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素质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当从六个方面采取对策。
[关键词] 培养;创新能力;对策
江泽民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目的是造就创新型人才。当今世界,知识更新周期缩短,高新技术发展迅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急需涌现一批又一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受到全球有识之士的共同重视。笔者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当采取以下若干对策:
首先,转变教育观念,教育观念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它直接影响培养人才的规格和质量:唯有摒弃不合时宜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正确的教育观念主要有——①教育观:即纠正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育,而在智育中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尤其是忽视创新能力培养的倾向,力求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生动活泼发展。②人才观:即克服“考上大学才是人才”的片面人才观,树立“有一技之长就是人才”的人才观;这种人才观还应将目光由“尖子生”转到全体学生,以便最大限度地开发所有学生的创新天赋和潜能,使之人人成才。③教师观:即教师应从自我中心的圈子里跳出来,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上来,并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④学生观:即树立“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好学生”的观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敢于怀疑书本和教师的权威,善于提出各种各类问题,切莫以“听话”作为评判学生好坏的主要标准。⑤评价观:即评价一所学校的质量,不是看这所学校选拔或输送了多少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看这所学校是否构建了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框架。
其次,改革高考模式。众所周知,在我国的高考中,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考试中需要学生记忆的内容都太多。随着高考日益标准化和模式化。高考越来越强化了识别学生记忆能力的功能,越来越弱化了识别学生创新能力的功能。于是,学生为了应付高考,不得不研习历届高考试题,不得不简单重复练习各类试题,不得不死记硬背课本知识和猜题押题。这样的高考必然趋向于把学生培养得循规蹈矩、谨小慎微,更适合选拔记忆型人才而不是创新型人才。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要改革现有高考的模式,具体的思路是:将全国统考改为全省统考,也就是将高考的命题权下放给各省,使高考的内容和形式更具有针对性;重点中学不办初中只办高中,从而防止将升学竞争下放到小学;重点中学只组织高中会考不组织高考,实行高考“社会化”,以减轻这些学校的压力和改革其教育品质;改进高考命题技术,将识别记忆能力为主的考试改力识别创新能力为主的考试;继续进行“3 X”或“3 综合”性考试实验以及在有条件的省市推广一年举行两次高考;在高校继续扩招的同时,进行部分高校合并以及兼并薄弱高校的工作;逐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和在条件成熟的高校实行“宽进严出”的教学管理模式。
第三,进行课程改革。课程是教育的一个核心领域,它是传承知识的载体,浓缩着人类知识的精华,建构着未来人才素质的蓝图。然而,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课程经过几次改革,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课程门类过多,课时量和内容容量过大,程度过深;课程建构过多考虑学科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缺乏考虑课程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否使学校培养的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进行课程改革应遵循这样的思路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和坚持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着眼于压缩课程门类、课时量、内容容量以及降低难度,力求解决好两个问题:①对知识内容本身做进一步的梳理,将那些庞杂、重复、失当部分剔除,解决“什么样的知识内容最符合学生需要、社会需要和最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②解决“如何以最有效的方式将这些知识呈现给学生”的问题。
第四,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创新能力不仅需要知识、经验和能力,而且需要良好的个性品质。这些良好的个性品质在学生创新活动中起着始动、定向、引导、维持、强化、调节和补偿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作用。例如: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能给学生开拓进取的勇气;自我批评的求实精神能使学生勇于接受别人正确的批评,从而保证创新活动的正确性;自信感能使学生对自己所提出的观点充满着信心,这种信心使得他们能坚持捍卫自己的观点而丝毫不为外界环境和气候所动等等,知识的掌握、经验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主要依赖于智育,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则主要依赖于德育。所以,加强德育工作,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必须指出的是,加强德育工作的关键不在于增设课程和增加课时,而在于更新内容和改进方法,使德育工作能够联系社会实际和贴近学生生活,能够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五,培养创新型教师。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实施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创新型学生。培养创新型教师应具备一个条件,即其校长必须是创新型的。唯有创新型的校长,才能够理解、关心、爱护创新型教师。并为这类教师的创新性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或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或进行具体的指导。然而,具备了该条件后还必须做好这些工作:①加强师德教育,培养教师良好的个性品质。创新型教师在从事创新性教育教学活动时,不可能一帆风顺,但良好的个性品质能使他们充满勇气和自信,并战胜逆境取得成功。②以科研兴校为方向,以科研引导和培养教师,即经常开展教师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教学研究等学术交流活动,尤其是注重引导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科研活动。