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翔:当专业歌手变成选秀歌手

来源 :音乐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ongit_li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始于2004年的选秀大潮,随着湖南卫视宣布明年不再举办选秀,终于偃旗息鼓,此时再回头来看这场大潮由盛及衰的全过程,便会发现,选秀的盛与衰,皆在于,它打破了歌坛原本由职业歌手一统江山的局面,大大降低了歌坛的准入门槛,犹如洗牌一般,一下子,更多的非职业歌手以高举平民草根身份和个性意识的姿态,涌入歌坛并成为被热捧的主角,而原来的那些职业歌手的专业表演,便因为来自选秀评委席上的那些“没有个性”“模式化”“油滑”而成了过时和守旧的东西被冷落,整个歌坛也一度陷入了“满眼都是个性,唯独不闻歌唱”的局面,学院派专业歌手的身份也因此变得更为尴尬。
  被洗了牌的歌坛,所有进入的人都得挑选新的发展方式,适者方能生存,尤其对于那些曾经历过多年系统音乐教育的专业歌手,如何在新的歌坛环境下找到更大的发挥空间,就成了一个新的课题。本期,我们就请来了一位既有专业科班出身、又有着选秀歌手身份的歌坛新秀,陈翔,让他来与我们一起探讨专业歌手在后选秀时代的生存发展问题。
  
  陈翔
  内地新生代超人气唱作才子。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08级现代艺术系音乐表演(通俗班),2010年“快乐男声”人气王,全国总决赛第四名。现为天娱旗下艺人,2011年10月11日发行首张全个人创作EP《初告白》。
  
  第一问:
  专业院校学生为什么要参加选秀?
  选秀办了七年,几乎让大众习惯性地形成了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但凡是选秀出来的,必然都是草根的、平民的、没有经过专业打造的。但事实上,从第一届选秀开始,专业院校的学生从来都是各种选秀比赛中的主力部队。今年的快女海选中,就有一些专业的音乐院校,譬如北京现代音乐学院,集体组团参赛。
  陈翔的参赛基本上也属于这种情况。据陈翔介绍说,原来他并没有打算参加快男比赛,“我们去上舞蹈课,全班的男生都不在了,就剩我们一个宿舍的了,老师说,他们都去比快男了,要不你们也去吧,给你们批20天的假。我们一个宿舍的这样就去了。”
  几乎所有人都注意到,选秀这一两年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关注度和口碑越来越低,为什么这些专业的学生还要去参加呢?陈翔说:“现在确实关注度少一些,但是对我们来说,这也是一个舞台,是一个能改变我们命运的舞台,是一个可以让我们唱歌的舞台。”
  
  第二问:
  专业歌手眼里,特色和唱歌哪个重要?
  选秀比赛中,最大的争议就来自于,什么样才叫唱得好?选秀从一开始就打出了“想唱就唱”这样随性自我的口号,从一开始就在对传统的唱歌评审标准做颠覆。在选秀比赛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唱功扎实卓越的歌手被批判为没有个性甚至油滑而被淘汰,而一些唱得没有章法甚至跑调但造型或个性突出的选手备受欢迎,频频晋级。对于专业歌手来说,在选秀比赛中,唱歌到底还要不要方法?特色个性和唱功,到底哪个更重要?
  陈翔说,唱歌的方法其实是一种习惯,“从小怎么唱,听谁唱,以后慢慢地模仿,就慢慢形成了唱歌的习惯,可以通过后天去改变。”陈翔就是通过在学校专业的美声训练,让自己的声音变得更为厚重。陈翔说,对于学唱歌的人来讲,这是一个基础,“你只有打好这个基础,才能唱好其他的歌。”
  从专业歌手的角度来看,如何判断一个人唱得好与不好?记者让陈翔列出他所认为唱得很好的歌手,他说出了张杰、谭维维和王铮亮的名字(后两位均为四川音乐学院专业出身),“我们不去判断,只去听,只要你听着觉着好听,不跑调,只要没有太大的毛病,我们就觉得OK,或者大家一听,就知道是你在唱歌,这也是一种特色。如果从专业的角度来听,听的就是音准节奏音域;但如果从特点上来讲,你只要听他唱的有什么特色,有什么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就行了。”
  在特色与唱功面前,专业歌手又如何选择?“当然是两个方面能结合起来是最厉害的。相对而言,我比较喜欢有特色的人,因为唱功通过技术手段都可以去改变,但声音的辨识度是谁也改变不了的。比如方大同,声音的辨识度很高,一听就知道;周杰伦也是,虽然唱功也不怎么好,但一听就是有特色的。”
  陈翔说,现在专业院校也都十分注重学生个人特色的培养,“大学里有很多专业老师,老师可以挑选自己的学生。每个学生刚进来的时候都会被要求先唱一首歌,然后老师听了之后才决定挑选谁做自己的学生,其实在那个时候,每个人的方向都已经被分出来了,唱将级的,有特色的,各人有各人的方向,老师也会不同。”
  
