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复习课“活”起来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yang2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复习课作为提高学生知识系统性的一个过程,地位十分重要。以“万以内数的认识”复习教学为例,剖析导致复习课缺乏灵活性的原因,提出“梳理知识,构建网络”“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任务驱动,自主复习”等改进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真正让数学复习课“活”起来。
  [关键词]小学数学 复习课 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构建网络 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5-019
  一、案例背景
  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万以内数的认识”这个单元都学了什么?
  生:这个单元学了数数、数的读写和比较数的大小……
  师:你们知道怎么读写数和比较数的大小吗?
  生:知道。
  师:下面,我来找几个同学说一说。
  生1: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读。
  生2: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写。
  生3:位数不同,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生4:位数相同,从最高位依次比下去。
  ……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在黑板上进行板书,最后布置大量的课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课堂作业点评)
  ……
  原本内容丰富的一堂复习课,在教师“填鸭式”的教学下变成了沉闷的习题练习课,毫无课堂该有的生机和活力,导致学生对复习一点也提不起兴趣。笔者在进行数学复习课教学时,也常常发现很多学生在复习课中的求知欲不浓厚、学习兴趣不高,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明显感觉到复习课难上。的确,复习课没有学习新知识时的那种新鲜感,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大打折扣,但是作为提高学生知识系统性的一个过程,复习课又必不可少、无法替代。
  二、剖析原因
  笔者认为,复习课之所以难上,不够生动活泼,课堂缺乏“活”的气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梳理不充分
  知识的梳理,既包括对课本知识的梳理,又包括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梳理。学过的知识只有经过充分的梳理才能更加系统化,才能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才能将知识更充分的吸收,因为零散的知识若得不到及时的梳理、归纳,过不了多久就会被慢慢遗忘。所以,在数学复习课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将以往学过的知识系统地梳理一遍。
  2.情境创设没趣味
  情境创设是复习课“活”起来的关键所在。一个成功的情境创设,既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人印象深刻,而对所学知识拥有深刻的印象是复习课取得高效的保障。很多时候,复习课难上是因为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对于学过的知识,若没有能激发兴趣的情境,课堂就没有亮点和闪光点,而平淡无奇的讲解是不能吸引学生的。
  3.自主复习无效果
  复习课既是教师将前一段时间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总结的过程,更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养成自主复习习惯的过程。在复习课上,教师要时刻牢记一条原则,那就是“学生才是复习课堂的主角,教师在课堂上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学生学习知识”。学生复习的效果不佳,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没有真正引导学生“活”起来、“动”起来,整节课充满枯燥乏味的习题重复演练,将复习课上成了习题课,这是最大的误区。
  三、“活”的策略
  一堂好的复习课,不仅可以化零为整,把孤立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而且可以化烦为趣,通过设计合理的复习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只要抓住回顾整理、巩固应用、发展提高的三大环节进行有效训练,复习课堂肯定会妙趣横生。
  下面,笔者以“万以内数的认识”这节复习课教学为例, 谈谈如何让数学复习课“活”起来。具体策略如下:
  1.梳理知识,构建网络
  “温故而知新”,复习课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梳理知识,构建网络。零散的知识如果不能够得到及时梳理,那么它们被遗忘的几率就会很大。所以,复习课很有必要,它串联起了不连贯的知识并将其系统化、条理化,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形成深刻印象。要上好一堂复习课,合理的教学设计必不可少,因为既要将知识串联起来,突出知识之间的结构层次和逻辑关系,又切忌只是简单地罗列知识点和枯燥的重复知识内容。
  如本课一开始,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整理,用画知识网络图的形式,先在头脑中形成基本的知识体系。具体过程如下:
  师:今天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你能回顾一下这一单元学了哪些知识吗?你能用一幅图把它们整理出来吗?(生整理后,展示学生作品)
  随着教学环节的不断推进,知识点随着实际问题的解决而得到体现,并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不断完善,最终完成知识整合,形成了枝繁叶茂的“智慧树”(如下图)。
  本节课通过以上环节的知识梳理,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并通过绘制知识网络图,使学生学会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从整体知识框架中把握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和区别。同时,通过梳理知识,给学生新的信息,引发新的思考,促进学生新的发展。特别是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整理,使他们对自己的认识结构实行精加工,将平时所学的分散的、零乱的、细碎的知识点结成知识链,形成知识网。这样进行复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是一堂复习课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复习课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创设情境,千万不能盲目乱用情境或脱离生活创设情境。   如本节课,笔者根据“万以内数的认识”的知识特点,设计了超市购物中的三个环节,即手机价格猜一猜、空调价格比一比、购买建议算一算。具体如下:
  (1)数数、数的读写及组成。
  师:老师想买一部手机,现在我们一起去超市看一看。
  师(多媒体出示各种手机):你们想知道这几款手机的价格吗?