③创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即要充分尊重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自主权,减少不必要的限制和规定;要支持和指导教改实验,对教师在教改探索过程中的失误多些宽容,并鼓励他们通过继续探索来弥补失误;要允许教师在教育教学研究中有个人见解,允许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不同的教学风格,鼓励教师对学术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④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工程”,积极提供机会让教师外出学习考察,特别是要有计划、不间断地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使他们能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从事教育教学活动。⑤构建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有知识不等于有创新能力,没有知识则绝对不可能有创新能力。要明确的是,我们应当改变只重视知识容量的观点,而树立重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的观点。让教师在广收并蓄中能够根据自身的特长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要有针对性地使教师通晓一些创新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在有条件的学校还要鼓励教师进行专业“杂交”。⑥学校应建立健全有利于使创新型教师脱颖而出的一系列制度,例如骨干教师培养选拔制度、新老教师结对于制度、教师教育教学研究 制度、教师进修学习制度、教师工作评价制度、教研成果推广制度、教师著书立说奖励制度等等。另外,还应该对教师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即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或教学经验总结,听一场以上教育理论讲座,开一堂研究型公开课等等。⑦建立竞争合作的教师群体。教育教学创新的思想火花,常常产生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交往之中。因此,一方面要努力避免学校内部的教师毕业学校的单一性和地域来源的狭窄性;另一方面应当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处理好个体创新和群体创新、个体成才与群体成才的关系,增强群体内部的合力,依靠群体的智慧和团队的力量,走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共同成才之路。⑧实施教师职务聘任制,打破教师职务终身制。具体说就是实施教师职务评聘的“双轨制”,即将评定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和聘任教师职务分开,既可以评而不聘,也可以高评低聘或低评高聘,杜绝过去职称职务持续晋升的现象,从而促使教师在岗位上有危机感,在工作上有责任感,在事业上有竞争感,在工资上有满意感,形成创新型教师能脱颖而出的充满生机活力的局面。
第六,深化学校教学改革。①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建立平等、开放、民主、和谐、互信的师生关系,淡化书本权威和教师权威,让学生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尤其是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要合理运用“无错原则”,即承认学生在求知过程中属于不成熟的个体,在探索知识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是允许的,教师应着重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力求最大限度地保护他们求知创新的积极性。②坚持注重“双基”训练的传统。熟练、系统地掌握“双基”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学生唯有熟练、系统地掌握“双基”,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程度,才能在博采众长推陈出新的基础上进发出创新的火花。需要强调的是。“双基”训练要与减轻过重的学业负担结合起来,以期让学生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去从事喜爱的活动和发展特长。③改革“教”的方法,实行启发式,废除注入式。至于怎样实行启发式,需要在认真总结我国古往今来许多成功经验和学习借鉴外国好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为我国所用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的方法体系。近年来,有些学校推行“多师教法”,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所谓“多师教法”,就是让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接触不同教学风格和特点的各种类型的教师,以便吸收多位教师的长处和防止个别教师的智能、思维缺陷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一门课程在不同的年级由不同的教师任教,从而使学生增加接触各种类型教师的机会。④探索“学”的方法。我们过去研究“教”的方法比较多,研究“学”的方法比较少。其实,“教”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教”是为“学”而存在,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的方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更大作用,因此,我们要大力研究“学”的方法,近年来,许多教育工作者总结研究出许多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学”的方法,如抽象概括的学习方法、逻辑推理的学习方法、总结提高的学习方法等等。这些“学”的方法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推广。⑤改革考试方法与命题。目前,各级各类学校采用的考试方法就笔试而言有闭卷、开卷、半开卷等几种形式,其中以闭卷形式为主。各学校可以对有些课程的考试采用开卷、半开卷的形式。开卷、半开卷考试的命题当然不能出死记硬背及书上笔记奉上有现成答案的题目,而应该出那些需要经过一番思索理解才能得出答案的题目。这种形式的考试更有利于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能,⑥适当开展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创新有大创新和小创新,有此创新和彼创新;创新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无论哪种创新,都不可能是少数科学家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创新,只不过创新的程度和领域不同而已。大量事实证明,学生在校期间是否受过小发明小制作训练,对今后工作的表现是有很大影响的。适当开展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就是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培养他们创新意识和掌握创新基本规律以及基本方法,为将来更高层次的创新发明打好基础。⑦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教育手段现代化,有助于学生利用现代化的设备及时了解世界信息、展开丰富想象、提出创新设想,并不断地对这些创新设想进行分析和修改,从而更好地实现创新目标。⑧搞好第二课堂。第二课堂可以使学生学到课堂上、书本上学不到的科学文化知识,促进他们创新能力的开发;再说,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朝气蓬勃,精力充沛,尤其喜欢第二课堂。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在搞好第一课堂的同时,要搞好第二课堂,例如组织好兴趣小组、辩论会、讲演会、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夏令营等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还要让学生自办校园报纸、电视台、广播站以及带领他们走出校门。投人大自然的怀抱,吮吸大自然的灵光……
