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读书十条妙“经”

来源 :广东教学·初中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lley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今名人大多善于读书,讲究读书方略而事半功倍,这是他们成就大业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在读书方略方法方面他们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本”经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提出:“根据自己的专业选定一些需要精读的书,要一本一本地读,在同一时间内只能读一本书,一本书读完了才读第二本。”历史学家郑天庭指出:“精读一本最好的书,要一个字、一个词、一个人、一处地、一件事,都要弄清楚,从头到尾,反复对照。”宋人黄山谷早就一语道破了“读破一本书”的精妙之处:“泛(览)百书,不如精读如一也。”
  “二分”经 清末学者梁启超把每天读的书分为精读和泛读两大类:精读,即细读,弄懂弄通;泛读,即浏览,积累广博的知识。这样一定会厚积薄发,学有硕果。也有学者从内容上把书籍分为良、莠两大类,择“良”而读之。
  “三遍”经 数学家苏步青、作家茅盾等都认为读一本书不少于三遍:第一遍鸟瞰,即通读,可以囫囵吞枣,读个大概;第二遍,细嚼,即精读,吟味,逐步加深;第三遍,消化,即深究,直至融会贯通。除此以外,名人读书还有“三到”和“三步”经:宋代理学家朱熹和现代作家鲁迅提出读书要“口到、眼到和心到”;大科学家爱因斯坦采用“总、分、合”三步分读法。
  “四多”经 伟人毛泽东读书有“四多”的方法和习惯,即读得多、写得多、问得多和想得多。
  “五之”经 作家姚雪垠强调读书必须“善于思考、明辨是非、知所适从”,要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六使”经 英国哲学家培根主张读各方面的书:“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深刻,读数学使人精密,读哲学使人深刻,读道德使人高尚,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七录”经 明代文学家张溥每读一篇佳作,必抄录之,录完,默读一遍便烧掉;再抄,再默读。如此反复七次,会永记不忘。其书房命名为“七录斋”(也叫“七焚斋”)的含义即在于此。
  “八面”经 北宋文学家蘇东坡提出“八面受敌”的读书方法,即在读一本书时,对全书的内容分别从一个方面、又一个方面地认真弄通,能经受得住方方面面的辩难和提问,也就是达到能迎敌于八方的境界。
  “九审”经 文学家陈中凡研读古书主张“审谛九事”:辩别真伪,识其途径,明白古训,分辨章句,考证故实,通晓条理,知其家法,察其史实,知其流别。
  “十行”经 教育家段力佩指出:“书海茫茫,人生有限”,“我主张一目十行的办法,浏览各种书籍报刊”。早在宋代刘克庄就有诗云:“五更三点结漏,一目十行读书。”
其他文献
滚环是一种民间传统的娱乐活动,是集健身、娱乐为一体的活动形式。目前,滚环引进课堂教学还属于尝试阶段,既没有完整的教材,又缺乏系统的教法,对滚环的许多应用性研究尚处于
自《茶馆》之后,选择一个特定空间,表现宏大的历史进程和时代变迁,以及沉浮于其中的个体的命运,几乎成了一种最为便捷的模式。如果说,今天的观众能够从《食堂》的身上看到《
一、主题目标1.激发学生锻炼的兴趣。2.增强学生体能,使学生掌握和应用体育和运动技能,使身体得以全面发展。3.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和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4.树立英雄形象,让学生以
在如今新乡村文明复兴的大背景下,在乡愁乡恋乡建日益走进普通大众内心的大趋势下,我们重新审视与探讨乡村农业发展的深层问题,希望通过在新乡村发展形势下,针对区域发展,我
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考场作文呢?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审题要准;立意要新;材料要丰;结构要巧;语言要活;题目要“亮”。 How can we write a test composition? It can be st
2016年11月底,在新疆注册建筑师继续教育的培训中,有幸听到了来自上海同济大学陈泳教授关于《城市设计》的授课,受益匪浅。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是密不可分且相辅相成,更具
21世纪是一个发展的时代、挑战的时代、竞争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新时代里,教育将继续担负着振兴经济、振兴民族、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我国基础教育已经实现了教育发展的三个转
我清楚记得那是1995年的夏天,天气闷闷的,我们一家三口围着客厅那张可折叠的三合板拼成的长方形饭桌吃饭,那时爸爸妈 I clearly remember that it was the summer of 1995.
广西作家周绍麟的辞赋与同时代作家相比,具有显著特色:一是立意高洁,美谏并存;二是以起承转合为章法,同时在首段破题,并且往往在段末进行小结;三是词句通俗,多种句式并用,句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绿色发展、节约型社会理念的深入推进,建筑规划设计中愈加广泛的应用了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文章在绿色环保理念下的建设规划设计原则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