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从你我开始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070818206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孤独症(又被称为“孤独症”),是在1943年由美国儿童精神科医生凯纳(Kanner)正式提出,它被确认为一种全面发育性障碍,并且是跨越一生的障碍。在语文课堂中,孤独症儿童对词语的理解较差,当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别人不明白,别人的意思自己不理解而无法自如应对,这时候又会造成孤独症儿童情緒方面的问题,从而导致出现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行为问题。下面是我对孤独症儿童在语文课堂和生活中语言交往能力的训练过程和感受,主要从交往意识的培养、语言能力的训练、交往能力的提高三个阶段进行训练。训练目的是通过对孤独症学生的个别强化训练,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关键词:孤独症;语言;交往能力;情感
  语言交往是人类适应社会的重要形式。人借助于语言进行交际,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构成人类社会生活。孤独症儿童存在社会交往障碍和语言沟通障碍。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宁可以手势代替。正是因为他们缺乏与人交往能力,所以我们无法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同时因为他们的语言表达问题,也使得他们无法向我们说出自己的心里感受,就产生许多情绪问题,严重影响了自身的学习、生活,也严重影响了他们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和自立。孤独症儿童也是人类中的一部分,对其存在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障碍训练是势在必行的。为了提高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对我班1名孤独症儿童进行了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的训练。
  Z,男,现年8岁半。一岁半时于北医六院,诊断为孤独症。推测原因由于妈妈怀孕时是高龄产妇,身体情况较差,怀孕并发症较多,出生时难产窒息造成大脑缺氧损伤,导致智力低下。
  在语文课堂中,认知方面较好,对日常事物及简单的逻辑关系有较好的认识和理解。语言能力:有语言表达理解能力,没有主动语言,说话经常是鹦鹉学舌式,语音一直是一个音调,发音不准确,别人很难理解他说话的内容。可以理解对日常物品的简单描述、周围人对他简单的要求,可以理解对简单事件的叙述。可以进行简单的对话、提出简单需求。
  在进入我班学习生活前,Z幼年时曾在专业的孤独症训练机构进行训练。去年9月入学,但由于不能适应学校生活,半天参与课堂活动,中午妈妈接回,今年九月学生尝试全天在校生活。但就是这种改变,导致他在课堂中出现了严重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Z说话无法掌握音调、音量,没有主动语言,在课堂上,被动回答简单问题,说话时更有如木偶一般,十分机械化,无法通过语音的音调、节奏、抑扬顿挫来表现情绪或是感受。也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音量。 不会使用代词:“你”、“我”、“他”等代名词有混淆的现象。
  缺乏自我控制力,该生在表达需求时,别人听不懂,反复追问,或表达需求后得不到满足时,会大发脾气,使劲的摇桌椅,突然躺下打滚,用力拍手大叫、身体剧烈摇摆、晃动、甚至动手拉扯别人无法融入班级学习活动中。
  表达不被理解,需求得不到满足,情绪激动,产生行为问题, 这种极易波动的情绪状态,使得他原本较好认知能力得不到足够和发展,甚至还严重地影响了同班其他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我在对Z进行训练时,主要从情感、语言发展以及交往三个方面入手:
  (一)情感沟通
  孤独症儿童的主要行为特征之一就是与人不亲近,不寻求合作,很少与人进行目光接触,行为刻板、单一。普遍缺乏情感反应,对人和事都比较冷漠,尤其对人同物一样冷淡。新的环境对孤独症儿童来说都是陌生的,会引起他的焦虑。只有老师发自内心的爱,日常生活中,课堂上对他们多关心、多爱护,才能使他们在感情上接纳你。这是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教育和补偿的前提,只有当他们能接受教师和班级整体环境了,真正的教育才开始。