  第三问:
  会创作对专业歌手一定有帮助吗?
  内地歌坛从90年代初开始兴起了原创运动,目的是鼓励内地歌手更多演唱内地音乐人创作的作品。“原创”这个概念到了现在,音乐行业也特别强调或推崇歌手在创作方面的参与,一旦自己写个词写个曲,不仅宣传上有了更多可渲染的点,演唱的作品也会被冠以“原创作品中”而理应被高看一眼,而歌手也会以戴上一顶“创作才子”的帽子而自觉高了身价。
  陈翔的首张个人EP《初告白》也打出了“个人创作”的标签,EP中收录的5首作品,由陈翔自己完成了全部作曲和两首作词的工作,这就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因为在2010的快男比赛中,陈翔留给大众的主要印象是“偶像”,而不是“创作”。陈翔说,那是因为,“在比赛中,12强里面有一半的人都在唱原创歌曲,我觉得我就没必要再掺合这个事情了,创作是他们的特色,那我就唱我自己喜欢的歌曲好了。”
  但实际上在参加成都海选时,陈翔就已经唱过自己的原创作品。陈翔在学校的专业虽然是声乐并非创作,在课程上对创作没有要求,但“我们的创作都是随性的,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所以一直以来,他也保持了创作的习惯,每次创作出一首歌都会交给公司。这次在准备EP时,公司原本也想过找外人约歌,但从陈翔陆续交来的作品中,就已经挑出了五首,这五首有他在飞机上写的(《回应》),有他为自己主演的电视剧写的(《承诺》),也有他为自己的粉丝写的(《真心话》)。陈翔说,第一张EP就全是自己的创作,是一种幸运。
  但创作对于职业歌手来讲,真的是一种上位的“必须”吗?会创作对于一个职业歌手的发展究竟能有多大的帮助?“因人而异,如果这个点可以给你加分的话,可以用;如果不能,就不要用。曾轶可也是创作歌手,如果让她唱别人写的歌,她肯定唱不好,会给她减分,她唱自己写的歌就可以唱得很好。各人和各人的强项,总不能拿自己的弱项来跟人比吧?”
  
  第四问:
  专业歌手也不能只唱歌吗?
  天娱通过7年的选秀比赛,旗下汇聚了大批选秀歌手,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出唱片的机会,于是其中一部分就转向了影视、主持等其他演艺领域发展,包括陈翔这样有着专业出身的歌手,亦是如此。
  “现在对歌手的要求不一定重点就在唱歌上面了,而有更多其他要求,比如广告,拍戏什么的。”陈翔觉得这对于一直专业学音乐的他们来讲,其实很好接受:“不可能一个人每天就唱歌给大家听。现在唱歌的人太多了,一年出来四五十个,你要做一个只会唱歌的人,这个市场是不会接纳你的,所以你要演而优则唱,唱而优则演,你懂得东西越多,就越站得住脚。”
  从事的职业过多,会不会对自己本来的专业造成干扰?“有个重点啊,比如我唱歌占60%,跳舞占20%,这段时间我想创作,就专心创作,那段时间想学跳舞,就专心学跳舞,一段时间专心做一件事情就好。”比赛之后,在出首张EP之前,陈翔就先后参加了一个电视剧和一部微电影的拍摄,而眼下的重点则就在这张EP的宣传上。
  
