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第一个”毕业班的故事

来源 :教育·综合视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n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生涯的第九个年头,我迎来了我的“第一个”毕业班,在校门口,看着孩子们离开的身影,头脑里放着电影片段,二年级的可爱、三年级的懂事、四年级的乖巧、五年级的聪慧、六年级的小叛逆……
  缘起
  回首2015年那个暑假,杜校长和五位教师接手了75位特殊的孩子——当时农村拆迁户的子女,两个班,在椿香水韵的租住临时办学点,开始了教学生涯。杜校长屡次说到这段经历都是情不知所起而泪潸潸,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明白了……
  缘分
  从2016年到2021年,五年的时间,可以说是五年的风雨兼程。当家长不理解的时候,一个电话会劈头盖脸地数落我;当孩子丢失钱物,家长跑到学校大吵大闹;当孩子出现问题了,家长一个电话就打到杜校长那儿,甚至我都不知情;当孩子成绩下降了,家长指名要换下我……太多太多这样的情景,也许在别人看来,这就是一个班主任会面临的问题,但只有经历过这样场景的人,也许才会理解其中的滋味吧!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学会了很多,也付出了很多,因为我深知,这个地方的孩子更需要教育。五年里,我们班一年比一年有进步,家长和我的关系也越来越和谐,在孩子们即将毕业的时刻,突然觉得不舍。
  第一部:家访篇
  第一集:调皮的背后
  小雨(化名),一个聪明但又顽皮的男孩子。最让人恼火的是,他从来都不写作业,在学校是应付完成,如果完成不了,拿回家,第二天依然没有完成。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多次请了孩子的爸爸、妈妈、奶奶到学校进行沟通,家長屡次表明回家一定好好管教,然而每一次的交流都没有带来孩子的变化,我就到孩子家一探究竟。
  孩子家住安置小区,家里是做凉卤菜生意。一到孩子家,看见家长忙着做生意,门面上过来过往全是小区邻居,嘈杂的声音,混乱的场面,让我心里震惊,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怎能静下心来学习?通过和孩子妈妈的交流,我得知孩子在家里不受父母管束,回到家,放下书包,一溜烟跑了,家长忙着生意,也懒得管孩子学习。一说到这种情况,孩子妈妈情绪较为激动,当着小区那么多人,打骂孩子,完全不顾及孩子尊严。而孩子在周围邻居的言语下,也是大声嚷嚷,跟在学校里的形象大相径庭。像这样的孩子——家里忙着做生意,只知道满足孩子的物质条件,而忽略和孩子的思想交流,我班还有好几个。
  第二集:优生的小插曲
  琳琳(化名),一个学习优异、综合素养较强的女孩子,深得各科老师喜爱,经常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做事自信,也让班上学生信服。就是这样一个优生竟也出现“小插曲”。随着孩子长大,身心开始发育,由于家长缺乏正确的疏导,孩子开始出现思想上的松动。我又开始了家访之旅。
  孩子在小区楼下迎接,一进门,看见孩子妈妈正在做家务,妈妈马上叫孩子倒水,并把孩子的妹妹也叫过来一起打招呼,真是懂礼貌的一家。通过和孩子妈妈交流,得知孩子家里在教育孩子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矛盾。妈妈对孩子的期望较高,学习方面较为严厉,动辄打骂孩子,甚至把孩子的脸都掐出伤痕了;而奶奶较为心疼孙女,深怕磕着碰着,不让孩子做家务;爸爸属于中立,教育的时间比较少。在进一步的沟通中,我看到孩子一家的全家福照片,孩子兴致勃勃地向我介绍家庭成员,满脸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完全不像家长说的那样一回到家就沉默不语,关在屋里,自己做自己的事。
  第三集:小杰变形记
  小杰(化名),长得黑黑的、瘦瘦的、看起来脏脏的,这是我对他的初步印象。他不说话,不交流,但一到下课就惹是生非,一问原因,同学说他身上脏脏的、臭臭的。这引起了我的注意。数学老师告诉我,这个男孩子很可怜,爸爸眼睛生病没钱医治,完全看不见了,而妈妈却拿着爸爸最后看病的钱离家出走,留下上二年级的小杰和两岁的弟弟。爷爷奶奶七十多岁了,体弱多病,能基本照顾三个人的生活已经很不错了。我惊呆了,在一个放学的下午,和副班主任一起到家里去看看。小杰一家租住在瑰宝小区,九楼。进家门一看,灰墙上挂着昏暗的灯泡,一个瘸腿的饭桌上摆着一碗中午吃剩的白菜,破旧的沙发上散乱着衣物,家里随处可见纸屑、木屑等垃圾……说实话,当时连个像样的坐的地方都没有,奶奶瘦瘦弱弱的,抹着眼泪,我都没办法开口说孩子在校的表现,只能尽量宽慰奶奶的心。我向学校申请,让小杰在学校吃午餐,得到学校支持,减免费用,还捐发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让孩子感受身边人对他的关爱;随着孩子成长,我又教孩子洗衣物,怎么放洗衣粉以及怎么清洗,并告诉他,穿着不追求贵的,但一定是干净的;又教孩子要学着做饭,告诉他,家里他是哥哥,弟弟需要他,爷爷奶奶也需要他……慢慢地,小杰在改变,虽然他学习很吃力,也有调皮的时候,但他也不再犯错。每次劳动,他最积极,打扫最彻底;每次班级活动,他也默默地做贡献,这样,我想也是很好的!
