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国作家杰瑞•克里斯曾说:“培养天才儿童的第一法是教孩子热爱阅读”、“太多太多的东西依赖于对阅读的爱好”。阅读能力是一个人在阅读活动中形成的基本能力,也是个体终身从事学习的最基本能力。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结合幼儿早期阅读教学的特点,在早期阅读教学中,幼儿的阅读情感、阅读技能和能力、阅读认知均应得到有益的发展。因此,在早期阅读中,根据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采用综合教育的手段,运用一系列多元的教育策略,不仅能激发幼儿早期阅读的兴趣,帮助幼儿习得早期阅读的经验,而且能积极、有效地促进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这是我们开展幼儿园早期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我们开展早期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是为了能更有效地培养幼儿阅读兴趣,提高幼儿阅读能力,发展幼儿完整语言,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发展。进而更好地深化幼儿园语言教育改革,推进幼儿园的语言素质教育。
【关键词】幼儿教育 早期阅读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9-0139-02
早期阅读是指:在幼儿园阶段,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从兴趣入手,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丰富幼儿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引起幼儿阅读识字的愿望,获得有关书面语言的知识,发展想象、思维、表达能力。从而为幼儿入学正规的书面语言学习做好准备的一种寓教于乐的语言活动。
大脑皮层言语中枢机能的成熟理论告诉我们:人脑的信息80%是通过视觉而获得的;视觉刺激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大脑神经网络的发展。早期阅读是积极自主的视觉刺激,图文并茂的图书材料给儿童以积极的刺激,加快大脑的发育与成熟,提高认识水平。因此早期阅读教育可以开发幼儿语言潜能,可以促使儿童提前阅读,早期阅读教学模式的建立,能更有效地展现早期阅读教育的价值。
幼儿语言发展特点及幼儿阅读行为能力发展的规律表明: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对书面语言产生了兴趣,在儿童语言发展关键期内,我们应及早地为幼儿提供完整语言的学习机会。图书是幼儿从理解图画符号到文字符号、从学习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过渡的有效工具。以图画读物为载体的早期阅读教学活动则为我们帮助幼儿从非言语交际向口语交际转换、从口头语言交际向书面语言学习转换架起了一座桥梁。
因此我们应遵循幼儿在阅读中“感受、体验、理解、迁移经验,想象表达”的心理过程,让幼儿在理解图、成人言语以及文字的过程中,丰富扩展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丰富相应的词汇,获得对书面语言的敏感性,获得早期阅读的经验,获得阅读能力的发展。传统的幼儿语言教育较多地强调听、说能力的培养。而近年来,随着对儿童语言发展和语言学习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幼儿语言教育出现了一种新趋向——重视幼儿完整语言的培养。(所谓完整语言即在幼儿语言发展中既强调口头语言的学习,又强调书面语言的准备,听、说、读、写四方面能力的培养应紧密结合,同时进行。)主张把幼儿语言作为一种终身技能来培养,提出要开发幼儿阅读智力潜能,幼儿园应加强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否则将延误儿童书面语言的学习。
一、从小养成听的好习惯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前提条件
研究表明,大部分孩子在12岁之前聆听能力比阅读能力强,常听成人读书的孩子,智商比不听读书的孩子高50%。所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应从小由听开始。在美国,为孩子大声朗读被认为是培养天才儿童的重要方法之一。而新加坡教育专家建议父母,在家里为幼儿开辟一个家庭图书角,每天至少花15分钟为孩子朗读有趣的文章,以从小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因为当孩子安静地听你念书的时候,他的语言和理解能力正在悄悄的得到发展,这是培养幼儿阅读能力的前提条件。
二、创设阅读情趣,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是培养幼儿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让学生体验到快乐的情感,才能学得好。”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善于唤起并组织幼儿兴趣,以便激励他们持续地、愉快地、主动地进行阅读学习。
1.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教师通过“导读引入”或“定向设疑”创设认识冲突,使幼儿在问题情景中产生兴趣、求知欲,以此引导着幼儿去观察图书,发现问题。问题——兴趣——问题,如此相互激发,可使整个教学活动趣味横生。例如:《落叶》,从“什么叫落叶?”——“为什么会有落叶?”——“小动物都是怎么使用落叶的?”层层设置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讨论、解疑。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始终保持浓厚的阅读兴趣。