  生:想。
  师:那我们就进入第一个环节:手机价格猜一猜。(出示手机的价格,即1026元、3002元、2337元、3500元、787元)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多媒体出示手机的画外音:
  ①我的价格由1个千、2个十和6个一组成。
  ②我的价格是三千零二。
  ③我的价格是2330后面的第七个数。
  ④我的价格由35个百组成。
  ⑤我的价格是百位和个位上的数字都是7,十位上的数字是最大的一位数。
  师:这5个数中有3个数都有0,它们的读法一样吗?应该怎么读?
  生1:读法不一样,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时只读一个0,末尾的0不用读。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比较数的大小。
  师:最近天气越来越热了,老师还想买一台空调,但是它们的价格有一个数字都被五角星商标给挡住了(如下图),你能看出它们谁贵、谁便宜吗?能不能把它们的价格按一定的顺序排一排?
  生2:①<②<③<⑤<④。
  师:这位同学是按什么顺序来排列的?
  生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师:①为什么要放第一个?
  生4:因为只有①是三位数,其他的都是四位数。
  师:那剩下的数怎么比较大小呢?
  生5:位数相同,看最高位,最高位相同比下一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生6:④>⑤>③>②>①。
  师:谁来说一说这位同学是按什么顺序来排列的?
  生7: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师:你们太聪明了,这样都可以比出大小。现在谁来总结一下?
  生8:比较数的大小时,位数不同,位数多,数大;位数相同,看最高位,最高位相同比下一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3)整百整千数的加减及用近似数解决问题。
  师:看了这么多的手机和空调,我觉得这几款比较合适。(多媒体出示:手机①1026元和②2337元,空调①1710元和②3769元)
  师:你建议老师买哪款手机和空调呢?大约一共要花多少钱?(生思考)
  师:请你在答题纸上算一算。(学生算后,展示学生的作业,略)
  师:你们看懂他的算法了吗?谁来说一说他写的是什么意思?(生答略)
  师:这位同学选的不一样,谁来说一说他的想法?(生答略)
  师:可是老师身上只有3000元,要选哪款手机和空调呢?
  生9:只能选①号手机和①号空调。
  ……
  上述教学,紧扣超市购物这条主线,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同时,根据学生平时练习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给学生设置一定的思维障碍。新的、略带挑战性的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使课堂更具生命力与活力,又促进了知识的有效生成,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实现了让数学复习课化烦为趣、“活”起来的目的。
  3.任务驱动,自主复习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围绕任务展开教学和学习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任务主动获取学习资源,并通过完成任务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体验到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多种乐趣,不失为一种既快乐又有趣的教学和学习方法,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本节课主要通过手机价格猜一猜、空调价格比一比、购买建议算一算、巩固提升练一练这四个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具体如下:
  任务A:
  师:老师想买一部手机,现在我们就一起去超市看一看。(出示手机图片)你们想知道这几款手机的价格吗?
  生:想。
  师:那我们就进入第一个环节:手机价格猜一猜。
  任务B:
  师:最近天气越来越热了,老师还想买一台空调,但是它们的价格有一个数字都被五角星商标给挡住了(如下图),你能看出它们谁贵、谁便宜吗?能不能把它们的价格按一定的顺序排一排?
  任务C:
  师:我们看了这么多的手机和空调,我觉得这几款比较合适。(课件出示手机①1026元和②2337元,空调①1710元和②3769元)
  师:你建议老师买哪款手机和空调呢?大约一共要花多少钱?请你在答题纸上算一算。
  任务D:
  师:再让我们一起来动动笔,练一练,好吗?