  Z来学校时,课堂行为习惯很差,不听指令,在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会大发脾气,使劲的摇桌椅,突然躺下打滚,用力拍手大叫、身体剧烈摇摆、晃动、甚至动手拉扯别人。为了帮助他适应新的学习生活,课堂上,老师主动跟他问好,经常和他说话,谈论一些他喜欢的话题,如他喜欢吃的东西:巧克力,饼干等,一起认识他最喜欢的交通标志挂图。课下的业余时间带他去感统教室玩大龙球,玩他喜欢的游戏如:托马斯火车,在交流互动中,进行目光对视的训练,适时延长他的注意力,在玩乐中启发他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并适时地满足他的需要。
  (二)发展语言
  当人们想要表达自己的意愿和内心的情感时,就必须选择一种途径来表达,而“语言”便是被人类选作一种互相交流、相互传递信息的高级工具使用于生活之中。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存在着或轻或重的障碍,以前我们对语言发展迟缓的儿童所实施的语言训练目标大多是要求他们能够说话,但是现在已经偏重能够使儿童理解语言中的意义以及能够表达,因此对于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训练着重在于加强其语言的理解能力。在此基础上,帮助其纠正口语上的一些不良习惯与语法错误,让他们能准确的使用词汇,能主动的与身边的人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逐渐融入主流社会。
  1、语文课堂中创设情境,理解词义。词义的理解是儿童正确使用语言和理解语言的基础。有些孤独症儿童虽然表面上会讲较多的词汇,甚至会讲比较深奥的话,但是他们并不真正理解,只不过是从电影、电视、电台或成人那儿机械地模仿而来,他们所讲的一些词语缺少可靠的表象基础。在对Z的教育训练中,创设宜于学习词汇的情景,使他在各种情景中学会理解词义。
  2、培养看图说话的能力。看图说话可以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训练过程中,我首先从学生熟悉的人物、地点开始,如学生的在校照片,变换不同的同学,不同的地点,请他说出看到了谁,在哪,做什么。在此基础上,我选出一些严短而又易懂的故事插图,进行说话练习,如读完故事《拔萝卜》后,请他说一说看到了谁,他们在做什么事情,最后成功了吗,等等,以看图故事为依托,发展学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提高组词、造句能力的训练。句子是由词语组成的,生活中常用的词语丰富了,句子也就更丰富多彩了。要孤独症儿童丰富的词汇量,就要教给他们组词、造句的方法。开始,Z不理解组词、造句的意思,老师就让他通过看图片的方式说出合适的词语。先從简单的开始,看图片说词语,最简单的名词,如:认识各种生活中常见物品,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如水果类、食品类、居家用品、交通类等。动词的学习,除了看图片,老师还和学生一起动起来,让Z能词、义结合到一起。如:跑步、蹲起、跳、拿等动词。形容词的学习是比较难的,学生对抽象的概念和程度的词语理解有困难。经过长期练习,Z同学不仅明白组词、造句的意思,还能完成老师出的简单题目。
  4、学习使用人称代词。人称代词指 “你”、“我”、“他”,以及与之相应的物主代词“我的”、“你的”、“他的”。人称代词具有明显的相对性,需随语言环境和交谈者角色的变化而变化,孤独症儿童往往分不清,在说话、回答时出现混淆现象。开始时,老师问Z同学:“你叫什么名字?”回答是:“你叫Z某某。”问:“今天谁来接你回家?”回答是:“妈妈接你回家。”为了纠正这种现象,上下学时让他根据实际情况说出:“妈妈送我上学”,“爸爸来接我”。利用课间和Z同学聊天,拉住他的手指认自己说:“我是Z某某,你是胡老师”。以此来区分“你”和 “我”。
  (三)交往训练
  社会化行为缺陷是孤独症儿童临床三大特征之一,主要表现在社会交往能力与交往技巧方面。双向的交往对孤独症儿童来说是极其困难的。在教育训练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学习求助性语句。在遇到困难时,孤独症儿童不知如何用语言来寻求别人的帮助,只能靠大声叫嚷,发脾气引起别人的注意,因此,有必要教他们掌握严单的求助性语句这种语言交往能力。有一次,语文课上,同学们一起学习生字,课件上,变成了另外一个生字,他就发起了脾气,因为他还要接着看之前学过的“车”字,这时我就及时教他说:“老师,我还想看“车”,在以后的时机力,我反复教他使用求助的语言,使他掌握了这句话的含义。
  2、发展主动性语言。打招呼不仅仅是礼貌的体现,更是沟通的开始,是主动性语言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孤独症儿童很难做到主动打招呼,每天早上我都主动的和他打招呼,“Z某某早上好”,在放学的时候,会和他说“老师再见”。经过反复的训练,他到学校后老师会等着他,提示他“你该和老师说什么呢?” 这时我会拉着他的手,注视他的眼睛,和他有目光的对视交流,提示他问好。放学提示他说再见,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学生有时到校后会主动和我问好再见。
