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脱贫攻坚档案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役的原始记录和真实写照,是衡量和检验扶贫开发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和有效载体。
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汪洋说过,“建档立卡是各项扶贫举措能够精准的基础和前提,务必要精益求精,既要经得起现在的检验,更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因为到2020年宣布实现全面脱贫后,建档立卡数据库就是‘共和国脱贫攻坚的档案库’,谁脱了贫、谁来扶、怎么扶,成果一目了然。”足见,做好新时期脱贫攻坚档案工作意义深远而重大。
脱贫攻坚战役号角吹响以来,国内各省、市、县高度重视脱贫攻坚档案资料的收集、归类和整理,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有效服务于脱贫攻坚大局。2016年9月,国家档案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做好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两个政策文件,旨在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在这两个政策文件出台之前,已有部分省、市、县先后出台关于加强脱贫攻坚档案的意见、办法,制定了具体的归档标准和操作方法。
贵州省出台《关于推进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贵州省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四川省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意见》、《四川省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四川省精准扶贫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山东省德州市建立《全市脱贫攻坚档案管理规范提升标准》;江西省黎川县健全《精准扶贫档案管理规范》等等,在档案建设管理等方面做出坚实的努力,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较好成效。然而,部分地方依然存在脱贫攻坚档案重视程度不够、宣传发动不到位,建立不规范、归档不及时、资料不齐全,内容信息不精准、动态管理机制不健全,档案成果转化不足、开发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只有密切联系实际,在工作中加以探索和实践,才能谋求脱贫攻坚档案效用的最大化。
脱贫攻坚档案建设管理事关贫困村“摘帽”、贫困户“销号”,事关改革大计,事关民生福祉,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山东省烟台市认真贯彻上级关于做好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部署要求,密切联系本地实际,突出抓好建档立卡动态管理、项目储备实施、资金投入使用等重点领域的建档归档,全力做好县、乡、村三级档案资料精准完备工作,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脱贫攻坚档案管理新思路和新模式。
脱贫攻坚档案是扶贫开发各项工作顺利推动的重要基础和佐证依据,烟台市按照省级总负责、市级抓统筹、县乡抓落实以及“谁主管、谁负责”、“谁建档、谁管理”的总体要求,对本级召开的会议、出台的方案、部署的任务、制定的文件逐一进行归档,对扶贫对象的总体情况、识别退出的动态管理情况、作战图、年度减贫计划、项目进展、资金来源及使用、金融推进、帮扶责任、宣传培训、督查考核、贫困户档案及配套资料等進行分门别类的登记造册,明确责任人,分级归口管理,真正落实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努力实现脱贫攻坚档案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针对当前存在的建档立档范围不全、门类设置不合理等问题,着力设置科学完善的框架体系,建议将下列基本内容纳入归档范围。
县级档案资料归档范畴包括基础性资料、扶贫开发工作手册、精准识别动态管理资料、产业发展项目档案、资金管理、社会扶贫、扶贫宣传、教育培训、督查考核、扶贫协作等。
镇村级档案资料归档范畴包括本级扶贫对象基本情况(包括省、市扶贫工作重点村数量及分布、贫困户数量及分布、涉及贫困人口数量及分布等以及开展精准识别、精准退出的主要情况);精准识别、精准退出资料;减贫成效;帮扶责任人;扶贫工作重点村资料(省定、市级分类整理);贫困户档案;产业项目资料;金融信贷;社会帮扶(工商资本、民间组织、社会团体、个人等吸纳就业、捐资、捐建佐证材料)等。
为加速信息化建设和成果转化,提高脱贫攻坚档案服务水平,烟台市全面加强扶贫开发信息化建设,这项工作是实施精准扶贫的基础性工程,是提升精准脱贫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有效方式,更是推动脱贫攻坚档案管理成果利用转化的关键举措。
在建立健全纸质档案的基础上,充分借助现代数字平台技术和Visual Foxpro、Access等数据库设计制作软件,开发利用好脱贫攻坚综合档案信息资源。近期,山东省开发了扶贫开发业务、社会扶贫供需“两个平台”,具备信息汇集、政策发布、供需对接、调度监督、成效评估五大功能,是全领域覆盖、全过程监督的综合平台,是脱贫攻坚档案资料信息化服务拓展的有效途径,也是调度、掌握、宣传脱贫攻坚成效的重要依据。要在保证平台信息、数据录入和日常管理的同时,丰富本级脱贫攻坚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内容,推动数据精准、运转规范、使用高效。
为进一步强化开发利用,切实推动成果转化,烟台加强脱贫攻坚档案信息的分析研究、综合加工、深度开发,提供深层次、高质量档案信息产品,通过开展脱贫攻坚典型案例收集评选、优秀调研报告评比、脱贫攻坚帮扶纪实等途径和方式,不断挖掘各类脱贫攻坚档案的应用价值,以更好为扶贫开发各项工作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积极有效地服从服务于脱贫攻坚大局。