[关键词] 培养;创新能力;对策
江泽民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目的是造就创新型人才。当今世界,知识更新周期缩短,高新技术发展迅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急需涌现一批又一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受到全球有识之士的共同重视。笔者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当采取以下若干对策:
首先,转变教育观念,教育观念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它直接影响培养人才的规格和质量:唯有摒弃不合时宜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正确的教育观念主要有——①教育观:即纠正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育,而在智育中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尤其是忽视创新能力培养的倾向,力求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生动活泼发展。②人才观:即克服“考上大学才是人才”的片面人才观,树立“有一技之长就是人才”的人才观;这种人才观还应将目光由“尖子生”转到全体学生,以便最大限度地开发所有学生的创新天赋和潜能,使之人人成才。③教师观:即教师应从自我中心的圈子里跳出来,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上来,并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④学生观:即树立“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好学生”的观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敢于怀疑书本和教师的权威,善于提出各种各类问题,切莫以“听话”作为评判学生好坏的主要标准。⑤评价观:即评价一所学校的质量,不是看这所学校选拔或输送了多少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看这所学校是否构建了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框架。
其次,改革高考模式。众所周知,在我国的高考中,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考试中需要学生记忆的内容都太多。随着高考日益标准化和模式化。高考越来越强化了识别学生记忆能力的功能,越来越弱化了识别学生创新能力的功能。于是,学生为了应付高考,不得不研习历届高考试题,不得不简单重复练习各类试题,不得不死记硬背课本知识和猜题押题。这样的高考必然趋向于把学生培养得循规蹈矩、谨小慎微,更适合选拔记忆型人才而不是创新型人才。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要改革现有高考的模式,具体的思路是:将全国统考改为全省统考,也就是将高考的命题权下放给各省,使高考的内容和形式更具有针对性;重点中学不办初中只办高中,从而防止将升学竞争下放到小学;重点中学只组织高中会考不组织高考,实行高考“社会化”,以减轻这些学校的压力和改革其教育品质;改进高考命题技术,将识别记忆能力为主的考试改力识别创新能力为主的考试;继续进行“3 X”或“3 综合”性考试实验以及在有条件的省市推广一年举行两次高考;在高校继续扩招的同时,进行部分高校合并以及兼并薄弱高校的工作;逐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和在条件成熟的高校实行“宽进严出”的教学管理模式。
第三,进行课程改革。课程是教育的一个核心领域,它是传承知识的载体,浓缩着人类知识的精华,建构着未来人才素质的蓝图。然而,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课程经过几次改革,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课程门类过多,课时量和内容容量过大,程度过深;课程建构过多考虑学科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缺乏考虑课程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否使学校培养的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进行课程改革应遵循这样的思路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和坚持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着眼于压缩课程门类、课时量、内容容量以及降低难度,力求解决好两个问题:①对知识内容本身做进一步的梳理,将那些庞杂、重复、失当部分剔除,解决“什么样的知识内容最符合学生需要、社会需要和最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②解决“如何以最有效的方式将这些知识呈现给学生”的问题。
第四,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创新能力不仅需要知识、经验和能力,而且需要良好的个性品质。这些良好的个性品质在学生创新活动中起着始动、定向、引导、维持、强化、调节和补偿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作用。例如: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能给学生开拓进取的勇气;自我批评的求实精神能使学生勇于接受别人正确的批评,从而保证创新活动的正确性;自信感能使学生对自己所提出的观点充满着信心,这种信心使得他们能坚持捍卫自己的观点而丝毫不为外界环境和气候所动等等,知识的掌握、经验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主要依赖于智育,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则主要依赖于德育。所以,加强德育工作,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必须指出的是,加强德育工作的关键不在于增设课程和增加课时,而在于更新内容和改进方法,使德育工作能够联系社会实际和贴近学生生活,能够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五,培养创新型教师。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实施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创新型学生。培养创新型教师应具备一个条件,即其校长必须是创新型的。唯有创新型的校长,才能够理解、关心、爱护创新型教师。并为这类教师的创新性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或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或进行具体的指导。然而,具备了该条件后还必须做好这些工作:①加强师德教育,培养教师良好的个性品质。创新型教师在从事创新性教育教学活动时,不可能一帆风顺,但良好的个性品质能使他们充满勇气和自信,并战胜逆境取得成功。②以科研兴校为方向,以科研引导和培养教师,即经常开展教师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教学研究等学术交流活动,尤其是注重引导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科研活动。③创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即要充分尊重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自主权,减少不必要的限制和规定;要支持和指导教改实验,对教师在教改探索过程中的失误多些宽容,并鼓励他们通过继续探索来弥补失误;要允许教师在教育教学研究中有个人见解,允许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不同的教学风格,鼓励教师对学术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④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工程”,积极提供机会让教师外出学习考察,特别是要有计划、不间断地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使他们能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从事教育教学活动。