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诵读不仅是一种较为科学、经济的文化遗传方式,而且对儿童人格的养成、情操的陶冶、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以及对民族精神的养成都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总目标,即要求学生通过诵读经典古诗文来“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
关键词 诵读 小学生 诵读方法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诵读方法也不同。例如低龄段的小学生在诵读前,教师最好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进行,如:孟母三迁、端午节的来历等。这样能够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当他们再次诵读这些古诗文的时候也就更易于接受了。对于三到五年级的小学生而言,我们可以采用了解诗人、将诗歌归类等方法进行诵读,例如:小学我们接触最多的就是李白的诗歌了,那么李白都有哪些名作呢?如《静夜思》《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等等,然后通过老师通俗易懂、由浅入深的话语向学生讲述李白的生平,他所作的诗歌的特点以及他写的诗中发生的故事,才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再如诗歌归类,比如教师可以先提问:我们学过哪些描写秋天景色的诗歌啊?学生们的答案会有杜牧的《山行》、张继的《枫桥夜泊》、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然后老师要求学生们把提到的经典诗歌进行诵读,通过这样的诵读学生们不仅温习了旧知识,老师还补充了新知识,顺便考查了学生们的记忆力。
合理安排诵读时间也是相当重要的。时间太长或时间太短都不利于小学生诵读质量,他们会感到乏味单调,只是机械地“照本宣科”,不仅不能将自己置身于诗歌当中,更不用说体会诗歌的各种情感了。现在的学生,无论年龄大小,本来就缺乏对生活的经验和对情感的体验。所以当诵读古诗文时,如果总用千篇一律的办法去操作,去实施,长此以往学生定会生厌、生烦。如何让诵读古诗文成为学生们的乐趣呢?
一、诵读时辅以打节奏、打拍子或者是把古诗文编成简单的歌谣
小学生平时做游戏的时候没少玩“你拍一,我拍一”这样简单的拍手游戏,诗歌当然也可以通过打拍子的方式诵读。如:《悯农》这首诗就可以双手打节奏,根据语句的划分,整齐划一地诵读。同桌之间可以组成对子,拍手进行诵读练习,这对于低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效果的,将生活中的游戏带到课堂当中,会令他们感到熟悉,并且易于把握。在学习李白的《静夜思》时,我们可以配以简单歌谣的形式,通过唱歌来完成诵读。这都需要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多次重复,不仅能将诵读提升到熟读熟记的程度,并且可以达到持久不忘的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诵读情境
学习《春晓》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利用背景音乐配合诗意画的形式呈现,这样就能更直观、更生动形象地调动起孩子们的视觉和听觉。这有利于他们在诵读时把握好诵读的节奏并控制好语速,比如:《春晓》这首诗,教师可以选择舒缓的古筝或者二胡等乐器的曲子作为背景音乐,如著名的琵琶演奏大师林海的《琵琶语》。而通过诗意画呈现的简单提示,有助于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空间,在诵读时更加注意每一句诗文说的是什么。因为根据小学生的心理我们很容易得知只有当他们知道古诗文中在说什么时,小学生才有接下来的好奇心和兴趣去继续诵读,虽然小学生的诵读不用刻意地去揣摩理解古诗文中深奥的道理或者反映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境界和追求,但是如果在诵读时对这首诗的整体大意都不理解,而漫无目的地死读,这是非常不切合实际的无效诵读。通过以上的视听觉打造的双重意境或者说是情境,能够让小学生在诵读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在游戏中快乐诵读,让诵读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
低年龄段的小学生天性就是喜欢玩、好动。那么如果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这一教学理念融入诵读当中,效果会是非常显著的。例如:教师在要求大家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或者是《千字文》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抓阄或“排火车”的方式。
四、通过表演的形式让小学生在诵读时更有参与感
在学习《寻隐者不遇》这类叙事性较强的诗时,可以让学生扮成“童子”和寻师者,或者再加入一些道具,以便将寻师者那种惆怅、焦急的形象表现出来。以一个班为例,第一组的同学负责诵读,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同学负责表演,第四组的同学负责打分和提出意见。以此类推,轮流进行。这样所有的学生都有了表演的体验和诵读的体验,他们能够在表演和诵读的配合当中体会到合作的力量,也能够对文本通过表演和诵读相结合的方式更熟悉更易于理解,从而达到有效诵读的目的。
五、运用比赛奖励法激励学生诵读,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
老师和几名同学组成评审团,诵读比赛的形式可以是个人、几人或小组。有条件的学校可配置麦克,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评判标准需要老师和学生商量,如语速是否控制得体,字音是否准确,声音是否洪亮,能否大体把握诗的情感基调。比赛结束后,老师要对获奖学生予以奖励,在激发学生诵读热情的同时,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学生们既锻炼了口才,又展示了自己。