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汪洋说过,“建档立卡是各项扶贫举措能够精准的基础和前提,务必要精益求精,既要经得起现在的检验,更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因为到2020年宣布实现全面脱贫后,建档立卡数据库就是‘共和国脱贫攻坚的档案库’,谁脱了贫、谁来扶、怎么扶,成果一目了然。”足见,做好新时期脱贫攻坚档案工作意义深远而重大。
脱贫攻坚战役号角吹响以来,国内各省、市、县高度重视脱贫攻坚档案资料的收集、归类和整理,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有效服务于脱贫攻坚大局。2016年9月,国家档案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做好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两个政策文件,旨在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在这两个政策文件出台之前,已有部分省、市、县先后出台关于加强脱贫攻坚档案的意见、办法,制定了具体的归档标准和操作方法。
贵州省出台《关于推进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贵州省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四川省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意见》、《四川省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四川省精准扶贫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山东省德州市建立《全市脱贫攻坚档案管理规范提升标准》;江西省黎川县健全《精准扶贫档案管理规范》等等,在档案建设管理等方面做出坚实的努力,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较好成效。然而,部分地方依然存在脱贫攻坚档案重视程度不够、宣传发动不到位,建立不规范、归档不及时、资料不齐全,内容信息不精准、动态管理机制不健全,档案成果转化不足、开发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只有密切联系实际,在工作中加以探索和实践,才能谋求脱贫攻坚档案效用的最大化。
脱贫攻坚档案建设管理事关贫困村“摘帽”、贫困户“销号”,事关改革大计,事关民生福祉,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山东省烟台市认真贯彻上级关于做好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部署要求,密切联系本地实际,突出抓好建档立卡动态管理、项目储备实施、资金投入使用等重点领域的建档归档,全力做好县、乡、村三级档案资料精准完备工作,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脱贫攻坚档案管理新思路和新模式。
脱贫攻坚档案是扶贫开发各项工作顺利推动的重要基础和佐证依据,烟台市按照省级总负责、市级抓统筹、县乡抓落实以及“谁主管、谁负责”、“谁建档、谁管理”的总体要求,对本级召开的会议、出台的方案、部署的任务、制定的文件逐一进行归档,对扶贫对象的总体情况、识别退出的动态管理情况、作战图、年度减贫计划、项目进展、资金来源及使用、金融推进、帮扶责任、宣传培训、督查考核、贫困户档案及配套资料等進行分门别类的登记造册,明确责任人,分级归口管理,真正落实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努力实现脱贫攻坚档案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针对当前存在的建档立档范围不全、门类设置不合理等问题,着力设置科学完善的框架体系,建议将下列基本内容纳入归档范围。
县级档案资料归档范畴包括基础性资料、扶贫开发工作手册、精准识别动态管理资料、产业发展项目档案、资金管理、社会扶贫、扶贫宣传、教育培训、督查考核、扶贫协作等。
镇村级档案资料归档范畴包括本级扶贫对象基本情况(包括省、市扶贫工作重点村数量及分布、贫困户数量及分布、涉及贫困人口数量及分布等以及开展精准识别、精准退出的主要情况);精准识别、精准退出资料;减贫成效;帮扶责任人;扶贫工作重点村资料(省定、市级分类整理);贫困户档案;产业项目资料;金融信贷;社会帮扶(工商资本、民间组织、社会团体、个人等吸纳就业、捐资、捐建佐证材料)等。
为加速信息化建设和成果转化,提高脱贫攻坚档案服务水平,烟台市全面加强扶贫开发信息化建设,这项工作是实施精准扶贫的基础性工程,是提升精准脱贫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有效方式,更是推动脱贫攻坚档案管理成果利用转化的关键举措。
在建立健全纸质档案的基础上,充分借助现代数字平台技术和Visual Foxpro、Access等数据库设计制作软件,开发利用好脱贫攻坚综合档案信息资源。近期,山东省开发了扶贫开发业务、社会扶贫供需“两个平台”,具备信息汇集、政策发布、供需对接、调度监督、成效评估五大功能,是全领域覆盖、全过程监督的综合平台,是脱贫攻坚档案资料信息化服务拓展的有效途径,也是调度、掌握、宣传脱贫攻坚成效的重要依据。要在保证平台信息、数据录入和日常管理的同时,丰富本级脱贫攻坚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内容,推动数据精准、运转规范、使用高效。
为进一步强化开发利用,切实推动成果转化,烟台加强脱贫攻坚档案信息的分析研究、综合加工、深度开发,提供深层次、高质量档案信息产品,通过开展脱贫攻坚典型案例收集评选、优秀调研报告评比、脱贫攻坚帮扶纪实等途径和方式,不断挖掘各类脱贫攻坚档案的应用价值,以更好为扶贫开发各项工作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积极有效地服从服务于脱贫攻坚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