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托管班是指由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利用固定合法安全的经营场所在校外开办的,受中小学生监护人的委托,在非教学时间段,专门为中小学生提供用餐、休息、看管等营利性服务活动机构。
关键词:托管班、存在问题、解决建议
调研发现,就餐需求产生主要来自三方面原因:一是由于人口城市化带来学生生源聚集,学生规模在不断扩大,早期学校建设时没有规划食堂或学校虽有食堂,但建设规模较小,满足不了生源剧增带来的就餐需求;二是少数家长对学校食堂的场所环境、饭菜质量不满意,自愿选择在外就餐等原因;三是生活节奏加快,学生放学时间与家长下班时间有冲突,学生放学无人看护,需解决就餐和辅导等困难。
一、存在问题
一是托管班准入门槛底,质量参差不齐。校外托管机构由于是新生业态,没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没有行业主管机构,没有明确的行业准入标准、审批程序,且为群众性组织活动,随意性大,导致无序发展,多、小、散、乱,存在扰民、消防隐患、疾病传染防控隐患、食品安全隐患、煤气外泄等公共安全问题。
二是食品安全意识普遍不高。部分托管机构以“提高孩子成绩”为噱头加大宣传,扩大生源。仅仅满足于孩子看好、把作业辅导好,而往往会忽略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工作,加之从业人员缺乏餐饮安全管理的常识和意识,因此,校外托管机构“小饭桌”的食品安全风险要远远高于学校食堂,容易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特别是规模较小的“小饭桌”,托管机构负责人身兼多职,既是负责人又是辅导员还是食品安全管理员,精力分解,食品安全知识匮乏,以“家庭式”操作经验用于“小饭桌”食品加工制作,无视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三是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底,食品安全管理不规范。从业者多为下岗、退休人员,没有经过培训,且身兼多职,普遍缺乏必要的管理经验、食品卫生和安全等知识。托管班“小饭桌”缺少食品安全相关管理制度,食品采购索证索票验收登记、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品贮存及加工制作风险管控、食品安全事故应激处置等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
四是硬件设施不到位,安全隐患大。部分托管机构注重门面、大堂、教室等光鲜亮丽吸引生源,但后厨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加工制作场所过于简陋,无保洁设施,防蝇防鼠等设施不齐全,少数托管机构受经营空间限制,压缩操作间面积,加工场所面积明显不足。
五是供餐形式存在风险。一些举办者为了省事,会采取订餐形式,但往往选择周边小餐饮店供餐,食品安全责任不明晰,加工环节、配送环节、就餐环节风险点较分散,不可控因素较多。除此之外,校外托管机构营利性较强,有的托管机构受经营面积小等条件限制,为了压缩成本,甚至在自己家里加工好,然后运送至托管机构供应,食品安全风险较高。
二、解决建议
(一)丰富集中供餐形式。一是加大对学校食堂建设财政投入和规划。对于老旧学校食堂实施改造工程,提高就餐供应能力和供餐质量。对于新建学校食堂,应合理规划,充分考虑解决学生就餐问题,明确规划、建设方加强与市场监管沟通,做好食堂建设事前指导工作和营养餐供应。二是加大为学校供餐的集体用餐配送机构的扶持力度。对于因受场地限制或就餐人数相对较少,没有建食堂的学校或学校食堂软硬件太差,经检查整改管理不达标的学校食堂,由政府鼓励、扶持、引导有资质、实力雄厚的集体用餐单位对学校进行集中配餐。由于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许可及监管要求较高,食品安全相对更有保障,可以有效解决部分学校供餐能力不足或没有条件建设学校食堂的问题。
(二)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由乡镇街道牵头,定期组织民政、市监、消防、公安、卫计、住建、城管等有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校外托管机构管理问题,加大信息共享,强化联动联通,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力度,畅通投诉推送机制,形成监管合力。
(三)加强宣传引导。采取发放宣传资料、集中培训式等方式,加大对校外托管机构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加工操作知识的宣传培训力度,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制度规范传达给托管班开办者,推动其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持续强化學生及家长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通过发放“致学生和家长一封信”、召开食品安全主题班会式,积极宣传食品安全常识和投诉举报方式,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校外托管班的管理工作。