  第五问:
  没了选秀,专业歌手的出路会更好吗?
  因为广电总局的政策,明年全国的选秀活动都将受到限制,而湖南卫视也已宣布明年将停办选秀活动。没有选秀,对这些已经通过选秀出来的歌手来讲,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有好也有不好。好的是,以后新人的竞争小了;不好就是关注度也少了,其实压力更大,因为艺人都在往上冲。”
  很多已在行内的歌手往往会因为选秀的背景,而习惯被人看作是专业不过硬,但陈翔并不忌讳别人说自己的选秀出身,也不觉得这个身份是个负担,对他来说,“现在要做的,就是拿音乐说话,拿作品说话。我们这届关注度少更好,大家不知道你是选秀的,如果你有好的音乐作品,就会记住你。所以这也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没有了选秀,是否意味着专业歌手是不是就可以有更多优势?陈翔觉得未必:“专业院校学生的优势在于他们是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多,但劣势同样明显,就是全国的音乐学院太多了,竞争压力也大,没有好的平台是很难出来的,所以当时家里人反对我上音乐学院,就是觉得将来没什么好的出路。”
  于是,出路仍然是摆在专业音乐学生面前的一个大问题。陈翔说,他的同学中,目前还在从事这个职业的,其实只占20%,很多人都改行了,“好多学唱歌的出来当主持人,学主持的出来拍戏,学演戏的出来唱歌了,这个都要看机会,天时地利人和都要结合在一起,我算是运气比较好的了。”而在他看来,学音乐的学生,最好的出路不是当歌手,而是当老师:“首先是自己有保障,然后也能教别人。”
  
