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无知心理”演绎与教师道德教育的“盲区”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gbmnma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的道德心理发展除了社会及家庭教育、影响外,学校教育这一教育与受教育互动的特定而规范的重要园地,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在小学道德教育中,教师的道德示范功能和学校的道德管理功能尤为重要。
  【关键词】无知心理;演绎;道德教育;盲区
  
  道德是领先于社会公共准则、依靠社会公共准则来约束人们相互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是由社会舆论和人的内心信念所维系的。在现代社会,道德作为一种理性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其作用尤为明显,更为重要。它是规范和调节人们之间公共的相互关系、以及个体发展的基本保证。人的道德心理发展除了社会及家庭教育、影响外,学校教育这一教育与受教育互动的特定而规范的重要园地,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在小学道德教育中,教师的道德示范功能和学校的道德管理功能尤为重要。管理功能是一种强行制约,而示范功能的潜移默化和榜样作用不可低估,因此就有了“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等真谛。由此可见,学生道德行为的心理发展与教师的道德心理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1 学生中负道德行为的心理表象 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上一些负道德行为从不同角度、层面渗入校园,学生中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心理学家就我国现阶段学生道德失范现象分为以下几种。
  无知心理:这一群体‘不知道哪些属于道德范畴’。其表象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会呈现逐步递减趋势。还有从众心理、侥幸心理、反叛心理(包含:逆反心理)。
  以上四种影响学生道德失范的心理表象并非学生自身固有的,而是后天的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的负面影响造成的。道德作为人的基本理性,并非与生俱来,而需要贯穿人的一生,从幼年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乃至社会教育不断规范人的道德修养和行为。
  2 学生“无知心理”演绎与教师道德教育的“盲区”我国是一个注重道德教育传统的国家,每个小学生都能讲出类似“孔融让梨”的动人故事。但由于分数决定一切的缘故,使得道德教育尚存在许多“盲区”,道德知识传授不足是道德滑坡的因素之一。小的表现为独生子女、同学问不懂得谦让,大到同学问因竞争的需要往往使得道德尴尬地退居二线。学生道德的无知心理,不仅说明了学生在小学乃至幼年道德教育的缺欠,同时也说明了小学道德教育的艰巨。学生道德教育“盲区”的存在,不仅反映了学生成绩独挡一面的普遍现象,同时也不乏个别教师自身道德心理素质问题。比如:在学生的考试中时有发生的作弊问题,小学生们大都不以为然,认为很正常:如考场上抄别人的,或将自己试卷让他人看都是一种互助。据了解这种思想来源于个别教师的引导和暗示,有学生就公开说:“我们小学老师在我们考试时,把学习好的和学习差的搭配编座位,这样考试时就可以互相帮助了。”要追其根源,当然可以说是分数第一、应试教育所致。但这种做法从道义上讲是一种损人利己、遗害非浅的不道德行为。中、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尤其是小学生,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其发展成长影响巨大,学生把考场作弊认为是互相帮助,那么考试还有什么意义?这样的考试无法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真实情况,而只是一种兴师动众的走过场而已。从学生来说模糊了作弊的是与非,反而认为作假也无防,只要能达到我(及格或拿高分)的目的就行,这就为一些不择手段达到私欲的不道德心理养成埋下了隐患。如例案:时值复课阶段,某学科参与本年级考试试卷出题的一教师由于在复课时对学生采取“压题”重点复习。试后年级成绩显示:这位教师所教授班级成绩远远高于本年级其他班级本学科成绩,在学生的互动空前快捷、实惠更加明确的今天,这种教学成果如何面对学生与日深刻的质疑,更甚者是在评卷上的感情侧重、合分时的有意偏差等。由于一些教师自身道德修养的缺陷,一味追求“名利、荣誉”,在个人业绩积累过程出现了道德标准模糊,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使学生道德心理的养成被扭曲。
  由此可见教师一个小小的失误,或许只为自己班级或本学科成绩可能提高的心理,而在学生中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道德作用,有可能影响这些学生的一生,给社会造成长久危害或负面影响。道德教育“盲区”的存在,使学生在成长各阶段的道德教育面临着许多新课题,对我们每位教育管理者和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为人师者首先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心理素质。
其他文献
【摘要】在《植物病理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等五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体会。教学内容上重视第一堂课教学;教学方法上提倡以学生为本,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比较式及总结式等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解决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避免重复教学;教学手段上提倡现代化教学手段;重视实验实践教学环节;严格实验实践教学管理;激发学生学习
期刊
【作者简介】文鑫,男,山西朔州怀仁县人,1965年11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省级专业学科带头人,中华职业教育社优秀社员,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现任怀仁职业中学政务处处长,绿化办主任。  中央历来十分重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党的十二大提出: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党的十三大提出,要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上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党的十四大提出,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
