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光是一个变形师,会把捣蛋的孩子变成严肃的大人,就像我们的爸爸妈妈一样。
回忆却是一个魔法师,会把严肃的大人变回捣蛋的孩子,变得比调皮的我们还要让大人头疼。
哈哈,在大人那张严肃的面容之下,到底会藏着怎样一个调皮可爱的孩子呢?
我喜欢暑假,我那小时候的暑假。
这是距今三十多年,甚至再早点的暑假生活了。似乎有些模糊,因为距离今天的时间与生活的确有些远、有点距离了——
不必说早间,惯例地被太陽晒醒,顶着芦席、脚笈拖鞋、眼含“猫屎”,从打麦场向家里蹭。
路上我极少选“村里的通衢”走,一般是溜河坡、穿苇塘,听着鸭子大鹅嘎嘎戆戆的叫声,看它们在水中扎猛子、亮翅膀。此时,我的眼睛一定会在浅水边、草窠中、芦苇间扫来荡去。因此,我不止一次在池塘里捡到鸭蛋。
也不必说中午,在家烧地锅,故意猛填柴草,猛拉风箱,弄得满灶房烟雾缭绕,这样“下河洗澡”就可以更“合理”地增加时长。
几个小伙伴打着唿哨,肩头或搭条毛巾或干脆不拿毛巾,飞奔到池塘边,三把两把地扯下衣服,再从远处助跑、起跳。只听“扑通”一声,水面上激起的浪花四处飞溅,很让入水者得意。
单说那晚间,我与几位小伙伴弄瓜吃,就有无限趣味。几个人早早相约好,分工合作,白天踩好点。到了夜晚,一两个小伙伴故意从远处大声交谈着,慢慢接近看瓜人的瓜棚,还故意说起看瓜人感兴趣的话题,找借口驻足与那人聊一会儿。
其他人就趁此顺着河坡“匍匐前进”,到早就相过的瓜地取白天相中的西瓜。因为是夜晚,到底是看不清,再加上心里会紧张,可能会搬错了瓜。这得等几个人溜到一旁,用拳头砸开后才能发现。若是生瓜,我们也不愿舍弃,只能一边用手挖着大口吃,一边嘟嘟囔囔地不满道:“那人怎么挪了瓜?”“这瓜味道孬(不好)。”末了,我们将瓜皮掰开,向几个不同方向用力抛去,既是破坏现场证据,又极大地表达了我们没吃到好瓜的不满。
那时候的夏天,可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可以到小河里掏鳝、摸鱼;可以去田野里找各种各样的野果尝尝鲜;可以在雨中踹树捉知了;也可以戴着斗笠在池塘边钓一天的鱼。
最值得回忆的是连续降雨的时候,村里的池塘、村里村外的沟渠,都满满地溢出了水,连路都被水淹没了。大人、孩子便卷起裤腿,光着脚“涉水出入”。
有几家大人还会商量“逮鱼”,我们就随大人“做竹排”“做木筏”,忙前忙后地抬毛竹;大人要搓麻绳,我们就跑前跑后地递上麻丝(从麻类植物中取得的纤维,可制绳)。等到大人用渔网撒鱼时,我们就跟着屏气、惊呼,捉到大鱼时,还会故意大声炫耀“这个不算大”“这个不算大”,手里却是忙不迭地将鱼虾蟹蚌收拾起来。
等这些都玩腻味了,我们就抓一个肥肥的癞蛤蟆,趁旁边的小伙伴不注意,从脖颈处拉开他衣服,猛塞进去并用力拍打,惊得小伙伴乱蹦乱跳,我们就在一旁得意地拍手,哈哈大笑。
相互捉弄,乐此不疲。
那时,我们的暑假作业少而又少,记得数学一般是课本练习。由老师挑选、勾画,再做上几十道题。语文大不了是“抄词三遍”“两篇或三篇作文”,一般要有《暑假里一件有意义的事》,我们都是写去独居的老奶奶家帮忙挑水、扫地,或写生产队晒粮食时,我们轰走了偷吃的猪牛羊之类的事。反正是瞎编,年年写,开学老师检查时,只要看到你本子写得密密麻麻的就行了。
英语,可能是读读课文,或把所有单词抄写三遍了事。政治、地理、历史、生物,从没听说过有作业的。