2.安排教学内容,引发幼儿阅读兴趣。
为了引发幼儿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巧妙地安排不同难易程度、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儿歌式的图书阅读材料和故事式的图书阅读材料轮流出现,使幼儿学习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获得不同的语言经验并感受阅读活动的趣味性。
三、开展游戏活动,巩固幼儿阅读兴趣。
幼儿的特点是好动、好模仿,因此每当阅读内容中出现有趣的角色或动作时,我就鼓励孩子们学学样子,孩子们乐此不疲。在阅读活动中“我爱字宝宝”很受幼儿欢迎,游戏方法多种多样,有看图猜字、字图配对、排图及图书制作活动等,这些可以帮助幼儿学习获得前识字经验,提高幼儿对文字的敏感程度,培养他们喜欢认读的情感。平时可提供一些简单的道具,让孩子们开展表演游戏,当孩子们对这些游戏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不知不觉中有效地促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了。
四、充分发挥师生互动作用,变幼儿被动学为主动学。
师生在活动中的相互作用能促进儿童更好的活动,如:在阅读前,先提出问题,让幼儿带着寻求答案的心理有意识的去阅读图书。故事《落叶》教学活动中,我请幼儿先猜一猜:小动物们捡了落叶会怎么玩?在幼儿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后,请孩子们看看书上到底是怎么说的。有的可在故事中间设置悬念,由老师先讲故事,到紧要关头突然刹车,接下来请小朋友看书!这时,孩子们往往急不可待地打开书本仔细翻看观察。由此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
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独立地学习,提问方式注重从幼儿思维现状出发,启发引导。如故事《好朋友》中教师可引导提问:“你觉得小山羊和小老虎能做朋友吗?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孩子们的想象奇特,发言踊跃,恰到好处地引发了主动性、探索性和兴趣性。教师言语、动作、表情在教学方法上的适度运用,寓乐于学,寓学于乐也很重要。例如,教师与幼儿共同扮演图片中的角色,边看边说边做。从而使幼儿在模仿体验中快乐地开展阅读学习,使幼儿在阅读中动静交替,从“不愿读”到“愿意读”、从“被动学”到“主动学”,开启了主动阅读的大门。
五、丰富阅读环境,维护阅读心态,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乔姆斯基认为,环境可以产生激发效应和塑造效应。营造一个相适应的环境对幼儿兴趣的产生至关重要。于是我经常在教室的墙面上,贴上色彩鲜艳、形象可爱且蕴含着故事内容,并可根据季节或故事情节来变换的背景画面。墙边还有一片美丽的“花园”,一朵朵形态各异的花朵逗人喜爱,花朵背面的小图片吸引着孩子们来看看、玩玩、讲讲。过一段时间,孩子们还会发现,这些小图片就变得不一样了,不断更新的图片始终让幼儿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具有故事情节、图文并茂的图书最能吸引幼儿,针对这种情况,我就挑选了几个短小、有情趣、画面色彩鲜艳的小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当他们听得津津有味时,不失时机的介绍图书,有意识的让他们了解一个精彩的故事是由连续画页构成的,画面非常好看,需要一张一张仔细翻看。现在,幼儿普遍对图书产生了浓厚、稳定的兴趣。我又在阅读角中放置了许多适合他们翻阅的图书,孩子们可在区域活动或自由活动时饶有兴致的挑选、翻看。
创设了一定的物质环境后,良好的心理环境也应注重。如:当孩子看书时不强制他看这本或那本,也不规定长时间的阅读。有的孩子能力较差,就耐心的引导他从简单的或已讲述过内容的书看起,还可以让能力较强的幼儿与他同看一本书,启发他们互相交流,从而使每位幼儿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有时,外出散步活动,风和日丽的天气,有树有花的景物,神态各异的人们,川流不息的车辆等都是让幼儿观察的对象。这时,孩子们的心情较室内更为自由和放松,他们会仔细地观察,随心所欲地讨论,潜移默化地获得一些词汇和语言。
良好的阅读环境是维护幼儿良好阅读心态,提高幼儿阅读能力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应让幼儿处在安静、明亮、优美的环境里专心阅读。我们常带幼儿到阅览室看书,感受和模仿成人阅读方式,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良好的阅读心态。
幼儿的良好阅读习惯,只有在老师和家长共同督促教育下才能形成。老师常带幼儿参观图书馆,感受安静氛围,了解一些图书馆借阅方式,教育幼儿在看书时不大声喧哗,不随便打扰别人。并且教给家长一些指导孩子阅读的正确方法,指导家长配合开展幼儿家庭阅读活动。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幼儿语言教育中十分强调尊重幼儿语言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早期阅读教学活动也同样如此。尤其是幼儿早期阅读不同于已初具文字阅读能力的小学生的阅读活动。教师有的放矢的言语指导是幼儿理解读物内容的关键。因此早期阅读教学模式,应着眼于在注重幼儿主体地位的同时,突出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从根本上来讲是:注重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语言信息和阅读氛围,引导幼儿与图书中展示的人、事、物相互作用,积极主动地去感知理解、探索发现、思考迁移。从而真正地提高幼儿语言理解能力,发展想象力、思维力,为幼儿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丁锦宏、葛明兰.幼儿期如何进行阅读训练[J].早期教育(教师版),1990(7)