教师教学的职责就是担负起培养学生明辨是非、褒善贬恶的能力,那么这些能力的获得就要从诵读开始,并且诵读要坚决从娃娃抓起,从小就让学生多读经典古诗文,多鉴赏诗歌,在陶冶学生的情操之余,也净化了学生的心灵世界。
关键词 诵读 小学生 诵读方法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诵读方法也不同。例如低龄段的小学生在诵读前,教师最好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进行,如:孟母三迁、端午节的来历等。这样能够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当他们再次诵读这些古诗文的时候也就更易于接受了。对于三到五年级的小学生而言,我们可以采用了解诗人、将诗歌归类等方法进行诵读,例如:小学我们接触最多的就是李白的诗歌了,那么李白都有哪些名作呢?如《静夜思》《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等等,然后通过老师通俗易懂、由浅入深的话语向学生讲述李白的生平,他所作的诗歌的特点以及他写的诗中发生的故事,才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再如诗歌归类,比如教师可以先提问:我们学过哪些描写秋天景色的诗歌啊?学生们的答案会有杜牧的《山行》、张继的《枫桥夜泊》、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然后老师要求学生们把提到的经典诗歌进行诵读,通过这样的诵读学生们不仅温习了旧知识,老师还补充了新知识,顺便考查了学生们的记忆力。
合理安排诵读时间也是相当重要的。时间太长或时间太短都不利于小学生诵读质量,他们会感到乏味单调,只是机械地“照本宣科”,不仅不能将自己置身于诗歌当中,更不用说体会诗歌的各种情感了。现在的学生,无论年龄大小,本来就缺乏对生活的经验和对情感的体验。所以当诵读古诗文时,如果总用千篇一律的办法去操作,去实施,长此以往学生定会生厌、生烦。如何让诵读古诗文成为学生们的乐趣呢?
一、诵读时辅以打节奏、打拍子或者是把古诗文编成简单的歌谣
小学生平时做游戏的时候没少玩“你拍一,我拍一”这样简单的拍手游戏,诗歌当然也可以通过打拍子的方式诵读。如:《悯农》这首诗就可以双手打节奏,根据语句的划分,整齐划一地诵读。同桌之间可以组成对子,拍手进行诵读练习,这对于低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效果的,将生活中的游戏带到课堂当中,会令他们感到熟悉,并且易于把握。在学习李白的《静夜思》时,我们可以配以简单歌谣的形式,通过唱歌来完成诵读。这都需要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多次重复,不仅能将诵读提升到熟读熟记的程度,并且可以达到持久不忘的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诵读情境
学习《春晓》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利用背景音乐配合诗意画的形式呈现,这样就能更直观、更生动形象地调动起孩子们的视觉和听觉。这有利于他们在诵读时把握好诵读的节奏并控制好语速,比如:《春晓》这首诗,教师可以选择舒缓的古筝或者二胡等乐器的曲子作为背景音乐,如著名的琵琶演奏大师林海的《琵琶语》。而通过诗意画呈现的简单提示,有助于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空间,在诵读时更加注意每一句诗文说的是什么。因为根据小学生的心理我们很容易得知只有当他们知道古诗文中在说什么时,小学生才有接下来的好奇心和兴趣去继续诵读,虽然小学生的诵读不用刻意地去揣摩理解古诗文中深奥的道理或者反映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境界和追求,但是如果在诵读时对这首诗的整体大意都不理解,而漫无目的地死读,这是非常不切合实际的无效诵读。通过以上的视听觉打造的双重意境或者说是情境,能够让小学生在诵读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在游戏中快乐诵读,让诵读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
低年龄段的小学生天性就是喜欢玩、好动。那么如果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这一教学理念融入诵读当中,效果会是非常显著的。例如:教师在要求大家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或者是《千字文》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抓阄或“排火车”的方式。
四、通过表演的形式让小学生在诵读时更有参与感
在学习《寻隐者不遇》这类叙事性较强的诗时,可以让学生扮成“童子”和寻师者,或者再加入一些道具,以便将寻师者那种惆怅、焦急的形象表现出来。以一个班为例,第一组的同学负责诵读,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同学负责表演,第四组的同学负责打分和提出意见。以此类推,轮流进行。这样所有的学生都有了表演的体验和诵读的体验,他们能够在表演和诵读的配合当中体会到合作的力量,也能够对文本通过表演和诵读相结合的方式更熟悉更易于理解,从而达到有效诵读的目的。
五、运用比赛奖励法激励学生诵读,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
老师和几名同学组成评审团,诵读比赛的形式可以是个人、几人或小组。有条件的学校可配置麦克,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评判标准需要老师和学生商量,如语速是否控制得体,字音是否准确,声音是否洪亮,能否大体把握诗的情感基调。比赛结束后,老师要对获奖学生予以奖励,在激发学生诵读热情的同时,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学生们既锻炼了口才,又展示了自己。
教师教学的职责就是担负起培养学生明辨是非、褒善贬恶的能力,那么这些能力的获得就要从诵读开始,并且诵读要坚决从娃娃抓起,从小就让学生多读经典古诗文,多鉴赏诗歌,在陶冶学生的情操之余,也净化了学生的心灵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