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美的关系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z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各方面进行探索和分析,有人会提出“构图规范才是美”;有人提出“焦点准确才是美”;有人提出“色彩高雅才是美”;有人提出“高光不疵,暗部有层次才是美”,这些观点中,有的是技术层面的,有的是艺术层面的,各种说法,令人茫然。
  视觉心理学家王令中说:“无数美学家都试图对形式美下一个定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具体说出什么是美的并不困难,而回答美是什么确使美学家们伤透了脑筋,许多关于美的性质的论述把人‘越说越糊涂’。有人说曲线具有美的性质,质疑随之而来,直线难道就不能表现美吗?有人说领带具有装饰性美感,如果戴在中式的马褂上又会如何?有人说红色具有鲜艳喜庆的性质,如果改变一种关系又可能失去这种效应。”(《视觉艺术心理》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我国著名画家吴冠中说过,如果让我画客观景物,可以画得非常像,还不太吃力,但像不等于美。
  吴冠中曾有过这样一次经历。一次他到某地写生,画完后给当地农民看,农民评论说:“画得很像”。第二天他经过认真观察又重新画过,再给农民看,农民看后说:“画得很美”。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画得像和画得美并不是一回事。
  那么引申到摄影中来,照片拍得真实且准确再现原貌与照片的美感也不是一回事,常常出现的情况是照片拍得实实在在但不具有美感,美感的表现并不单单只是景物的准确的原貌再现、也不是形象的完美和色彩的鲜艳,而是要有一定条件要求的。
  本文试图从视觉心理学的角度探索照片之美。心理学在许多人眼里可能是枯燥而深奥的理论,且产生于欧美,与摄影并不搭界。但是如果不过多地纠缠于理论,而是用视觉心理学的理论指导摄影创作,把视觉心理学的理论和摄影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结合举例,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对我们进一步提高摄影艺术的创作水平应该是有所帮助的。
  视觉心理学特别重视形式和形式效应。摄影艺术作品是通过视觉形式来传达的,观众也是通过视觉形式来领会的,视觉心理学家王令中说“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形式是关键。”(《视觉艺术心理》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视觉心理学教授钱家渝说“对一幅画来说,形式是关键,好的形式更重要。”(《视觉心理学》学林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79页)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也说“美术作品的唯一手段就是形式”,那么摄影是否应当借鉴呢?至少可以说,形式很重要。这是摄影视觉心理学的出发点。
  这两个例子都说明把两个普通的客观景物,组合在一起,形成关系,就有了质的改变,就能创造出一幅全新的富有美感的画面。这是多么奇妙的一件事,似乎不用费大劲儿,找对关系就成。
  由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引出一个重要理论:狄德罗理论。
  “一个物体之所以美,是由于人们觉察到它身上的各种关系……是存在于事物本身的真实的关系……不论是怎样的关系,美总是由关系构成的……”(《狄德罗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1页)
  这段理论的核心说明了一个重要定理:“关系产生美”。摄影作品画面中各元素之间的“关系”是视觉形式的一种表现,这种形式可以产生生动的形象,使照片具有魅力和美感。
  视觉心理学家王令中说“脱离具体的关系,我们很难确定什么是形式美的固有属性。其原因是:形式美感的产生是有条件、有变化的。形式效应主要不是来自形式因素的固有属性,而是从形式关系中产生,从更为广泛的适应性关系中产生。”(《视觉艺术心理》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艺术都有同样的道理,例如唱京剧,音调抑扬顿挫才好听,都一味的高音,或一味的低音,都缺少美感。生活中处处也包含这样的道理,例如烹饪中,西红柿炒鸡蛋的味道要胜过单炒西红柿,也胜过单炒鸡蛋。“80后”,“90后”买服装、买手袋,在试装的过程中,总是在问:衣服之间搭不搭?手袋和衣服搭不搭?这其中也是在寻求一种关系美。
  “关系产生美”这一定理“几乎完整地道出了有关美的基本辩证关系,这个观点不但可以引申到对各种问题的解释,更重要的是对艺术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不是那种只能束之高阁的空论,狄德罗的确是一个不应该被美学界所忽视的伟大哲学家。” (《视觉艺术心理》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总结上面的理论,并结合摄影的实践经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拍片时要在画面的各元素中表现出“关系”,就很可能使画面具有美感。也就是说:拍出美的照片并不难,找对关系就成,关系产生美。 因此,我们要拍人、拍鸟、拍动植物、拍场景、拍风光、拍静物时最好拍两个以上元素,而不拍单个,以便形成“关系”。