  三个孩子,背后三个家庭,家庭环境的影响之大。
  在往后的岁月里,家长们都会和我保持联系,交流孩子的学习,谈论孩子的成长,甚至还有家长向我倾诉家庭琐事,如何处理和爱人之间的矛盾、和公公婆婆之间怎么和谐相处、如何让自己变得更自信,有时候生意上、工作上的事情也会向我倾诉……我不会感到厌烦,反而我很高兴,因为家长信任我,从最初的排斥到信任,这一路走来,酸甜苦辣,都是我今后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家校共育不是空口号,而是行动。
  第二部:学生篇
  第一集:水果会
  记得2016年秋,在上完《葡萄沟》一课后,我给孩子们开展了一个“又是瓜果飘香季”的班会活动,口号是“品水果味,谈家乡美”。周一提出,周五举行。原本以为孩子们太小,可能只会对吃感兴趣,可活动过程却给了我意外的惊喜。
  活动中,孩子们卯足了劲儿,纷纷拿出自己找到的家乡水果。一个内向的男孩子拿出柑橘,黄澄澄的,惹人爱,说道:“这是家乡的柑橘,身穿黄澄澄的外衣,剥开里面是一瓣一瓣的果肉,吃一口,甜甜的。”听听这个孩子的表达,多流畅呀!活动激发了他想要表达的欲望。又一个活泼女生马上站起来说:“我的家乡出产白柠檬,被誉为‘水果之王’,味道酸酸的,可以泡水、做菜、做成果脯。”瞧瞧这孩子,多能干呀!还自己学会了一个新词“果脯”。更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旺旺。这个孩子的表达有严重的障碍,但这次,他也鼓起勇气想要展示成果。旺旺带了一个红色的拼格果盘,里面整齐地摆着切好的水果,他一一指给我:“这是李子,这是柚子,这是苹果,这是桃子。”断断续续的话语,我也耐心听完,他说:“罗老师,您先吃。”我鼻头一酸,让我感动的不仅仅是孩子软糯糯的话,更是今天的孩子们就像打开了话匣子一样,尽情表达,这是我平时想都不敢想的画面。我校处于城乡接合部,由于复杂的地域环境,这边的孩子发展要缓慢一点,但今天,却让我看到不一样的他们。这次的活动,打开了他们的窗户,触发了他们的心灵。原来孩子们都是聪慧机智的,只是等待着老师去开启。   此后,每学期,我班都会举行活动,如三年级“放风筝”,四年级“和校园说悄悄话”,五年级“中秋话月”,六年级“大手拉小手”……这些只是我们班活动的缩影,通过活动促进孩子的语言、组织等能力的发展,更是孩子记忆深处的一部分。同时,我相信这些活动一定会在孩子们的心灵播下一颗种子,假以时日,必将花开满树!
  第二集:种植园的故事
  2019年寒假值班,我邀请了禹涵、依伶、冬梅、雯鑫、可馨、云霞、芯蕊、一搏、绍源、文文、小依琳、小月月、雨晨和妹妹、芯语和弟弟十六个孩子到学校种植园,我们要干一件大事。孩子们欢呼雀跃,俨然把种植园当作了自家的天地,忙得不亦乐乎!起初,孩子们只是在自己班的菜地,先收获已经成熟的蒜苗、大葱、辣椒,再除草、松土,雯鑫小朋友把自己家的玫瑰带来了,一搏说可以种在里面,不会让菜园子那么孤单,大家都笑了。禹涵提议,现在是假期,其他班的菜地无人看管,干脆我们把蔬菜都摘了,再帮他们整理菜园子。大家都同意,说干就干。依伶同学给大家布置任务,分成小组,承包制,把26块菜地分配下去,很有管理员的风范;文文和绍源力气大,主动挑大任,拆除菜架子,整理杂乱的枝丫;雨晨和芯语都拿出了姐姐的榜样,教弟弟妹妹认识蔬菜,采摘蔬菜,如茄子、圣女果、空心菜等;小依琳和芯蕊是两个心细的孩子,就找来袋子分类把蔬菜装好……孩子们干累了就脱掉外套,手划伤了也不再像以前一样哭泣,而是淡定地说这是勇敢的象征!晚上回家,孩子们纷纷在群里晒出了自己的厨艺,雯鑫的清炒空心菜、小月月的葱油饼、云霞的番茄炒蛋、一搏的凉拌茄子、禹涵的青椒肉丝等,并配上了自己做饭的过程,我想他们一定是想让我看到这是他们自己做的,向我证明他们的实力。
  第三集:共读《草房子》
  2020年9月,孩子们进入了小学六年级。在忙忙碌碌的学习中,我和孩子们共读《草房子》。我的学生主要来自城乡接合部,受环境、家庭影响,课外书读得并不多,整本书读得更少,不知道整本书要怎么读,所以我在六年级上册系统地针对我班学生开设了整本书阅读课。对于今天衣食无忧的孩子来说,缺少人生的历练,使他们面对社会时更多地表现出对他人的漠视和对人生的无畏。而《草房子》为他们援建起的精神殿堂,能真正喚醒他们心底的人文情怀,去感悟童年带来的美好。即使碰到了苦难、病痛等,心里也有对美的无限向往。
  每节课下课的时间,座位上、读书角、走廊上,都会看到我班孩子们捧着《草房子》阅读的身影;每天午餐后的休息时光,孩子们在操场上讨论人物和情节,有被逗笑的,有被感动的,有大胆发表意见的。孩子们透过文字,感受到书的魅力,感受童年的美好!