记得有一次,数学老师布置数学课本上的课后练习及单元练习各四十题。我看到家里大人用的复写纸,就与一个小伙伴合计,每人拿几张复写纸,再分工:你负责写课后练习,我负责写单元练习,然后装订,岂不省事?没成想,开学初,老师验收作业时,其他小伙伴“告密”了我俩“协作”之事。我不仅被老师狠狠骂了一顿,加罚作业,还被捎信回家,等周末到家,迎接我的就是一顿“巴掌炒屁股”。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在没开学时,我们还是快乐的。我们会结伴看露天电影,来回八九华里(约四五公里),甚至更远,竟然不渴不饿也不累。现在坐在现代化的电影厅里,捧着咖啡,吃着爆米花看大片,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那般感受了。
那时比较喜欢做的两件事:一是“放门板”,在河边选一个高高的树枝头,站上去,身子直挺挺地后倒进水里,比比谁激起的浪花高;二是偷偷摘下一把苍耳种子(俗称“小刺猬”),悄悄放进某个小伙伴的裤子里,等他穿衣服被扎得哇哇乱叫时,再满脸关切地上去嘘寒问暖。
等对方知晓来龙去脉要打来时,我早一溜烟跑远了。在以后的三四天里,见了对方就躲着走。
我们还会跑到麦场玩,一遍又一遍地唱“小孩小孩都来玩,门前一个大花坛,花坛倒了,小孩吓跑了”!现在想一想,那时的我,可没怎么见过像样的花坛呢。
除了这些,我们还会脱下鞋子,一遍一遍地向空中抛,引着蝙蝠钻进去,等抓到蝙蝠,我们要么怪叫着吓唬身边的女孩子,要么用细细的线绳系牢,第二天研究它是不是“吃了盐的老鼠变的”。大家玩累了、倦了,就躲到草垛后吓胆小的人,等对方被吓得哇哇叫时,我们会得意地拍着屁股乱跳。大家一下子又兴奋起来,接着玩耍。
……
蓦然回首,这一切,都远去了。我那永远快乐的暑假,早已在遥遥的远方了。
回忆却是一个魔法师,会把严肃的大人变回捣蛋的孩子,变得比调皮的我们还要让大人头疼。
哈哈,在大人那张严肃的面容之下,到底会藏着怎样一个调皮可爱的孩子呢?
我喜欢暑假,我那小时候的暑假。
这是距今三十多年,甚至再早点的暑假生活了。似乎有些模糊,因为距离今天的时间与生活的确有些远、有点距离了——
不必说早间,惯例地被太陽晒醒,顶着芦席、脚笈拖鞋、眼含“猫屎”,从打麦场向家里蹭。
路上我极少选“村里的通衢”走,一般是溜河坡、穿苇塘,听着鸭子大鹅嘎嘎戆戆的叫声,看它们在水中扎猛子、亮翅膀。此时,我的眼睛一定会在浅水边、草窠中、芦苇间扫来荡去。因此,我不止一次在池塘里捡到鸭蛋。
也不必说中午,在家烧地锅,故意猛填柴草,猛拉风箱,弄得满灶房烟雾缭绕,这样“下河洗澡”就可以更“合理”地增加时长。
几个小伙伴打着唿哨,肩头或搭条毛巾或干脆不拿毛巾,飞奔到池塘边,三把两把地扯下衣服,再从远处助跑、起跳。只听“扑通”一声,水面上激起的浪花四处飞溅,很让入水者得意。
单说那晚间,我与几位小伙伴弄瓜吃,就有无限趣味。几个人早早相约好,分工合作,白天踩好点。到了夜晚,一两个小伙伴故意从远处大声交谈着,慢慢接近看瓜人的瓜棚,还故意说起看瓜人感兴趣的话题,找借口驻足与那人聊一会儿。
其他人就趁此顺着河坡“匍匐前进”,到早就相过的瓜地取白天相中的西瓜。因为是夜晚,到底是看不清,再加上心里会紧张,可能会搬错了瓜。这得等几个人溜到一旁,用拳头砸开后才能发现。若是生瓜,我们也不愿舍弃,只能一边用手挖着大口吃,一边嘟嘟囔囔地不满道:“那人怎么挪了瓜?”“这瓜味道孬(不好)。”末了,我们将瓜皮掰开,向几个不同方向用力抛去,既是破坏现场证据,又极大地表达了我们没吃到好瓜的不满。