  总结
  关于美的本质,美学界在不断地探讨,不断地发展。关系产生美,是美学长河中的一次有益探索,虽然它不能概括一切美的事物,但是它至少能概括一部分美的事物,对于摄影来讲,又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现在许多影友在摄影创作中最容易出现的毛病是太直截了当,照片表现太直白,缺少元素之间“关系”的表现。“红花还要绿叶扶”,我们就先从关系入手,逐渐掌握更多的摄影美学规律。
其他文献
尼康 COOLPIX S620     我们身边都会有一些这样的朋友:真的是不善于操作机械或电子产品,但同样希望用影像来记录生活点滴,同样希望获得不错的照片。让他们使用你设定好全手动功能的单反相机,实在不太现实,还好,入门级数码相机在不断地向着智能化发展,每个品牌的相机都有自己的技术,轻松简易地拍照,迅速获得影像,岂不是一件美事?      紧凑,真的紧凑    所谓紧凑,不是胡说的,由于近期试用
Q:为什么喜欢拍摄船厂这个题材?  A:浙江省台州市是一个海滨城市,民营经济发达。那些年,正是造船业蓬勃发展时期,漫长的海岸星罗棋布着大大小小几百家造船厂,造的船从几百吨,到几千吨、几万吨、十几万吨,从渔船、散货船、集装箱船到工程船、危化品船……拍过几次后,我就被这种热火朝天的景象所吸引。  风光摄影很美,往往需要太多时间的等待;民俗人文古朴,往往需要特定时机的把握。我由于平时工作比较忙,周末也经
在家中拍小物件,是否也和专业的要求一样复杂?  A:应该不难,作为一个商业摄影师,平时多是完成客户交给的任务,但一个摄影师是否优秀,还体现在其对生活的关注度上,要能从身边的日常中发现美。比如,除了完成客户交给的作业,同时我也在观察很多东西,比如我的龙井茶、金针菇等农副产品系列,都是生活中最常接触的小产品,尽管很常见,却都可以拍出很漂亮的片子。此外,自己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和家里的小摆件、食品、器皿、首
我们做这个专题的冲动,源于木格作品《尘》。《尘》以生活之日常作为内容,拍摄角落中沉默的物件,竟如此令人感动。其实他的这组作品同时包含了“山水”与“静物”的照片,面对自然山水和日常物件。这些照片以传统的黑白照片方式完成,整体呈现较灰的调子,但有视觉之外所不能形容的东西。在《尘》的画册封面上,是一幅风景:露出水面的一块江中岩石,布满着被水侵蚀的沟壑曲线,这幅照片似乎统一了他对物件与山水的观看,是风景,
X VARIO 35-100mm 1︰2.8 ASPH. POWER O.I.S.  VARIO 45-150mm 1︰4.0-5.6 ASPH. MEGA O.I.S  X VARIO PZ 45-175mm 1︰4.0-5.6 ASPH. POWER O.I.S.  单反相机专用的中远摄变焦镜头是一类已经发展非常成熟的镜头,通常焦距(或等效焦距)在70-400mm,光圈有恒定1︰2.8、1︰4
|编者按|自己的作品在电视上出现,听起来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但如果使用方在没有和您打招呼的情况下擅自使用了作品,您该怎么办?本期,我们一起来聊聊关于“广播权”的话题。    『回放』    近期,《狼烟北平》、《天地传奇》、《神探狄仁杰前传》等一批热播的电视剧中出现了不少摄影作品作片头,但不少却是未经允许使用的。被侵权的摄影师向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反映了情况,在摄著协帮助下,作者从有些影视制作片方获得
和人性最为相通的植物,应该是树了吧。形容一个人,我们会用玉树临风,形容一个家庭,我们会用枝繁叶茂。论姿态,舒展的树枝就像舞者的臂膀,婆娑妖娆。论灵魂,树的清高、安宁是我们所笃信的人生品格。三毛说:“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来自荷兰的哈苏大师拉尔斯·范·德古尔,用一种拟人的语言,拍摄了他眼中跳舞的树。  200
悠闲庄重渥太华  渥太华保留有以国会山为代表的古建群,也有特色商品琳琅满目的拜沃德市场,市内渥太华河与里多河水域纵横交汇,秀丽旖旎,比较适合拍摄古典建筑、城市风光和人文题材。  小学里就学过,加拿大拥有世界第二大的国土面积,但是直到这次亲临其境才知道加拿大全国只有约3300万人口,中国一个重庆就差不多达到这个数字了。这么少的人,再散布在998万多平方公里的面积上,绝对地广人稀。而我们此次行程所走的
2011年9月26日,我作为某赴额济纳胡杨林摄影采风团的指导老师,一行16人由广州飞往银川市。次日一早由地接导游安排中巴前往内蒙古额济纳旗,全程780公里柏油路约需10个小时。我提前购买了可以拍照的大屏幕三星手机,型号GT-I9100, 最大支持800万像拍照,并安装了美图秀秀软件,可以进行不少后期处理。尽管手机拍摄在众多参数上都无法与高级单反相机媲美,但我打算用手机作为备机,既可以方便地向团友讲
他因东方禅文化而出名  东方禅文化因他而传播    别人拍佛,是站在寺院之外,仓仓促促,想拍,却拍不清楚;他拍佛,是佛在心中,从从容容,由内向外,看透人间百态。    一幅摄影作品透出的力量,可以改变人生。  2003年,杭州摄影师张望收到了一封来自新加坡的邮件:曾任英联邦财政部部长助理的安德鲁在网络上看到张望拍摄于天台山的佛门作品后,从光影之中找到了灵魂的最后归宿,他真诚地希望张望能介绍他到中国