  一周的时间,我和孩子们走进了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体会了一群少年成长的泪与笑。
  一周的时间,我们经历生离死别、游驻聚散、悲悯情怀、困境扶持、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温馨……
  一周的时间,最重要的是我和这些小小少年的距离再次拉近,导读的趣味,推进的感悟,未完待续……
  用书中的话说,“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一个深刻的思想都可能变成常识,只有一个东西是永远不变的,那就是美。”
  缘落
  因为一直有一群孩子围着我亲切地叫“老师,老师……”,我听了心里暖暖的。而我也深深地爱着他们,视他们为自己的孩子,全心全意地教导他们。在教育的大道上,我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会教许许多多的孩子,我希望和孩子们演绎更精彩的故事。
  六年光阴,匆匆而过,回首往事,历历在目。幼年垂髫,入队礼仪;总角之年,成长礼记;金钗正冠,奔赴星海;青春风采,来日可期!往后岁月,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有期!
  我和孩子们的故事未完,待续……
其他文献
一个老师,想要发展,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理念,并以此理念为核心,建构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正所谓“纲举目张”,只有明确正确的教学理念,形成自身完善的教学体系,才能够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明确目标,少做无用之功,切实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得到社会和家长的认可,继而为学校的深入改革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持续不竭的动力。  一、“真美”阐述  自美学思想诞生以来,美
期刊
生物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的学科,也是最能够吸引学生的一门学科,特别是初中阶段的生物学科,该学科的知识点并不复杂,教材中知识的呈现方式也非常吸引学生,比如各种图片和数据等等,都能够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其中初中生物实验作为初中生物教学的一大板块,一直都是教师开展初中生物学教学的重点,特别是在初中生物实验纳入中考范畴后,对实验原理、操作和现象分析的教学更加严格。  一、使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探索实验的
期刊
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学科课程,是立德树人的时代要求。初中地理课程思政就是要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以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统领,挖掘初中地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实現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使地理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本文将以“走进闽宁镇”为课例,从创设主题情境、实施问题探究、学业评价引领等方面进行课例解析及教学实践反思,以期为初中地理课程思政提供参考。  一、地理
期刊
在六年级数学圆柱与圆锥的计算教学中,学生常常公式会背,但计算不会。在已知的等底等高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三倍,圆锥体积又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学生在学习两者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中会出现很多错误。如何厘清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关系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研究背景  (一)硬背公式,不会运用  学生只有死记硬背,完全不理解圆柱与圆锥的体积,有的只有机械的记忆。学生对于圆柱体积计算公式:V柱=sh
期刊
新高考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为我国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在培养学生学科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提升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化学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特别是实验难度很大。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下,实验教学得到了大家的重视。但受到传统理念的制约,当今的实验教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文章立足高中化学,简述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并探究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文章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重点是从听说读写四方面展开教学。阅读教学不单单是为了让学生从文章当中获取知识,提高阅读能力,更为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提高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趣味教学法非常有必要,可以解决当前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困难,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一、趣味教学法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作用  (一)指导学生深入了解阅读内容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趣味教学法,
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师可以尝试运用游戏化教学策略,依据教学内容设计数学游戏,将游戏与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结合,促使学生在探究数学游戏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逐渐增强探究能力和学习动力。小学数学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显得枯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实施有效的游戏教学策略,将数学游戏与数学知识有效结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弥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有利于
期刊
随着小学数学教育越来越强调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和数学思维训练,数形结合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正处于认知世界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在对这个世界有着强烈好奇心的同时,对世界的认识能力较低,更加容易接受图形和识别图形,很多孩子在遇到用大量数字叙述或文字描述的问题时时常觉得难以找到突破口。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该注重数字同图形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解决在数字上的解题障碍,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期刊
在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中“信息的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有效地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也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教师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以促进学生在生活中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中结合信息技术教学本身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充分贯彻落实德育教育,实现以德促技,以技育德的最大化,本文对广大教师来说具有
期刊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了培养高中生物理核心素养的要求,要求物理教师在凸显本学科教学特质的基础上,发挥物理学科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探究了“学为中心”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构建策略,以希望在有效策略的指导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从根本上提升高中生的物理学习能力,为他们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学为中心”的内涵  “学为中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