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预习习惯在高效课堂中的作用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作为语言启蒙学科,要想提高学习效果,预习是关键。而儿童缺乏自制力,学习多凭一时好奇,热度一旦褪去,预习也自然难以坚持下去。可见,这其中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养成教育,作为语言入门习得的方式,使学生在科学、长期训练中,练就“预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 预习习惯 高效课堂
  一、行为教育,营造预习氛围
  预习需要氛围。我国奉行,“身教,优于言教”的文化,即突出行为教育。行为教育可视为养成教育的一种。为什么在氛围营造中,行为教育被放在了首位?这是由于行为的主导,有助于强化习惯的养成。预习是自主学习行为,学生的个性阅读,需要兴趣的促使,更需要坚持的意志,才能养成“预习习惯”。
  意志的磨练需要正向引导。教师如同灯塔,给予学生正向的指引。教师事先布置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在预习中寻找答案,采取硬性规定的方式,促使学生完成“预习”。但如此硬性地规定,并非每每受用,用多了便使学生觉得厌烦,尤其是尚处儿童时期的小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更多地还是需要家长的配合、督导。小学生最好的老师,就是父母。父母的举止、言行,会在孩子身上折射出来。因此,孩子的阅读习惯,对文字的喜好,多遗传自父母,或是在生活中自然养成。儿童天性好玩,只有将文字与娱乐相融,使之融入生活,成为一种娱乐,将黑白世界变得缤纷多彩,才能吸引孩子的眼球,让他们喜欢上语文。所谓“兴趣使然”,便是如此。“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去阅读陌生的文章,在潜移默化中完成“预习”的过程。
  二、量化指标,激发探究心理
  小学生尚在感性认知的年龄,思维简单,抽象地讲解预习访求,不适宜这一年龄层。尽管课前预习以引导为主,但为改善小学生“自我控制力差”、“缺乏持久性”的特点,在语文预习中,还是要给予小学生相应的量化指标。
  学贵在“疑”。“疑”是一种心理,是探究式学习的前提。疑问的提出:首先,说明学生已经阅读了教材,从形式上完成了“预习”的任务;其次,体现了学生对这一故事产生了兴趣,从思想上深化了“预习”的效果;第三,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心理,这是“预习”的目的。通过这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学生已大致了解了課文内容,课堂教学自然会事半功倍。
  三、情感评价,树立学生自信
  儿童处于心理敏感期,特别是对于独生子女而言,自我意识较强,对于挫折感的承受能力较差,更需要呵护。教师的评价方法与用词,特别是“首肯”,极大地刺激着学生的自信。
  多予肯定,少作对比。以朱自清先生的《匆匆》一文为例,学生在预习中对于“时光”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师在引导中,多让学生聊一聊“预习体会”。有些学生会觉得时光匆匆,应多节省,用来学习读书;有些学生则认为时光应过得充实,多参加实践活动。这些体会代表了学生的不同生活态度,并无好坏优劣之分,因此教师应多予肯定,彼此之间不作对比,以保护学生的个性发挥。
  四、蝴蝶行动,养成预习习惯
  “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让学生自觉养成一定之规,便会引起“蝴蝶效应”,使预习真正形成一种习惯,长期沿习下来。习惯是从对某一流程的复制开始的。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会由依赖教师布置的量化问题,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预习方式,从而摆脱教师的搀扶,独立行走于陌生的字里行间,完成了“预习能力”的内化。
  但预习的方式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要随着课文内容的不同,有所取舍,甚至完全变化。因此,预习方式需要活化。这与学生的个人能力有关,也与预习方法内化的程度紧密相连。预习,是运用“已知”去了解“未知”的过程,学生锻炼了触类旁通的能力,知识结构形成了点、线、面的扩充。
  至此为止,学生已从“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去回答教师所布置的“量化问题”;到能够“照猫画虎”,自行复制预习的流程;到最终“成功飞跃”,实现了知识方法的内化,使其养成习惯,长期沿习下去,也实现了知识习得的一个闭环。
  习惯犹如一粒种子,在深埋土壤后,需要阳光的温暖,需要清水的滋润。小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环境,需要校与家的联合,共同营造一片土壤;而阳光清水则是教师和家长时时给予的激励。通过不断地累加表扬,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发生内因质变,养成主动预习的语文学习习惯。
其他文献
【关键词】小学音乐 课堂教学 有效性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音乐课被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点缀,长期得不到重视,许多音乐课课堂教学缺乏改革与创新的动力,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质量低下。有的音乐教师采用一般知识课的教学方法,非常严肃地或者单纯使用灌输性方式来讲解注入;有的教师像民间艺人一样,采用一句一句地口传心授课;有的教师则采用单纯地教几支歌就算上音乐课了。所以在常态教学中,“教师苦教、学生苦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这一理论在教材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由于教材本身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从而也决定了我在教学观念和方法上发生巨大的转变。下面谈谈本人
期刊
【关键词】中学化学 兴趣 培养 方法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中学生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直接动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通过客观事物的爱与热诚中产生。”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
期刊
【摘 要】英语学科有别于其它的科目,它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并大胆的说,如何提高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应把握各种有效时机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充分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特别要鼓励他们提出各种具有创新性的观点,得到肯定自己,学习交流中取得信心,从而在英语学科上取得学习兴趣。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达到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
期刊
【摘 要】运用多媒体进行物理教学,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而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的应用,可有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多媒体是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划时代的一种教学工具。在多媒体教学实践中,我深刻的认识到,结合学科特点恰当地选择和运用多媒体技术,并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形
期刊
【摘 要】我根据教研计划"在优化导学达标过程中实行限时达标训练"的要求,在实施目标教学的同时进行限时达标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实践、反复研究、改进,效果很好。限时达标训练是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训练内容,并要求收到一定的效果,达到目标。在限时达标训练的过程中,我发现它有很多好处。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限时达标  一、教师能把握时间,掌握主动  以前我上课的时候,总觉得时间不够
期刊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教学中怎样体现这一学科特性是课程标准理念下中学物理改革的重要内容 。数字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和教育方式,如何发挥数字技术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就这两个基本问题及两者联系谈谈看法。  一、物理实验教学的历史回顾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物理实验分成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演示性实验,一种是学生分组实验。前者定位于培养观察能
期刊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要引诱孩子们数学是有趣也是有用的,只有让学生对数学发生兴趣,他们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终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愿望,由机械性、被动地学习转变为创造性、主动地学习,提高数学素质。下面是我的几点方法:  一、在感悟中激趣  外在活动引发
期刊
【摘 要】学困生转化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将学困生转化工作融入教学中,在汉语文教学中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首先,教师可以在设计教学环节时,针对学困生群体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教师通过转变思想、统筹兼顾、采取措施等途径,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汉语文教学活动,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提高汉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学困生 转化 方法  我在西藏小学担任教学工作已经多年了,
期刊
新疆的汉族学生学习维语的环境很好,但是多年来困扰维语教学的一个难题,语言教学的成功与失败,与教学的方式方法,教材的科学性,课型课时的安排,学生的语言学习策略和心理状态等有直接的关系。这些因素可以归纳为教和学的两个方面,本文试图从学的方面探究汉族学生在维语学习中的得失,从中找出一些有价值的根源。  一、抠语法  这也是汉族学生学习其它语言时容易犯的通病,汉语是无形态或者形态非常不显著的语言,维吾尔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