  生:好。
  (1)填一填。
  ①最大的三位数是( ),从小到大数,它的前一个数是( ),后一个数是( ),它们的近似数都约是( )。
  ②用2个0、一个4、1个3组成一个0也不读的数有( ),组成只读一个0的数有( ),组成最大的四位数是 ( ),组成最小的四位数是( )。
  ③3□34<3516,□里可以填( );7000>□999,□里可以填( )。
  (2)△、○、□各表示多少?
  △ ○=500 ○ □=900 ○ □ △=1200
  ○=( ) △=( ) □=( )
  ……
  通过任务驱动,将问题直接抛给学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同时,通过多样化任务,引导学生深入钻研,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创造性学习,充分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复习课告别沉闷、告别被动,真正“活”起来。
  综上所述,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学复习课只要掌握合适的教学方法,也可以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一面。这就需要教师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多方面获得进步和发展,真正让数学复习课“活”起来。
  (责编 杜 华)
其他文献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所带来的是,对学生个性化体验、感受的关注。因此,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着手,拓宽源头、开阔视野,将更多样化、个性化的经验内容纳入课堂之中,在交流与碰撞中使得学生获得更加丰富与真实的感受和体验。  一、提取——由点到面  学生原有的活动经验绝不是一个个孤立的音符,教师要恰当而又巧妙地引导学生广泛参与、互通有无,从而将整个课堂融为一个整体,让每一个鲜活的个体经验串联为一曲动听
时下,虽然大家对课程改革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我们很多一线教师对情境创设却是情有独钟。确实,它给我们的数学课堂增添了生活味,也增加了趣味性,但是创设的情境仅关注其生活味和趣味性就足够了吗?我在执教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乘法”一课时,创设了超市购物的生活情境,希望能更好地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但课堂上这样的情境非但没有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而引发了学生的思维混乱。那么,究竟创设情境是为了什么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有助于他们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下面,以“小数乘整数”一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教学片断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星期天,小朋友们都到海滨公园的广场上放风筝,冬冬、小雪和雯雯三个小朋友也相约来到公园,他们想买同样的风筝
[摘 要]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各种思想方法的渗透,为全面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服务。以“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为例,谈培养学生掌握数学思想的方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 思想方法 孕育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1-035  “三位数乘两位数”作为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
数学教学中,如何合理利用数学文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曾经引发大家的争议。实际上,教材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资源载体。如果在没有充分尊重教材、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所谓的创造性使用教材,有可能误入歧途、事倍功半。下面,以“口算除法”一课教学为例,浅谈如何处理情境创新和文本利用的关系。  一、情境创新要立足于文本  我们都知道情境创设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它不但能使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而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这句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这样一个教学理念。同时,《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开展数学教学。”只有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
[摘 要]“学生微视频”简短精练,指向明确,以独特的组织形式和呈现方式,营造了开放式、主题式的应用“小环境”。它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了学生素养,可谓“微视频,大作用”。  [关键词]学生微视频 便捷灵活 对比建构 适时拓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7-056  “学生微视频”是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
[摘 要]学生对圆形物体并不陌生,对圆的特征亦有初步感知。基于学生经验,设计有关车轮的备学问题,激活学生有关于圆的经验,并促使学生进行深度思考。“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这一朴素问题,直抵圆的本质属性。将圆的学习放在一个大问题背景之下,通过交流展示、质疑研讨,剖析车轮是圆形的原因和优势,从而有效突出圆“一中同长”的特质。  [关键词]准备先行 经验分享 问题研讨 反省总结 拓展延伸  [中图分类
[摘 要]提升学生的化归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遇到新的数学问题时能够自己去进行思考,自己完成知识的学习,而且这对于学生在数学上的长久发展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关键词]化归能力 小学数学 倍数和因数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9-032  化归能力,就是指转化和归结的能力,即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摘 要]为了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应该在指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中,有意识地向他们逐步渗透画图、列表、列举、从简单情况入手找规律、假设、转化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促使这些策略内化为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强化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