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之以情晓之以乐

来源 :当代音乐(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k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是一种抒情的艺术,情感体验是音乐中不可或缺的课题,每一部音乐作品都凝聚着创作者情感的结晶,传达不同的情感,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情感教育,所以“晓之以乐”是音乐教育要达成的目标。因此,在整个音乐教育中我采用情感引导、以乐悟情、情感升华步步深入的方式,学生由统一的情绪基调—情感共鸣碰撞—升华情感体验的层层步进的体验,在音乐中获得情感教育,从而达到以情明理、以情怡心的目标!
  [关键词]晓之以乐;情感引导;以乐悟情;情感升华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7)23-0045-02
  [收稿日期]2017-09-12
  [作者简介]王芝君(1981—),女,江苏无锡人,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教师。(无锡214125)音乐中唯一重要的东西是感情,花样繁多的调子和声音都毫无意义,除非它们产生于思想。
  —— 格什温
  音乐凝聚着创作者浓厚的情感,每一个音符的流動都是情感的迸发,发散着巨大的情感魅力。音乐教育主要通过音乐语言,使人在情感的体验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陶冶人的情操,从而受到教育,让学生在欣赏美、体验美、感受美、领悟美的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道德情感和道德情操。因此情感体验和情感教育是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课题。
  一、晓之以乐
  贝多芬曾言: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自拔的苦难。音乐用起伏的旋律代替复杂的语言传递创作者的心声,每个跳动的音符、每段起伏的旋律都蕴藏着特殊的意义,更展现了人类各种丰富的表情。音乐教育就是以音乐为媒介,在音乐中咀嚼人生百味,体验喜怒哀乐。如巴赫的《马太受难曲》以耶稣受难为原型,时而用抒情、哀婉的旋律刻画耶稣悲剧性经历的细节,让聆听者感受巴赫那份失去耶稣的至痛,时而展开史诗般的广阔和壮大,用两组合唱、两组管弦乐戏剧性地对立起来,宣扬耶稣那种为拯救人类苦难而勇于牺牲的崇高道德,让作为聆听者的我们真真实实感受当时人民心中的期望。因此这一节课我以旋律聆听分析为主,抓住不同分曲旋律、和声等的不同,让学生进入音乐的旋律与和声进行感受,哀婉、凄美的人声合唱与气势磅礴的管弦乐旋律的对比,让学生一下就感受到从旋律中流淌而出的悲痛和希冀。又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又称《合唱交响曲》)写成于法国革命的理想和成果被摧毁的那一段反动时期,因此这部作品真实地展现了贝多芬追求正义和个性自由,憎恨封建专制的革命思想。尤其是用希勒的部分诗句创作的人声合唱《欢乐颂》,用明朗的大调式展示作者所理想的目标,具有胜利进行曲的特征,学生在大调式的明朗情感和进行曲的曲风中能准确地抓住音乐所传达出来的情感,让学生明白自由的可贵以及对贝多芬的敬仰,学习贝多芬那种即使失聪仍坚持自己的理想的信念。
  音乐之于我们是另一种阐述思想、明示道理的方式,她用流动的音符让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体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所产生的五彩缤纷的音乐,触摸音乐家在音乐中展现的思乡之情、爱国之情、亲情、友情、爱情等。悠长的《高山流水》让学生感受朋友之间牢不可破的友情;民族特色浓郁的《宗巴朗松》散发出少数民族特有的特色,增强学生的音乐认识;高亢嘹亮的《五星红旗》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不同的音乐用各种音乐要素和音乐语言讲述人世的喜怒哀乐和生活百态,在音乐中学生明白生活的酸甜苦辣和七情六欲,从音乐中感悟人民的伟大、祖国的强盛、生活的美好、音乐的无限魅力!
  音乐的情感魅力是动人的,如何让学生真正真实地把握这些情感呢?在学生了解音乐情感魅力的基础上,我尝试着用步步深入的方式进行,以期待能较准确地把握不同作品不同作家所传达出来的思想情感。
  二、情感引导
  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有她自己的情感特征,学生通过音乐来感受作品的情感。作为音乐教师的我们,是连接音乐与学生的纽带,我们应该多积累多听,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挖掘每首作品的情感特征,准确地把握音乐情感走向,适时地给予学生引导。《乐记·乐本篇》中说道:“乐者,音之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在欣赏《流水》时,可以讲述伯牙鼓琴、子期知音的故事,感受友情的珍贵;在教唱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黄河大合唱》时,可先听听改编自《黄河大合唱》的钢琴协奏曲《黄河》,体验爱国之情的澎湃;在欣赏《多彩的民歌》这一节中,通过多媒体展示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人文习性和民族特色,触摸不同民族的风情……通过相关或相似的音乐背景、道具、多媒体等复制、模拟和创设一定的环境或情景,成为情感的催化剂,使学生能在情绪上有一个统一的基调,为接下来的情感教学目标打下基础。
  三、以乐悟情
  当学生有了一定情绪基调,接下来最重要的是在音乐中让学生体悟情感。俗话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体会肯定会有差异。因此在欣赏不同音乐家作品后,我会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去体会、想象,让学生对音乐有一个自我的情感体验。有的学生觉得音乐优美抒情,很温情,有的学生觉得音乐气势宏大雄伟,有的学生觉得有种想歌唱的欲望,甚至有的学生觉得暗含忧伤的感觉,等等。在初步的自我情感认识基础上,再具体对音乐的各种元素构成进行细致分析体会,从而在不同的情感体验中寻找共鸣,产生情感上的碰撞。如聆听捷克音乐家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的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时,学生从书面知识上了解斯美塔那一生致力于发展民族事业,创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缺乏真实的体验。因此,我让学生将重点放在音乐的聆听上,在音乐中感悟斯美塔那倾注在其中的情感,三拍子流动的旋律展现捷克母亲河潺潺流动之姿,起伏的旋律绵延不断,如同作曲家对祖国山河的深厚情感,时而磅礴的交响乐队合奏展现祖国的壮丽山河,时而欢快跳跃的旋律展现对未来的乐观信念。每段音乐的流动都和人的情绪是一样的,有喜怒哀乐,通过对音乐的重复聆听和细致了解,使每个人的情感在同一段音乐中找到共鸣,从而有相似的情感导向。
