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指导实验设计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douq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问题解决程序的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知识的内化。本文结合初中科学新课程实践,阐述了学生参与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结合具体课题探讨了教师指导学生有效开展实验设计的具体操作,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关键词】实验设计;基本原则;指导策略
  随着年龄和学习经验的增长,初中学生能够联系社会、生活、生产的实际思考问题。如果在教师的指导下再综合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验设计,尝试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将更能促进知识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初中科学探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一、遵循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1.科学可行性原则。它是指设计实验时所运用的实验原理在实施中切实可行,所选用的实验药品、仪器、设计等方法在初中的条件下能够得到满足。在实验资料上要有相关的数据、材料、事例可取。选择的实验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力,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即要以学生现有的经验为起点,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探索未知世界。如果教师提出的实验内容过深、过繁,超出了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水平,那么,学生不仅不能解决实验问题,无从发挥实验能动性,而且还会降低实验兴趣,影响实验教学效果。
  2.趣味性和安全性原则。实验内容要能有助于学生兴趣的发展,这样一方面使学生从发展兴趣的领域中获得实验的满足感,另一方面使学生的知识经验与其它令人满意的学习经验联结在一起,以产生情境类比迁移。同时,实验设计时尽量避免使用有毒的药品和具有危险性的实验操作,如果必须使用,应在设计的方案中详细注明注意事项,以防造成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
  3.自主性和独创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组织、自我评价。实验设计有一定的新颖性、先进性和实验性,充分体现创造性原则,运用创造性思维独立去认识新知识。
  二、指导学生设计实验的具体操作
  有鉴于学生学生对水和沙子相当熟悉,但对它们吸热、放热时温度变化情况却一知半解。为此,我结合《科学》教材,选取了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个课题——《沙与水吸热、放热时温度变化比较》让学生探究,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验证。
  1.有效提出探究课题。初中生具有的科学知识是极其有限的,往往都是些经验性的知识,这种知识准备上的不足使得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很多是简单或肤浅的,缺乏一定的深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身心发展水平以及课程的内容对探究活动的问题进行设计。在科学实验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以就一些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科学问题来设计科学实验,也可以将常规实验进行微型化的改造。这种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知识能力水平的提高往往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于是我从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向学生提出问题:“夏天中午,烈日当空,人们挥汗如雨,你光着脚在沙子铺的马路上行走,会有什么感觉?”“脚底很烫”、“脚板象着了火”“我会穿凉鞋走”同学们学习的兴趣一下子就提了起来。我不失时机地继续问:“如果旁边有一个小水坑,你把脚放进去,又会有什么感觉”“感到很凉爽”“很舒服”。“这是什么原因呢? ”,“马路上沙子温度高,水坑里的水温度低”。在充分肯定的同时,我继续发问:“同样是太阳照射,并且照射时间也是相同的,那为什么马路上的沙子温度要高,而旁边水坑里的水的温度要低些呢?”学生陷入沉思之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重视培养学生提问、质疑的能力,引导学生由教师提出问题逐步转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但不能急于求成,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可以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且自然地进行,而不必刻意追求从一开始问题就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来的。
  2.猜想与假设
  猜想与假设是人们根据己有知识经验和客观事实材料,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所探索的问题提出假定性的解释。从一定意义上说,科学的发展过程就是猜想或假设不断被证实或证伪的过程。猜想与假设是科学结论的先导,如果猜想或假设得到实践结果的支持,它就可能发展成为科学结论。在科学探究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水平层次,引导学生自己提出假设或在教师的点拨下提出假设。于是我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很快,讨论就有了结果,并且达成共识,认为是在相同条件下吸收热量时,沙子温度上升要快些,水的温度上升得慢些。“怎样证明你的假想呢?”“做实验”。可见,学生积极大胆地运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脑子”想问题,用“自己的语言”明示问题,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成功地实施科学探究的重要保障。
  3.设计实验
  假设或猜想一旦提出后,接着就要通过实践进行假设或猜想的证实或证伪。为使这一实践能顺利而有效地进行,就必须精心设计方案、制定计划。由于探究能力的不同、探究程度的不同,一部分学生在探究的开始可能感到无从下手,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力争每位同学都能够自主地、顺利地开展探究活动。
  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提示:“要做这一实验,需要哪些器材?”学生发言踊跃:“要沙子和水”“要有温度计”“还要有一个给沙和水加热的热源”“还要一个钟表记录给它们加热的时间”……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拼凑出器材。我给予充分肯定,并向学生说明:热源,我们可用一个100瓦的灯泡来代替。“为了有利于比较,对水和沙子,有什么要求没有?”学生思考后回答:“要一样多”“沙里面要放点小石头”“沙子里面应该不能含有水,要用干沙”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我给予积极的肯定,继续发问,“为了达到实验的目的,我们要测出哪些物理量呢”“加热前,先要测出水和干沙的温度”,“还要测加热的时间”“还有,加热一段时间后水和干沙的温度也要测出来”“很好,同学们思维很敏捷”。我给予鼓励并抓住高涨的劲头,继续引导,“要准确地测出这些物理量同时又要便于我们操作,我们应如何来组装这些器材?”“最好是用一个大容器,将装有沙和水的小烧杯装起来”“这个大容器必须是透明的”,“盖上应打几个孔把温度计悬挂起来”。如图所示,连接好实验装置。
  