(四)持续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市场监管部门将认真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以问题为导向,将校外托管机构食品安全问题作为食品安全重点区域加以监督检查,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督促校外托管班开办者开展自查整改、配齐硬件设施、健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索证索票、清洗消毒、健康检查、食品留样等食品安全制度。配合相关部门对拒不整改和经整改仍达不到标准的学生托管班,进行劝退直至关停。
(五)实施社会共治。一是推进托管班阳光餐饮建设工程。通过在开办者食品加工场所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社会公众可通过部门社会公众号随时了解每一所托管班食材采购渠道、食品加工及场所环境、每日营养食谱、部门巡查、信用等级等信息,督促开办者加强自律,提高“小饭桌”食品安全水平。引导家长选择管理规范,食品安全水平较高的托管机构。二是推行食品安全在内的公共安全责任险,增强风险承担能力。考虑目前托管班开办者大多是下岗人员、退休人员等人员开办,风险低抗能力弱,加之托管班场地小、管理水平底,是集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疾病传播、煤气中毒、高空坠落等公共安全为一体的高风险行业,有必要强制举办者购买包括食品安全在内的公共安全责任险,通过购买保险,引入保险等第三方机构参与风险防控,全面防范公共安全事件发生。三是实施学生小饭桌“互联+食品安全”智慧监管。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当今时代主要的发展趋势。通过监管信息平台,一方面,实现乡镇街道备案主管部门与监管部门、开办者、学生家长之间信息实时互通。避免因信息传递出现监管时间间隔,导致出现监管盲区。同时也通过对开办者食品原料采购、食品加工制作、餐饮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样、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实施远程在线监管,提高“小饭桌”管理效率和监管单位的执法效能。四是鼓励引导托管班参加餐饮食品安全行业协会,强化组织保障。通过行业协会统一托管班“小饭桌”制定行业操作标准,强化行业自律 。
关键词:托管班、存在问题、解决建议
调研发现,就餐需求产生主要来自三方面原因:一是由于人口城市化带来学生生源聚集,学生规模在不断扩大,早期学校建设时没有规划食堂或学校虽有食堂,但建设规模较小,满足不了生源剧增带来的就餐需求;二是少数家长对学校食堂的场所环境、饭菜质量不满意,自愿选择在外就餐等原因;三是生活节奏加快,学生放学时间与家长下班时间有冲突,学生放学无人看护,需解决就餐和辅导等困难。
一、存在问题
一是托管班准入门槛底,质量参差不齐。校外托管机构由于是新生业态,没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没有行业主管机构,没有明确的行业准入标准、审批程序,且为群众性组织活动,随意性大,导致无序发展,多、小、散、乱,存在扰民、消防隐患、疾病传染防控隐患、食品安全隐患、煤气外泄等公共安全问题。
二是食品安全意识普遍不高。部分托管机构以“提高孩子成绩”为噱头加大宣传,扩大生源。仅仅满足于孩子看好、把作业辅导好,而往往会忽略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工作,加之从业人员缺乏餐饮安全管理的常识和意识,因此,校外托管机构“小饭桌”的食品安全风险要远远高于学校食堂,容易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特别是规模较小的“小饭桌”,托管机构负责人身兼多职,既是负责人又是辅导员还是食品安全管理员,精力分解,食品安全知识匮乏,以“家庭式”操作经验用于“小饭桌”食品加工制作,无视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三是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底,食品安全管理不规范。从业者多为下岗、退休人员,没有经过培训,且身兼多职,普遍缺乏必要的管理经验、食品卫生和安全等知识。托管班“小饭桌”缺少食品安全相关管理制度,食品采购索证索票验收登记、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品贮存及加工制作风险管控、食品安全事故应激处置等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
四是硬件设施不到位,安全隐患大。部分托管机构注重门面、大堂、教室等光鲜亮丽吸引生源,但后厨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加工制作场所过于简陋,无保洁设施,防蝇防鼠等设施不齐全,少数托管机构受经营空间限制,压缩操作间面积,加工场所面积明显不足。