2虞永平.幼儿园课程评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3 李桂芹.幼儿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0(2)
【关键词】幼儿教育 早期阅读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9-0139-02
早期阅读是指:在幼儿园阶段,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从兴趣入手,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丰富幼儿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引起幼儿阅读识字的愿望,获得有关书面语言的知识,发展想象、思维、表达能力。从而为幼儿入学正规的书面语言学习做好准备的一种寓教于乐的语言活动。
大脑皮层言语中枢机能的成熟理论告诉我们:人脑的信息80%是通过视觉而获得的;视觉刺激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大脑神经网络的发展。早期阅读是积极自主的视觉刺激,图文并茂的图书材料给儿童以积极的刺激,加快大脑的发育与成熟,提高认识水平。因此早期阅读教育可以开发幼儿语言潜能,可以促使儿童提前阅读,早期阅读教学模式的建立,能更有效地展现早期阅读教育的价值。
幼儿语言发展特点及幼儿阅读行为能力发展的规律表明: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对书面语言产生了兴趣,在儿童语言发展关键期内,我们应及早地为幼儿提供完整语言的学习机会。图书是幼儿从理解图画符号到文字符号、从学习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过渡的有效工具。以图画读物为载体的早期阅读教学活动则为我们帮助幼儿从非言语交际向口语交际转换、从口头语言交际向书面语言学习转换架起了一座桥梁。
因此我们应遵循幼儿在阅读中“感受、体验、理解、迁移经验,想象表达”的心理过程,让幼儿在理解图、成人言语以及文字的过程中,丰富扩展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丰富相应的词汇,获得对书面语言的敏感性,获得早期阅读的经验,获得阅读能力的发展。传统的幼儿语言教育较多地强调听、说能力的培养。而近年来,随着对儿童语言发展和语言学习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幼儿语言教育出现了一种新趋向——重视幼儿完整语言的培养。(所谓完整语言即在幼儿语言发展中既强调口头语言的学习,又强调书面语言的准备,听、说、读、写四方面能力的培养应紧密结合,同时进行。)主张把幼儿语言作为一种终身技能来培养,提出要开发幼儿阅读智力潜能,幼儿园应加强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否则将延误儿童书面语言的学习。
一、从小养成听的好习惯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前提条件
研究表明,大部分孩子在12岁之前聆听能力比阅读能力强,常听成人读书的孩子,智商比不听读书的孩子高50%。所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应从小由听开始。在美国,为孩子大声朗读被认为是培养天才儿童的重要方法之一。而新加坡教育专家建议父母,在家里为幼儿开辟一个家庭图书角,每天至少花15分钟为孩子朗读有趣的文章,以从小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因为当孩子安静地听你念书的时候,他的语言和理解能力正在悄悄的得到发展,这是培养幼儿阅读能力的前提条件。
二、创设阅读情趣,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是培养幼儿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让学生体验到快乐的情感,才能学得好。”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善于唤起并组织幼儿兴趣,以便激励他们持续地、愉快地、主动地进行阅读学习。
1.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教师通过“导读引入”或“定向设疑”创设认识冲突,使幼儿在问题情景中产生兴趣、求知欲,以此引导着幼儿去观察图书,发现问题。问题——兴趣——问题,如此相互激发,可使整个教学活动趣味横生。例如:《落叶》,从“什么叫落叶?”——“为什么会有落叶?”——“小动物都是怎么使用落叶的?”层层设置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讨论、解疑。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始终保持浓厚的阅读兴趣。
2.安排教学内容,引发幼儿阅读兴趣。
为了引发幼儿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巧妙地安排不同难易程度、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儿歌式的图书阅读材料和故事式的图书阅读材料轮流出现,使幼儿学习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获得不同的语言经验并感受阅读活动的趣味性。