  训练效果
  经过一学年的训练和坚持,在情感上,他开始接纳老师,和老师有更多目光上的交流,更加愿意和老师一起玩,一起游戏活动,也更加听老师的指令,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在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方面有明显的提高,从最初的只能听懂老师的简单手势指令,到能听懂我的语言指令,再到能够对我的指令由反应,按照要求去做。在社会交往方面,Z能够做到与人接触不退缩,在游戏和集体过程中,能够体现和同学一起玩,一起游戏的意识,能和老师主动提出自己的需求,当然这些需求都是最简单的,如:我想吃棒棒糖,我想玩会球等,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老师会尽量满足他的需求,以鼓励他主动语言的使用。
  讨论
  (一)用心倾听,把握时机,积极处理,满足需求
  在语文课堂和生活中对孤独症进行语言交往能力训练时,老师一定要在认真倾听孤独症儿童说话的基础上,切实把握好时机,用科学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方法及时纠正不当处。在日常生活、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学生年龄、智力、接受能力等等因素和教学内容、时间安排等等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需要、心理需求,对学生提出合理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在和孤独症儿童讲话时,要采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尽量不要使用反问,设问这种较难的语句,不要使用词义较多的词语,学生理解有困难。在强调时,老师要注意要对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和习惯,教导学生要去做什么,需要做什么,尽量减少使用不要做什么,这个不该怎么做,正确的导向有助于孤独症学生理解和应用。
  (二)共勉
  提高孤独症学生语言交往能力,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需要我们做一个细心的教师,随时发现学生的情绪变化,用心去感受。需要我们做个爱心的教师,充分的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需要我们做个智慧的教师,用专业知识,努力帮助他们改善自身的问题,帮助孤独症学生更好地走入社会。
  参考文献
  [1]《特殊教育概论》华夏出版社 朴永馨主编
  [2]王梅编著 《智力障碍和孤独症儿童的学与教》华艺出版社 2003年
  [3]王梅、张俊芝编著 《孤独症儿童的教育与康复训练》 华夏出版社 2007年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调查发现,中学生在学习方面普遍缺乏自信心。这与学生对自己进行整体评价时,自信心比较充足的情况不一致。经分析,学生的自信心处于受压抑的状态。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对学生的自信心有足够的重视和了解,并且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作为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中学生调查;心理健康;自信心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未来的
期刊
摘要:有些孩子需要鼓励才能进步;有些孩子需要敲打才能成长;有些孩子则需要适时适度地批评。虽然教育的手段不同,评价的措施各异,但都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润物无声是爱,直言不讳是爱,正面批评更是爱。在教学中,不同学生我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在激励中、目标中、“轻视中”更加优秀。  关键词:评价;激励;目标;“轻视”;成长  我是妈妈,确切地说,我是44+1个孩子的妈妈。除了自己的女儿,我还有四十
期刊
