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农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构建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huang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加强毕节市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促进农村医学专业的建设,课题组深入行业调研,积极探索农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构建,为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制建设等提供重要的运行保障和指导。
  关键词:农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010年,国家颁布《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同年,教育部印发《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的第一个项目是“支持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毕节市卫生学校作为全国1000所“示范校”建设学校之一,为加强农村医学专业内涵建设,组织调研组深入行业开展调查研究。
  1.研究背景
  随着医改新政不断的深化,保障水平的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增加,人才缺口也更加突出。贵州省的乡村医生是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好各项农村卫生工作的基础、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按《贵州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规定,毕节市至少需要卫技人员1.2万人,目前尚缺5000余人,缺口最大的是乡镇卫生院。
  2.研究目的
  2012年9月,我校示范校项目工作正式启动,农村医学专业作为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之一,以专业建设为切入点,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改革与发展,在区域农村医学专业职业教育中起带动和辐射作用,体现卫生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
  3.研究内容
  农村医学专业就业岗位及准入要求;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人才需求和人才结构状况;毕业生就业岗位基本情况;专业对应岗位对从业人员知识、能力及素质的要求。
  4.研究对象
  包括卫生行业管理部门(市、县、区卫生局)相关人员;二级及以下公立和民营医疗卫生机构主管领导与部门负责人;一线医生。
  5.研究方法
  本研究由学校农村医学专业临床学科骨干教师完成。通过查阅文献,到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包括座谈会讨论、个别面谈和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6.研究结果
  目前在岗人员平均年龄偏大、学历低、医疗服务内容窄、整体水平不高,处于新旧交替阶段,经调查结果显示:①执业(助理)医师数量严重不足;②卫生人员队伍素质不高。在乡镇卫技人员中,大学本科学历只有15人,占0.64%;大专学历320人,占13.7%。没有一名高级职称人员,中级职称259人,也仅占10%。;③临床医学专业(含农村医学专业)需求量较大。
  7.讨论
  (1)农村医学专业定位。为满足农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从城镇及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受教育的需求出发,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农村基层常见病的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知识和技能,直接服务于农村基层卫生机构的实用型专门人才。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农村医学教育应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坚持面向农村及基层的办学方向,坚持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定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3)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应针对乡村医生工作任务和岗位能力的特点,重新构建课程体系,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行业现状,符合基层医生岗位需求。
  (4)教学内容改革的重心。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合理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使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
  (5)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聘请在农村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具有丰富乡村医疗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培养专兼职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构建一支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6)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导向。全面提高学生临床综合知识与实践能力,与农村医生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相适应。
  8.结论与建议
  (1)农村医学专业岗位需求定位。农村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是农村镇级医院以及村级卫生室(所),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及康复等工作。
  (2)农村医学专业岗位目标。定位为镇级医生、村级医生以及民营医院医生,具有集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为一体的能为基层卫生工作服务的实用型卫生技术人才。
  (3)乡村医生工作任务,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工作内容非常广泛,除了诊疗疾病之外,应该兼顾日常体检、健康咨询、妇幼保健、卫生防疫等其他的工作任务,提高乡村医生的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
  (4)乡村医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乡村医生的岗位应需具备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知识及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综合运用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农村居民提供健康服务;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5)构建“二元三段式”订单人才培养模式。“二元”强调学校与教学医院机构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位置;“三段式”一是强调学生临床课程实践能力培养分三阶段,通过“校内实训、基地见习、基地定岗实习”强化学生技能培养的三阶段学习。
  (6)围绕岗位工作任务构建课程体系,按照岗位工作任务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核标准确定学生“基本素质能力”、“专业基础能力”、“岗位核心能力”及“岗位可持续发展能力”四大模块课程构建,以岗位能力为切入点构建课程体系。
  (7)以校院合作为依托,校院共建教学基地,组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将有利于学校发挥教学与培训的功能,集教学、培训、资格考试功能于一体,通过增加模拟和仿真实训设备,强化理实一体教学模式。
  (8)注重学生人文综合素质养成。农村医学发展趋势和农村社会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以必修和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医学心理学、演讲与口才、医学美学等医学人文课程,并在相应学期开设文化礼仪、名著欣赏等人文社会科学专题讲座,以改变单一的生物医学课程体系,改善农村医学人才的知识结构,提高其整体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刘振优,徐凭.定向培养农村卫生院医学人才方案的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09)
  [2] 贺庆军,卿平,万学红.从哲学视野谈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重庆医学,2009,38(23):30313033.
