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在1960:劳申伯格《地狱》组画与后现代主义艺术

来源 :美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56280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艺术家罗伯特·劳申伯格于1958—1960年创作了在其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少有的插图性作品《地狱》(Inferno)组画。通过溶剂移画(solvent-transfer drawing)的方式,劳申伯格在这34幅作品中以大众媒介的图像为要素,在重绘但丁诗篇的同时,视觉性地重整了美国社会的世俗景观。对劳申伯格《地狱》组画的核心作品的分析围绕以下层面展开:劳申伯格对但丁《地狱》篇的视觉在地性的转换、转印画为这种转换所提供的媒介基础、《地狱》系列的两种阐释路径之争,最后回到“平台式画面”概念,考察劳申伯格与后现
其他文献
关于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研究者们已多有关注与探讨,但对于与此密切相关的中国艺术对生命的尊养之功,却少有系统的论述。其实,中国文化传统中一直有以艺术来养护生命的思想观念与生活理念,即“游艺尊生”的价值观。先秦儒道二家在道的本体层面思考艺术与宇宙自然、人类生命的同根共生,其论说构成了“游艺尊生”的思想渊源。两汉魏晋以后,随着文士们对自我生命体验的关注,他们越来越重视现实生活中身心状态的自得自足,类似表述构成了“游艺尊生”的主要话语。及至明代,随着参与养生的文人群体的扩大与养生需求的增加,高濂完成了把艺术物事融
《大清太宗文皇帝实录》历经多次修纂校订,形成了不同朝代的不同版本,各版本各具特色,内容记载也不尽相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有清代各朝纂修的《大清太宗文皇帝实录》满文本,其形制、体例各有差异。掌握满文《大清太宗文皇帝实录》诸本的纂修情况,有助于深化清代满文古籍版本、满语文演变及清史史料等方面的研究。
2021年5月14日至16日,“新时代·新问题·新经验”——首届全国青年学者美育学论坛在杭州师范大学举办.论坛分“当代美育的新问题与新经验”“中华美育的古典资源与现代传统
改革开放以后的美学所呈现出来的新面貌,主要受两种典型的文化思潮影响,一种是科学主义,一种是人文主义.科学主义不仅是当时全社会追捧的热潮,而且也成为文艺理论界极力学习
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传统中国画如何走向世界,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由中国美术学院吴山明教授与杭州师范大学胡俊教授合著的《中国画写意传统的世界性研究》一书,通过美术史和美术理论的研究探讨中国画写意传统形成的背景,并且深入中外美术交流史来证明中国画的写意传统对世界美术的影响,从而确认中国画的“写意”是一种国际化的语言。中国画写意传统作为中国美术民族性的核心,从其形成到成熟的整个发展历程均具有世界性特征。
贺享雍的乡村叙事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对推动政策的优化和农村的发展起到了溢出文学边界的更大功能.“时代三部曲”聚焦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时代巨变,成功塑造了脱贫攻坚
随着西方哲学的“身体转向”以及当代视觉传播媒介的兴起,对身体的视觉呈现成为流行文化的中心.科幻电影是大众的欲望投射和身份认同最为集中和活跃的领域,因此,它对技术的价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以语言为符号形式的文学具有审美、人文、智慧三方面的美育价值.为实现文学美育的价值,根据文学自身的特点,文学美育可以从文学语言、文学形象与文学结构形
2021年5月14日至16日,“新时代·新问题·新经验”——首届全国青年学者美育学论坛在杭州师范大学举行.论坛由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与中央美术学院美育研究院联合主办,
期刊
2021年4月23日至26日,“传统和谐文化与当代中国美学建设”学术研讨会在贵州茅台学院举行。本次研讨会由茅台学院和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及茅台学院相关院系部门的教职工参会。研讨会由扬州大学姚文放教授主持,茅台学院校长封孝伦教授致开幕辞.封孝伦教授、姚文放教授、杭州师范大学杜卫教授、华中科技大学余东升教授、浙江大学王杰教授、广西师范大学丁来先教授、广西民族大学袁鼎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牛宏宝教授、山东师范大学周均平教授、山东理工大学韩徳信教授、杭州师范大学李庆本教授、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