期刊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情感态度的含义和基本前提。结合初中作文教学的实践,探讨了初中英语作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渗透。  【关键词】作文教学;情感渗透    1 问题提出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于情感态度的定义是: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与其他学科相比,语言与情感态度的关系更为密切。学习语
期刊
新课程的改革,呼唤教师确立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角色。新课程的教学改革要求培养创新型的人才。而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创造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因为只有和谐民主的教学,才能使学生生动活泼,才能张扬个性;只有和谐民主的教学,才能唤醒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意识,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  思想品德课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学生正襟危坐,老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讲解和阐述那经典的思想,这种传统的“我教你学,我讲
期刊
翻开初中思品新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把握了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理念,紧贴学校教育和学生生活实际;面对学生生活场景的同时引导学生体验和反思,提高了对学生思想、情感、智慧的挑战性和吸引力;教材选取了具有深厚生活底蕴、很强感染力、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素材,并能以美的方式呈现……可读性、趣味性、灵活性、针对性都很强。  但教师在使用教材的时候,由于各学校、学生的生活背景等实际情况不同,教师应精心
期刊
【摘要】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石,思想品德课应努力构建起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和谐课堂。构建和谐课堂氛围必须发扬民主、平等作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联系实际,回归生活,组织和谐的教学内容;必须注重自主、探究与合作,促进教学过程的和谐;必须以激励为主,着眼发展,建立和谐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和谐;思想品德;课堂    思想品德课应努力构建起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和谐课堂。构建和谐的
期刊
1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理论与实践,就其广义而言是认识与感知的重复过程,理论是实的产物,而实践又可反作用于理论。理论就是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体现,并从抽象的思维中提炼出来的,是对客观现实的感性认识的量的总和,是在理性认识质变的基础上脱颖而出的,是对实践客观的概括和论述,而实践又是获得感性认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2 物理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物理”就其字义而论,是各个事物之间相互
期刊
【摘要】初中英语写作在中考中占了重要的比重,也是很多中学生的一大难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打好词汇量基础,理顺语法句型结构;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以范例引路,加强写作技巧的指导;以范例引路,加强写作技巧的指导;讲究教学方法,注重听、说、读能力的同步发展;重视课外练笔,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最重要的是学生必须有熟练运用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Chinese Engli
期刊
【摘要】导入设计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巧妙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开拓学生思维,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设计导语呢?本文针对职高学生,从故事导入、以奇引趣;激情演讲、以智引趣;设置悬念、以疑引趣;创设情境、以情引趣;比较探究、以通引趣;课件导入、以趣引趣六个方面做了分析阐释,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故事
期刊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就像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那样,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就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不断的推陈出新,使上课不再是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而是一种幸福的劳动,并在劳动中创造乐趣。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已逐步领略了网络信息资源的无限魅力。那些清晰的文字、美丽的图片、可爱的动画和那悦耳声音把我们带入了丰富多彩的媒体世界,我们教学中的重点、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