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45A,W948A的选育

来源 :大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nlj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大豆W202(中油89B)作母本,分别与W210、W212二个品种杂交的F1发现不育株,通过正反交测定属质核互作型不育,通过连续四代核转换回交,获雌雄育性较稳定的二个不育系W945A和W948A。
其他文献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西藏林芝地区及其它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推广和种植大豆品种,我们在前几年的大豆品种观察试验的基础上,于1997年进行了大豆品种比较试验,参试品种共有10个。本文通过方
富含蛋白质和油脂的大豆为人类食用已有悠久历史,Andre和Hou(1932)首先发现大豆蛋白制品产生豆腥味是因聚不饱和脂肪酸的酶促反应的结果,其中关键的酶是脂肪氧化酶(Lipoxygenase)(EC1.13.11.12),Theorel等(1947...
本试验对不同耐酸铝毒性的大豆品种进行了一些生理指标的测定,其中包括光合速率,叶片及叶室温度,蒸滕速率及细胞间CO2浓度,以研究这些性状与大豆耐酸铝性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铝胁
花粉发芽实验NJ89-1雄性不育度高达99.25%以上且稳定,人工授粉试验NJ89-1的雌性育性正常,说明NU89-1是一个雄性不育雌性可育突变体。不育株自然粉后代中育性分离结果表明NJ89-1雄性不育性受单隐性核基因控制。
豆科作物的生物固氮作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一条重要氮素资源。依据粮农组织1992年度的统计报告估算,全球每年粮食、油料和纤维作物生长所需的氮肥价值高达330亿美元,而其中豆科作物的生
本试验采用适应磷肥活土壤的东北大豆品种,适应浙江低丘红壤的耐低磷品种浙春2以及原产我国华南低磷土磷土壤的广东当地品种为材料,不对不同来源品种的耐低磷能力进行了评价。试
本文就国内外推广的41个大豆品种在河北保定生态环境下的生态反应和性状表现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大豆品种由于日照的改变,使得品种生育期缩短、产量和品质性状改变;国内
应用四粒英比率高的长叶品种黑农36与遗传背景不同的5个圆叶品系(种)配制5个组合。对亲本,F1代和F2代群体的每荚粒数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长叶品种以三、四粒荚为主,平均荚粒数为
本文概括地介绍了美国《农业技术推广决策支持系统(DSSAT)》中模拟大豆生长,产量预测的大豆子模型(SOYGRO)及其应用。作者采集了KANSAS州四个地区,7个年份,12个品种的田间试验数据,早,晚2个播期,这,窄2种行距,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