⑤构建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有知识不等于有创新能力,没有知识则绝对不可能有创新能力。要明确的是,我们应当改变只重视知识容量的观点,而树立重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的观点。让教师在广收并蓄中能够根据自身的特长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要有针对性地使教师通晓一些创新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在有条件的学校还要鼓励教师进行专业“杂交”。⑥学校应建立健全有利于使创新型教师脱颖而出的一系列制度,例如骨干教师培养选拔制度、新老教师结对于制度、教师教育教学研究 制度、教师进修学习制度、教师工作评价制度、教研成果推广制度、教师著书立说奖励制度等等。另外,还应该对教师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即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或教学经验总结,听一场以上教育理论讲座,开一堂研究型公开课等等。⑦建立竞争合作的教师群体。教育教学创新的思想火花,常常产生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交往之中。因此,一方面要努力避免学校内部的教师毕业学校的单一性和地域来源的狭窄性;另一方面应当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处理好个体创新和群体创新、个体成才与群体成才的关系,增强群体内部的合力,依靠群体的智慧和团队的力量,走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共同成才之路。⑧实施教师职务聘任制,打破教师职务终身制。具体说就是实施教师职务评聘的“双轨制”,即将评定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和聘任教师职务分开,既可以评而不聘,也可以高评低聘或低评高聘,杜绝过去职称职务持续晋升的现象,从而促使教师在岗位上有危机感,在工作上有责任感,在事业上有竞争感,在工资上有满意感,形成创新型教师能脱颖而出的充满生机活力的局面。
第六,深化学校教学改革。①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建立平等、开放、民主、和谐、互信的师生关系,淡化书本权威和教师权威,让学生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尤其是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要合理运用“无错原则”,即承认学生在求知过程中属于不成熟的个体,在探索知识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是允许的,教师应着重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力求最大限度地保护他们求知创新的积极性。②坚持注重“双基”训练的传统。熟练、系统地掌握“双基”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学生唯有熟练、系统地掌握“双基”,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程度,才能在博采众长推陈出新的基础上进发出创新的火花。需要强调的是。“双基”训练要与减轻过重的学业负担结合起来,以期让学生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去从事喜爱的活动和发展特长。③改革“教”的方法,实行启发式,废除注入式。至于怎样实行启发式,需要在认真总结我国古往今来许多成功经验和学习借鉴外国好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为我国所用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的方法体系。近年来,有些学校推行“多师教法”,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所谓“多师教法”,就是让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接触不同教学风格和特点的各种类型的教师,以便吸收多位教师的长处和防止个别教师的智能、思维缺陷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一门课程在不同的年级由不同的教师任教,从而使学生增加接触各种类型教师的机会。④探索“学”的方法。我们过去研究“教”的方法比较多,研究“学”的方法比较少。其实,“教”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教”是为“学”而存在,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的方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更大作用,因此,我们要大力研究“学”的方法,近年来,许多教育工作者总结研究出许多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学”的方法,如抽象概括的学习方法、逻辑推理的学习方法、总结提高的学习方法等等。这些“学”的方法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推广。⑤改革考试方法与命题。目前,各级各类学校采用的考试方法就笔试而言有闭卷、开卷、半开卷等几种形式,其中以闭卷形式为主。各学校可以对有些课程的考试采用开卷、半开卷的形式。开卷、半开卷考试的命题当然不能出死记硬背及书上笔记奉上有现成答案的题目,而应该出那些需要经过一番思索理解才能得出答案的题目。这种形式的考试更有利于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能,⑥适当开展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创新有大创新和小创新,有此创新和彼创新;创新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无论哪种创新,都不可能是少数科学家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创新,只不过创新的程度和领域不同而已。大量事实证明,学生在校期间是否受过小发明小制作训练,对今后工作的表现是有很大影响的。适当开展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就是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培养他们创新意识和掌握创新基本规律以及基本方法,为将来更高层次的创新发明打好基础。⑦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教育手段现代化,有助于学生利用现代化的设备及时了解世界信息、展开丰富想象、提出创新设想,并不断地对这些创新设想进行分析和修改,从而更好地实现创新目标。⑧搞好第二课堂。第二课堂可以使学生学到课堂上、书本上学不到的科学文化知识,促进他们创新能力的开发;再说,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朝气蓬勃,精力充沛,尤其喜欢第二课堂。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在搞好第一课堂的同时,要搞好第二课堂,例如组织好兴趣小组、辩论会、讲演会、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夏令营等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还要让学生自办校园报纸、电视台、广播站以及带领他们走出校门。投人大自然的怀抱,吮吸大自然的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