  
  
  
  
  
  
  
  4.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收集证据
  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重视实证资料数据的收集,收集证据是探究学习的重要环节。为了验证假设,就需要收集一定数量的数据资料,然而,并非所有的数据资料都可以作为证据,只有能够支持和证明假设、并用以解释的数据才是证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式、途径收集证据,或者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同时培养他们对信息、资料、数据的判断和筛选能力。
  我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把事先准备好的器材提供给他们,让他们自己组装,动手操作实验过程,并提示学生用电安全和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的方法,接通电源,如图所示。将实验结果填入下表中(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
  
  
  
  
  教师组织学生分析实验现象(让装置继续加热)
  组织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给予积极的肯定。
  5.结论与解释
  科学结论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证据,但证据的简单堆砌,并不就是科学结论,信息数据仅仅是对某一特定事实现象的客观描述,而探究结论是在事实证据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思维方法,分析论证而得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
  教师:“分析表格中数据,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干沙的温度升高得快些”。“是在什么情况下,干沙温度升高得快?”我引导学生回答规范,并及时概括: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要小,沙子的温度变化大。据此结论,我将学生思路引入生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炎热的夏日,在水里游泳,会感到是清凉的,为什么?”“汽车发动机工作时常用水来冷却,又是为什么?”
  
  
  
  
  
  
  
  
  
  通过以上实验后,学生都能正确地解释此类现象。
  6.进行反思与评价,深化实验设计。在科学探究中,需要探究者在收集大量证据的基础上,对事实与证据进行加工与整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与假设是否被事实与证据证实、设计的方案和计划是否合理有效、收集的证据是否真实可靠、给出的结论是否正确等方面进行反思与评价。此时,我通过反问将学生引入反思与评价活动中:“以上是水和沙在吸热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如果是放热,那结果又会怎样呢?”“是呀,是呀,放热时,又是哪个温度降低得快呢?”同学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做实验看一下吧。”我趁热打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要进行这个实验,我们又需测哪些物理量?”“先要测出关电之前沙和水的温度,再测出关电一段时间后,沙和水的温度,前后两次温度进行对比就可以了。”学生边思考边讲出了需要测的物理量。于是,我就要求学生动手实验,将数据填入下表:
  
  
  
