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屁话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sco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厕神:厕所的文明史》一书记载了一件趣事。某伯爵在觐见伊丽莎白一世时,非常尊敬地向女王深鞠一躬。谁知,刚弯下腰,他便放了个臭屁。伯爵对这一突发事件惊恐不已,遂远走他乡7年之久,期冀女王能忘却自己的失礼。返回英格兰后,他又一次被引荐到女王跟前。女王对他说:“伯爵先生,我已经忘掉那个屁了。”
  无论如何,当众放屁都是一件令人尴尬的事情。美国畅销书作家马克·雷纳是个讽刺大王。他侄女小时候曾说过一句在他看来很棒的话。那是在一次旅行途中。当时,车里很安静。小姑娘突然冒出来一句:“我没有放屁,但万一我像你那样,我会先开开窗户的。”
  那么,如果一不小心让屁在不合时宜的地方(比如办公室)遛达出来,除了打开窗户,以下有关屁的知识或许也有助于你摆脱尴尬:
  屁在排放时的温度为37oC。屁的速度被测试为3.05米/秒。
  女性放屁和男性一样多。
  让你的屁带臭味的成分是硫化氢,这种含有硫磺的气体就是臭臭的物质。你的饮食中有越多的硫磺,你的屁就越臭。一些能让你放出奇臭无比的屁的食物有:豆、白菜、奶酪和鸡蛋。汽水也会。
  大多数人一天放14次屁。
  以上这些可都是科学知识,尽管它们仍然出于讽刺大王雷纳之口。他和一位名叫比利·戈德堡的医学博士合作写了一本科普书《男人为什么有乳头?》。两人“铁了心让这本书成为厕所读物”。这本书也确实是一本阅读起来轻松有趣的书。而且,随便翻到哪一页,你都能读下去。
  该书有一章专门谈到厕所幽默。不过看起来,这两人还是传统礼仪的卫道士。在他们看来,厕所及厕所门内所发生的一切大概是终极禁忌话题了。只有当人们置身于宽松舒适的环境中或是在衣帽间密室里时,才好同别人分享这些秘密。
  还是朱莉·霍兰更为大胆。这位弗吉尼亚大学博士生,从事比较文化研究,在她做空姐的8年时间里,寻访了世界各地的厕所,并在餐桌上与家人好友进行了不计其数的有关马桶的话题,从而完成了这本很有趣的书——《厕神:厕所的文明史》。
  作者收集了很多有关马桶的趣闻轶事。比如,中世纪的欧洲,因为人们习惯直接将夜壶倒向窗外,男士们为了显示绅士风度,走在女子左侧,从而可以随时挡去凌空而至的“脏雨”。长此以往,便形成了男左女右的习俗。
  拉屎放屁之类的粗俗事一经霍兰之口似乎一下子变得高雅起来。书一开篇即指出:“马桶爱好者们认为,文明并非源自文字的发明,而是第一个马桶。”不过,这样堂皇的说法实在就像人类最初处理粪便的基本做法—将之收集到罐中,再扔出窗外。
  办公室政治有时也像早期人类处理粪便的做法。20世纪80年代,埃克森美孚石油下属的一家公司召开了一次职工大会,宣布他们的核心价值—客户第一。当晚,公司的经理们聚在一起吃饭。一个鲁莽的年轻人在几杯小酒下肚之后说起了祝酒词:“我希望各位知道,客户才不是第一呢。”接着他举出公司老总的名字,“他,才是第一。”他又说出欧洲市场总裁的名字,“他,排第二。”接下来是北美市场的总裁、远东地区总裁,后面第五、第六和第七也都是该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当时,这些人全都在座。“客户,”他最后下结论说,“陪坐第八位。”
  如果你以为这个年轻人因此会被解雇,那就大错特错了。当时的气氛突然沉寂下来。可接着,有位高层笑起来。随即,全场爆发出歇斯底里的笑声—难道他讲的不是实情?