其他文献
2011年的华语歌坛,是悲喜交加的一年。  悲的是,这一年的歌坛,似乎都处在阴云笼罩之下,唱片业萧条的声音从年头响到年尾,国内国际的音乐环境一致走衰:索尼瘦身,FAB关张,王啸坤宣布再不出实体唱片,EMI停牌……一桩桩一件件,愁云惨淡,让人似乎看不到音乐的明天。  喜的是,这一年的歌坛,也是老歌手们集体发力的一年。许多我们以为从此就要待在神坛上养老的重量级前辈歌手,如毛阿敏、那英都在这一年重披战袍
期刊
乐队简介:   FTIsland一个全90后所组成的10代新生偶像乐队组合,是F&C music和MNET公司一特别重点打造的一个少年乐队(F&C music是MNET公司的子公司,老板是同一人。)FTIsland全称Five Treasure Islands 意誉为五个珍贵的岛屿,又在专辑中寓意First Island 第一的含义,誉为未来的新起.。  故事梗概:   男主角为去世的女友在
期刊
伦敦当地时间11月28日晚,“约定:从北京到伦敦”谭晶和罗伯特·威尔斯演唱会在英国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举行。近6000名欧洲观众观看了演出。谭晶演唱了《天空》《乔家大院》等十首风格各异的歌曲。中国民族音乐与欧洲古典音乐、现代音乐混搭在一起,令人耳目一新。现场反响强烈,不少观众将谭晶誉为“东方的莎拉·布莱曼”。    从奥运来,为奥运去  “约定:从北京到伦敦”演唱会的契机,来自3年前的一个约定。在2
期刊
华语唱片业几十年来从未像今天这样面临剧变。  互联网横空出世带来的致命性冲击、选秀给乐坛带来的繁荣(或曰“暂时繁荣”)、数字音乐收入分配的纷争、法规政策与产业大环境的出入、国外可借鉴的经验、国内的特殊国情……蹒跚前行的唱片业所被动面临的变革,其复杂性几乎是30年前那场主动选择的改革开放的缩影——一样是摸着石头过河。  乱相丛中,它所遭遇的每一个技术革新、新生事物、政策变迁,将带来的是机遇还是危机?
期刊
杨幂歌坛处女秀 张靓颖唱high变“话痨”    11月27日和12月3日,中歌榜欢唱会分别抵达第九站昆明站和最后一站深圳站。昆明站的欢唱会也是今年歌手数量最多的一次,钟汉良、杨幂、郁可唯、解彬、王野、梁佳杰共6位歌者来到春城;深圳站则是念慈菴2011年度中歌榜欢唱会的鸣金收兵之战,张靓颖、薛之谦、许飞、王铮亮还有梁佳杰5位歌手联袂用音乐给初冬的深圳带去温暖。自此,2011年度北京流行音乐典礼将正
期刊
在这个迟冷的冬天来临之际,薪火没能相传百代的百代唱片(EMI唱片公司)大厦倾覆。公允的看法是科技发展和盗版下载这两架飞机撞塌了这座唱片业巨塔。  在这个不围炉却微博取暖的时节,许多人发起了“怀念CD唱片”的话题,说辞是共同留住有关CD唱片的记忆碎片。当然,留不留得住CD碎片,这有待时间考验。之前我们曾有过徒劳的磁带收藏,如今少人问津。CD为何物?听到这样反问的日子也不太远了。  超神速发展的科技,
期刊
比比谁谦虚  陈翔   陈翔凭着首张个人专辑就得到了年度最受欢迎新人奖,让他感到了不小的鼓励。“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去创作,也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张唱片,人生中只有一次能拿到这个奖。所以能有这样的奖项是对我的鼓励,在今后的创作上我也会更加的努力,用心去创作好多好听的新歌带给大家去听,也希望以后能提名更好的奖项。”    杨幂   早在中歌榜提名发布会的时候,杨幂就被寄以演而优则唱的希望。不过杨幂自己说,自
期刊
中国电影已有106年的发展史,一直可以被解读为“两岸三地电影”,即大陆电影、香港电影和台湾电影。虽然都是华语电影,但三者从风格来讲还是各成一派,大陆电影的现实性、香港电影的商业性、台湾电影本土性,都有各自的特点。当然,为了迎合内地日益增大的电影市场,香港电影加快了与大陆电影的合作进程,而台湾电影似乎仍在固执着自己的小热血、小清新。因此,对于我们内地观众而言,一直对“港片”的熟悉多于“台片”。  1
期刊
韩力现身 带你感受日本  去年11月,由北京音乐广播主持人韩力担任外景主持的北京广播网《感受日本》摄制组飞抵大阪,开始了《感受日本》节目的拍摄。  在6天的拍摄中,摄制组行程约2000公里,拍摄了40多小时的视频素材,被日本同行戏称为“魔鬼摄制组”。  韩力也在微博中感叹拍摄工作的不易:“作为每天猫在直播间说话的人,突然放出来,面对镜头从早晨8点边走边拍知道晚上7点,我表示做视频节目真不容易,全天
期刊
顶着“篡改历史、过度戏说、扎堆泛滥”的种种骂声,收获着居高不下的收视率,2011年最火的电视剧题材——穿越剧和宫斗剧,终于在岁末被政策逼到了墙角,面临重新洗牌。  日前有消息称,从明年1月1日起,广电总局将禁止宫斗戏、涉案剧、穿越剧在卫视黄金档播出。    正方一辩 恶搞历史,宫斗剧“雷”声滚滚  夸张的造型、雷人的台词、离谱的剧情,如今的荧屏,可说是“雷剧”当道。  这段时间,武则天成了荧屏主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