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威 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 人力资源部

来源 :中国·东盟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yy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 威 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 人力资源部
  2004年,我以警察的身份第一次参加第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安保执勤任务,当时东博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人多、车多、展品多。
  光阴荏苒,时光如梭。11年时间转瞬即过。眼下,即将迎来第12届东博会。蓦然回首,胸中感慨万千,忍不住轻叹:我的心路历程已经与东博会的成长相交融,我们已经共同走过了11年的时光。
  东博会创办以来,得到了中国与东盟国家乃至世界各国的关注和支持。每年的展会都独具创新,成为了中国—东盟合作的最佳平台。作为一名博览人,在这些喜人的成就面前,我将兢兢业业、不断创新,为东博会今后的发展尽心尽力。
  因为,我们共同渡过了11年。未来,还将继续。
其他文献
在中国的绿城南宁,提到会展中心,几乎无人不知。11年来,这个屋顶犹如朱槿花盛开的会展中心,一次次传递出了中国—东盟合作的最强音;在这里,中国与东盟10国商机汇聚,年年涌动,年年收成;中国—东盟博览会的11年,是中国—东盟合作拾阶而上的11年,也是南宁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11年。  会展中心,已经成了这个对接东盟前沿城市的地标。  而就在会展中心后山的一侧,杂花绿树的斜坡下,有两栋不起眼的建筑,这两栋
期刊
由中国倡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在经历173天的酝酿后,截至2015年4月15日,其“朋友圈”里聚集并确定了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  从最初的观望、怀疑到相继参与,这样的结果具有突破性意义,且来之不易。  热闹的“资格赛”后,等待中国与其他创始成员国的又将是一段全新的赛程。  亚投行应该如何定位,又将如何决策、运营?要在新赛道上跑出好成绩,中国跟他的伙伴们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扮演
期刊
4月22日,在当天举行的亚非领导人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题为《弘扬万隆精神 推进合作共赢》的讲话引发了各方的解读。其中,他提到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也被认为为新时期弘扬万隆精神、凝聚更广泛共识、拓展新时期国与国之间的团结合作注入了新活力。  印尼《印华日报》总编辑、资深观察家李卓辉: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到亚洲命运共同体,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的一系列理念是非常创新而有震撼
期刊
4月17日,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发表公告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与马来西亚国家银行行长洁蒂于4月17日在华盛顿续签货币互换协议,维持1800亿人民币或900亿马币的互换额度,有效期为3年。  该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续签,是两家央行致力于推广两国商家使用本币结算的承诺,将进一步强化马中经济和金融连接,并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活动。
期刊
从2004年第1届到今年即将举办的第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回顾起来,我感慨万千。这12年,我把自己职业生涯最黄金的时光交给了东博会事业,也见证了广西对外开放的黄金时光。  第1届东博会,广西还从未举办过这样的大规模、高规格的国际多边外交盛会;现在,东博会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外交、经贸、文化等多领域最为重要的交流合作平台之一,成为与夏季达沃斯论坛、博鳌亚洲论坛同等重要的一件国际盛事。  一路走来,我们
期刊
2006年,我进入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工作。投身东博会事业以来,我从一个刚刚进入社会的学生成长为今天的博览人,品尝了酸甜苦辣,经历了东博会的成长,也收获了一份由衷的自豪。  从第一次接触东博会招商招展工作时的手足无措,到自己制定专业观众优惠方案和招商总体方案,再到统筹东博会林木展,伴随着东博会的日益成长和壮大,我也在不断接受新的任务和目标中学习和提升自己。  作为一个博览人,我坚信东博会在所有博
期刊
陈洁莹 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 研究发展部  投身博览事业以来,一直在研究发展部从事研究和写作的工作。在这里,我挥洒汗水和泪水、经历喜悦与挫折、释放欢笑与悲伤,这些年来对博览事业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从一篇一篇的领导讲话稿到宏观的东博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从事务性的东博会总体方案到学术性的有关东博会课题、从信息高度集成的中国—东盟信息简报到详实全面的东博会发展报告、从严谨务实的工作会议到大气恢宏的成
期刊
正如东博会的独一无二,博览人也无先例可循。这个职业充满了鲜活的吸引力,平凡的我也因这份吸引与东博会相恋10年。  10年,经历了新鲜、激情、倦怠、迷茫与重生。每次会期国际论坛(会议)的筹办,都是羽化成蝶的经历,令人欲罢不能。经历改变阅历,阅历成就人生。人生是一场修行,越感恩、越努力、越幸运。有幸已与东博会共修黄金10年,期待与其共历钻石征程。  我是博览人!
期刊
我是展览处庞雯,在博览局工作了7年,负责东博会展馆整体形象设计和搭建。他们称我为“包工头”。对于这个称呼,我真的会皱眉。好在他们说,我是包工头里最温柔的。有人说,我的工作是为每年的会展中心着装打扮,却又在刹那间将一切归零,周而复始。其实,一切的美好都是从零开始的,我热爱我的工作,正如我身边那些为东博会而默默奋斗中的同事,平凡中带着韧性,追求着美好的梦想。
期刊
我做宣传工作已有几年,但是对于东博会来说,我还是个新人。做宣传工作的圈子有句话:“外宣无小事”。这也是我们真实写照。  “我们是做外宣工作的,任何问题都不是小问题,所以我们的工作不能出问题。”这是秘书处出现频率最高的句子之一。严谨、高效、创新是这里每一个人的工作准则。  为了有机衔接和务实推进“一路一带”,打造升级版东博会势在必行。由此,我们的工作量增加了不少,加班加点就成了工作的新常态。说实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