那时候的夏天,可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可以到小河里掏鳝、摸鱼;可以去田野里找各种各样的野果尝尝鲜;可以在雨中踹树捉知了;也可以戴着斗笠在池塘边钓一天的鱼。
最值得回忆的是连续降雨的时候,村里的池塘、村里村外的沟渠,都满满地溢出了水,连路都被水淹没了。大人、孩子便卷起裤腿,光着脚“涉水出入”。
有几家大人还会商量“逮鱼”,我们就随大人“做竹排”“做木筏”,忙前忙后地抬毛竹;大人要搓麻绳,我们就跑前跑后地递上麻丝(从麻类植物中取得的纤维,可制绳)。等到大人用渔网撒鱼时,我们就跟着屏气、惊呼,捉到大鱼时,还会故意大声炫耀“这个不算大”“这个不算大”,手里却是忙不迭地将鱼虾蟹蚌收拾起来。
等这些都玩腻味了,我们就抓一个肥肥的癞蛤蟆,趁旁边的小伙伴不注意,从脖颈处拉开他衣服,猛塞进去并用力拍打,惊得小伙伴乱蹦乱跳,我们就在一旁得意地拍手,哈哈大笑。
相互捉弄,乐此不疲。
那时,我们的暑假作业少而又少,记得数学一般是课本练习。由老师挑选、勾画,再做上几十道题。语文大不了是“抄词三遍”“两篇或三篇作文”,一般要有《暑假里一件有意义的事》,我们都是写去独居的老奶奶家帮忙挑水、扫地,或写生产队晒粮食时,我们轰走了偷吃的猪牛羊之类的事。反正是瞎编,年年写,开学老师检查时,只要看到你本子写得密密麻麻的就行了。
英语,可能是读读课文,或把所有单词抄写三遍了事。政治、地理、历史、生物,从没听说过有作业的。
记得有一次,数学老师布置数学课本上的课后练习及单元练习各四十题。我看到家里大人用的复写纸,就与一个小伙伴合计,每人拿几张复写纸,再分工:你负责写课后练习,我负责写单元练习,然后装订,岂不省事?没成想,开学初,老师验收作业时,其他小伙伴“告密”了我俩“协作”之事。我不仅被老师狠狠骂了一顿,加罚作业,还被捎信回家,等周末到家,迎接我的就是一顿“巴掌炒屁股”。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在没开学时,我们还是快乐的。我们会结伴看露天电影,来回八九华里(约四五公里),甚至更远,竟然不渴不饿也不累。现在坐在现代化的电影厅里,捧着咖啡,吃着爆米花看大片,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那般感受了。
那时比较喜欢做的两件事:一是“放门板”,在河边选一个高高的树枝头,站上去,身子直挺挺地后倒进水里,比比谁激起的浪花高;二是偷偷摘下一把苍耳种子(俗称“小刺猬”),悄悄放进某个小伙伴的裤子里,等他穿衣服被扎得哇哇乱叫时,再满脸关切地上去嘘寒问暖。
等对方知晓来龙去脉要打来时,我早一溜烟跑远了。在以后的三四天里,见了对方就躲着走。
我们还会跑到麦场玩,一遍又一遍地唱“小孩小孩都来玩,门前一个大花坛,花坛倒了,小孩吓跑了”!现在想一想,那时的我,可没怎么见过像样的花坛呢。
除了这些,我们还会脱下鞋子,一遍一遍地向空中抛,引着蝙蝠钻进去,等抓到蝙蝠,我们要么怪叫着吓唬身边的女孩子,要么用细细的线绳系牢,第二天研究它是不是“吃了盐的老鼠变的”。大家玩累了、倦了,就躲到草垛后吓胆小的人,等对方被吓得哇哇叫时,我们会得意地拍着屁股乱跳。大家一下子又兴奋起来,接着玩耍。
……
蓦然回首,这一切,都远去了。我那永远快乐的暑假,早已在遥遥的远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