提问下去,直至设定的答案被说出为止。这种课堂模式下,学生完全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何谈学习主体?
  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必须明确,阅读是学生的阅读,不是教师的阅读。当然,这里也离不开教师的阅读引导。因此,教师要淡化自己的主导地位,只在合适的地方给予点拨就可以了,如孔子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阅读主体地位实现的前提,首先保证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如果连阅读的时间都不能保证,那学生如何理解文本,如何与文本、作者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其次要保证学生阅读环境的纯净。阅读环境的纯净,一是指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营造良好的氛围,二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会,不能将自己的理解或者教参上的资料强加给学生。这里我主要强调的是第二点,有的老师上课动辄引用名家的点评,这样无形中左右了学生的理解。虽然学生的理解很多时候可能会错,但那毕竟是他自己思考的结果。有一个词语叫“阅读初感”。所谓“阅读初感”,是指读者初次接触文本的时候产生的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在阅读教学中,强调“阅读初感”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尊重,也是阅读教学的起点,通过学生的“阅读初感”,可以将学生引向与文本的深层次的对话。因此要真正实现学生主体地位,我以为必须将“阅读初感”落实到位。
  3.以语文方法为主要手段
  陈金明先生说过:“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时刻想到依据语文工具性特征来设计教学”。这是很有见地的。黄厚江老师也多次表达一个观点:“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没有什么新的方法;只有没有用好的方法,只有使用不恰当的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给学生具体有效的解读文本的基本方法。比如抓文眼、抓关键句、品关键词知人论事等。
  比如读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其中“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这段,其言外之意较为复杂。在没有了解作者处境时,学生解读说:柳宗元喜欢旅游,但是选择小石潭是一个失误,小石潭不是名胜古迹,来游赏的人太少,使作者一行感到太冷清。建议他们到人多的地方去,才会有更多的乐趣。这种解读明显偏离了作者的本意。这时,教师适时插入柳宗元参加王叔文改革,改革失败后王叔文被杀,柳宗元被贬永州的背景资料。那么学生就可以根据作者当时的处境来揣摩他的心思,与作者在心灵上进行跨时空的交谈。于是,学生很容易得出了结论:柳宗元此时政治失意,心情抑郁,于是便寄情山水以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其中“悄怆幽邃,凄神寒骨”正是借小石潭清幽静穆之境来抒贬官失意之后的孤凄之情。清冷环境正是他孤凄心境的外现。接着教师可略作总结,刚才我们解读文本的方法就是“知人论世”的文本分析方法,有了方法的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分析与理解就容易多了。
  “阅读教学的功能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和在阅读中积累”,黄厚江老师如是说。确实如此。在课堂改革进入第二个十年之际,如果我们的阅读教学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体验,尊重文本的基础地位,用好语文的基本方法,那么我们的阅读教学一定会渐入佳境。
其他文献
星期五下午,班主任任老师对我们说:“为了欢度国庆节,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全班同学按顺时针方向围成一圈,从第1个同学开始,按顺时针方向,‘1、2;1、2……’地报数, On Fri
一天,我突然心血来潮,将平常一直扎的马尾辫改为在两耳边的羊角辫。早读课,我悄悄地从教室后门进去,没想到坐在后排的小女孩张影仰起头,笑眯眯地轻声说“:老师今天真好看。”
讲语文课需要使用语文教材,但只讲语文教材的课,决不是好的语文课。因为语文知识远不止课本上的知识,其天高地迥,气象万千;宏微兼备,今古并容,有如气体无处不有、无处不在——语文教学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这里,就把在语文教学中的点滴体验分列于下:  ※做菜缺盐,就会淡而无味,自然不能引起人们的食欲;讲语文课,教师不先以情感之波冲激起学生思想感情的涟漪,就会情趣索然,同样不能引起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
邮票诞生后,为通信事业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是,那时的邮政人员必须备有裁纸小刀,好随时把几十枚连成整张的邮票裁开出售给寄信人。顾客有时买了大张的邮票,临到用时,也要自
近日和学生一起学习意大利达芬奇写的《金翅雀》。《金翅雀》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爱”的故事,读了让人无比心痛。金翅雀爸爸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当看到自己的孩子不见了,
母mǔ亲qīn节jié快kuài到dào了le,动dòn2物wù小xiǎo学xué将jiān2举jǔ行xín2一yí次cì“最zuì幸xìn2福fú的de母mǔ亲qīn”活huó动dòn2,要yāo求qiú每měi
期刊
经历了日记起步、写话等训练后,同学们似乎已经觉得写作文不是那么难了。是啊,作文不就是用笔“说”话吗?只不过用笔“说”的文字比用嘴说的话语要简洁些、更有层次些!但是,
小狗和小兔都是跑步强者,这天,它俩碰在一起,为谁跑得快争论起来。小狗说:“我一秒两大步,一步就是3米,我跑得快。”小兔说:“我比你快,虽然我每步是2米,但我每秒跑3步呢。”
无人机已经越来越多地投入了实际战斗。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军广泛使用了“捕食者”无人机。在伊拉克的战场上,美军使用的无人机达700架之多,大有取代有人驾驶飞机的趋势。   显然,与侦察、监视、对地攻击型无人机相比,无人战斗机的功能更复杂,性能更先进,造价也更昂贵。但它的广泛使用只是迟早的事情。无人战斗机的出现将彻底改变21世纪的作战模式,甚至有可能把未来某些激烈的战争演变成坐在计算机屏幕前的一场“游戏
狐狸是个贪心的家伙,它总想把小猪其其的6只羊占为己有。一天,狐狸把自己家中的12只羊卖出去6只,偷来小猪其其家的6只羊,并把这些羊和自己剩下的6只羊混在一起,关在自家羊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