  四、情感升华
  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有情感共鸣,有了共同的情感体验就要着手深化情感。对于一首作品,我们要聆听什么、体验什么、总结什么,这些问题触动学生去探究隐藏于音乐作品背后的东西,从而上升到高层次的音乐鉴赏层面。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音乐作品中汲取艺术的养分,提升音乐的素养,增强审美能力。例如,歌曲《阳关三叠》让学生感受古曲曲调上重复、叠唱的特点,在音乐中更能体会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的关怀和留恋之情,尤其是“遄行、遄行”等处的八度大跳,情感激动而浓郁,给如今生活在高楼大厦的学生一次深刻的友情传达,感受人与人之间友情的珍贵。歌曲《懂你》让学生明白母爱的伟大、亲情的可贵,“多想,伴着你,告诉你我心里多么地爱你”唱出现在隐藏在人心深处的渴望,呼唤那些曾经将爱遗忘在物质中的人们。我国许多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能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文化、历史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上升为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现实生活的赞美及对美好理想的向往,极大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贝多芬的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坚强和对自由理想的坚持,肖邦的音乐让我们明白爱国可以用多种方式去表达,德彪西的音乐使我们沉浸在音乐创造的想象空间,解放我们的思维,等等,这些音乐所传达的情感,能引导学的生情感走向,帮助学生树立更好的人生价值目标和道德情操。
  音乐是一种抒情的艺术,其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情感活动与音乐作品蕴含的情感相互碰撞而产生共鸣的时候,才能称之为真正的音乐欣赏,也只有在真正的音乐欣赏中才能让我们发现情感的内涵所在。音乐不是简单的聆听,她是思想者之间的情感碰撞,在音乐中达到共识,从而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乐,以情明理、以情怡心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丹尼尔·戈尔曼.情感智商[M].耿文秀,查波泽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 曹理,李朴珉.中学音乐教育[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
  (责任编辑:刘露心)
其他文献
[摘 要]现代音乐创作产出频率快、创作商业化,形式与数量都高速扩张,如何提升现代音乐艺术内涵品位,打造高雅健康的音乐文化氛围,同时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传承与发扬,是需要关注的问题。文章探讨了现代音乐艺术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意义以及现代音乐艺术中传统文化元素的缺失,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音乐艺术中传承发扬的路径。  [关键词]现代音乐艺术;传统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7
期刊
《炎黄风情》二十四首中國民歌主题钢琴曲16·太阳出来喜洋洋
期刊
[摘 要]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和载体,以口述史研究方法将传承人的学艺、演艺、授艺的过程描述出来可以让人们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特定时期的发展状况,以及任何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与传承人的付出与努力的不可分割性。本文运用口述史方法对淮剧传承人黄素萍进行研究,为淮剧传承人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黄素萍;淮剧传承人;口述史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我国传统音乐是千百年来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音乐文化精华的浓缩,是各民族的文化根源。而视唱练耳作为音乐院校的一门专业基础技能课程,是任何音乐表演形式的基础。本文将从高校视唱练耳教学实践出发,具体分析传统音乐的呈现形态及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阐述如何在视唱练耳教学中传承弘扬我国传统音乐,以加强对传统音乐的再认识,提高对传统音乐的民族审美思维。  [关键词]视唱练耳教学;传统音乐;传承弘
期刊
[摘 要]赵季平歌曲《关雎》,是一首典型的中国古典诗词歌曲。其二度创作既不能浅尝辄止,更不能抄袭模仿,而应以崇古的精神读懂原作本意,把握文脉基调;以鼎新的动力在唱法借鉴、吟唱融合、风格处理和生产方式上进行探索,旨在不落窠臼,力争实现更加完美的表演展示效果。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关雎》;艺术歌曲;赵季平;二度创作  [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
期刊
非囈语(无伴奏重唱或合唱)
期刊
[摘 要]甘肃是我国通往西域以及中亚地区的古丝绸之路枢纽,境内绵延1900多公里的古丝绸之路,自古就是一条“经贸之路”“文化之路”和“艺术之路”,曾经融汇着中外优秀的音乐文化和西北各民族纷繁异彩的音韵乐律。民族民间音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典型的西音(秦音)音乐风格及陇原地方特色,流传至今仍散发着丝绸之路绚丽多彩的音乐芬芳。  [关键词]丝绸之路;甘肃;民间音乐;艺术风格  [中图分类号]J60
期刊
鄉愁四韵(无伴奏领唱、合唱)
期刊
郭兰英是新中国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晋剧表演艺术家,民族新歌剧表演艺术家,民族声乐教育家。她是我国民族声乐的开创者、代表者和传承者。1929年12月郭兰英生于山西平遥,6岁在戏班学戏,7岁登台演出。11岁成为最红的角儿。  1946年秋天,郭兰英在张家口参加华北联合大学文工团学习并演出。1947年演出《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王大娘赶集》等秧歌剧,同年11月饰演《白毛女》中的喜儿,从此开始走上民族新
期刊
《炎黄風情》二十四首中国民歌主题钢琴曲17·无锡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