  组织学生分析后自然得出实验结论:相同质量的水和干沙,在相同的时间内,放热时,干沙温度降低得快,水的温度降低得慢。
  7.交流与讨论
  在探究过程中,由于每位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心理特点、习惯偏好不同,他们的思维方式也有所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理解也有所差异;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条件不同,所采用的方法、观察的角度不同,所获取的数据资料也不一样,这当中有正确的一面,也有不正确、不客观、不全面的一面,这就需要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与讨论,相互补充,相互更正,以求对所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同时,经过交流和讨论,可以共同分析探究成果和体会,增进人际交往,增强沟通与协调能力,在思想的激烈碰撞与融合中获得快乐与满足。教师需要积极创设轻松自由、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讨论,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
  根据得出的结论,我又将学生的思路引入生活,解释生活中现象:北方的冬天,人们常常用热水慢慢流过暖气片,来取暖,为什么?寒冷的冬天,有经验的菜农常常在菜地里放一些水来防冻,是何道理?学生对以上现象都能很好地作出解释。完成了这两个探究实验后,我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水的特性:和自然界中绝大部分等质量的常见物质相比,水在吸收和放出相等的热量时,温度变化要小得多。为了进一步巩固水的这一特性,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我们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为什么夏天不是太热?而冬天又不是太冷?月球上没有水,根据水这一特性,你推知月球上白天和晚上温度应是怎样的?对于内陆地区来说,为什么夏天比沿海热?而且是冬天又比沿海冷?为什么一天之内气温的变化也比沿海大?尽管到了下课时间,学生仍然在辩论中思考……
  三、开展实验设计活动的收获与思考
  1.收获。科学实验设计的开展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让学生参与实践与调查、信息资料的搜索、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从而获得科学的学习方式,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以此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领会科学的本质,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以及热爱科学,对自然、社会、他人的关爱与责任感。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2.思考。关注学科成绩的传统观念制约着社会、家长,担心搞实验设计和操作会影响其学习。由于实验的实践性、开放性与“课堂授课制"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教师基本上都是上一堂课,时间和精力上也不允许。加上现在学生参加校外学科知识辅导时间众多,也没有很多时间和精力钻研实验,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而实验设计操作恰恰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需要社会、家庭、老师、学生的共同参与、协作、关注。同时我们殷切期望社会能够创建生活化实验设计操作的良好氛围,营造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蔡亚萍.中学化学实验设计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2]邬继军.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2009,(6).
  [3]谢晓红.科学设计实验,打造高效课堂[J].中学生数理化,2012,(2).
其他文献
【摘要】鲁迅的《阿Q正传》,以其具体生动的人物形象、入木三分的刻画分析及对社会的清醒认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了中国国民的劣根性和人性的“痼疾”,鲁迅希望“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达到治病救人、改造国民性的目的。  【关键词】电影;精神胜利法;鲁迅;正传;未庄  一、《阿Q正传》的背景  《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闭塞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阿Q这个身心受到严重残害的落后农民的典型。他无家无地
期刊
非智力因素,通常指的是智力以外的一切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相互依赖着,它是个体内部的动力体系,积极的个性品质能推动和促进智力的充分发挥;消极的个性品质则会阻碍和干扰正常的智力活动。因此,非智力因素在整个作文教学训练中起调节、制约、促进智力因素发展的作用。  对于小学生来说,年纪小,可塑性大。所以,在诸多因素中,“兴趣”是核心,它牵动和影响着其他因素。心理学把
期刊
【摘要】农业中职学校在服务“三农”上,担负着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培养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职责。如何适应当前新的形势,调整办学思路,转变服务职能,改革办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加大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力度,为农村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型劳动者,是摆在当前农业中职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办学渠道;转移培训;创新机制  一、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在当前三农
期刊
【摘要】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效率不高,老师和学生都很无奈的事。小学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观察积累习惯,让学生自主命题作文,让学生都享有一份作文的甘甜,取长补短,是建设作文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作文;教学;高效;课堂  新课程理念视作文为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视作文为认知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学生是写作的主体,有自由写作权。在作文教学
期刊
【摘要】讽刺艺术是《围城》的一大亮点,本文从情节、细节、手法、语言四方面论证了讽刺艺术在围城中的体现。围城一人物活动为线索讽刺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它的讽刺是通过情节的发展、细节的描写表现出来的,同时,它手法多种多样,比喻、比较、推理随处可见,讽刺的语言更是诙谐幽默,令人赞叹。  【关键词】《围城》讽刺艺术;细节描写  鲁迅说:“喜剧就是将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别人看。”钱钟书的《围城》撕破的就是那些虚
期刊
(四川省高县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四川高县645150)  交际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一个人缺乏交际能力在现代社会实现的可能性就小。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对话,既是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更是变被动的灌输为学生积极主动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的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主体作用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的过程,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语文课堂教学要有理想的学习效率,必须体现教师的主体作用,凸显学生的主体
期刊
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作文教学有这样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努力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把更大的自由还给学生。而要实现这样的追求,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仅就个人今年来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归纳为这样几点:自由作文与统一作文相结合;多向对话与单向传授相结合。  一、自由作文与统一作文相结合   很多老师都喜欢让学生按自己的
期刊
【摘要】基于长期应试作文教学的束缚,初中写作教学改革的重点是鼓励和培养学生自主写作,真实写作,写有个性的作文。本文结合作文教学实践,探讨了放飞学生思维,张扬学生个性,有效实施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问题。  【关键词】作文教学;张扬个性;途径策略  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个性内涵,而作文是“我以我手写我心”的语言文字实践活动,具有智、情、意、行的独特性,因此,在初中学生(尤其从八年级级开始)有了写作“规矩”后
期刊
【摘要】PowerPoint作为目前最常用的演示设计工具,由于它的功能强大而又简单易学,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应用各种效果从不同的层次为知识的传播提供多种载体形式,所以很多教师都采用PowerPoint为工具制作课件。但是,在使用PowerPoint为工具制作课件过程中会经常遇到一些问题,本文就历史教学中课件设计中常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
期刊
【摘要】对话教学是体现对话理念和时代精神的一种新型教学形态。其实质是通过教师、文本、学生、以及作者之间的对话,在各方共享经验中创造知识和建构新的意义。虽然对话教学给语文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是也带来了一些值得商榷改进的地方。本文结合新课程教学实践,分析了当前语文对话教学存在的四个典型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的措施和方法,同时对深入开展对话教学作了进一步的思考。  【关键词】有效对话;问题思考;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