三、开展游戏活动,巩固幼儿阅读兴趣。
幼儿的特点是好动、好模仿,因此每当阅读内容中出现有趣的角色或动作时,我就鼓励孩子们学学样子,孩子们乐此不疲。在阅读活动中“我爱字宝宝”很受幼儿欢迎,游戏方法多种多样,有看图猜字、字图配对、排图及图书制作活动等,这些可以帮助幼儿学习获得前识字经验,提高幼儿对文字的敏感程度,培养他们喜欢认读的情感。平时可提供一些简单的道具,让孩子们开展表演游戏,当孩子们对这些游戏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不知不觉中有效地促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了。
四、充分发挥师生互动作用,变幼儿被动学为主动学。
师生在活动中的相互作用能促进儿童更好的活动,如:在阅读前,先提出问题,让幼儿带着寻求答案的心理有意识的去阅读图书。故事《落叶》教学活动中,我请幼儿先猜一猜:小动物们捡了落叶会怎么玩?在幼儿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后,请孩子们看看书上到底是怎么说的。有的可在故事中间设置悬念,由老师先讲故事,到紧要关头突然刹车,接下来请小朋友看书!这时,孩子们往往急不可待地打开书本仔细翻看观察。由此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
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独立地学习,提问方式注重从幼儿思维现状出发,启发引导。如故事《好朋友》中教师可引导提问:“你觉得小山羊和小老虎能做朋友吗?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孩子们的想象奇特,发言踊跃,恰到好处地引发了主动性、探索性和兴趣性。教师言语、动作、表情在教学方法上的适度运用,寓乐于学,寓学于乐也很重要。例如,教师与幼儿共同扮演图片中的角色,边看边说边做。从而使幼儿在模仿体验中快乐地开展阅读学习,使幼儿在阅读中动静交替,从“不愿读”到“愿意读”、从“被动学”到“主动学”,开启了主动阅读的大门。
五、丰富阅读环境,维护阅读心态,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乔姆斯基认为,环境可以产生激发效应和塑造效应。营造一个相适应的环境对幼儿兴趣的产生至关重要。于是我经常在教室的墙面上,贴上色彩鲜艳、形象可爱且蕴含着故事内容,并可根据季节或故事情节来变换的背景画面。墙边还有一片美丽的“花园”,一朵朵形态各异的花朵逗人喜爱,花朵背面的小图片吸引着孩子们来看看、玩玩、讲讲。过一段时间,孩子们还会发现,这些小图片就变得不一样了,不断更新的图片始终让幼儿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具有故事情节、图文并茂的图书最能吸引幼儿,针对这种情况,我就挑选了几个短小、有情趣、画面色彩鲜艳的小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当他们听得津津有味时,不失时机的介绍图书,有意识的让他们了解一个精彩的故事是由连续画页构成的,画面非常好看,需要一张一张仔细翻看。现在,幼儿普遍对图书产生了浓厚、稳定的兴趣。我又在阅读角中放置了许多适合他们翻阅的图书,孩子们可在区域活动或自由活动时饶有兴致的挑选、翻看。
创设了一定的物质环境后,良好的心理环境也应注重。如:当孩子看书时不强制他看这本或那本,也不规定长时间的阅读。有的孩子能力较差,就耐心的引导他从简单的或已讲述过内容的书看起,还可以让能力较强的幼儿与他同看一本书,启发他们互相交流,从而使每位幼儿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有时,外出散步活动,风和日丽的天气,有树有花的景物,神态各异的人们,川流不息的车辆等都是让幼儿观察的对象。这时,孩子们的心情较室内更为自由和放松,他们会仔细地观察,随心所欲地讨论,潜移默化地获得一些词汇和语言。
良好的阅读环境是维护幼儿良好阅读心态,提高幼儿阅读能力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应让幼儿处在安静、明亮、优美的环境里专心阅读。我们常带幼儿到阅览室看书,感受和模仿成人阅读方式,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良好的阅读心态。
幼儿的良好阅读习惯,只有在老师和家长共同督促教育下才能形成。老师常带幼儿参观图书馆,感受安静氛围,了解一些图书馆借阅方式,教育幼儿在看书时不大声喧哗,不随便打扰别人。并且教给家长一些指导孩子阅读的正确方法,指导家长配合开展幼儿家庭阅读活动。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幼儿语言教育中十分强调尊重幼儿语言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早期阅读教学活动也同样如此。尤其是幼儿早期阅读不同于已初具文字阅读能力的小学生的阅读活动。教师有的放矢的言语指导是幼儿理解读物内容的关键。因此早期阅读教学模式,应着眼于在注重幼儿主体地位的同时,突出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从根本上来讲是:注重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语言信息和阅读氛围,引导幼儿与图书中展示的人、事、物相互作用,积极主动地去感知理解、探索发现、思考迁移。从而真正地提高幼儿语言理解能力,发展想象力、思维力,为幼儿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丁锦宏、葛明兰.幼儿期如何进行阅读训练[J].早期教育(教师版),1990(7)
2虞永平.幼儿园课程评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3 李桂芹.幼儿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