  [3] 黄敏;王安富;李连宏;杨宏爱;石悦;;“医+X”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年06期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探讨床旁支气管肺泡灌洗加机械通气联合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所致肺不张治疗效果。方法:所有患者均在ICU床旁进行,术前阅读胸片、血气分析,了解病变部位及患者全身状况,心电监护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机械通气患者在吸纯氧3min(不脱开呼吸机)后进行。根据患者呼吸状况采用持续控制通气 ( CMV ) 或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 SI MV ) 加呼气末正压通气 ( PEEP ) ( 5 ~30 c
期刊
摘 要:目的: 探讨临床应用《Autar评分表》的效果。方法: 将《Autar评分表》应用于43例患者,通过对护理人员对DVT系统、规范护理及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将其与使用该表前的43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使用《Autar评分表》后,护理人员对护理人员对DVT系统、规范护理及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和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均高于使用前(P>0.05)。结论: 依据《Autar评分表
期刊
摘 要:目的:总结复杂性手外伤患者显微外科修复术后目标训练的康复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90例复杂性手外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显微外科修复术。按治疗时间将其分为A、B两组,给予A组患者术后常规目标训练康复护理,给予B组患者患者术后整体化目标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对两组患者康复情况进行分析,A组患者优良率为66.7%,B组患者优良率为88.8%,后者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前者,差
期刊
摘 要:目的: 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社会支持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提高患者社会支持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社区高血压患者110例为观察组,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观察组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进行测量,同时随机抽取110名居民做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社会支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工具: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包括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结肠炎灌肠液直肠滴入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溃疡性直肠炎患者9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结肠炎灌肠液直肠滴入的方式治疗,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为86.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96例体重小于2kg,静脉营养支持大于14天以上的早产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按是否发生PNAC分为PNAC组与非PNAC组,比较两组的胎龄、出生体重、喂养开始时间、胃肠外营养支持时间、感染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NAC组胎龄小于非PNAC组,体重增长较非PNA
期刊
七氟醚为无色透明、芳香无刺激液体,4%浓度下氧面罩吸入诱导约2分钟病人意识可消失,气道刺激小、可松弛气道平滑肌,在儿童全麻诱导及其维持中有显著优点。本研究采用面罩密闭吸入七氟醚用于2~8岁患儿的疝气手术。观察其手术时相关心血管反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8岁的患儿30例,ASAⅠ~Ⅱ级,行小儿疝气手术。  1.2 麻醉方法 患儿麻醉前均禁食6~8 h,禁饮4 h,麻醉前3
期刊
摘 要:通过调查护理岗位需求、人才培养目标、岗位工作任务、素质与职业能力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课程体系构架思路进行分析和总结。进一步优化护理专业“院校融合、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二元三段式”、“1.7+1+0.3”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岗定学、学以致用,以能力为本位、以应用为主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整合相关学科课程内容,将职业道德教育、人文教育和
期刊
摘 要:目的: 探讨集束化干预对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NICU施行集束化干预期间收治的患儿共110例为观察组,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NICU未施行集束化干预期间收治的患儿共12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NICU治疗期间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 :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8.5%(
期刊
摘 要:目的:探究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对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并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84例下腹部手术行硬膜外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甲磺酸罗哌卡因进行麻醉,实验组患者予以盐酸罗哌卡因进行麻醉,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后的感觉、运动阻滞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麻醉方法麻醉后患者感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