五是供餐形式存在风险。一些举办者为了省事,会采取订餐形式,但往往选择周边小餐饮店供餐,食品安全责任不明晰,加工环节、配送环节、就餐环节风险点较分散,不可控因素较多。除此之外,校外托管机构营利性较强,有的托管机构受经营面积小等条件限制,为了压缩成本,甚至在自己家里加工好,然后运送至托管机构供应,食品安全风险较高。
二、解决建议
(一)丰富集中供餐形式。一是加大对学校食堂建设财政投入和规划。对于老旧学校食堂实施改造工程,提高就餐供应能力和供餐质量。对于新建学校食堂,应合理规划,充分考虑解决学生就餐问题,明确规划、建设方加强与市场监管沟通,做好食堂建设事前指导工作和营养餐供应。二是加大为学校供餐的集体用餐配送机构的扶持力度。对于因受场地限制或就餐人数相对较少,没有建食堂的学校或学校食堂软硬件太差,经检查整改管理不达标的学校食堂,由政府鼓励、扶持、引导有资质、实力雄厚的集体用餐单位对学校进行集中配餐。由于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许可及监管要求较高,食品安全相对更有保障,可以有效解决部分学校供餐能力不足或没有条件建设学校食堂的问题。
(二)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由乡镇街道牵头,定期组织民政、市监、消防、公安、卫计、住建、城管等有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校外托管机构管理问题,加大信息共享,强化联动联通,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力度,畅通投诉推送机制,形成监管合力。
(三)加强宣传引导。采取发放宣传资料、集中培训式等方式,加大对校外托管机构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加工操作知识的宣传培训力度,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制度规范传达给托管班开办者,推动其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持续强化學生及家长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通过发放“致学生和家长一封信”、召开食品安全主题班会式,积极宣传食品安全常识和投诉举报方式,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校外托管班的管理工作。
(四)持续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市场监管部门将认真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以问题为导向,将校外托管机构食品安全问题作为食品安全重点区域加以监督检查,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督促校外托管班开办者开展自查整改、配齐硬件设施、健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索证索票、清洗消毒、健康检查、食品留样等食品安全制度。配合相关部门对拒不整改和经整改仍达不到标准的学生托管班,进行劝退直至关停。
(五)实施社会共治。一是推进托管班阳光餐饮建设工程。通过在开办者食品加工场所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社会公众可通过部门社会公众号随时了解每一所托管班食材采购渠道、食品加工及场所环境、每日营养食谱、部门巡查、信用等级等信息,督促开办者加强自律,提高“小饭桌”食品安全水平。引导家长选择管理规范,食品安全水平较高的托管机构。二是推行食品安全在内的公共安全责任险,增强风险承担能力。考虑目前托管班开办者大多是下岗人员、退休人员等人员开办,风险低抗能力弱,加之托管班场地小、管理水平底,是集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疾病传播、煤气中毒、高空坠落等公共安全为一体的高风险行业,有必要强制举办者购买包括食品安全在内的公共安全责任险,通过购买保险,引入保险等第三方机构参与风险防控,全面防范公共安全事件发生。三是实施学生小饭桌“互联+食品安全”智慧监管。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当今时代主要的发展趋势。通过监管信息平台,一方面,实现乡镇街道备案主管部门与监管部门、开办者、学生家长之间信息实时互通。避免因信息传递出现监管时间间隔,导致出现监管盲区。同时也通过对开办者食品原料采购、食品加工制作、餐饮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样、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实施远程在线监管,提高“小饭桌”管理效率和监管单位的执法效能。四是鼓励引导托管班参加餐饮食品安全行业协会,强化组织保障。通过行业协会统一托管班“小饭桌”制定行业操作标准,强化行业自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