摘要:情绪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对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我国小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整体水平不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亲和力本质上是一种爱的情感,只有发自肺腑地去爱孩子,才能真正地亲近她们,关心她们,引导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培养出身心健康,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  关键词:亲和力;关爱;理解;尊重  孝然,是个特别机灵的假小子,能看懂老师的表情。可是开学后她上课总是干自己的事情
期刊
摘要:建立家长和教师的沟通渠道,有家访、电访、联系单;校访、电访、信访;联系的人的选定。练就耐心和诚心与家长沟通观察家长的言行,深入分析了解家长,谨言慎行,切忌发火,声调、态度保持愉悦。与家长联系要有实效性。关注孩子的小问题。反映问题时一定提供改进的方法。  关键词:建立渠道;和谐融洽;有实效性  做过多年班主任的教师都知道:一个孩子的素质的高低与他所成长的家庭环境是成正比的。总体来说,与他的家长
期刊
摘要:绘本与教育相结合,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年龄和需求。以绘本故事为教学载体,以兴趣为支撑点,以指导行为目的,使良好的美德教育无痕地渗透其中,对孩子的发展将产生无法预测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低段学生;绘本阅读方法;行为养成  一、研究对象  他总是一张痞痞的笑脸,给人带来放荡不羁的感觉。两道浓密的眉毛泛起小小的涟漪,仿佛他的脸上一直都带着丝丝笑意,眉毛弯弯的,像是夜空里皎洁的上弦月。眉毛下是一对
期刊
摘要:也许作为班主任,我对孩子的要求过于“苛刻”,以至于“眼里揉不得一粒沙子”。也因此导致我的班主任工作,事倍功半,“气功见长”。我很感谢“根雕原理”,它让我反思了师生的相处之道,明白了自己作为班主任的职责,面对孩子,面对他们成长道路上的一点“瑕疵”,应该用“根雕艺术家”的眼光来看待他们,赏识我的每一个“树根”,一改往日的“挑剔”,让孩子们在温暖的赞赏中,经过“三雕七磨”,成为世上独一无二的上好的
期刊
每一个人在从小长大的过程中都会有缺点,体现在儿童阶段,大多是一些不良习惯。面对孩子们这些不好的习惯,大人们常用的方法就是批评甚至指责。结果是,要么孩子改掉了缺点,但改的过程中很生气。对这个经常批评的人,不自觉地就产生距离。再就是,孩子抗拒,怎么也改不掉,孩子皮了。当然,也有逆来顺受的孩子,很听话地按父母要求做。即使这样的孩子,我们也不能不顾及孩子的心理活动,孩子心里真的愿意接受吗?  我们常听孩子
期刊
摘要:做好老师是我为人师的标准,要求我自己有学识、仁爱有理想,坚持以“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注意细节。坚持各种平台为载体的结合,坚持班会课这一主阵地。坚持情感教育,培养“情浓志溢”的学生。以班级博客为载体从心理层面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达到内化的过程,达到教育的最深化、最大化。  记得习主席在北京师范大学第30个教师节典礼上曾经这样说过: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好老师的形象。做好老师,是每一个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事例引出如何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这个话题,然后从迈好高中阶段第一步;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对待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勇于承担责任;消除戒备心理;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等六个方面对问题的提出做出了回答,最后总结出用心和我们的学生交流、沟通,使学生成为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有用的人。  关键词:沟通;认识;对待;责任;消除;辨别  2016级汽修学生李XX,初中毕业于延庆四中,该生个头不足1.
期刊
一、事件描述  在我的班上,有个“特别”的学生,发现他的“特别”,是在新生开学的那段时间,因为接手的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大部分的学生在课堂上都不能做到特别集中的听讲,或者坐正,但是,当我提醒的时候,孩子们都知道自己的问题,然后进行改正,但是他却不同,在课堂上他一直在玩自己的笔袋、尺子、橡皮等学具,当我提醒他的时候,他马上收起东西然后做好,可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又恢复到了原来的样子,之后,我的提醒变成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