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HPe6DF复合纳米粒子增强光动力治疗效果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ding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常用光敏剂疏水性强、缺乏靶向性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光动力疗法的治疗效果.虽然纳米药物载体可将光敏剂靶向递送到肿瘤部位,但肿瘤部位的缺氧微环境严重削弱了光动力疗法的疗效.此外,光动力疗法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激活宿主免疫应答,但这也受到免疫抑制微环境的限制.目的:合成目标材料并评估其组装成复合纳米粒子后的各项性能、增强光动力疗法效果及联合免疫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通过氨基酸闭环反应、开环聚合、缩合反应等合成两亲性功能化聚赖氨酸和吲哚胺-2,3-双加氧酶小分子抑制剂NLG8189二聚体,通过透析法将其制备为纳米粒子的内核;加载全氟己烷并包裹透明质酸后得到HPe6DF纳米粒子,测试该复合纳米粒子的粒径、电位、表面形貌、酶响应性、氧气负载量、活性氧产生等能力.体外将HPe6DF纳米粒子与鼠源乳腺癌细胞4T1共培养,评估纳米粒子的细胞摄取、活性氧的产生、细胞毒性、细胞凋亡、免疫原性细胞死亡以及对吲哚胺-2,3-双加氧酶的抑制等能力.结果 与结论:①实验成功制备了大小均一的球形HPe6DF纳米粒子,其粒径约150 nm,电位约-20 mV,该复合纳米粒子具有一定的透明质酸酶响应性、优异的氧气负载能力及活性氧产生能力;②与细胞复合培养实验结果显示,HPe6DF纳米粒子以时间依赖的方式在胞内累积,并且在其余条件相同时,透明质酸预孵育组的荧光强度明显弱于无透明质酸预孵育组,证明HPe6DF纳米粒子可通过跨膜糖蛋白CD44介导的方式加速入胞;在光照条件下,HPe6DF纳米粒子可有效提高胞内活性氧水平,从而促进细胞凋亡,进而诱导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并且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内吲哚胺-2,3-双加氧酶的活性;③结果 表明,HPe6DF纳米粒子既可提高光动力效率、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还可以缓解肿瘤部位免疫抑制微环境.
其他文献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工程、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应用前景,有效提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存活率与治疗效果成为研究热点.目的:探讨芍药苷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迁移能力以及对脂多糖干预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ERK1/2表达的影响.方法:CCK-8实验检测不同浓度芍药苷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作用,划痕实验检测10μmol/L芍药苷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0μmol/L芍药苷干预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Ⅰ型胶原、Ⅲ型胶原、Ki67 mRNA表
背景:保留全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是治疗心脏瓣膜病的有效方法,其中人工瓣膜材料的选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的:探讨生物瓣膜二尖瓣置换在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老年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置换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及意愿分为生物组62例、机械组34例.生物组进行保留全瓣及瓣下结构的生物瓣膜二尖瓣置换,机械组进行保留全瓣及瓣下结构的机械瓣膜二尖瓣置换,比较两组心功能及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因子、血流动力学、并发症等指标.研究已获得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可以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目的:探讨FAK/PI3K/Akt信号通路在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购买的商品化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苏培养至第4代,分为0 mW/cm2超声波组(对照组)、50 mW/cm2超声波组、50 mW/cm2超声波+PF-562271组,其中50 mW/cm2超声波+PF-562271组在超声处理前加入1μL FAK/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PF-562271进行预处理.每隔24 h超声刺激1次,
背景:现阶段脊柱侧弯患者的生物力学模型过于简化,未建立完整的患者躯干骨骼-肌肉有限元模型,并缺少软组织力学特性的建模.目的:构建一个真实且具有详细解剖学结构的脊柱侧弯躯干有限元模型,并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方法:选择1例11岁青少年脊柱侧弯患者,通过64排螺旋CT扫描获得.Dicom格式的原始数据,建立其躯干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有效性验证,将腰骶段模型和躯干模型的模拟结果分别与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中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研究方案的实施符合鹤壁市人民医院的相关伦理要求(医院伦理批件号YK2019015).结果 与结
背景:肘按法是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手法,在使用肘按法时,不同的角度对腰椎的作用不同,且手法操作不当可能会加重病情,目前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目的: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观察不同角度肘按法对腰椎L4-L5椎体及后部结构的应力分布、位移分布及方向,探讨肘按法最安全及适宜角度,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取1名25岁健康男性志愿者的CT图像,利用Mimics、Geomagic Studio、Solidworks、Hypermesh、ABAQUS软件建立正常腰椎有限元模型,并改变髓核和纤维环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建
背景:脊髓型颈椎病是由颈椎椎骨间连接结构退变而诱发,而颈椎矢状面序列参数可直接反映其退变情况,或可为临床评估病情及治疗效果提供参考.目的:探究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矢状面序列参数变化与疼痛程度、颈椎功能的相关性,并分析上述参数对临床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试验组,按照1:1原则选取同期80例无症状成人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颈椎矢状面序列参数,包括C2-7 Cobb\'s角、T1倾斜角、颈椎矢状面轴向距离、C2-7 Co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力学刺激可影响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多个关键蛋白(包括β-catenin、GSK-3β蛋白等),但其是否通过调控髓核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待于进一步明确.目的:阐明持续负载压力诱导椎间盘退行性变的效应特点,探讨力学因素介导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影响机制.方法:获取70只新西兰大白兔的脊柱运动节段,采用自主研发的离体兔脊柱运动节段模型,根据不同大小的持续负载压力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0 kg)、低压力组(0.5 kg)、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以促进成骨作用,骨细胞通过表达骨硬化蛋白基因分泌骨硬化蛋白进而抑制成骨细胞的成骨作用;有研究发现骨形态发生蛋白家族直接作用骨细胞时可促进骨硬化蛋白的分泌,这与骨形态发生蛋白的正向成骨作用相矛盾.目的:探究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促进成骨细胞增殖能力及间接调控骨细胞表达骨硬化蛋白基因的机制.方法:体外分别以不同质量浓度(4,8,16,32,64,125,250,500,1000μg/L)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干预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细胞,CCK-8法检测促进MC-3T3-E1细胞增
背景:膝外翻畸形一般需要膝关节周围截骨或全膝关节置换来矫形.膝关节周围截骨时需要三维立体矫正,人工全膝关节置换选用假体与膝关节相匹配的程度明显影响置换后长期效果,股骨髁截骨矫形需要股骨髁数据支持.目前国内使用率较高的仍然是依据西方人数据设计的假体系统,应用于国人往往达不到最好匹配.目的:探讨股骨髁解剖形态学异常,为膝外翻畸形的全膝关节置换或截骨术提供解剖学数据.方法:对41例(53膝)成人膝外翻畸形患者的膝关节进行CT扫描,图像导入Mimics 17.0软件建立数字化三维模型,测量相关解剖学参数,分析其分
背景:3D打印聚己内酯组织工程支架是近些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选择合适的材料制备力学性能优良的多孔支架是当前研究的难点.目的:制备不同填充结构的三维多孔聚己内酯支架,研究其机械性能.方法:设计0°/90°、0°/60°、0°/60°/120°、0°/45°和0°/45°/90°/135°5种填充结构,采用生物3D打印机打印三维多孔聚己内酯支架,测试支架的孔隙率及压缩和拉伸性能.结果 与结论:①5种支架的孔隙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从Z方向压缩时,不同填充结构聚己内酯支架的压缩性能差异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