  恐怕,在放屁与讲屁话上面,没有人能够免俗。不同的是,屁最好放得悄无声息,屁话却总是说得堂而皇之。
  霍兰也不例外。她说:“历史学家通常将目光集中在地位显赫的绅士和贵妇们身上,对马桶发展史的回顾可能会抹煞社会等级制度。毕竟,每个人都必须扯下裤子或拉起裙摆大小便。”接着,她又轻描淡写地说道:“唯一的区别就是所用器具不同。”
  真是屁话。
其他文献
Echo  某经管杂志的运营总监,2004年从杂志编辑转型为广告销售    悲观者只看到机会后面的问题,乐观者却看到问题后面的机会。    这个世界上最应该具有越挫越勇精神的职业是什么?就是销售。其实,不是别的职业不需要这样的精神,而是在销售这个职业体现得最集中。盖洛普公司曾有个调查说,无论多么大的企业,无论它的销售队伍有多庞大,真正做得优秀的销售员总是个别的少数,平均在每100个销售里只有3个人
期刊
不轻易认输,反而越挫越勇,勇于不断挑战绩效极限。日常工作表现很活跃,尤其当你把胜利的含义、清晰的目标(包括生产定额、销售定额等)、阶段性的业绩告诉他们的时候,他们会急于知道自己“到底表现得怎么样”,是不是“最出色的一个”。    (人物简介)王乐  信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业务总监,连续三年荣获全球华人保险大会IDA龙奖,连续4年美国MDRT百万圆桌超级会员,连续3年荣获华人保险大会龙奖  
期刊
从5月号《职场》开始,我们请了高人开设专栏。这是一位在职场中打拼了20多年的职业人:他从一名普通员工,经历了多个职位的历练,最后走向了企业高层。在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他经历了许多的挫折和磨难,当然也偶尔掠过些许的成功和荣耀。当人们赞叹他一如平常的激情投入工作、快乐笑看挫折,平静面对成功时,他说,工作是一种生活方式,学习是一种工作方式,挫折是一种工作常态,快乐是一种人生目标。如今,当他进入不惑之年后,
期刊
注意过热恋中的情侣吗?他们眼神缠绵,面容暧昧,最显著的是他们的身体语言如此惊人的一致。他们共同行动,姿势也大同小异。这便是影响能力与被影响意愿的叠加。不幸的是,在工作环境或商业领域里,被影响的意愿没有那么强烈。马克斯·韦伯说:“权力是把某种意愿加诸于他人的可能性。”影响力常常成为权力的附属品,而权力既不是与生俱来的私有财产,也不是竞争的奖品。  我们比以往更需要影响力吗?留意一下商业领袖、管理大师
期刊
对我们中的大多数而言,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不啻是通过节食减去5磅体重。我们在各类网站收集安排时间的建议,我们读David Allen的新书“ Getting Things Done”,但就像过新年时发的宏愿一样,这种规约逐渐减退,我们仍然生活僵化,工作疲于奔命。而对于今年一月刚刚晋升为美国施乐公司(XEROX)的首席技术官索菲亚·梵德洛克来说,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却远远不止于此。她不仅要负责全球5个实验室
期刊
(案例)    32岁的范女士是北京某开发银行的部门经理。从大学毕业进入这家银行以来,她有时候每天要连续工作16个小时以上。当上部门经理后,她甚至经常每周在办公室里待上120小时。“这一数字除以5(天),是24。1天只有24小时,因此我不得不牺牲周末的时间。”她强烈地感受到压力的存在,不只是“会议很晚才结束,而早上又要交报告”、“需要协调各种关系”、“必须控制好局面”这样的压力,也不只是“必须去幼
期刊
“在工作上,我们最好把自己看做是下雨。雨水只会一滴一滴地落下,而不会自问:我滴落的声音是否悦耳?青草鲜花们是否喜欢见到我?雨水只会一味地下落,数亿的雨滴,一滴一滴地下落。”—Jakusho Kwong 美国  下面这个说法也许听起来有点儿荒谬(但的确是事实):你越是在乎结果,就越难创造结果。因为你脑子里想的不是当前的事情,而是遥远的未来—你担心的是结果,仿佛篮球运动员为了赢得比赛而目不转睛地盯着记
期刊
美国的梅约诊所(Mayo Clinic)是世界最大的也是最佳的医院之一,医院创始人梅约父子从诊所的创建伊始就把“一切以病人的需要为先”作为诊所的工作守则。早在1800年左右,人们就尝试着将医生们聚集在一起工作,这样患者就可以在一个地方完成检查、诊断、治疗全部事宜,开创了综合性医院的先河。从此,创新也就成为了梅约诊所基因的一部分。  梅约诊所最新的创新是让医生像创意师那样思考,从而把看病变得轻松有趣
期刊
2001年9月11日,在世人惊异的眼光中,世贸中心缓慢地、沉痛地瓦解在烟雾灰尘当中。所有处在悲恸和惊愕中的美国人反应一样,他们拿起手机,拨打电话,只为倾听自己亲人和朋友的声音。他们互相鼓励,城市中最高建筑的空缺被交错的信号填满。  战斗机飞行员、警察、消防队员、医生在第一时间赶到了各自的岗位,他们没有时间追悼刹那消失的美好时光,他们和那些困在世贸楼上仍旧互相支持、鼓励的人一样勇敢并义无反顾。人们或
期刊
一方面,我很盼望在劳动的名义下享受旅游的权利,一方面,我害怕旅游比劳动还要伤筋动骨。于是,我选择把假期放在巴厘岛的海水上漂流——我要把自己不端正的肩膀、肥大的臀部、劳损的脊柱放在按摩床上,摆得像精巧的祭品。我要把自己的疲劳奉献给你,巴厘岛!  我怕所有观光客形成汹涌的潮水,所以我要尽快攻占巴厘岛,找到那个别人都尚不太知道的世外桃源。  当然,我们都害怕这个奉献给众神的土地Kirana(这是 Bal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